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5497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docx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

产业组织读书笔记

【篇一:

产业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吉恩.泰勒尔(jeantirole)是法国籍著名经济学家,曾留学麻省理工学院,现为法国产业经济学研究所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他在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政府规制理论等领域有诸多重要贡献,在国际经济学界享有盛誉,许多人都为他没有能获得克拉克奖而惋惜。

他与多瑞.范登伯格合著的《博弈论》(1991年麻省理工学院出版)是当今流行的最经典的博弈论教科书。

《产业组织理论》一书是作者在数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课的讲稿的基础上写成的,初稿曾以法文出版,英文版于198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

该书一出版,立即风靡全球,成为最受欢迎的产业经济学教科书。

除导言和绪论外,《产业组织理论》一书共包括11章。

绪论是对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简要概述,讨论了利润最大化假说、交易成本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作者对委托-代理理论的数学推导,非常简洁和准确。

第1章至第4章讨论垄断企业的行为。

第1章从垄断企业的定价行为开始,相继讨论了垄断导致的成本扭曲和寻租行为问题,并讨论了由产品的耐用性导致的垄断权力的弱化这一“科斯猜想”,以及由“科斯猜想”引出的生产者的价格承诺问题、租赁与出售之间的替代关系问题。

第2章讨论一个具有垄断力量的企业如何选择产品种类、产品质量和广告。

本章以讨论了当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存在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时,生产者如何通过价格和广告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以及重复购买如何解决生产者的道德风险问题。

第3章讨论垄断企业对消费者实行的价格歧视,其中有关价格歧视的讨论提供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逆向选择模型:

当卖者不知道买者的需求强度时,如何用非线性价格诱使买者说真话?

解决这一问题的数学方法与解决拍卖、税收、保险等领域的逆向选择问题所使用的方法是一样的。

因此,这一章可以说是逆向选择理论的一个很好入门。

第4章讨论生产中间产品的上游垄断者与以中间产品为投入品生产最终产品的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关系,特别是,上游企业如何通过定价合约、特许费、零售价格持平、购买数量限制等办法解决外部性和下游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

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的关系具有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本章的内容对读者理解诸如汽车制造商与销售代理商之间的合约、麦当劳总部与各麦当劳快餐店之间的合约等这样一些现实经济关系是很有帮助的。

第5章至第10章讨论存在战略相互作用时的企业行为,或者说,寡头竞争企业的行为,这是该书最核心的内容。

寡头企业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工具展开竞争,这些工具包括价格、产量、产品选择、广告、投资、技术创新等。

第5章从伯川德悖论(bertrandparadox)开始,讨论短期价格竞争和产量竞争问题。

在伯川德模型中,如果企业之间进行的是价格竞争,即使市场上只有两个企业,均衡价格也等于边际成本。

解开这一悖论的办法包括引入规模报酬递减、生产能力约束、产品差异性等因素。

特别是,考虑到生产能力约束,事前进行投资竞争然后进行伯川德价格竞争的两阶段博弈的结果,与一阶段库诺特产量竞争的结果相同。

本章还讨论了市场集中度与行业盈利水平的关系这一老问题。

第5章假定企业在市场上只相遇一次。

第6章讨论多次相遇情况下的企业竞争行为,用重复博弈理论解释企业之间可能出现的?

默契合谋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如市场集中度、信息滞后、需求波动、成本差异、多市场相遇等因素与合谋的关系。

本章可以说是重复博弈理论的一个很好的引论,对诸如“无名氏定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声誉模型”等都有很清楚的表述。

本章还讨论了研究竞争行为的“进化论”方法。

第7章讨论企业如何通过选择产品差异性来进行价格和非价格竞争。

产品差异化有助于弱化竞争。

本章从著名的豪泰林模型开始讨论差异化问题,得出“差异化原则”:

企业一般不想选择生产相同的产品。

本章还以不同的模型证明,自由进入可能产生太多数量也可能产生太少数量的企业。

第7章的讨论假定企业同时选择进入市场。

第8章讨论已在市场上的企业与想进入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博弈问题:

什么时候在位者应该容纳进入者,什么时候在位者应该遏制进入者。

第8.1节讨论了由鲍莫尔(baumol)等人发展的?

