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9348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docx

秸秆发电项目可研建议书建议书

 

藤州市生物质热电工程

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概论

项目名称:

滕州市生物质热电工程

建设规模:

2台35t/h中温中压生物质锅炉,一台15MW汽轮发电机组

建设地点:

大坞镇滕州精细化工园区

建设用地:

本项目占地100亩

建设期:

1年

项目总投资:

1.4亿元人民币

建设单位:

山东省滕州市鲁源生物质秸秆发电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

周庆兰

第一节项目所在地区域社会概况和环境概况

一.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项目位于藤州市大坞镇精细化工园区,大坞镇位于藤州市西部,距离藤州市区12公里,西临著名的微山湖,北接济宁,南连微山县,全镇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

大坞镇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境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煤炭、石灰石为主,煤田已探明可采储量为3亿吨,是国家重点煤炭生产基地。

石灰石储量为11亿吨,是天然优质的水泥生产原料。

大坞镇农副产品质优量大,已建成3万亩绿色毛芋头、寒罗卜、马铃薯等基地,年产各类优质蔬菜2亿公斤。

尤其是近年来,大坞镇充分发挥中心镇、人文、资源、农副产品的优势,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关键,不断加大招商力度,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推动了大坞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006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16.9亿元,财政总收入39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000余元,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大坞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境内济枣一级公路纵贯南北,藤滨旅游专用通道连接东西,东距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12公里,西距京杭大运河5公里。

并有完善的农村公路网。

大坞镇镇区是全镇的经济中心,目前镇区建成区面积已达5平方公里,人口4万人。

二.自然条件

大坞镇属凫山山脉断层,地质松散,地下水贮存于砂层、砂砾及松砂土中,地表下45米范围内一般有三至四层砂层或砂砾层,赋水性好,是藤州市三大富水区之一,日供水量22—26万立方米。

地下水属于碳酸盐型,平均水温15℃pH值7.4—7.9之间,符合国家工业及生活用水标准。

年富水量2210万立方米。

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为16.23米,枯水期为18.9米,丰水期为13.44米。

大坞镇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大陆度为66.4%。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年均日照2383小时,历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6.9℃;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8℃。

全年平均年降水量773.1毫米,年降水量最高为1245.8毫米(1964年),最低为388.9毫米(1981年)。

年平均降水日为81.8天,平均降雪日数7天。

气压平均为1007.1百帕。

年平均风速2.8米/秒,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12%。

 

第二节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当地具备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条件

秸秆是农作物收获经济产量后的残体,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

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每年秸秆产量约6.5亿吨。

秸秆不仅是农村生活燃料、大牲畜草料和有机肥料的重要来源,而且也是重要的工业、建筑原料和十分宝贵的清洁再生资源。

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对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的收入结构、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大坞镇为平原地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农作物秸秆有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油菜秸秆、花生秸秆、棉花秸秆、山芋秸秆、豆秸秆八种。

根据对厂址半径30km范围的现场详细调查,各种农作物秸秆亩产量为:

小麦秸秆:

350kg/亩

水稻秸秆:

400kg/亩

玉米秸秆:

500kg/亩

棉花秸秆:

300kg/亩

厂址半径30km范围的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见表2-1。

表2-1厂址半径30km范围的农作物秸秆年产量

秸秆种类

秸秆产量(t)

小麦秸秆

389,165

水稻秸秆

399,068

玉米秸秆

118,964

棉花秸秆

6,513

合计

913,710

据农业部2005年的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用作生活燃料占总量的40%,用作牲畜饲料占总量的28%,用作肥料还田占总量的15%,用作工业原料占总量的3%,废弃或露天焚烧占总量的15%。

近年来,随着秸秆产量的增加、农村能源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的日趋多样化,尤其是在三夏和三秋季节,粮食主产区和沿海经济发达的部分地区,秸秆大量集中处理难度逐年加大,露天焚烧和随意遗弃问题严重。

