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1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4254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1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11.docx

《道路工程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1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路工程11.docx

道路工程11

第一章总论

1道路运输的特点:

适应性强机动性好快捷投资少运量小运输成本高油耗和环境污染相对较大道路的基本属性:

公益性商品性超前性储备性道路的经济特征:

道路产品是固定在广阔地域上的线性建筑物,不可移动道路的生产周期和使用周期长道路虽是物质产品,但不具有商品的形式具有特殊的消费过程和消费方式道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充分发挥作用,为社会和经济服务

2公路功能:

主要承担中短途运输任务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担任大运量运输的集散运输任务特殊条件下也可独立担负长途运输任务城市道路功能:

联系城市各部分,为城市各种交通服务,并担负城市对外交通中转集散构成城市结构布局的骨架,确定城市格局为防空防火防震及绿化提供场地是城市铺设各种公用设施的主要通道为城市提供通风采光,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划分街坊,组织沿街建筑,表现城市建设风貌

3道路按使用特点分:

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专用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

4公路组成:

线形---平面线形(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纵面线形(直线竖曲线)横断面线形(分隔带行车道路肩路缘带人行道绿化带)结构---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沿线设施;城市道路组成: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交叉口立体交叉步行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站交通安全设施排水系统沿街设施地下管线绿化带地铁高架桥

5道路工程的主体:

路线路基路面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

1道路平面线形:

道路中线投影到水平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由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等各种基本线形组成基本要素:

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

2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原则:

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及功能,正确运用技术指标,保持线形连续均衡,以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与舒适路线走廊带的确定应考虑走廊带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与配合,统筹规划近远期结合合理布局,以充分发挥和提高公路总体综合效益道路选线必须由面到带由带到线,在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质灾害调查与勘察的基础上论证,确定公路路线方案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做好总体设计,使道路的各项构造物布置恰当选型合理经济实用且同当地景观相协调路线线位应合理利用地形,路线要同城镇规划相协调,综合考虑农田与水利建设,尽量少占农田避开古迹自然文物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以有利于环境保护等进行路线平纵横设计,做到平面舒适纵面均衡横面合理

3平原区选线特点:

地形平坦沟渠河较多经济发达人工建筑多主要矛盾---路线与地物的关系选线要点:

选好控制点确定路线走向处理好路线与地物村镇的趋避关系兼顾排水要求处理好道路与道路道路与其他路线的交叉关系控制点间线形应相对顺直短截,应避免长直线和小偏角

4丘陵区选线特点:

两山夹一水分水岭多山丘连绵侧沟发育主要矛盾---地形变化多线形指标线位高低跨河挨岸选线要点:

路线设计应充分考虑随地形变化而变化,在注意平纵面线位选择的同时应注意横向填挖的平衡平纵横三个方面应综合考虑根据路线等级不同考虑不同方案决定线位高低时应充分注意主沟侧沟水流及支脉的影响

5山岭区选线特点:

山高谷低地形较复杂地质气候水文等变化较大主要矛盾:

沿河(溪)线---河岸选择线位高低跨河换岸的地点越岭线(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地点穿过垭口再沿另一侧山坡下降的路线)---垭口选择过岭标高垭口两侧展线方案山脊线---选择控制垭口侧坡的选择控制垭口间的平均坡度

6直线最大最小长度限制原理:

长直线由于景观单调和公路环境缺少变化往往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或注意力分散以致发生事故并注意直线的设置应与地形地物环境相协调主要根据驾驶员的视觉反应及心理承受能力来确定外国最长设计速度20倍最小同向6倍反向2倍

7圆曲线半径(由设计车速横向力系数路面横坡度决定)平曲线的设计原理:

确保汽车沿道路前进时其横向与纵向能同时处于安全正常状态横向安全状态:

设计中确保汽车无侧滑和倾覆的危险横向正常状态:

汽车上的乘客和汽车本身处于平衡状态横向力系数μ由设计车速圆曲线半径路面横坡度决定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以设计车速行驶的车辆安全行驶的最小半径)的确定:

行车的横向倾覆稳定性滑动稳定性乘客舒适性营运经济性(燃料消耗和轮胎磨耗)横向力系数μ=0.10-0.15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以设计车速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小半径)的确定μ=0.05-0.06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靠轮胎与路面间的摩阻力就足以保证汽车安全稳定行驶所采用的最小半径)

8曲线最小长度---6s行程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偏角的要求7°原理:

汽车在曲线上行驶若曲线很短则驾驶员操作方向盘频繁在高速驾驶时很危险若不设置足够长的曲线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于一定数值从乘客心理来看也是不合理的小偏角处的平曲线容易引起视觉误差使得驾驶员看到的曲线比实际短半径比实际小因此应加以限制

