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4287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docx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古诗歌鉴赏专题讲座

关注意象,把握诗情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古诗词鉴赏题从未“缺席”。

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活动。

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从而领略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但是这道题的得分情况是许多考生始终在低分中徘徊。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

学生根本没有进入题中的诗歌,没有真正读懂诗歌,导致鉴赏评价雾里观花,难中要害。

可以这样说,因为没有读懂,所以鉴赏评价就无从谈起。

其实,古诗词鉴赏并不像有些学生想象的那么困难。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

既然诗歌的根本是情感,而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抓住意象这个切入点,我们就能够与几百年前的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这正是鉴赏诗词的基础。

所以从意象入手,展开想像和联想,是理解诗歌的必由之路。

一、明确意象与诗歌的关系

意象,无论在中国或西方都有很早的渊源。

我国从《周易》开始最早突出了“象”的范畴,并且提出“立象以尽意”、“观物以取象”的命题。

“意象”这一审美概念即滥觞于此。

南朝刘勰在其巨著《文心雕龙》中第一次将“意象”的概念引入文学领域。

他在《神思》篇中说: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西方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也就提出了“意象”的概念。

他说:

“诗的情节有如一幅画的钢笔轮廓或素描,字汇民象则是色彩。

”(亚里士多德《诗学》)由此可见,意象是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和审美都不可回避的重要概念。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唐代司空图说: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诗品》)今人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曾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

关于意象和诗的关系,诗人郑敏有过十分精当的比喻,她说:

“诗如果是用预制板建成的建筑物,意象就是一块块的预制板。

”她又说:

意象“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它对诗的作用好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对电子仪器的作用。

”(郑敏《英美诗歌研究》)这话也指出了意象即是诗歌的基本成分这一事实,一首诗也就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意象系统。

可以这样说,意象既是构建诗歌的基本元素,又是区别诗与非诗的基本特征。

没有了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换言之也就不能称之为诗了。

从某种意识上讲,意象就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

二、明确构建意象的基本模式

诗人创作时,常要撷取与自我形象或思想情感在某方面有相似或相通之处的物象,构成内涵丰厚的意象,其中“意”为筋骨,“象”为血肉,二者肉骨称适、契合无间。

一般而言,诗人构建意象的基本模式有三种:

模式一:

撷取相似之“象”表现“意”。

客观物象能够被诗人摄入笔端构成意象,通常情况下因为客观之“象”在音、形、色等方面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之“意”有相似之处。

例如,“莲”与“怜(爱)”谐音、“丝”与“思”谐音、“晴”与“情”谐音等。

再如,“流莺”有飘荡流转、无所栖托的特点,所以漂泊、漫游、外宦的文人士子特别钟情“流莺”,借以抒写心曲:

韦应物的“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寒食寄京师诸弟》)、李商陶的“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流莺》)都是用“流莺”来展示漂泊客居的情怀。

又如,李白绝句《与史郎中钦中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后两句用通感手法,不仅“梅花”意象表现出《梅花落》笛曲非常动听,而且“梅花”开放季候的严寒与诗人遭流放的冷落凄凉心境契合。

又如2005年重庆卷的诗歌鉴赏题: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诗歌前三句叙事抒情,尾句以景作结、情景交融,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这是因为在高高秋月辉映下,长城蜿蜒绵亘,伸向远方,最后消失在苍茫寥廓的夜色之中,这与作者深切绵长的别情边愁相似。

用这种模式构建的意象,常见的还有:

残月、凉月,浮云、片云,回雁、归鸟,日暮、黄昏,等等。

模式二:

塑造人化之“象”折射“意”。

这种模式指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塑造富有人格性情的意象,该意象呈现出的思想感情即是作者情思的折射。

来看2005年福建卷的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要正确答题,须明白颔联构建意象的模式是“塑造人化之象折射意”;上句用拟人手法塑造富有人情的雁儿带走愁心,来表达自己流放遇赦忧愁散尽,下句用拟人手法塑造君山有意为诗人衔来好月表现内心的喜悦,愁去喜来,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再如2005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牧言“绿荷”含“恨”,其实是以“绿荷”之“恨”折射自己之恨,他把自己的情感灌注到了风荷之中;杜牧是个有政治抱负之人,但时运不济,他受排挤时常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外出为官,因而“多少绿荷相倚恨”折射了他伤感不平之意。

