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3027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枫桥夜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枫桥夜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枫桥夜泊.docx

《枫桥夜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枫桥夜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枫桥夜泊.docx

枫桥夜泊

fēngqiáoyèbó《枫桥夜泊》唐代张继zhangji

Yuèluòwūtíshuāngmǎntiān,jiāngfēngyúhuǒduìchóumián。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gūsūchéngwàihánshānsì,yèbànzhōngshēngdàokèchuán。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注释】

v枫桥:

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v夜泊:

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v乌啼:

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v霜满天:

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v渔火:

就是渔船上的灯火。

v江枫:

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俗称苏州河。

v对愁眠:

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v姑苏:

苏州的别称。

v寒山寺:

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v夜半钟声:

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

【备注】

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shānxíng《山行》——唐代杜牧dumu

yuǎnshànghánshānshíjìngxiébáiyúnshēngchùyǒurénjiā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tíngchēzuòàifēnglínwǎnshuāngyèhóngyúèryuèhu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

v山行:

在山中行走。

v远上:

登上远处的。

v寒山:

深秋季节的山。

v石径:

石子的小路。

v斜:

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v深:

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v车:

轿子。

v坐:

因为。

v霜叶:

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v枫林晚:

傍晚时的枫树林。

v红于:

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备注】

这首诗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chán《蝉》——唐代虞世南yushinan

 chuíruíyǐnqīnglùliúxiǎngchūshūtóng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Jūgāoshēngzìyuǎnfēishìjíqiūfēng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注释】

v垂緌(ruí):

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v清露:

清纯的露水。

v饮清露: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v流:

发出。

v流响:

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

v疏桐:

高大的梧桐。

v居高:

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v藉(jiè):

凭借、依赖。

【备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

1、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

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

Duzaiyixiangweiyike,meifengjiajiebeisiqin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Yaozhixiongdidenggaochu,bianchazhuyushaoyiren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菜萸可惜至少我一人。

【注释】

v九月九日:

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v忆:

想念。

v山东:

王维迁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称山东。

v异乡:

他乡、外乡。

为异客:

作他乡的客人。

v佳节:

美好的节日。

v登高:

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v茱萸(zhūyú):

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备注】

这首诗曲折有致,出乎常情。

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

杜甫的《月夜》: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绝句》——宋代志南

gǔmùyīnzhōngxìduǎnpéng,zhànglífúwǒguòqiáodōng。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zhānyīyùshīxìnghuāyǔ,chuīmiànbùhányángliǔfēng。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

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注释】

v系(xì):

联接。

v短篷:

小船。

篷,船帆,船的代称。

v杖藜:

“藜杖”的倒文。

藜,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v杏花雨:

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v杨柳风:

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

【备注】

这首诗是南宋僧人志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记述了作者一次游览的过程,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春风的柔和温暖,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前两句叙事。

写年老的诗人,驾着一叶小舟,停泊到古木阴下,他上了岸,拄着拐杖,走过了一座小桥,去欣赏眼前无边的春色。

后两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写景物。

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

 

《梅花》——宋代王安石

qiángjiǎoshùzhīméilínghándúzìkāi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yáozhībùshìxuěwèiyǒuànxiānglái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处有几枝洁白的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傲然盛开。

远远看已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一阵阵清香飘来。

【注释】

v凌寒:

冒着寒冷气候。

v遥知:

距离很远就知道。

v为:

因为。

v暗香:

不易感觉到的清香。

【名句赏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备注】

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

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十分孤独。

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

WèichéngzhāoyùyìqīngchénKèshèqīngqīngliǔsèxīn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Quànjūngēngjìnyībēijiǔxīchūyángguānwúgùrén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请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注释】

v元二:

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v使:

出使。

v安西:

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v渭城:

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v朝雨:

早晨下的雨。

v浥(yì):

湿。

v客舍:

旅店。

v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备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

 

《竹石》——清代著名画家郑燮 zhengxie

yǎodìngqīngshānbùfàngsōng lìgēnyuánzàipòyánzhōng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qiānmówànjīháijiānjìngrèněrdōngxīnánběifēng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刮的是什么风.

【注释】

v竹石: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v咬定:

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v咬:

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v立根:

扎根,生根.

v原:

本来,原本.

v破岩:

破裂的岩石.

v磨:

折磨,挫折.

v击:

打击.

v坚劲:

坚韧、刚劲.

v任:

任凭.

v尔:

你们.

