梦溪笔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7355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溪笔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梦溪笔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梦溪笔谈.docx

《梦溪笔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溪笔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梦溪笔谈.docx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二则

  杜华华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的科学成就。

  2、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

  3、《以虫治虫》所给予我们的“环保”等方面的启示。

  教学重点:

  1、古代科学成就。

  2、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以虫治虫》

  一、导入

  我们已经享受了“想象艺术大师”沈复的《幼时记趣》,刚刚尝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远处我们又看到了那“千古不灭的科技巨星”沈括正在向我们招手……当我们打开他那标志“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时,仿佛打开了巨大的百宝箱,里面装满了世上的珍宝,光辉夺目,粲然辉煌。

其中有两颗无比美丽的珍珠,灿烂地眨起眼睛。

让我们走进它的迷人世界——《梦溪笔谈》二则之《以虫治虫》好吗?

(板书或投影)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和查阅资料情况

  1、你读了《以虫治虫》之后感受如何?

随意谈谈。

  2、你查阅资料了吗?

你眼中的《梦溪笔谈》和作者沈括如何?

  《梦溪笔谈》作者沈括(1031一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曾参加王安石变法,晚年致力于总结学术领域中的知识经验,撰写《梦溪笔谈》26卷。

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方面知识。

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如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等。

社会历史现象部分,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于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有所反映,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翔实记载。

今人有《梦溪笔谈校证》。

  3、你又识记了哪些字词,请讲给我们听!

  三、读知课文,感悟课文

  引导学生利用“十步探究学习法”读知感悟课文。

  “文言文十步探究学习法”本着以学生自学自议为主,以教师点拨师生互动为辅,二者相辅相承,互为补充。

它主要分为学生自学、教师设疑、师生互动、学生欣赏、师生合作共同解决五部分。

  “十步文言文探究学习法”具体操作及实施如下:

  第一部分为两步:

第一步:

先让学生认真自读,利用工具和注释清除字词障碍。

第二步:

学习讨论读法,小组开始活动。

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先整体上认识课文,为活动提供讨论依据,目的在于“入门”。

  第二部分教学设疑,指点迷津。

因为文言文的学习入门关键在于是否能读好课文,这就要求学生找好读的节奏、读的轻重缓急,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得心情舒畅,为下边的其他活动打好基础。

第三步:

教师设疑:

为什么把这个字读成重音,而把那个字读成轻音?

为什么这个节奏这样划分等。

第四步:

师生共同把上步的问题解决后由教师标准地范读一遍课文。

  第三部分根据学生的疑问,师生互动。

它又分两步:

第五步:

教师让学生们讨论。

可以在组内,也可以在组与组之间展开。

最后师生共同解决。

接着第六步:

学生们再读。

读感受,谈理解,之后边看注释,边查工具书或查找资料,逐渐进入理解性的朗读。

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摸索着学习,通过实践学得。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

  第四部分是学生欣赏,这种学习也得需要教师的指导,出现问题还要师生共同解决。

这一部分也分两步:

第七步:

主动参与,欣赏分析。

这一步中小组学习必须扎实,活动要井然有序,小组长要组织调控,组织学生当好“小老师”,做好记录,组员先独立思考再发问;最后找疑点。

第八步:

师生互动,解决疑难。

这一步教师和学生互相答题,共同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达到欣赏的目的。

  第五部分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即第九步:

在学生都理解了,达到了欣赏文言文的目的,然后再读,再想一想,让学生明白这样学习的原因,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十步:

师生共读,争取成诵。

这一步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一步,师生的合作探究成果已被证实,师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满足感特强。

  “十步文言文探究学习法”共五大部分,十个步骤,每个步骤无所谓轻重,重要的是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

 

  

(一)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正确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力求了解课文大意。

  《以虫治虫》全文共70个字,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就是第一句,文章首先说明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和范围。

一个“方”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

这里要注意的是几个词语的运用。

方:

正当,正在;为:

成为;之: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害:

危害。

  第二层,第2、3两句。

这一层写“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灭尽“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

这里要注意的词语是,则:

连词,相当于“就”;以:

用;之:

代词,代子方虫;悉:

全,都;为:

成为。

  这层里的“忽”字表明事出意外。

害虫的天敌的出现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现象,虽然在当时人们对此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但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接着作者简而言之地介绍了子方虫的天敌的外貌特征“如土中的铬蝎,其喙有钳”。

因为它“有钳”才能“搏之”,子方虫才能“悉为两段”;才能在十天后就把“千万蔽地”的众多子方虫消灭干净。

可见其威力之大,因而才有“岁以大穰”的结果。

这样就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今天读来给我们以启发,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三层,最后一句。

要注意的词语是,其:

代词,这样,这种;旧:

这里是“过去”,“先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用法不一样;之:

语气助词,没有什么意义;土人:

本地的人,当地的人;谓:

称,叫;之:

代词,它,指代子方虫的天敌傍不肯;傍不肯:

虫名,即步行虫,这种成虫和幼虫都有钳状的锋利口器,喜食蛾科害虫的幼虫。

  这层主要是告诉人们,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旧曾有之”。

结尾点明子方虫的天敌名称,加深读者的印象。

  《以虫治虫》译文: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二)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互相质疑问难,小组学习活动开始。

  提示:

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课文,熟悉它的大概意思,从中找出自己的不明之处,为活动提供讨论依据。

  (三)讨论读法。

  如:

“庆州界生子方虫”的朗读节奏应该是什么?