可竞争性理论(contestabilitytheory),根据这一理论,如果所有企业都可得到相同的技术,并且没有沉淀成本(但允许有固定成本),那么,即使市场上只有一个垄断企业,潜在进入的威胁也会使垄断者像竞争性企业一样行为,因为,如果垄断者用垄断价格赚取超额利润,就会遭受进入者的袭击。

这一理论强调的是潜在进入(而不是现实进入)的作用,它迫使经济学家重新考虑对自然垄断企业的传统规制理论。

第8.2节用一个典型的动态博弈模型讨论了在位企业如何通过生产能力投资来遏制其他企业的进入。

投资是一种沉淀成本,具有?

承诺的价值。

一个企业今天购买设备,等于告诉进入者它明天将在市场上,如果这一设备不能以原价出售的话。

这样,购买设备这一行动本身就具有策略意义,即使在位者并不需要这一设备来生产什么。

潜在进入者将把在位者的这一行为解释为一个坏消息,将缩小进入规模或干脆不进入。

与投资的承诺价值相联系的是?

先动优势。

第8、3节提供了商业竞争战略的完整分类,第8.4节将其用于解释诸如自愿限制生产能力、最惠消费者待遇、配额、产品兼容性等现象。

前面的讨论假定企业具有完全信息,第9章讨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行动具有传递私人信息的功能,在位的企业会试图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避免对自己

不利的信息。

本章以相当的篇幅讨论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垄断限价模型,这一模型可以作为一般的信号传递模型去读。

本章还讨论了如何通过选择不同的行动树立对自己有利的声誉(如好斗形象)。

第10章讨论了研究与开发这一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内容涉及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创新激励、专利竞争、新技术的策略性采用(或不采用)、最优专利保护期限、新技术的模仿与扩散、网络外部性和标准化与兼容性,以及新技术的联合开发等。

第11章是非合作博弈理论的一个导论。

它没有涉及企业兼并和公司融资方面的问题;它没有讨论公共政策方面的问题。

张维迎评价,该书可以说是第一本用博弈理论范式写成的教科书,甚至可以说是一本企业行为的博弈论专著。

【篇二:

产业经济学读书笔记】

产业经济学读书笔记

第一章:

导论.........................................................................................................................................1

第二章: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

第三章:

厂商理论..................................................................................................................................2

第四章: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

第五章: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3

第六章:

进入退出壁垒..........................................................................................................................4

第七章:

企业行为..................................................................................................................................6

第八章:

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行为.........................................................................................................7

第九章:

市场绩效..................................................................................................................................8

第十章:

中间性组织.............................................................................................................................10

第十一章: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组织.................................................................................................11

第十二章:

产业结构.............................................................................................................................11

第十三章:

产业关联.............................................................................................................................14

第十四章:

产业布局.............................................................................................................................15

第十五章:

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16

第十六章:

外部性与市场失效...............................................................................................................17

第十七章:

政府管制的经济分析...........................................................................................................19

第十八章:

产业政策.............................................................................................................................20

第十九章:

国际贸易与产业经济...........................................................................................................23

第二十章:

消费与产业的关系...............................................................................................................24

第一章:

导论

1产业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把具体产业做为整体来进行研究,第二是研究产业内部企业间的关系,第三是各个具体产业的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第一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产业发展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政策理论;第二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是某一具体产业或市场中生产可替代品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基本特征不是完全垄断也非完全竞争,而是处于两种状态之间的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第三方面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研究不同产业发展所体现出的长期趋势差异,以及因为不同产业在经济中的结构变动对经济总体增长的影响等。

2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的厂商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这些厂商间的相互结构关系就称为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理论是关于自由市场经济中垄断与竞争的理论。

3产业组织理论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以及规模经济与效率的关系的考察研究,目的是探讨产业组织状况及其演变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为维持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和市场运行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及政策建议。

第二章: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1对于某时刻的一个厂商而言,mc和ac线是不变的是不会随产业内厂商的数量而变化的,但是价格随产业中企业的数量的变化从而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当价格高于ac时,根据p=mc的原则确定的产量水平上将获得超额利润,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线,是向下倾斜的,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线非市场需求线是水平的。