清人张文荪《唐贤清雅集》评此诗:

“极失意时极有趣景,极无理话极入情诗,胸中别有天地。

模式三:

借助不变之“象”反照“意”。

这种构建意象的模式指诗人借诗词中描述的长存不变这象来反观时代变迁、人事盛衰。

刘禹锡的《石头城》正是借长存不变的山水明月俱在,让人于言外反思而得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之慨叹。

刘永济在《唐人绝句精华》中评曰:

“但写今昔之山水明月,而人情兴衰之感即寓其中。

”像这种“借助不变之‘象’反照‘意’”的构建模式高中课本不少。

2003年高考北京卷对此做了考查: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茫,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此歌后两句用长存不变之象“月、风景”仍在,让读者反观到诗人因不知去年侣伴今年漂泊何处而流露出的怀念和怅惘之情,一颗孤独的心在被无声地啃噬着。

三、积累典型意象

(一)典型意象

1、表现离悉

南朝江淹在《别赋》开篇写道: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千百年来,抒写离情别意的佳作何止千万!

表现这一主题的典型诗歌意象也很多,例如:

柳、雁、鹧鸪(布谷)、灞陵、灞水、长亭、楼台、南浦等等。

这里以“柳”为例加以说明。

“柳”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已然是惜别的象征。

这与古人审美心理有关。

柳者,留也,取其谐音:

“柳枝依依”、“条条有情”,取起形容。

故此,古人离别时总爱折柳相送,寄表以柳相留、眷念不舍之意。

也正因为此,在许多别离诗中,柳的意象显得那么依依惜别,缠绵多情。

例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彩薇》)、“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无名氏《送别诗》)、“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杜甫《吹笛》);“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芳草灞陵春岸,柳烟深,满楼弦管,一曲离声肠寸断”(韦庄《上行杯》)、“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寸霖铃》)、“别来隋柳几经秋。

何日得重游”(潘阆《酒泉子》)、“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张先《江南柳》)、“柳绕堤。

相送行人溪水西”(张先《相思令》)等等。

读到这些诗句,不要什么诠释,我们仿佛置身于无边的柳海,沉浸在溢满诗篇的离愁别绪之中。

而当我们明白柳等意象的典型象喻意义时,我们几乎无须再作过多的解释便可直接把握诗旨了。

2、表达相思

相思是个亘古的主题,历来表现这一主题的诗歌不胜枚举。

象喻相思主题的意象典型主要有:

月亮、孤山、孤帆、浮云、游子、落日、夜等等。

这里以“月”为例。

在古典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表达出望月相思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诗人怀想家园、父母、妻儿、兄弟、故旧的情愫常常寄托于明月来传递。

例如:

“共看今夜月,独作异乡人”(张溢《寄友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秋堂入闲夜,云月思离居”(钱起《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北斗横天夜欲阑,愁人倚月思无端”(徐安贞《闻邻家理筝》)、“自是谢公心近得,登楼望月思依依”(刘沧《从郑郎中高州游东潭》)、“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愁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寇准《阳关引》)、“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对月临风,空恁无眠耿耿,暗想旧日牵情处”(柳永《女冠子》)、“半夜月明珠露坠。

多少意。

红腮点点相思泪”(晏殊《渔家傲》)、“月满窗前路。

长到月来时。

不眠犹待伊”(晏几道《菩萨蛮》)等等,俯拾皆是。

还有大量诗词全篇以月为题、以月意象为核心,来抒写相思之情。

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朗月行》、杜甫《月夜》、柳永《望汉月·明月明月明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即为其代表。

3、表达愁伤

抒写忧愁和伤感一直是抒情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基本倾向。

古人云:

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言易巧。

因此,这一格调的诗作特别多,表现这一诗歌抒情倾向的意象也非常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雨、落日、落花、荒原、泪、蝉、衰草、烟波、暮霭、寒鸦等等。