为什么把这一句读成这样的节奏?

等等。

  提示:

因为这是按意义划分的节奏。

  (四)把读法确定后,教师用普通话正确地范读课文。

  提示:

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大意。

  (五)读猜文意。

  提示:

同学们读完之后静想:

这个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有哪些句子明白了,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让同学们勾画出来,准备好讨论突破。

  学法提示:

甲组向乙组质疑问难,乙组进行解答。

如果解答不准确,就由他们猜,如果再猜不中,最后由老师予以纠正。

  如“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根据老师的提示同学们就可以把这句话弄明白了。

  提示:

旬日:

十天。

虚词:

“以”:

因为,因此。

  (六)分组讨论,欣赏分析。

  1、请同学们试一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这篇短文。

  2、先猜后讨论,再明确如下词语:

“之”“其”“谓”“傍不肯”等。

  (七)师生互动,共同解疑。

  提示:

学生向学生发问,学生答不出,再向老师发问;师生讨论共同解决所有疑难,达到理解欣赏的目的。

  (八)请同学们再朗读一遍课文,想一想“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还可以有哪些消灭“子方虫”的方法,比较起来,哪一种最合乎“绿色环保”理念。

“傍不肯”制服了“子方虫”使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

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九)讨论发挥:

现代的农业生产中为什么有“粮食增产了,把人也害惨了”之说,请根据你所知道的知识来谈谈。

  四、布置作业

  1、对着课文把《以虫治虫》说成现代白话文。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对提倡“绿色环保”的理念有何深刻的感想?

  第二课时

  《梵天寺木塔》

  一、导入

  1、检查复习《以虫治虫》。

  2、交流有关预习内容。

  二、讨论学习《梵天寺木塔》

  1、对照注释,自己疏通课文

  对照注释,通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或提出疑问。

  2、集体朗读课文,学生翻译课文

  《梵天寺木塔》也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而动如初”。

这层写建塔过程中关于塔身不稳定的问题,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难题。

  这里先交待建塔的时间、地点、人物。

以一个“患”字突出了“塔动”这一关键问题。

“塔动如初”说明建筑工匠们没有解决这一主要难题。

因为塔动的关键不在于“未布瓦”。

  这一层要注意的词语是,方:

才;级:

层,和现在理解的楼梯级不一样;之:

代词,指正在建造的木塔;患:

担忧;云:

说;布:

铺排;故:

所以;如此:

这样,指的是木塔不稳定。

  第二层从“无可奈何”到“塔遂定”。

这层写喻皓采用“布板”和“实钉”的办法解决了塔动的问题。

  “无可奈何”这个词的作用是即表明大家对解决塔动的难题已经是无计可施,又反衬了喻皓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难题,正好突出喻皓技术之高。

从“密使”“贻以金钗”写出了匠人们为此难题真是费尽心机,无可奈何的情形。

而对这个难题,喻皓的一个“笑”和“此易耳”的一句话,写出了喻皓解决这一难题的轻松、胸有成竹的神态,从而突出了他技艺高超。

最后的“如其言,塔遂定”是用事实证明喻皓技术高超。

  这层里要注意的词语是,密:

暗中,秘密地;使:

派;其:

代词,指匠师的;之: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贻:

赠给;“贻以金钗”就是用金钗送给她;以:

用,把;问:

询问,打听;之: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此:

这,代指解决塔动的问题;耳:

语气词,可不译;但:

只;讫:

终了,完毕;实:

使坚实;钉之:

钉木板;钉,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用钉子钉,之:

指木板;如:

遵照;其:

代指喻皓;遂:

于是,就。

  第三层从“盖钉板上下弥束”到“人皆伏其精练”。

  这一层解释了塔定的原因及众人对此事的反应,从侧面再次突出了喻皓在建筑方面的高明。

  这层要注意的词语是,盖:

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弥束:

更加紧密相束;伏:

通假字,通“服”,意思是佩服。

  《梵天寺木塔》译文: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师傅说:

“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

“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重点字词:

  布:

铺、排。

故如此:

所以这样。

  贻以金钗:

即以金钗贻(之),把金钗送给她。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但,只。

讫,终了,完毕。

实,使坚实。

  人皆伏其精炼:

人们都佩服他的高明。

伏,通“服”,佩服。

其,他。

  3、结合“探究、练习:

二”,讨论本文在人物刻画上的特点。

  提示:

  《梵天寺木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

工匠的“密使其妻”和喻皓的“笑”都很传神的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工匠对于塔动这一情况束手无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的帮助。

这一行动把匠师的用心良苦表露无遗。

喻皓的“笑”则表现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轻松,胸有成竹。

  4、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好“探究、练习二、三”

 

论语八则

杜华华

【学习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

1、孔子及《论语》资料    强调识记: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

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示范。

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

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课文

1、理解重点词语:

⑴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

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

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

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

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

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

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

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

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⑵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如果开始不理解,试着再读几遍。

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

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

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下列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理解课文: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

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诲女知之乎!

四、概括思想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归纳到如下几点:

1、学习方法。

2、学习态度。

3、思想修养。

五、学习体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使你收获最大?

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

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六、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

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识记字词。

 

狼专题教案

杜华华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3.理解句意、文意。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

2.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

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

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

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

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朗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

抽查三个朗读,后学生评价

2.教师作较高水平的示范朗读。

3.学生们自由高声诵读一次

4.抽查三个朗读,与刚才对比。

四、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

一词多义:

止①同“只”止有剩骨

②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①神情意暇甚

②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

②敌方盖以诱敌

前①前面恐前后受其敌

②向前狼不敢前

2.讲解词性活用

洞:

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

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

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3.讲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解决

5.抽查四人分段译课文。

学生评价后可予以纠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由复习蒲松龄的《狼》导入)

在刚刚学过的蒲松龄的《狼》一文中,狼给我们的印象是贪婪、狡诈的,除此以外,我们还了解有关狼的什么知识呢?

今天我们就来对狼这一动物作个小小的研究。

二、交流并讨论

1. 说起狼,同学们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许多关于狼的故事或者成语、谚语。

请说说你所熟知的故事或者成语、谚语。

(同学们互相交流)

2.除了我们中国有许多关于狼的生动形象的描述,其他国家的语言中也有许多关于狼的形象化说法。

比如英语中就有这样的说法:

Thedeathofwolvesisthesafetyofthesheep.(狼死羊安。

Thewolfmaylosehisteeth,butneverhisnature.(狼的牙齿会掉,本性却改不了。

3.同学们能否从刚才交流有关狼的故事、成语、谚语中看出狼历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贪婪、凶残、狡猾……)

4.对于这种动物,人们又会有怎样的态度呢?

(惧怕、厌恶、憎恨……)

5. 然而,我们课本上那篇毕淑敏的散文对狼的态度却与众不同,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对狼表现出怎样的感情?

(称赞母狼的智慧)

6. 母狼的智慧表现在哪里?

(用智慧帮助全家过河。

在万般无奈下,骗过老猎人,以自己的死换孩子的生。

7.文中老猎人说“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8. 刚才我们所讨论的对狼的态度都带有一定的情感倾向,我们来看看科学家又是怎样来描绘狼的?

请看课本上《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狼”词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家和文学家的不同之处:

科学家一般总是尽量把自己的感情色彩降到最低限度,科学地、客观地描述事物,以便读者能更清楚更真实地了解这些事物。

三.辩论

1. 从小家长和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个“好孩子”。

能获得“好孩子”这一殊荣的,或者像羊羔一样温驯,或者像小牛一样憨厚,或者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

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同还是反对?

我们来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

(按观点的不同,将全班同学分为正、反两方。

双方各选派三名代表组成辩论队)

2. 辩论的程序:

第一阶段:

双方主辩手对各方的观点进行陈述,时间各3分钟。

第二阶段:

自由辩论,每位参辩队员均可自由发言,时间为10~15分钟。

第三阶段:

双方主辩手进行总结性发言,时间各3分钟。

第四阶段:

辩论主持人作评论,并宣布辩论结果。

四.总结深化

1. 今天的这场辩论不在于分出谁胜谁负,关键是就如何看待和处理问题,应当从中受到一点小小的启发。

(请同学谈辩论后受到的启发)

2.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是想通过对“狼”的探讨,学会辨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同时,我相信,同学们在查阅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也一定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甚至还有异想不到收获!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多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探索、研究。

五.布置作业

1. 查阅资料,写一篇关于狼的小论文。

《天上的街市》

杜华华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3.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

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作者简介(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1.熟悉诗歌,指导朗读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

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

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三、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解读全诗。

(一)讨论学习第一节诗

1.教师范读第一节。

2.“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

——它表示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3.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登高远望,看到了暗空中无数街灯点缀其间,像是夜空中的无数明星,抬头望星空,无数明星也同样像是地上的无数街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