沭阳的农作物秸秆除小部分还田或农民用作家用燃料外,大部分被农户作为废弃物就地焚烧,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交通运输,而且也造成生物质资源的极大浪费。

综上所述,大坞镇及其周边地区的秸杆资源具备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条件。

二.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耗量增长的需求

近年来,大坞镇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工业企业已有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大坞镇今年新上招商引资项目26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这些产业的生产工艺中需要大量的蒸汽,使得工业生产用汽量和用电量迅速增加。

目前大坞镇内的热用户大部分由自备锅炉提供蒸汽,这些锅炉容量小,热效率低,烟气净化装置效率和烟囱高度也普遍较低,有些甚至未安装烟气净化装置。

这些分散式供热锅炉高浓度低空排放的锅炉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大气环境,损坏人们的健康,也影响着大坞镇的面貌和投资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秸杆发电厂的建设将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电力;如果同时开发当地的供热市场,使燃用生物质秸秆与热电联产相结合,则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热能;可见,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将缓解当地能源供应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支持。

三.改善秸杆焚烧污染的有效途径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很好的再生资源,只要在适当条件下处理,即使不加利用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问题是目前没有为多余的秸秆找到合适的利用途径,农民收回来没多大用处,就地粉碎归田又要花费经济收入,而且秸秆粉碎后自然转变为肥料需要一定时间,这段时间影响下季作物的生长,所以在农民看来,燃烧归田就地处理多余的秸秆就是最好的利用途径。

这种毫无控制的露天燃烧严重污染环境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世界性环保意识的加强,就地焚烧的方式已不适合于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已严重影响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及安全,如农业生产、森林防火、公路交通、航空交通等等。

国家有关部门早在几年前就注意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1年发布了《关于做好2001年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以后每年各级政府都有类似的文件下发,并组织专项监督检查,同时制定了鼓励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

建设秸秆发电厂把改善环境污染、缓解能源短缺和增加农民收入三大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

沭阳政府部门为改善环境和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增加农民的收入,也积极支持并鼓励生物质项目的投资

四.秸秆焚烧发电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如果按照每年燃烧秸秆20万吨,每吨秸秆100元的收购价测算,将带动农户增收2000多万元,同时向电网输送的电能以及向工业及民用热用户供应的热能也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

与燃煤火电厂相比,秸杆焚烧可节约煤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和烟尘排放量。

因此,秸秆发电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秸秆作为可再生而且洁净的能源,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节项目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一.项目研究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

(3)藤州市总体规划

(4)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项目研究的范围

研究范围为发电厂规划区域内的生产、生产附属工程和有关建、构筑物。

报告将论证本工程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条件;研究生物质发电厂的主要技术原则和主要设备;进行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并从电力系统、燃料供应、环境保护、工程实施进度等方面提出生物质发电厂的建设意见,供有关部门决策。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

(3)项目建设条件、厂址选择及生产工艺

(4)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

(5)项目建设进度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本工程生物质燃料分析与供应(厂外)、电力接入系统及环境影响评价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专业归口单位编制。

第二章工程系统方案

第一节锅炉选型

直接燃烧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或树木枝条等的生物质锅炉,是近几年开始发展起来的。

由于生物质的燃料特性所致,锅炉燃烧技术仍在探索之中。

目前国际上和国内常用的生物质锅炉有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炉排炉两大类,国内有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振动炉排锅炉投运的先例,其中振动炉排锅炉有些是引进国外技术。

根据目前国内生物质锅炉科研、生产、供应情况,以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秸秆作为燃料的锅炉,目前为止尚未标准化、系列化,多为合同开发产品,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小。

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本项目锅炉炉型选择循环流化床锅炉。

第二节装机方案

为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性,应尽可能多发电以发挥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照目前国内主机设备的生产供应市场情况及建设单位的意见,选择了以下二个主机方案:

第一方案:

二台35t/h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中温中压

一台N15-3.43型中温中压冷凝式汽轮发电机组

第二方案:

二台35t/h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中温中压

一台C12-3.43/0.981型中温中压抽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两方案的热经济分析比较见“热经济指标比较表”(表2-1),蒸汽平衡见“汽平衡表”(表2-2)

表2-1经济指标比较表

项目

单位

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

热负荷(工业)

t/h

待开发

待开发

汽机进汽量

t/h

67.9

67.9

汽机抽汽量

t/h

回热

17.28

对外供汽量

t/h

0

17.28

对外供热量

GJ/h

0

51.51

发电功率

MW

15

12

锅炉蒸发量

t/h

70

70

综合厂用电率

12.5

12.5

发电年均燃料耗(按热量折合标煤)

kg/kWh

0.510

0.4781

供电年均燃料耗(按热量折合标煤)

kg/kWh

0.582

0.526

供热年均燃料耗(按热量折合标煤)

kg/GJ

43.51

汽机年供热量

GJ/a

0

309070

年发电量

104kWh/a

9750

7800

年供电量

104kWh/a

8531.25

6825

发电设备利用小时

h

6500

6500

全年秸杆耗量

t/a

102050

102050

全年燃料耗量(按热量折合标煤)

t/a

49104

49104

年均全厂热效率

24.61

25.73

全年节约燃料量(按热量折合标煤)

t/a

49104

49104

 

表2-2汽平衡表

类别

项目

单位

 

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

2×35t/h锅炉配

N15-3.43

2×35t/h锅炉配

C12-3.43/0.98

锅炉新蒸汽3.82MPa

锅炉蒸发量

t/h

70

70

汽机进汽量

t/h

67.90

67.90

减温减压器进汽量

t/h

0.00

0.00

汽水损失

t/h

2.10

2.10

蒸汽平衡

t/h

0.00

0.00

工业用汽0.98MPa

及回热抽汽

汽机抽汽量

t/h

0.00

17.28

最大对外供汽量

t/h

0.00

17.28

除氧用汽量

t/h

0.68

4.26

高加用汽量

t/h

6.50

6.27

低加用汽量

t/h

6.17

2.35

补给水加热用汽量

t/h

0.17

1.02

蒸汽平衡

t/h

0.00

0.00

汽机凝汽

汽机排汽量

t/h

54.38

36.71

第三节装机方案比较

从表2-1及表2-2中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方案一按纯凝发电配置,方案二具有17t/h多的供热能力。

在经济性上,方案一的发电燃料耗大于方案二,年均热效率略低于方案二,但发电量高于方案二。

方案二采用了供热抽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在热力系统构成上较方案一复杂,而且供热市场尚待开发。

根据国家有关生物质发电的能源政策,推荐方案一为本工程的装机方案。

第三章工程组成与内容

第一节工程组成

本项目规划规模为:

新建2台35t蒸汽锅炉,配套1台15MW凝汽式汽轮机和1台15MW发电机组;发电机所发电力,满足厂用电外,其余电力全部送入电网。

发电机额定电压10.5kV,厂用电率约12%,除厂自用电外,最大上网电量约13.2MW。

第二节总图设计

一.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原则:

(1)电厂总平面按1×15MW机组设计。

(2)结合场地现有条件,根据有关规程、规范,进行规划布置。

(3)总平面布置力求规划合理、工艺流程顺畅、功能分区明确、布置紧凑、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管理。

(4)辅助、附属建筑物和行政管理采用联合布置和多层布置形式,尽量减少厂区内辅助附属建筑物的数量。

(5)结合厂址地形,合理确定厂区竖向布置形式。

厂区竖向布置综合考虑土石方工程量、土石方基本平衡、工艺流程顺畅、厂区交通方便等因素。

二.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

(1)厂区总平面布置格局

厂区内部建筑物按功能分别布置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三大区域三大部分。

(2)厂区建(构)筑物功能分区

依据厂区内各车间及建(构)筑物的功能,全厂共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具体如下:

主生产区:

汽机间、料仓除氧间、锅炉房、布袋除尘器、烟囱。

燃料设施区:

本工程燃料可采用汽车运输。

本区域主要包括干料库、地磅房等。

辅助设施区:

主要包括冷却塔、水处理间、循环水泵房、空压站、化学水处理间、消防水泵房、机修间。

厂前区:

设置综合办公楼,楼前布置停车场,便于来往车辆停放。

(3)厂区出入口设置及进厂道路

电厂共设2个出入口。

路面宽度按9m考虑,混凝土路面。

(4)厂区竖向规划布置

厂区竖向布置方式采用平坡式。

在主厂房四周设置6m环形道路,以满足运输及消防通道的要求。

道路排水采用雨水口加暗管系统的排除方式。

道路形式采用城市型道路,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

(5)绿化

发电厂的绿化以厂前区集中绿化和厂区周边和道路两侧的行道树为主,种植落叶木和常青乔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6)总图主要技术数据

见表3-1。

表3-1总图主要技术数据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厂区占地面积

81066.

2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16922.

3

总建筑面积

21937

4

容积率

27

5

建筑密度

%

21

6

道路及广场面积

11500

7

绿化面积

20936

8

绿化率

26

9

围墙长度

m

1230

 

第三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一.建筑

●设计依据

(1)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2)用户提供的参考地质资料

(3)工艺及公用提供的设计资料

●设计类别及等级

(1)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计裂度为7度。

(2)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3)框架抗震等级三级。

(4)防水等级二级。

●建筑设计

本工程包括主厂房、引风机间、化学水处理间、运料除渣系统、综合水泵房等相应的配套建筑。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生产类别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

依据工艺资料,在满足工艺及公用专业的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主厂房51m×31m。

包括锅炉间、汽轮机间、电气主控制室等。

汽轮机间为两层,一层层高为7m;锅炉间屋架下弦标高为17m;变配电室设在一层,层高7m。

化学水处理间为单层厂房,局部为二层,设有卫生间、办公室等。

综合办公楼设三层,一层、二层为办公用房,层高3.9m,三层设置倒班宿舍,层高3.6m。

●建筑装修

本工程建筑物外墙选用2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除特殊注明者外内墙选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为创造一良好工作环境,建议综合办公楼地面做防滑面砖楼、地面;墙面粉刷后喷耐擦洗涂料或喷乳胶漆(燃烧性能为A级),有水房间为瓷砖内墙面;顶棚喷耐擦洗涂料或喷乳胶漆(燃烧性能为A级)。

外墙面除局部有处理外,一般均以粉刷后喷涂为主,外窗采用塑钢窗,外门除注明者外采用钢制复合门。

地下构筑物及热力管网地沟采用级配混凝土防水。

所有建筑物的建筑形体力求简洁明块,以建筑体面比例及色彩组合成一个具有时代感的建筑群。

屋面保温层采用50厚聚苯板;防水层选用两层SBS橡胶防水卷材。

●建筑消防设计

本工程消防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

全厂建筑物均按二级耐火等级设计,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

主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盖系统采用钢屋架,并与有明火部位做防火喷涂保护,达到二级耐火等级要求。

所有建筑物均考虑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厂房每层的疏散楼梯、走道、内门及外门的宽度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要求设计。

二.结构设计

●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0.45kN/m2

基本雪压0.40kN/m2

场地类别III类

场地无冻土

●本工程依据的主要现有国家规范和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

●设计类别及等级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一组)。

框架及排架结构抗震等级三级

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烟囱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地面以下为二b类,上部露天结构为二类a,其余为一类。

 

第四章环境保护

一.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

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参考当地的环境功能区划,最终执行标准以当地环保部门的批复为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

二氧化硫和烟尘参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中第Ⅲ时段的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第Ⅲ时段的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二级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Ⅲ类标准。