【备注】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是一首咏竹诗。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

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

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hēngkànchēnglǐngcèchēngfēngyuǎnjìngāodīgebùtóng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ùshílúshānzhēnmiànmùzhǐyuánshēnzàicǐshānzhōng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v题西林壁: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v题:

书写,题写。

v西林:

西林寺

v横看:

从正面看。

v侧:

侧面。

v各不同:

各不相同。

v不识:

不能认识,辨别。

v真面目:

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v缘:

因为;由于。

v此山:

这座山,指庐山。

【备注】

诗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词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

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

Xiāoxiāowúyèsònghánshēngjiāngshàngqiūfēngdòngkèqíng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Zhīyǒuértóngtiāocùzhīyèshēnlíluòyīdēngmíng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注释】

v萧萧:

风声。

v客情:

旅客思乡之情。

v挑:

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v促织:

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v篱落:

篱笆。

【备注】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登飞来峰——宋代王安石

fēiláishānshàngqiānxúntǎwénshuōjīmíngjiànrìshēng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búweìfúyúnzhēwàngyǎnzhǐyuánshēnzàizuìgāocéng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注释】

●飞来峰:

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千寻:

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一说为七尺),形容高耸。

●不畏:

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

暗喻奸佞的小人。

●缘:

因为。

●眼:

视线。

●塔:

铁塔。

●最高层:

最高处,有两层含义。

一指千寻塔的最高层、二指政治的最高层

●鸡鸣见日升:

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备注】

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站得高,看得远。

 

菊 花——唐代元稹

Qiūcóngyàoshèsìtáojiābiānyàolíbiānrìjiànxié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Bùshìhuāzhōngpiānàijúcǐhuākāijìngèngwúhu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

丛丛秋菊围绕房舍,好似到了陶潜的故居。

围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感觉太阳西斜。

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

【注释】

●秋丛:

指丛丛秋菊。

●舍(shè):

居住的房子。

●陶家:

陶渊明的家。

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遍绕:

环绕一遍。

●篱(lí):

篱笆。

●日渐斜(xiá):

太阳渐渐落山。

斜,倾斜。

押韵,所以应读xiá。

●尽:

完。

●更(gèng):

再。

【备注】

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描绘了菊花的情态,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

第二句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

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

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

 

《望岳》是唐代----杜甫

dàizōnɡfūrúhé,qílǔqīnwèiliǎo.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zàohuàzhōnɡshénxiù,yīnyánɡɡēhūnxiǎo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dànɡxiōnɡshēnɡcénɡyún,juézìrùɡuīniǎo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huìdānɡlínɡjuédǐnɡ,yìlǎnzhònɡshānxiǎo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岱宗:

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钟:

赋予、集中。

决:

裂开。

凌:

跃上。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备注】

五言古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挟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愿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

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

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

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

《西江月》——宋代辛弃疾

mínɡyuèbiézhījīnɡquè,qīnɡfēnɡbànyèmínɡchán。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àohuāxiānɡlǐshuōfēnɡnián,tīnɡqǔwāshēnɡyípiàn。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Qībáɡèxīnɡtiānwài,liǎnɡsāndiǎnyǔshānqián。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jiùshímáodiànshèlínbiān,lùzhuǎnxīqiáohūxiàn。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文中“见”通“现”,故为“xian”的音。

●西江月:

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

词名

●黄沙:

黄沙岭,在江西信州上饶之西,作者闲居带湖时,常常往来经过此岭。

●别枝惊鹊:

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茅店:

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

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提示

●见:

通假字“见”通“现”,发现,出现,显现。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听着耳边传来的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忙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备注】

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

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

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

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备注】

全诗仅四句二十八字,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追凉”,即觅凉、取凉。

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

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

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

“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

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

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

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

“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

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

“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

显然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

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一起。

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凉之理所作的铺垫。

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

大概这就是《石遗室诗话》所称道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的旨趣。

《有约》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约客:

约请客人来相会。

●黄梅时节:

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家家雨:

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

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处处蛙:

到处是蛙跳蛙鸣。

●有约:

即邀约友人。

●落灯花:

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备注】

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

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歌前两句写景,为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