2在各种市场中,市场的整体供求线都是相同的,但是各厂商所面临的需求线从而mr线是不同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具体厂商的需求线是水平的,垄断竞争市场中由于各厂商的产品有差异性,因而每一个厂商都类似于完全垄断的厂商面临向下的需求线和mr线。

3短期和长期的曲别在于是否有厂商想进出,也可认为是否存在超额利润,无论长短期中可以认为ac、mc不变。

4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所有产业的劳动和资本都可带来同样的收益,资源的流动认为是不重要的,结构主义观点认为资源并非在所有产业都带来同样的收益,资源由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的产业的流动可以促进增长。

5无论在何种市场条件下,社会最优产量也就是社会最优配置效率产量是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时对应的产量,边际社会成本在无外部性时就指厂商的边际成本,边际社会收益为需求线,垄断厂商按他自己的边际收益而非边际社会收益与mc的交点决定产量。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垄断扭曲了价格机制。

第三章:

厂商理论

1古典理论认为厂商是一个生产函数,厂商的行为就是最大化总利润,此理论未涉及企业内部的问题,交易成本理论重点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委托代理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产权理论强调企业内部产权界定与权利分配对效率的影响。

第四章: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的厂商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这些厂商间的相互结构关系就称为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理论是关于自由市场经济中垄断与竞争、规模经济与效率的理论。

2产业经济学的的框架是scp,s是structure是指产业中各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厂商之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形式,此种环境包括卖者的数量、规模分布、产品差异程度、厂商进入退出壁垒、厂商一体化或多样化经营的程度和规模经济等。

c是conduct是厂商在市场上为谋取更多利润及更高的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或行动,即厂商作出决策的行为和如何实施决策的行为,包括定价行为和促销行为等。

p是paradigm是通过一定的厂商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方面达到的状态,即厂商的经营是否增加了社会福利,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scp分析假定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和市场绩效间存在确定的单向的静态的因果关系,在此种范式的指导下,产业组织政策强调的是控制市场结构坚决反垄断,禁止可导致垄断的市场结构及厂商行为,如横向并购等。

3芝加哥学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首先认为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政府无须干预市场机制的动作,因为现实中出现的微弱的垄断不过是竞争均衡实现之前的一种暂时现象,因此,政府制定各种激进的反托拉斯政策必将导致整个经济运行效率的降低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其次,善于市场绩效和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结构,一些厂商在竞争中与其他厂商相比,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并使厂商规模扩大,市场集中度提高,最终产生以大厂商和高集中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简言之是市场绩效或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结构,而非scp。

再次,关于进入壁垒,认为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具有竞争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进入壁垒是否很高,以致扼制了新厂商加入竞争,从而损害了配置的效率。

4泰勒尔将博弈论应用于产业组织理论中,使研究的重点从重视市场结构转向重视厂商行为。

5在市场结构理论中,长期还是短期的主要区别是在长期中会有厂商的进入退出,如果在位厂商可获超额

利润则新厂商进入使市场供给增加,厂商面临的均衡价格下降,只到利润为0,也可以说长短期的区别在于短期中可有正或负的利润,长期中利润为0。

6

,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在于具体厂商面临的需求线不同。

厂商需求线与市场需求线不同。

7完全竞争市场的优点在于,从总体而言是按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的原则进行生产实现社会最优,即配置效率最高,从个体而言,各厂商是按最低生产成本进行生产实现了生产效率最高。

而垄断厂商是按其自己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进行生产,在无外部性的条件下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就是边际社会成本,关键是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与社会的边际收益不同,边际社会收益是需求曲线,无论何种市场结构中边际社会收益都是社会需求线。

8通常而言的效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效率是按按最低成本提供某数量的产品,配置效率最高是指社会总剩余最大。

第五章: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规模经济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涉及是否应该允许鼓励大企业的存在,及什么是最低经济规模以及规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目的在于保护和发挥市场机制下竞争活力的同时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2市场集中度是衡量某一产业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用少数几个大厂商(通常是4、5、8个)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的和表示此种衡量方法表示为crn,随产业的生命周期从产生、成熟到稳定的逐步演进企业数量从而集中度最终会趋向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又叫赫芬达尔指数也用于测量市场集中度,是所有厂商市场占有率平方的加和。