二.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物治理

(1)大气污染的防治原则

环境空气污染物防治的基本目标是发电厂排放的烟气污染物满足国家《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中第3时段限值的要求,将发电厂对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此外在选择环境保护措施时尽量做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锅炉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按国家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中的规定执行,即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0mg/Nm3;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800mg/Nm3,对锅炉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450g/Nm3。

(2)烟尘污染的治理

按照本工程采用的炉型和执行的排放标准,可供选择的除尘方式有静电除尘和布袋除尘。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在除尘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形成电场,使烟气中的尘粒荷电在电场的作用下漂移至沉尘极,吸附在该极上,通过定时振打达到分离和捕集尘粒的目的。

作为烟气净化装置,静电除尘器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

静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

●可处理粒径较小的粉尘;

●除尘效率较高,一般三电场除尘器可达99.5℅以上;

●除尘烟气阻力小,通常为200~300Pa;

●对粉尘的特性——比电阻敏感。

布袋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含尘气体通过编织和毡织的袋状滤布时产生筛选、粘附、扩散和静电的作用,将烟尘收集于除尘器中,通过对布袋的定时振打,达到分离和捕集尘粒的作用。

布袋除尘器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国内外都有在锅炉上应用的实例,国外在锅炉除尘系统的应用更为广泛。

布袋除尘器的特点是:

●可处理粒径较小的粉尘,对悬浮颗粒也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是控制可吸入颗粒物的良好手段,这是静电除尘难以作到的;

●除尘效率显著,一般稳定在99.9℅以上,尤其是对硫份低的烟气;

●除尘烟气阻力较高,通常为1000~1500Pa;

●对粉尘的特性——比电阻不敏感。

布袋除尘器的关键技术是布袋材料,以前国内布袋材料的工作寿命较短,更换费用高,但近年来,布袋除尘器的整体装置技术水平有了显著进步,其主要部件——滤袋和电磁脉冲阀已能适应电厂锅炉的使用要求。

在国家对烟尘排放控制日趋严格的要求下,中小型电厂已更多的趋向采用布袋除尘来解决环境问题。

生物质锅炉烟尘多为密度很小的飞灰,如采用静电除尘器,将使烟尘排放难以满足现行环境标准的要求。

因此,建议烟气除尘选用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到99.9%以上,符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的排放限值。

(3)SO2污染的治理

秸杆发电厂燃用生物质秸秆,燃料的含硫量很低,无需采用脱硫措施。

(4)NOx污染的治理

我国现已实施对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标准。

影响NOx生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燃烧温度;

●在燃烧区域的氧气浓度;

●燃烧气体在高温区域的滞留时间。

目前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措施,主要采取调整燃烧的方法。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温较低,一般控制在850℃以下,这就可降低NOx的生成量;其次在运行中,二次风一般在浓相区的上部供入,使其风口以下形成一个缺氧燃烧区,进一步减少NOx的生成量。

秸杆燃料的含氮量较低,锅炉炉型选为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温燃烧,可以有效地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和排放量。

2.废水治理

电厂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

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管网收集后,接入生活污水集水池,经提升至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处理水用于厂区绿化。

锅炉排污水和经中和处理后的化学水处理废水补充到循环水系统。

3.噪声治理

(1)噪声控制标准

噪声治理的目标是环境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工程中高噪声车间辐射至厂界处的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标准中的“

类”标准;设值班室、控制室室内允许噪声级达到《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中“有电话通讯要求的值班室”的噪声限值。

(2)噪声控制设计原则

在总平面布置上,按照“闹静分区”的原则,将高噪声设备集中布置,设风机间、引风机间、水泵间、综合水泵等;优先选用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高噪声房间门、窗的开设面积。

(3)噪声治理措施

●对高噪声的风机间采取隔声、消声等综合控制措施,设进风消声器、密闭隔声窗和隔声门等。

锅炉点火排气口、汽轮机排汽口设排汽消声器。

●对引风机间,采用进风消声窗、排风消声装置、密闭隔声窗、隔声门斗等;对引风机及其管道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