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881290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_六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一)

  一、复习

  

(1)一袋大米,吃了。

  

(2)一袋大米,吃了千克。

  这两题中的有什么不同?

  二、导入新课

  老师这有一张卡片,谁愿意读一读!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数,谁找到了?

你们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百分数。

  三、新授

  1、百分数的读、写法。

  你们知道为什么把这些数叫做“百分数”?

  它们就相当于分数中分母是100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所以叫做百分数。

只是通常百分数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写成59%、41%这样。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练写百分数。

  2、百分数的意义。

  你们知道黑板上的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如:

棉51%、涤49%等。

  这些百分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表示两种量、两个数的关系。

我们把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和我们学习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呢?

  四、练习

  1、课前复习题中,谁能换成百分数表示?

  2、在规定时间内,写10个你喜欢的百分数,用含有百分数的语言告诉大家你写了几个?

  3、飞标游戏,说明什么?

  4、成语中的百分数。

  如:

百里挑一、一箭双雕、百发百中、十有八九、事倍功半、事半功倍。

  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再送给大家一句话,“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反思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89—90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分数意义,能解决一些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

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百分数。

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意义的不同。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相互学习中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其价值。

难点能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教学,我觉得在以下几方面反思:

  1、让学生们对课前搜集的百分数进行研究这一环节耐人回味。

这一节课中老师并没有急于自己讲解新知或自学课本,而是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素材中去积累对百分数的感性认识,主动建构个体对“百分数”的理解。

在各个个体对百分数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并且这样的学习是现实的、有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与分数既有联系,又有一些区别,同时,百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2、课堂练习的设计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既有促进学生对百分数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牢固掌握百分数概念的练习,也有巩固百分数的读,写练习。

根据成语说百分率。

如:

百战百胜、十拿九稳、百里挑一等。

  3、结语中的爱迪生的名言: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百分数的实例,但却独具匠心。

既是文化的渗透,又是育人意识的集中体现对现实而有意义的生活素材的研究,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一些细节地方,比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回答问中的错误没能及时纠正,对于学生学习百分数可能会造成一些错误的印象,因此,我觉得,要上好数学课,不但要认真备课、上课,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百分数的意义。

能正确、流利的读写百分数,体会百分数在实际运用中的广泛性。

  2、能在具体环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类、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流利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准备:

准备若干写有百分数的商品标签、报刊或杂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课本插图,让学生找出里面的百分数。

  (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观察并读出自己带来的商品标签上的百分数。

  (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百分数应用广泛。

  3、给出定义:

像(板书)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板书: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4、提出问题:

你能说出插图上的百分数的具体意义吗?

如:

“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8%”的具体意义是:

(板书)这批产品中合格产品占这批产品的。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生活中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

  5、让学生模仿说出其他百分数的意义,及时给予鼓励。

  6、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教学百分数的读、写。

  1、指导百分数的写

  强调指出:

要先写分子,再写分母。

  2、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同学互查,举手汇报,集体订正。

  3、指导读百分数。

  4、让学生读出“做一做”的第2题,集体订正,及时鼓励。

  三、知识拓展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八的第2题。

举手汇报,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八的第3题。

举手汇报,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举手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五、课外作业

  学生课外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及练习十八的第1题。

  六、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

  18%50%64.2%百分数合格率98%表示合格产品数是产品总数的。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和百分比。

  课后反思:

本堂课创设了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了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了解到了应用百分数的作用、好处,学生参与度高,也很积极。

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教学目标完成较好。

但是,因为这不是我带的班级,对学生了解不够,以至于我课前对课堂生成预计不到位,导致时间安排不够恰当,拓展部分未能完成,在巩固练习读写百分数时可以把后几个一起展示交流,就能节省一点时间,也可以是课堂结构紧凑一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预计课堂生成,好好的“备”学生。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三)

  

(一):

复习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

(出示投影或小黑板)

  介绍自己准备的百分数

  2、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

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

你还想了解什么?

  师:

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这节课就来研究。

板书: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二):

探究新课

  1、三名队员进行点球,

  提问:

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队员的技术好吗,你认为该派哪名队员?

  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为什么?

(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讨论:

怎样做才容易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

(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根据什么?

