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20940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docx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重点一

中学语文教学法

第一章语文教师专业化

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一、专业知识素养

1、语文知识素养:

(1)语言学

(2)文字学(3)文章学

2、普通文化知识素养:

(1)自然科学

(2)社会科学

3、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1)教育学

(2)心理学

二、专业技能素养

1、教学技巧:

(1)导入

(2)提问(3)组织学生讨论(4)教学媒体的运用

2、教学能力:

(1)观察学生的能力

(2)组织教学的能力

(3)分析教材的能力(4)语言表达的能力

第二章语文课程百年沿革及其经验教训

语文学科百年发展历程

一、语文教育的涵义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它包括社会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学校语文教育。

我们所说语文教育,就是指中华民族通用语的学校汉语文教育。

二、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

(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

由于语言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以说,语文教育几乎是与人类的教育活动同时产生的。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没有独立设科,尤其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育是和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乃至自然科学等结合在一起的。

古代语文教育的经验

识字与写字教学:

依据汉语汉字特点,符合儿童学习规律

1.认、讲、写、用分进合击,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

2.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

4.联系日常生活5.激发儿童的兴趣

阅读教学:

“文”“道”兼顾1.熟读,精思,博览2.评点法

作文教学:

“词”(辞章)“意”(义理)并重1.注重基本功训练2.多读多写多改,强调学生自己改3.从模仿入手,先“放”(放胆文)后“收”(小心文)

古代语文教育的四大特点:

1、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语文与选士制度密切相关

3、语文教学基本上与口头语言脱节4、教学方法以讲学与个别传授为主

古代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

1、识字教学“韵文化”2、系统的文章之学3、大量的读、写实践

古代语文教育的三大问题:

性质:

科举考试的附庸内容:

识字加读古文加作古文方法:

记诵和摹仿

古代语文教育的四大弊端:

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二)二十世纪语文教育的发展

1、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兴起时期——语文单独设科(1904-1918)

1)教育理念2)教材形态3)教学法

1)教育理念

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

初等小学堂设“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中国文学”科。

2)教材形态

国定小学教科书:

形式与内容都有较大发展;

《中国文学教科书》【刘师培】:

重视“小学”(文字学基础);

《中学国文读本》【林纾】、《中学国文教科书》【吴曾祺】:

注重文学史的体系(逆推选文)

3)教学法

赫尔巴特教学理论:

以现代教育心理学和伦理学为基础

四阶段:

明了-联结-系统-方法

来因的五段说:

预备-提示-联系-比较-总结及应用

自学辅导主义:

源于西方小学,把学生自学和教师辅导结合起来,基本程序为布置-自学-检查

在我国发展为“导儿学步”法

《教育杂志》等刊物的创立:

引进国外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授法

2、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体系的形成时期——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1920-1937)

1)教育理念2)教材形3)教学法

1)教育理念——语、文之争;文、白之争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国民》,废止小学读经科,将各类学校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语言共同化、文体口语化、文字简易化、注音字母化等语文现代化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更是大大地推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随着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深入,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将小学、初中的“国文”改为“国语”,废止旧的国文教科书,采用语体文教科书,自此,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现代白话文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开始占领语文教科书的阵地。

1920年修正《国民学校令》,改“国文”为“国语”,宣告“国语科”诞生;

1923年9月,公布了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国语、国文课程纲要,从此,语文学科教育开始被置于一个要求比较明确而相对形成一个系统的基础之上。

2)教材形态

白话文教材

制订国语课程标准:

语体文阅读教学

3)教学法

早期研究:

《小学“国语话”教学法》【张士一】:

口语教学;

《小学国语教学法概要》【吴研因】:

语言、读文、作文、写字四项作业的要求;

《新著国语教学法》【黎锦熙】: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五四时期的研究:

设计教学法试验:

目的-计划-执行-评价;

“问题法”教学:

先由老师提出一个研究问题,引导学生自行分析研究,再通过师生互相质疑,共同讨论,以求理解;

道尔顿制:

忽略教师的讲授,将封闭的教室变为封闭的作业室。

3、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持续发展时期——国语、国文课程建设(1937-1949)