以上两个指标都是测量市场集中度的绝对指标,相对法用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均线所围面积与绝对平均线与座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的比值表示,集中度越高,大厂商的支配力量越强从而利润率越高。

勒纳指数和tobin`sq衡量市场绩效。

2.1

3规模经济是指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的增加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说的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如果在某一区间生产1单位单一或复合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则可以说存在规模经济,这并不仅局限于生产领域也可以扩大到销售及人员培训等,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就是垄断的产生和发展,因是按mc=mr的原则而非这p=mc的原则进行生产,所以,垄断便使价格机制受到人为的扭曲,是因为垄断厂商不是按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的原则决定产量,规模经济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在产出扩大过程中,只有产品的市场需求不存在问题,规模经济才得以实现,单一产品的规模经济是指在单一产品的生产中,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在一定范围内递减直到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达最低点,此时的产量规模称为最低经济规模(minimumefficientscale),规模经济可以体现在单一产品上也可以体现在

工厂水平上,在多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称为范围经济。

随社会分工和专业协作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显示出来,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日益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去。

4x非效率平均成本线是在不同产出规模上一系列可能的最低平均成本的连线,平均成本曲线上任一点对于工厂而言是可能的,但却不是最低成本水平,说明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管理低效和浪费现象即x非效率,是在垄断企业的组织内部存在的现象。

表现为在各产量水平单位产品实际平均成本高于最低的可获得的单

位平均成本。

自然垄断的传统理论假定企业能有效地购买和使用生产要素,垄断弊端只是价格和产量的扭曲,垄断的福利损失仅限于哈伯三角形,但实际上企业因管理上的问题往往不能有效的购买和使用生产要素,并由此引起极大的福利损失。

垄断的低效率包括生产的低效率和配置的低效率。

5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勒纳指数是衡量绩效的指标用p?

mc

p表示,度量一个厂商所拥有的垄断势力的大小,在完全竞争市场

上p=mc因此勒纳指数为0,因此该指数越大则市场绩效越差,绩效也可以用tobin`sq表示,是厂子的市场价值与资产重置成本的比率。

利润率也可以用于市场绩效。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

6市场组织理论中的市场结构主要是指相互竞争的厂商之间的规模分布,市场集中度和规模是市场结构的最主要内容,也是衡量某一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标志,并且是决定市场绩效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7市场集中度是衡量某一市场内厂商之间的市场份额颁布的指标,可以反映市场竞争程度,通常由少数几个大厂商所

占的市场份额表示,其衡量指标有,绝对指标有前4位厂商的市场份额加总的集中度系数,和市场上所有厂商的市场占有率的平方和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越大则越集中,相对指标有系数和厂商规模的对数的方差。

市场集中度与企业的利润率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只有市场集中度系数在60%以上时,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性才显著。

8规模经济实现的前提条件①产品需求弹性越大,就越有可能从规模扩张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在产出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只有产品市场需求不存在问题,规模经济才能得以实现,规模经济受市场需求的约束,而需求受消费习惯、偏好、消费时尚以及价格的影响。

②规模经济是在市场份额随之扩大的情况下实现的。

9虽然垄断会使社会福利遭受损失,但是,对未来垄断利润的预期能激励厂商开发新产品采用更用效的生产技术。

10规模在、垄断、竞争与市场绩效适度的符合专业化协作要求的重复建设和同业竞争是市场需要的,但是过度的重复建设使经济不能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从而制约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虽然具有某种垄断势力的厂商获得的利润比竞争厂商高,但不是说垄断厂商总能获得超额利润,在短期,垄断厂商与竞争厂商一样也会亏损,在长期垄断者却能获得正的超额利润,而竞争厂商只能获得零超额利润。

垄断势力就是在边际成本上定价的能力,虽然垄断会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失,但对未来垄断利润的预期可激励厂商开发新产品、采用有效率的生产技术。

11市场结构主要指相互竞争厂商之间的规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