(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结:

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

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

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思考:

17/100和15/100都表示什么?

(表示三好学生和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设计

  备注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17/100 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3/20

  板书17/100=17/1003/20=15/1002.练习。

(出示投影)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490件合格。

合格的比率是多少?

思考并计算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多少?

(490/500)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是多少?

(98/100)说说98/100表示什么?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师:

通过以上的练习说一说17/100、15/100、98/100都表示什么?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提问:

什么是百分数?

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什么关系?

小结: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就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提问: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关系?

(倍数关系。

)应不应该有单位名称?

  4.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提问:

百分数和分数比,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百分数应该用什么形式表示呢?

  

(1)写法:

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表示。

写百分数时,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后面添上百分号。

  

(2)读法:

读百分数时,只要把百分号看作分母是100,百分号前面的数看作分子,就可以和分数一样读了。

  5.百分数的读写练习

  6.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活动1:

选择标签

  A、饮料的果汁含量是B、饮料的果汁含量是40%

  小结:

  分 数

  百 分 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活动2:

练习

  1、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

哪几个不能?

为什么?

  ⑴ 鸡的只数是鸭的。

  

(2)一堆煤吨,运走了它的。

  2、辩一辩:

  

(1)—张桌面的宽是长的。

  —张桌面的宽是长的39%。

  

(2)一张桌面的宽是米。

  一张桌面的宽是39%米。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45%98%108.1%55% 100%

  

(1)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老师希望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同学占( )。

  

(2)小明的爸爸是著名的牙科医生,经它诊治的牙病治愈率达到了( )。

  (3)某车间机器经过改良,现在的每月产量是原来每月的(  )。

  (4)一本书已看了全书的( ),还剩下全书的()。

  

(2)、说出下面各个百分数的意义。

  

(1)本班数学期中测试的优秀率是79%。

  

(2)一件毛衣中,羊毛占85.5%,化纤占15%。

  (3)今年蔬菜产量比去年增加33%。

  (4)电视机降价20%。

  (3)、在成语找百分数:

  十拿九稳——( )% 百发百中——( )%

  九死一生——( )% 和( )%

  2、综合练习:

生活中的百分数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读了这个信息你联想到什么?

  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口的7%,可我国的人口却占世界的22%。

你想到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

)你知道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都在什么时候用百分数吗?

(在计算优秀率、合格率、体育达标率等方面。

)师:

百分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希望同学们学好百分数并学会在实际中应用。

 

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学生能比较正确地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对比、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用具

教具: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教师:

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计算下面各题:

教师:

分数连加、连减为什么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二)学习新课

尝试计算例1。

通过订正找出简便的计算方法。

教师:

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吗?

②例1与准备题比较哪相同?

哪不同?

(讨论)

③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板书:

明确: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加减计算。

说明:

虚线框的部分,我们在计算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去想,但在做题时这一过程可以省略不写,而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教师: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

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分两步计算,是一次通分好,还是分步通分好呢?

学生尝试计算并订正。

教师:

①怎样计算简便?

②为什么分步通分简便一些?

说明:

虚线框的通分过程,以后计算熟练了可以不写,或写在草稿纸上,也可以直接写出结果,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教师:

结果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3.按照下图的计算步聚列出综合算式,并算出得数。

4.思考题:

华和王英比,谁高一些?

高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加减计算。

如果有小括号,用分步通分的方法比较简便。

教师:

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最后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140页练习三十一,1,2。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一方面把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另一方面,为学习小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做好准备。

通过学生亲身尝试,学生发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且掌握灵活通分的方法。

借助准备题与例1的对比,学生自己学会了新知,培养学生对比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新课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不带括号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通过学生对比、尝试,发现其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

教学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学生尝试,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出灵活通分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二)通过教学,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读出下面各小数,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0.3,0.25,0.14,1.34,4.06,0.08,1.042,0.315。

2.求下面各题的商。

(小数、分数。

3÷4        15÷45           1÷8

5÷10       9÷10            6÷15

3.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请几人用投影片。

4,8,25,40,125,10,100,1000。

0.8的大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和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

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就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学习新课

1.小数化分数。

板书例1把0.9,0.03,1.21,0.425化成分数。

教师:

想一想每个小数的意义,能把它们写成分数吗?