1)解放区2)国统区

1)解放区

从1927年在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苏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这期间,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语文教育,同整个教育事业一样,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指引下,通过对旧的教育体制、课程、教材和教法进行改革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这些地区的语文教学,较彻底地实现了五四运动前后提出的主张,并结合地区和战时状态的实际,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实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定了比较科学的语文课程标准;二是编写出像《中等国文》这样既重视语文本身的系统性、教学步骤的科学性,又密切结合实际的教材;三是推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四是涌现出胡乔木、徐特立、辛安亭等语文教育改革家。

解放区的语文教学对建国后的语文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

2)国统区

1927年国民党政府为了维护一党专政,推行“一个党”、“一个主义”的政策,把教育作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提出了“党化教育”方针。

但由于在国民党内部缺乏统一的解释,更是遭到了进步人士的猛烈抨击,1928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以“三民主义教育”代替“党化教育”,1931年9月,又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教育宗旨及其实施原则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语文教育的发展,但对后来语文教育的政治化倾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日趋衰落,并随1949年大陆的解放而结束。

从1929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陆续颁布与修订了5个中、小学国语、国文课程标准。

这些国文、小学国语课程标准的颁布,表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语文教育研究:

“开明派”:

分编文、白教材;《国文百八课》

西南联大:

《国文月刊》、《国文杂志》

4、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新生时期——“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1949——1966)

1)教育理念2)教学法3)教材形态

1)教育理念

“语文”定名和语文教育改革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关于语文学科教育的社会大讨论

“语文”定名和语文教育改革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

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标志着教育思想的转变。

“语文”学科名称的提出,揭开了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新的一页。

以“语文”取代以往“国语”、“国文”的学科名称,也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语文教学的新时代。

“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

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编辑大意》

“过去的‘国语’,给人一个印象,似乎只指口头语言;‘国文’似乎只指书面语言,甚至只指文言文。

把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截然分开,成为几乎全不相干的两回事,或者,教学里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头语言的训练,这都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极其严重的毛病,最不足取。

用了‘语文’这个名称,表明在这门功课里面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了上述那些弊病,很有好处。

——张志公

总之,以“语文”命名该学科,体现了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与发展的语文教学思想,更能准确地体现这个学科的性质,也更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言文一致”,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文轻语的纠正,也是对国语国文教学的完善与发展。

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1951年提出语言文学分科的设想;

1956年全面实施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全国语文学科改为“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1958年受政治运动的干扰突然宣布停止。

语文分科教学经历的时间虽短,但为以后的语文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

关于语文学科教育的社会大讨论(“大跃进”时期,“文革”的前奏)

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讨论——“文”、“道”的关系——“文”指课文的语言形式,“道”指课文的思想内容;

“如何指导和评价学生作文”的讨论——对作文教学起了政治色彩相当强烈的误导作用。

2)教学法

“《红领巾》教学法”

背景:

建国初期,我国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而且缺乏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经验。

为了肃清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影响,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共中央提出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

1953年以后,对中小学教育的整顿与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鉴苏联经验的结果。

苏联教育经验的借鉴,使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调整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但同时也出现了结合中国实际不够、生搬硬套的偏向。

扭转了当时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或思想教育课的不正之风;而后发展成的“谈话法”又走向了极端。

3)教材形态

《初中语文》、《高中语文》——受语文学科定名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不设汉语)——受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与经验,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取代以往的“课程标准”等来规定中小学的教学工作)

这时期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推广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

5、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曲折探索时期——被“革命”的语文教育(1966——1976)

1)否定语文教材和语文课程

2)批判师道尊严,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

3)鼓吹“请进来,走出去”的开门办学

1)否定语文教材和语文课程

“政文”课

“革命文艺”课

2)批判师道尊严,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

“小将上讲台”

“反潮流英雄”张铁生

3)鼓吹“请进来,走出去”的开门办学

停止语文分科教学,开展了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大革命”,以生产劳动代替文化学习,发动群众办学,在学校工作中开展群众运动;

否定“三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

“假大空”

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语文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全面下降;

这个时期我国的语文建设主要围绕着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的落实进行。

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语文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全面下降;

这个时期我国的语文建设主要围绕着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的落实进行。

6、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改革发展时期——“多纲多本”的语文教育(1977——2000)