这里以“雨”、“落日”为例。

一般来说,古诗中的“雨”多是愁雨。

(像杜甫《春夜喜雨》之类喜雨诗较少,且作者特以一“喜”字区别突出)因为雨时之阴霾凄冷似人心情压抑郁闷之境况,雨滴淅淅沥沥如人泪水连绵之垂之形态。

比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见前文)表怀人之伤,“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表漂泊之忧,“寒雨连江夜入吴”(见前文)表离别之苦,“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乱离之悲,“雨中百草秋烂死”(杜甫《秋雨叹三首》其一)表自伤之叹,“夜雨闻铃断肠声”(白居易《长恨歌》)表诀别之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国破之痛,“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表无端闲愁,“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则含国破、家亡、身孤等诸痛于一身,可谓愁深似海。

可以说古诗中的雨意象几乎象喻着人世间各种愁伤。

再看“落日”,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也频频出现。

太阳在人类普遍的心理世界中都是无比神圣的。

她是万物的生命之源,是温暖和光明的代表,是时光和美景的象征。

所以,面对她的沉落,不能不引起人的伤感。

另外,古人照明工具简单,夜生活贫乏,通讯、交通手段落后,日落就意味着要从光明步入黑暗,白昼的美景美事亦将随之消逝,所有人要在此时寻找安身之所。

这对于那些漂泊中的诗人们来说,无疑是最易愁伤的时刻。

比如:

“夕涨流波急,秋山落日寒”(骆宾王《秋日送侯四得弹字》)、“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李白《忆襄阳旧游赠济阳马少府巨》)、“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杜甫《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之五)、“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北》)、“边城落日见离居”(张旭《春草》)、“落日悬桑榆,光景有顿亏”(常建《太公哀晚遇》)、“扁舟宿何处,落日羡归翼”(刘长卿《晚泊湘江怀故人》)、“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家何处,落日眠芳草”(柳永《小镇西犯》)、“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辛弃疾《满江红》)、“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文天祥《满江红》)等等。

这些落日的意象中有时代没落、国家沦亡的痛惜,有身世迟暮、壮志难酬的悲哀,有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惆怅;有暮守空房、孤独难耐的闺怨,也有漂泊天涯、无家可依的乡愁。

(二)意象组合

诗歌创作和解读都不是什么机械操作,而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审美活动。

诗歌意象尽管历代递相沿袭,有的形成了典型意象,象喻意义已较固定,但每个诗人在创作时总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图进行重组,赋予新意;况且,不是每首每句的意象都是典型意象。

因此,我们在抓住意象争解读诗歌时,不能教条。

我们不仅要抓住意象的典型象喻意义,同时还要注意意象的一些组合规律,以求融会贯通。

诗歌意象组合,其实也就是诗歌整体意象的结构方式。

常见的组合方式有并列式、叠加式、递进式、交错式。

下面简要谈谈这几种组合。

1、并列式

这一式是最觉的意象组合方式,它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象在一定时空上的平行罗列。

从表面形式上可分为“本句”和“对句”两种。

前者如“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它由一句内的“清渚”、“白沙”和“飞鸟”三个意象拼接而成。

这类组合往往是几个快镜头在瞬间的组接,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和映衬。

后者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句各含主意象“两个黄鹂”、“一行白鹭”,对举组接,通过相关意象反复出现,点化美景或渲染气氛。

以上两类常常同时出现在同一组合中,特别是对仗工整的联句。

如: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等。

从思想内容上为“顺按”和“逆按”两类。

前者如前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后才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2、叠加式

此式顾名思义,即一个意象叠加在另一个意象上,重叠复现一个意思,指向一个中心结构。

意象叠加可使诗的寓意更加深远,产生“境生象外”的艺术效果,令人回味无穷。

复加式意象组合可分为“重叠”和“叠指”两种。

复叠,指意象重复(语句相同)、重叠(结构、句式相同)从而增强艺术效果,如“枫林以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王昌龄《送张四》)诗中的“枫林”、“楚水”、“山月”、“清猿”等意象均表离愁别苦之意,将这些由不同词词构建而表现同一喻意(离别)叠加在一起就是为了更加突出主题——离别。

这种组合在《诗经》中更是俯拾皆是。

叠指,诗人为了表达某一特定的意念,复合几个异类相同或相关的意象,就像电影镜头的剪辑手法。

如李白《长门怨》“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全诗的结构就是以“西楼”、“金屋”、“长门殿”、“深宫”四个或异实同的地名意象在内容上重合,又以“北斗”、“萤火”、“月亮”这几个意象叠指在一起,这样围绕着“愁”这个主意象,从各个侧面描绘了一幅富于立体感的深宫旷女图。