学生按每个数的意义直接写成分数(口述)教师板书:

教师:

请观察化简前的分数,分母与小数有什么关系:

有没有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再概括并板书: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教师:

请再观察分子与小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口答后,教师板书:

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教师:

请按照找出来的规律,(指板书)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

谁再说一说如何把小数化成分数。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补出:

“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笔算练习:

(请几位同学用投影片写,集体订正。

0.7          6.13        0.08       0.5

0.66         1.75        0.125      0.02

能不能直接把它们写成小数?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

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这些分数改写成小数的?

(小数的意义。

教师:

观察分母和小数部分,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怎样能很快地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

学生讨论、口答后教师归纳并板书:

去掉分母,看分母中1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练习:

(请一位同学板书,其余的写本上。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教师:

请对比这一组分数与例2中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分母不是10,100,1000,…。

教师:

请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它们化成小数?

并请算出来。

同学分小组讨论、汇报时教师板书:

(教师有意做如下排列)

教师:

请再说说用的什么方法?

口答后在左右两列式下板书出:

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分母是10,100,…的分数

的方法来做?

学生讨论后教师说明:

因为10,100,1000等各数都只含有2和5两个质因数。

9和14都含有2和5之外的质因数,即是找不到一个自然数与9,14相乘能得到10,100,1000等。

教师:

能说一说分母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

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位。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还可以先转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生笔算,请4位同学写在投影板上订正,第5题板书介绍写法。

(三)巩固反馈

1.(口答)把下面各小数化成分数。

 0.01,0.4,0.8,1.05,2.73。

2.把下面分数化小数。

(口答)

3.把下面分数化小数。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2.作业:

课本147页练习三十三,3,4,5,6。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运用的小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基本性质等,都是学过的旧知识。

所以小数化分数和十进分数化小数都采用引导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

分母是非10,100,1000等的分数化小数。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或利用分数基本性质,把分数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这样两种方法。

学生在试算中,已经遇到了除不尽的情况,而恰是这种分数不能化为十进分数,抓住这个学生已经感知的问题,提出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分母的质因数情况,认识到有限小数分母的特点。

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针对具体分数的情况去用合适的方法转化,也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了准备。

本节教学中,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沟通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既使学生对已学的旧知识加深了理解,也让学生认识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本节新课教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利用小数意义自学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第二部分学习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分两层,学习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化小数;学习利用分数与除法关系,或分数基本性质把分数化小数。

板书设计

 

 

课题三: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0页练习十二的第13—21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关系的理解。

  2.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1、口算练习

  做练习十二的第13题。

  让学生把口算结果写在练习本上,同桌同学互相订正。

  2、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1.做练习十二的第14题。

  让学生先自己写,写完后说一说所写的加、减法算式分别是根据什么关系写的。

  2.做练习十二的第15题。

  写出两小题的得数后,让学生说一说各是根据什么关系写的。

  3.做练习十二的第16题。

  第

(1)题,既可根据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上加数再加一遍进行验算,又可根据一个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的方法用减法进行验算。

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验算并说一说两种验算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第

(2)题,两种验算方法都是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进行的。

做完后,也要让学生说说验算的依据,以培养学生有理想有据地思考问题。

  三、简便算法

  1.做练习十二17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各题是怎样计算的。

  2.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8题。

  四、选做题

  学有余力的学生做下面的题。

  1.做练习十二的第19题。

  左边一题,可以利用学过的简便算法: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上数的和来做。

  5251—900—86

  =5251—(900+86)

  =5251—986

  =4265

  所以应填4265。

  右边一题,因为5251—500=      =5251—(500+        )得到500+      =986,所以应填486。

  2.做练习十二的第20题。

  这道题是一道式题里有时要运用几种简便方法,如第1小题。

  145+263+55+198

  =145+55+263—198(用了加法交换律)

  =200+263—200+2(用了减去接近数百数的简便方法)

  =265

  做题时,最好让学生将计算过程全写出来。

以便订正时,说出每步计算的依据。

  3.做练习十二的第21题。

  让学生独立做,答案如下:

  □—△—○=□—(△+○)

  在选择之后,可以举出几组数来检验。

  4.做第58页的思考题。

  先不提示,证学生自己做。

答案如下: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