①改革的复苏阶段(1977~1978)——拨乱反正,重视知识,加强双基——吕叔湘的“一声惊雷”

“文革”使我国的语文教学遭受极大的破坏。

“文革”结束后,我国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了恢复,教育工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当时人们一心想把教育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的样子,大家急于补课,提出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方针为语文教学的最高理想,注重语文知识教学。

当时人们认为,语文书越厚、练习越多、考试越难,就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高考的恢复,1978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语文教学大纲,编了新的教材,但要求明显偏高,有80%学生不适应。

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的《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的文章,对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作了言辞激烈的批评。

文章指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

……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

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

吕叔湘的这篇文章,被语文教学界誉为“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语文教学界,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此后,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吕叔湘等人的号召下,积极地从困境中奋起,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深刻反思,潜心研究,探索前进,锐意进取。

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开始复苏。

②改革的初始阶段(1979~1983)——“文道统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这时候,由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人们开始认识到我国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

(例如我国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不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人们惊呼已经到了“知识爆炸”的时代,而我们的现状呢?

1979年11月至12月,为了了解语文教学的实际,确定好今后语文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方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曾赴福建和四川两地,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对学校和社会各界中学毕业生在语文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调查的结论是:

低、差、窄、弱、缺。

(1)语文水平低下,不能适应升学和就业的需要。

(2)语文基本功太差。

具体表现为:

①书写混乱;②错别字惊人;⑧不会用标点;④不会记笔记;⑤不懂行款格式;⑥不会拼音、查字典;⑦不会朗读;⑧不会说普通话。

(3)知识面狭窄。

教学只是围着课本转,而课本的内容又不丰富,学生的眼界十分狭小,知识贫乏得很。

大多数学生没有看过“四大名著”。

主要原因是课内作业连篇累牍,堆积如山,全力以赴都难以应付,更没有时间开阔眼界了。

(4)理解和表达能力弱。

主要表现在:

①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差;对于—篇文章,只认识里面的字,却不知应该怎样分析;对于理科课程中的应用题、证明题,不能准确理解其要求含义或行文表达不清。

②口语表达能力力差。

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很少,即使指名回答,也多是吞吞吐吐,说不明白。

③书面表达能力差。

很多学生不能运用记叙、说明、议论等方法,写出比较通顺的文章;有些学生有亲身感受,却就是扣不住中心、抓不住重点,理不清层次,不是过于简略,就是废话连篇。

(5)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欠缺。

大家意识到,我们的语文教育还相当落后,同时,语文教育仅仅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已经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思维训练,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基于这个认识,语文教育界兴起了语文教学改革浪潮,出现了一大批语文教学刊物,涌现出一大批语文教育改革家、理论家和名师,出现了众多的语文教改流派和教改口号。

如杭苇提出了“文道统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口号。

这时的教改主要侧重于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开始受到关注,而提问教学法更是风靡一时。

③改革的发展阶段(1983~1985)——提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

语文教育经过前一阶段的改革,人们发现这些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吕叔湘在1978年提出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观。

(1)对字的书写和应用能力差;

(2)对知识的灵活迁移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差;

(3)写作水平差;

(4)社会应用能力差。

同时,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提问教学法,虽然对改变满堂灌,活跃课堂气氛是有益的,但推广开来,问问答答,演变为很少讲解的“满堂问”,而且它涉及的仅仅是课文小语境,只是围绕课文将一连串问题绕来绕去,既无“大气”,也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以重双基、求序列、探模式、定标准为内容的语文教育科学化改革,忽略了“人”,语文的“人文性”不见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没有了,课堂教学显得没有活力,没有生气。

人们发现,语文教育还有非系统的一面,(如语文德育、语文美育等)按语文知识能力结构所设计出来的目标体系也并不容易按部就班地操作。

还有重视了能力、智力,却淡化了语文的德育,忽略了非智力因素,这一切,都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④改革的深入(反思)阶段(1985年以后)——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90年代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课程目标:

知识技能取向,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课程结构:

严重的“分科主义”倾向

课程内容:

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课程实施: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

课程评价:

选拔取向——重选拔、轻发展

课程管理:

中央集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六条具体目标。

中小学的教材建设由过去的“编、审合一”改变为“编、审分开”,这为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走向“一纲多本”、“多纲多本”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

7、面向21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2001~)

江泽民:

强调创新教育与个性教育

借鉴国外教育理论

编写《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的两种基本价值:

内在价值、根本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外在价值、工具价值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

这是教育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

因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着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

我们要培养的人应该:

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

有胆、有识、有情、有义、有趣

珍爱生命、自然;崇尚智慧、真理;

守护道义、良知;追求独特、卓越。

新课程的追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育民主

国际理解

回归生活

关爱自然

个性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

1.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2.淡化“语文知识”,反对机械训练,突出言语实践活动

3.关注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4.面向未来,增强课程的现代意识,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

5.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6.教学方式:

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

7.课程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三、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性转变

20世纪初,文字-综合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

21世纪初,从语言——思维型教育向言语——发展型教育转变。

文字-综合型、文字-语言型、语言-思维型、言语-人的发展型教育之比较

文字-综合型文字-语言型语言-思维型言语-发展型

教育功能教化

(驯化)器化

(实用)实用、

启智人化

(立人)

教育内涵儒家思想义理为本位语言运用为本位语言运用和智力开发语文素养为本位

教学内容规范的文言文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知识、技能、能力,思维(智力)

生活语文

教学方法积累、感悟、模仿讲授、讲解、训练讲授、讲解、训练对话

四、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

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发展推动着语文教育的发展,为语文教育发展提供条件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二、语文教育是是国家和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可以通过培养人和传播文化作用于社会发展,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

一、对“语文”含义的理解

1、对“语文”含义的不同理解

(1)王力:

语文—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学

(2)吕淑湘:

语文——语言文字

(3)《编辑大意》:

语文——语言文章

(4)语文——语言文化

2、“语文”的原本含义

叶圣陶的语文观:

一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二是语言文字本身(听说读写)。

语文”融合着科学意义上的“语言”与科学意义上的“言语”,融合着静态与动态的语言,指“语言及其运用”。

语文:

取材于社会生活、切近日常生活、选编于于语文课程中的“语文”,包括语言及其应用,包括语言以及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二、语文课程的性质

1、交际性

交际性是语言的功能属性,也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进行交际”。

任何课程都是通过交际来实现

例如:

对话教学

2、基础性

(1)语文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工具。

(2)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3、综合性

(1)从课程目标来看

(2)从课程内容来看

(3)从学习方法来看

(4)从课程资源来看

(5)从课程功能来看

4、实践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包括——听说读写

语文学科的性质:

学科性质:

人文基础应用学科

本质属性:

人文性和工具性

其他属性:

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

超层次性:

社会性、实践性

三、语文课程目标阐释

1、课程目标的概念

狭义的课程目标是指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达到的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出发,规定的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个体规格和质量要求。

是指人们在语文学科领域内展开的全部教学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具体要求。

语文课程目标可以进行层次划分,划分为:

总目标、阶段目标、学年或学期目标等。

根据语文课程目标涉及的不同的具体范围,还可以对目标进行某个层次的水平划分。

(1)语文素养的提高——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出发点

(2)三个维度——语文课程目标的纵向线索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语文课程里面蕴涵了许多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分为两方面:

一是道德,二是审美。

②过程与方法维度

过程是指学习过程,方法是指学习方法。

这个维度体现了两种教育理念

——突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

——突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性

③知识与能力维度

(3)五个方面——语文课程目标的横向线索

九年一贯

二元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个维度: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个学段\四大理念

五大板快: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4)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目标的归宿

德育

智育

美育

四、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

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了解《语文课程标准》

选择适宜的教材

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开发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

利用学习评价调整教学行为

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第四章第一节

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哪些?

1.熟读、背诵的习惯

2.精思的习惯

3.博览的习惯

4.勤察工具书的习惯

5.有意识积累的习惯

•良好的写作习惯有哪些?

1.规范书写的习惯

首先,应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写字时,要一笔一画的认真书写;

其次,写字应该力求工整规范。

2.勤于练笔的习惯

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最主要的途径是靠自己的实践,即多写多练。

•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有哪些?

1.使用普通话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