“北斗”、“萤火”、“月亮”光皆清冷,且“月”又喻指孤独相思,这就更突出了废后幽居的清寂与愁苦。

3、递进式

这一式是指诗歌以主意象为基准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扩张曼延,表现为一种思绪的流动或事件的延续。

意象前后有时间的推移过程,诗的主题随着意象的流程呈现线性延伸,在递进中完成。

如欧阳修《蝶恋花》下阕: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词句包含六层意思,层层推进。

暮春时节,“雨横风狂”,正是伤春之时,此一层;“门掩黄昏”,春暮又值日暮,人锁深院,于是发出“无计留春”之慨,二层:

眼见红花飘零,触景生情,又兼孤寂难耐,进而“泪眼问花”,三层:

本视花为知己,倾诉衷肠,以期慰藉,而花却“不语”,无知花物,不解人意,惆怅更增,四层:

花不但不语,还自在飘落,弃人乱飞,岂不更让人心伤,五层:

乱飞还罢,而且“飞过秋千”,将人视线牵引向旧日游玩之所,又扬长而去,弃人于不顾,至此已伤心透顶矣,六层:

此六层因果相生,层层深入,把闺妇的哀怨、伤春之情推进到无以复加的境地,可谓此类组合的极品。

近似于此的还有王维《终南别业》、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陶渊明《时运》末章等。

4、交错式

“诗贵含蓄”,讲究“尺幅而有万里之势”;古典诗歌在形式较为固定的束缚下还要避免表达上的单薄与单调。

意象的交错组合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这种组合可分两种:

交叉和错综。

交叉,是指同一组合中的几个意象相互包含,因而可以省去字句上的重复与罗嗦。

在修辞中也叫“互文见义”。

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其中“月”、“关”的意象表面上看是分属秦、汉,其实是“秦时明月秦时关,汉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

我们甚至可读出象外之意——千百年来的明月与千百年来的边关。

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将军白发征夫泪”也形同于此。

这种组合法在句与句之间也常使用,如《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就是这样。

错综,是指改变意象的单调结构,有意造成错落有致的组合形式。

如杜甫《秋兴八首》之八: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按通常的组合顺序应当是“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诗人为了打破刻板的“主谓(补)宾”结构,有意将两句的宾语提前,使之交错成诗,提高了意象孤立化的程度。

交错式意象组合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若干意象之间未必有联系,在时空上可颠倒、闪回、跳跃。

但它们却符合心理逻辑,是回忆、联想、创造的结果,是以审美经验环环相扣的内部联系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审美意象的旁通。

四、分析意象要谨防定势

古诗词中的某些意象,因经过文人的多次使用而具有相对固定的思想情感。

正是意象具有相对固定的“意”,后代读者在解读古诗词时才有所依循,但意象在发展中创新,呈现缤纷多彩之势。

同为“浮云”,李白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中“浮云”附着了漂泊之慨,而他的另一诗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中“浮云”则粘着了奸臣之意。

再如芳草,不仅是思乡怀人或渲染荒凉的载体,在“欲寻芳草去,异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维》)中又意指隐居,在苏轼词句“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西江月》)里又是幽美之物了,它附着了喜悦、欢愉之情。

这种“多意”的意象给诗词鉴赏带来了些许困难。

解读诗词意象要根据诗词的内容做具体分析,才能更准确地透视作者融铸于诗词的思想情感。

下面再看2005年高考天津卷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

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云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雅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咀嚼汪诗便会发现,“大江东去水悠悠”一句附着的不是上文所说的常见意——暗示时间短暂、生命流逝,而是以悠悠而逝的江水象征南宋王朝的一去不复返,这与诗人首句“北望燕云不尽头”产生的茫茫之感是契合的,也与后两句望“断”了“四百州”的土地和人民而产生的不胜依恋之情一致;因此,“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

总之,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词阅读的“牛鼻子”,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因而,在教学和复习诗词时,务必教会学生抓住意象。

意象是一艘轻扬的小船,乘坐它,你就可以驶向在水一方的诗国仙岛;

意象是一把有魔力的钥匙,拥有它,你就可以开启诗歌神秘的大门;

意象更是一朵娇艳的玫瑰,用上它,你就可以芬芳诗歌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