9缓和曲线的作用:

曲率变化缓和段(从直线向圆曲线或从大半径圆曲线向小半径圆曲线变化)横向坡度变化的缓和段(直线段的路拱横坡渐变至弯道超高横坡度的过渡或圆曲线之间不同横坡度的过渡)加宽缓和段(直线段的标准宽度向圆曲线部分加宽段之间的渐变)性质:

缓和曲线应采用与汽车行驶轨迹线一致的曲线形式当汽车的前轮转角从直线段上为零过渡到圆区线上某一定值过程中该轨迹的曲率半径与转角成反比变化缓和曲线长度:

依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计算依驾驶员操作反应时间计算超高渐变率不过大

10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形式直线的应用:

直线短捷方向明确容易布设,避免过长直线小偏角直线与曲线的应用:

长直线尽头不宜设置小半径的平曲线,同向曲线间应避免短的直线曲线组合:

基本型(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S形卵形复曲线凸形复合形

11路线平面图(路线平面设计的最终成果)作用:

综合反映路线的平面设置线形和尺寸以及公路与周围环境地形地物等的关系,是公路设计文件组成之一,公路施工平面图的基本资料内容:

沿线的地形地物,里程桩号,断链,平曲线的要素及主要桩位,水准点,大中桥,路线交叉,隧道,主要沿线设施的位置及边界

12视距:

驾驶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为防止冲撞而制动或回避障碍物绕行,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道路行驶的必要安全距离分类:

停车视距(驾驶人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超车视距(从开始驶离原车道起至可见逆行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会车视距(两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在同一车道上及时刹车所需的距离)视距要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停车视距二级三级四级公路停车超车会车视距公路应间隔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大型车比例高的二三级公路应采用货车停车视距对相关路段进行检验雪冰冻地区的停车视距应适当增长视距不足解决方法:

开挖视距台设置标线指示等设置光学设备等

第三章道路纵断面设计

1道路纵断面:

用一曲面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成的平面道路纵断面图:

反应路线在纵断面上的形状位置及尺寸的图形组成要素:

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纵坡:

一定路线长度上两端有高差形成的坡度差的道路纵坡度:

每一百米的路线长度其两端高差几米百分数表示

2最大纵坡:

在纵坡设计的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坡度值(8%)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道路等级汽车的动力特性车辆行驶安全以及工程运营经济等原理:

汽车沿陡坡行驶时因升坡阻力增大而需增大牵引力从而降低车速若长时间爬坡不但会引起汽车水箱沸腾使行驶无力以致发动机熄火使驾驶条件恶化而且在爬坡时汽车的机件磨损也将增大因此应加以限制最小纵坡:

各级公路在特殊情况下容许使用的最小坡度值(0.3%)原理:

为了保证挖方地段设置边沟的低填方地段和横向排水不畅地段的纵向排水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平均坡度:

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高原纵坡折减(因海拔较高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会因空气稀薄而降低相应降低了汽车的爬坡能力)理想最大纵坡:

载重车以最大车速行驶的最大坡度(3%)不限坡长最大纵坡:

载重车以容许车速行驶的最大坡度陡坡:

纵坡度大于理想最大纵坡缓坡:

纵坡度小于不限坡长最大纵坡

3坡长:

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最大坡长:

相邻两个变坡点间的最大水平长度,根据汽车的动力性能决定原理:

长距离的陡坡对汽车行驶不利连续上坡发动机过热影响机械效率从而使行驶条件恶化,下坡因制动频繁而危及行车安全最小坡长:

相邻两个变坡点之间的最小水平长度原理:

长度过短会使变坡点个数增加行车时颠簸,坡度差较大时还易造成视觉的中断视距不良从而影响行车的平顺性和安全性组合坡长:

当连续陡坡是由几个不同受限坡度值的坡段组合而成时应按不同坡度的坡长限制折算确定合成坡度:

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的合成方向上称之为合成坡度

4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公路纵坡设计一般要求:

纵坡设计必须符合《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关于纵坡的规定平原微丘地形的纵坡应均匀平缓,丘陵地形的纵坡应避免过分迁就地形而起伏过大,山岭重丘地形的沿河线应尽量采用平缓的纵坡,越岭线的纵坡应力求均匀不采用极限或接近极限的坡度更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短距离缓坡的纵坡线形,越岭展线不应设置反坡纵面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设计成视觉连续平顺而圆滑的线形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纵坡设计应结合自然条件综合考虑纵坡设计为保证路基稳定应尽量减少深路堑和高填方,在设计中应重视纵横向填挖的调配利用争取填挖平衡降低工程造价纵坡设计应结合道路沿线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进行设计并适当照顾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城市道路纵坡设计一般要求:

