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2541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docx

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17页word文档

传播学笔记整理

名词解释:

1、传播的定义

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3、信息社会

所谓的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4、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5、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6、大众传播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填空题

1、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的5种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4、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5、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6、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

7、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8、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题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9、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10、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示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机器媒介系统

11、信息社会具有的几个特点: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劳动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12、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务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务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13、符号意义的分类:

(1)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

(2)外延性意义与内涵意义

(3)指示性意义与区别性意义

14、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时间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15、组织传播的功能:

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16、组织的宣传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公共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

17、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应该是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

布莱士认为,报刊的三种重要功能,使它成为合理的、理性的舆论形成的最重要推动力,即:

(1)作为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的功能

(2)作为政治主张的代言人的功能

(3)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功能。

18、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

国家、国家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19、全球传播系统的形成,正在使人类发生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治全球化的加速、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

20、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比重增大是当今时代全球传播的一大特色。

但是,文化传播的扩大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它还伴随着激烈的摩擦和冲突;文化传播的背后,还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思形态的利益关系。

21、文化帝国主义有三个特点:

(1)它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做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

(2)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是全球性文化支配。

(3)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那么很明显,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的。

22、20年代以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他们是拉斯维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

23、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24、调查研究的基本过程:

准备阶段、实查阶段、数据处理阶段。

25、抽样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抽样(非概率抽样),另一种是随机抽样(概率抽样)。

26、问卷的构成:

基本项目、与调查有关的事实或行动项目、关于态度或意识的项目。

27、问卷中的问项,依回答方式分为闭合式和开放式两种。

28、在传播学中,控制实验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伴随着对实验对象、实验环境和条件的严格限定和控制,所以称为控制实验。

简答题:

1、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1)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性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大众传播的特点:

(1)(主体活动)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2)(对象)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

(3)(手段)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4)(内容)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活动;

(5)(机制)大众传播也有反馈机制(如读者来信或视听众热线电话等),但是这种反馈机制是迟延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

3、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4、如何区分符号和象征符

(1)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是一种基本要素。

信号具有以下特点:

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从这个意思上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

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2)象征符则具有不同的性质:

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4.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5.象征性互动理论

(1)定义:

象征性社会理论,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2)倡始人-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他去世后出版的论文和讲演稿《精神、社会与自我》对这一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3)象征符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互动关系。

(4)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基本前提:

1.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5)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具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6)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

6、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1)“自我”意识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

自我是“主我(I)和客我(Me)”的统一。

(2)“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

(3)“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

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值代表的“客我”,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4)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

“客我”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5)由此,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的社会性,互动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客我”之间的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同样是信息,用米德的话来说,即“有意义的象征符”。

这里,有“意义的象征符”可以是音声的,也可以是形象的。

米德认为,“意义的象征符”不但能够引起他人的反应而且能引起使用者自己的反应,作为人内传播的思考活动,就是通过“意义的象征符”来进行的。

7、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1)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与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

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2)这种与自身的互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即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应。

自我互动是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3)在人内传播的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

经过这个过程的他人期待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他人期待,它所形成的自我也不是原来意义上自我,而是一个新的行为主体。

8、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1)内省——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即内省式思考)

(2)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通过人内传播来作出如何解决新问题、适应新情况的决策。

(3)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内省式思考不仅是一个横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9、库利——“镜中我”

(1)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是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2)“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越是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10、人际传播的特点及社会功能

(1)特点

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这里的非制度化,主要是指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2)到目前为止,传播学对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所谓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个人观念的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观念的形成,二是社会观念的形成(包括对他人和社会的基本看法、社会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接受等等)

12、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1)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2)对社会——它有助于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

群体还通过社会分工与协做,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推动社会发展。

(3)对个人——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是重要手段,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群体是个人表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

群体传播的社会功能并不都是正面的,对个人来说,群体在为个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又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

13、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群体规范的作用

(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14、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15、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代表性观点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环境监测功能——瞭望哨

2、社会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2)赖特的“四功能说”

1、环境监视——警戒外来威胁、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

2、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而是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

3、社会化功能——教育功能

4、提供娱乐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明确地指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了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并不仅仅限于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它本身就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16、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对传播事业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17、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1)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

(2)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

(3)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

18、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1)个人的信息反馈、

(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3)诉诸于法律手段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19、集权主义制度下媒介规范理论

(1)定义:

集权主义也称威权主义。

这是一种在对社会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不是从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从与外部权利或权威的关系上考虑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

集权主义者主张社会事物必须一切以权利或权威为转移,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和上下级之间的绝对支配与服从关系。

(2)集权主义理论的最大特点

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3)集权主义的主要内容

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利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评价

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

4、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4)近代集权主义传播制度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崩溃,也出现过死灰复燃,二战中的德意日法西斯的传播体制是一种现代集权主义。

20、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1)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报刊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2)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原理原则

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2、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合法的。

3、新闻出版不应该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4、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3)弥尔顿《论出版自由》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奠定的重要理论基础。

美国学者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也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4)早期自由主义理论讨论对打破集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力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自由主义理论是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制度所保障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

21、社会责任理论

(1)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2)产生背景

1、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2、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力,而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力

3、这个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自由,而没有更多的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盈利活动的信息传播的性质和影响问题

(3)远离原则

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4)社会责任论的目的

1、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计划

2、为了防止由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动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22、民主参与理论

(1)民主参与理论即受众参与理论,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

(2)主要观点

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力。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该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型或平等性。

23、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要点

(1)党的报刊宣传活动是工人阶级政治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接受党的领导

(2)党的政治纲领是党报进行宣传的最高准则,党的一切宣传工作必须严格遵循党的政治纲领

(3)必须调节处理好党报和党的领导机关以及无产阶级群众三者之间的关系

(4)必须依靠人民并且由工人自己提供资金,坚持作为工人阶级群众性舆论工具的独立性

24、我国目前新闻传播制度及其基本规范

(1)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3)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必须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4)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

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