纵坡设计应符合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并参照城市规划控制高程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山城道路及新辟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宜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纵坡度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

5纵断面设计步骤:

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试坡调坡核对定坡设计竖曲线高程计算控制点:

影响纵坡设计的高程控制点控制性的控制点参考性的控制点(经济点)--路基横断面透明模板确定试坡要点:

前后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调坡原则:

少脱离控制点少变动填挖定坡要素:

坡度值变坡点位置和高程

6地面线:

在纵断面图上表示原地面的高程线地面高程:

地面线上各点的高程纵断面设计线:

沿道路中线所做的纵坡设计线设计高程:

在纵断面设计线上的各点高程施工高度:

任一桩号的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

7变坡点:

纵断面上两相邻不同坡度线的交点竖曲线:

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视距的需要在变坡处设置的纵向曲线(凹形凸形)圆曲线要素:

圆曲线长切线长外距校正数缓和曲线要素:

曲线总长切线总长外距超距竖曲线要素:

曲线长切线长外距

8竖曲线最小半径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从限制离心力不致过大考虑,从汽车夜间行驶前灯照射距离考虑,从保证跨线桥下的视距考虑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从失重不致过大考虑,从保证纵面行车视距考虑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通常为了使行车具有较好的舒适条件设计时多采用大于极限最小半径1.5-2倍的半径值竖曲线最小长度:

汽车在竖曲线上3s的行程时间长度原理:

当坡度较小时即使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竖曲线的长度很短容易使驾驶员产生急促的变坡感觉易对行车造成冲击

9竖曲线设计的一般要求:

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同向曲线应避免断背曲线反向曲线间一般由直坡段连接也可径相连接竖曲线设置应满足排水需要

10道路的空间线形:

由道路的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所组成的空间立体形状组合设计的原则:

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合成坡度应组合得当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线形组合设计要点(合理性)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暗弯与凸形竖曲线及明弯与凹形竖曲线的组合是合理悦目的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平面的长直线与纵面的直坡线配合直线上一次变坡是较好的平纵组合只要路线有起伏就不要采用长直线最好使平面路线随纵坡的变化略加转折并把平竖曲线合理的组合平纵线形组合与景观的协调配合:

内部协调(平纵线形的连续性和立体协调)外部协调(道路与其两侧坡面路肩中间带沿线设施等的协调以及道路宏观位置)原则:

应在道路的规划选线设计施工全过程中重视景观要求在选定路线时应充分利用自然风景尽量做到路线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不产生生硬感和隔断大自然不仅把道路当成技术对象还应把它当成景观来看道路修建时要少破坏沿线自然景观纵面尽量避免高填深挖横面设计要使边坡造型和绿化与现有景观相适应弥补填挖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应进行综合绿化处理避免形式和内容上的单一化应将绿化作为诱导视线点缀风景及改造环境的一种措施而进行专门设计应根据技术和景观要求合理选定构造物的造型色彩使道路构造物成为自然景观的补充

11爬坡车道:

陡坡路段主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行驶的专用车道设置目的:

在道路纵坡较大的路段上载重车爬坡时需克服较大的坡度阻力使车速下降大型车与小汽车的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速差较大的混合车辆行驶必将减小快车行驶的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下降

第四章道路交叉设计

1道路交叉:

不同方向的两条或多条路线相交或相连的地点道路交叉规划设计的根本任务:

减少交叉行车的相互干扰保证车辆快速顺畅安全的通过交通流线:

把汽车作为一个质点汽车行驶时所行走的轨迹危险点:

交通流线相互交错的点分类:

分流点合流点冲突点道路交叉分类:

平面交叉(交叉口)立体交叉(立交)缓解或解决交通冲突的方法:

加宽交叉口车行道保证交叉口行车视距加大交叉口转弯半径设置各种交通标志设置环岛或方向岛来渠化组织交通采用立体交叉

2平面交叉口类型:

十字形交叉口X字形交叉口T字形交叉口Y字形交叉口错位交叉口复合式交叉口根据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形式和交通特性分:

加铺转角式分道转弯式扩宽路口式环形交叉

3立体交叉分类按相交路线类型分:

道路与道路立交道路与铁路立交道路与大车道立交按相交道路条数分:

两路三路四路多路立交按相交道路是否互通分:

分离式部分互通式完全互通式立交按相交道路的跨越方式分:

上跨式下穿式立交按立交主线及匝道的空间层次分:

两层三层四层式立交按立交匝道的形式分:

定向式半定向式非定向式立交按立交的外形分:

喇叭形苜蓿叶形叶形环形菱形梨形海星形蝶式立交匝道分类:

定向匝道半定向匝道左转匝道右转匝道左右转共行匝道

4平面交叉:

相交道路在同一个平面上相交的地方设计要求:

保证相交道路上所有车辆与行人的交通畅通与安全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满足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满足行车稳定的前提下保证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出设计内容:

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平面交叉口选型根本出发点:

减少或消除冲突点和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原则:

尽量采用正交十字形交叉或T字形交叉对于斜交的平面交叉口宜做部分改进和优化主次分明主流交通道路线形尽量顺直应尽量避免近距离的错位交叉尽量避免畸形和多条道路的平面交叉

5立体交叉:

两条或多条道路用跨线桥隧道或地道在不同水平面上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立体交叉设置条件:

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和任务确定根据交叉口的交通量需求确定考虑地形条件确定道路与铁路交叉必要时确定立体交叉的组成:

主体(跨越设施主线匝道)附属设施(出口与入口辅助车道三角区)立交规划设计的原则:

除应遵循道路设计的一般原则外还应遵循功能性经济性适应性艺术性的原则立交规划设计内容:

立交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立交总体设计平面设计纵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桥跨设计其他附属工程设计等

第五章路基设计与施工

1路基(作用):

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它贯穿公路全线与桥梁隧道相连构成公路的整体特点:

工程数量大耗费劳力多涉及面广投资高设计与施工必须与当地农田水利建设和环境保护相配合在地质和水文条件复杂路段技术问题多施工难度大投资增多对工期影响大路基质量对公路的质量和运营影响大

2路基设计一般要求除断面尺寸符合设计标准外还应满足:

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3路基设计与施工基本内容设计:

做好沿线自然情况的勘查工作收集必要的设计资料根据路线纵断面设计确定的填挖高度结合沿线地质水文调查资料进行路基主体工程设计根据沿线地面水流及地下水埋藏情况进行路基排水系统的总体布置及地面和地下排水结构物的设计与计算路基防护与加固设计路基工程其他设施设计施工:

进行现场调查研究核对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确定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方法安排施工进度准备进行路基主体工程与其他工程的施工按设计要求检查验收各项工程绘制施工竣工图

4路基受力土基中任一点受到的竖向压应力=行车荷载引起应力(随深度增加减小)+土基自重引起应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路基工作区:

车辆荷载引起应力与土基自重引起应力比随深度增加而急剧减小(一般0.1-0.2)即车辆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应力作用的深度范围(路基工作区的实际深度随路面强度和厚度增加而减小)(当路堤填筑高度H大于Z时路堤应按规定要求分层填筑与压实工作区内应尤注意填筑质量对于H小于Z不但要对填土充分压实而且要保证工作区内原地面下部土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5土基应力应变特性:

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破坏阶段土基强度指标:

回弹模量土基反应模量CBR值(加州承载比)抗剪强度指标

6路基的破坏形式及原因路堤破坏:

路堤沉陷边坡溜方及滑坡路堤沿山坡滑动路堑破坏:

边坡剥落和碎落边坡滑坍和崩塌特殊地质水文条件破坏原因:

不良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复杂岩层走向及倾角不利岩性松软风化严重地下水位较高)不利的水文与气候因素(降雨量大洪水猛烈干旱冰冻积雪)设计不合理(断面尺寸不合要求挖填布置不合要求最小填土高度不足未进行合理防护加固设计)施工不合规定(填筑顺序不当土基压实不足不按要求操作工程质量不满足标准)地质条件是影响路基工程质量和产生病害的基本前提水是造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

7公路自然区划: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相差较大各种自然因素对公路构造物产生的影响和造成的病害不同根据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及其对公路建筑物影响的主要特征提出了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划分原则:

道路工程特征相似性原则地表气候区域差异性原则自然气候因素既综合又主导原则三个等级:

一级区划(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全年不冻)(北部多年冻土区东部温润季冻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东南湿热区西南潮暖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二级区划(潮湿系数=年降雨量/年蒸发量)三级区划

8路基潮湿来源;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上升的毛细水水蒸气凝结水路基干湿类型划分:

干燥中湿潮湿过湿(稠度指标)(路基临界高度:

最不利季节当路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潮湿状态时路槽底距地下水位或长期地表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9路基稳定性(水稳温稳)(整体稳定性强度稳定性)水温状况对路基影响:

气候变化使土基内温度和湿度产生坡差引起水分迁移由于气候随季节变化土基内水分迁移也有明显季节性使土基湿度密实度强度亦发生季节性变化最不利季节:

土基强度最低的季节(南方—雨季北方—春融季节冻胀翻浆)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措施:

合理选择路基断面形式正确确定边坡坡度选择强度和水温稳定性良好的土填筑路堤并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充分压实土基提高土基的强度和水稳定性搞好地面排水保证水流畅通防止路基过湿或水毁保证路基有足够高度使路基工作区保持干燥状态设置隔离层切断毛细水上升阻止水分迁移减少负温差的不利影响采取边坡加固与防护措施修筑支挡结构物

10路基土的分类:

巨粒土(漂石卵石)粗粒土(砾类土砂类土)细粒土(粉质土黏质土)特殊土(黄土膨胀土红黏土盐渍土)

11一般路基:

在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填方高度不超过20m或挖方深度不超过30m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直接选用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总结拟定的典型横断面图或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而不必进行个别论证和验算的路基特殊路基:

超过规范规定高度的高填深挖路基以及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的路基

12路基的典型横断面形式:

路堤(全部由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路堑(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填挖结合(由部分填筑和部分开挖形成的路基)路堤:

矮路堤一般路堤高路堤路堑:

全挖式台口式半山洞

13路基的基本构造:

路基宽度(取决于公路技术等级)高度(取决于路线的纵坡设计及地形)边坡坡度(取决于土质地质构造水文条件边坡高度)影响路基边坡坡度的因素路堤边坡:

路堤填料边坡高度水文条件施工方法路堑边坡:

边坡高度坡体土石性质地质构造特征岩石的风化和破碎程度地面水地下水

14路拱横坡:

为了迅速排除地面上的积水将路面做成一定的横向坡度超高:

弯道横断面设计中当圆曲线半径介于极限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将外侧车道抬高构成与内侧车道同坡的单坡横断面超高缓和段:

从直线上双向路拱横断面过渡到圆曲线上单一超高坡度的横断面的变化渐变段路面加宽:

在平曲线上行驶的汽车因每一车轮沿着各自独立的轨迹运动汽车在路面上占据的宽度比直线段大加宽过渡:

直线比例(低级)高次抛物线(高级)

15路基横断面设计(戴帽子)一般步骤:

绘制各桩位的横向地面线按规定拟定路基宽度边坡合理坡值边坡形式尺寸拟定不同弯道半径的超高加宽值并逐桩计算超高加宽数值根据路基设计表即可用透明胶片制成的模板给出路基设计轮廓线路基填挖断面面积方法:

积距法几何图形法

16路基附属设施:

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堆料坪错车道

17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目的防护工程:

防止冲刷风化和主要起隔离作用的工程措施(不承受荷载)加固工程:

防止路基或山体因重力作用而坍滑主要起支撑作用的支挡结构物(受力为主兼有防护)分类:

坡面防护(植物防护—种草铺草皮植树矿料防护--抹面喷浆勾缝灌浆防护砌石防护—石砌护坡护面墙)冲刷防护(直接防护—抛石防护石笼防护间接防护—丁坝顺坝格坝)

18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边坡土质水的活动边坡的几何形状活荷载增加地震及其他振动荷载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方法:

力学验算法(直线法圆弧法折线法—路基失稳形式)工程地质比拟法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涉及参数:

黏结力内摩阻角土体容重当量高度:

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代替最不利汽车荷载直线法:

适用于由砂土或砂性土抗力以摩阻力为主滑动面为平面的路基边坡圆弧法:

适用于一般黏性土组成的路基边坡折线法:

适用于滑动面为折线或其他形状的路基边坡浸水路堤(建筑在桥头引道河滩及河流沿岸受季节性浸水或长期浸水的路堤)特点:

稳定性受水位降落影响(当水位上涨时土体内的渗透浸润曲线比边坡外面水位低增加了土体的稳定性水位下降时相反)与路堤填料透水性有关

19挡土墙:

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各部分名称:

墙背墙面墙顶墙底墙趾墙踵墙背倾角用途:

开挖的路堑边坡不能自行稳定在坡脚处设置挡土墙以支撑边坡降低挖方边坡高度减少挖方数量避免山体滑坍地面横坡较陡填筑路堤难以稳定或征地拆迁费用高的填方路段可在路肩或填方边坡设置挡墙以收缩路堤坡脚减少填方数量沿河路段为避免沿河路基挤缩河床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可在沿河一侧路基设置挡墙某些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