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6851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f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叶新艳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11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的植树问题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将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

我们每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可以画画、写字、干活……,而且这双小手里还有很多数学知识呢!

举出左手张开五指,每两个手指间都有一个指缝。

五指间有几个指缝?

生:

4个。

师:

4个手指有几个指缝?

生:

3个。

师:

你们这么快就能算出来,有什么小窍门吗?

生:

指缝数+1=手指数手指数-1=指缝数

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短短的两分钟,就总结出了一个这么重要的规律。

我相信在今天的课堂上,你们的表现会更让老师惊叹!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揭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去年六一儿童节我们班展示的课本剧吗?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剧本就告诉我们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不能肆意砍伐树木,要多植树造林。

其实啊,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中小学生,很多人都积极的投身于植树造林活动中,就拿咱们黄沙小学来说吧,一走进学校大门,就像是走进了绿色的世界,听说鸟语,闻着花香,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真是让人陶醉!

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植树,那这里面还包含着十分有趣的数学知识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

2、初步感知

师:

我们的好朋友马小跳也不例外参加了植树活动。

听一听老师交给他什么任务了。

(课件演示,学生倾听、看屏幕)

在8米长的草坪一边植树(两端要种),每隔4米种一棵,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

什么是两端要种?

生1:

两端要种就是两头都栽树。

师: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怎么计算?

生1:

8÷4=2(棵)

师:

是这样的吗?

还有其他不同意见吗?

生2:

8÷4=2(段)2+1=3(棵)

师:

你们听明白了吗?

哪个同学说明一下?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认识数量关系长度、间隔、间隔数)

师板书:

两端都栽长度间隔间隔数棵树

8米4米23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

当两端都种时棵树=间隔数+1

3、操作验证

(1)师:

通过马小跳种树,我们发现了棵数比间隔数多1.那是不是所有两端都种时,棵数总比间隔数多1?

现在只是我们的猜想,要把它变成规律必须经过验证。

(2)小组合作

师课件出示植树方案,学生根据作业纸上的植树方案解决问题。

(植树方案:

我计划在米长的小路上一边植树(两端都种),每隔米栽一棵,那么共有段间隔,需要棵树苗。

)要求学生:

画图\列式

(3)交流汇报

师: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说说是怎样植树的。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记录长度、间隔、间隔数棵树的数据。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一一板书:

长度间隔间隔数棵树

8米4米23

12米4米34

18米3米67

15米5米34

(4)观察表格

师:

观察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棵数比间隔数多1,反过来间隔数比棵数少1

4、抽象概括(师板书:

间隔数+1=棵数)

师:

为什么会多1呢?

生1:

因为两个棵树间有一个间隔数。

5、实际应用

师课件出示例题

例1:

学校决心要把咱们黄沙小学建设成为一所绿树成荫,花香满地的花园式小学。

这不,学校新买进了一批桂花树,准备在规划的新教学楼门前100米的大道一边,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你们知道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吗?

师:

哪个同学汇报一下?

生1:

100÷5=20(个)20+1=21(棵)

师:

大道一边栽的话就如此美了,要是两边都栽的话岂不更好,那你能算算如果两边都栽需要多少棵树苗吗?

生2:

100÷5=20(个)20+1=21(棵)21×2=42(棵)

师:

哪个同学的对呢?

为什么要乘2?

师:

刚才我们研究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是在什么情况下?

生:

两端都栽

师:

除了两端都栽,还有其他情况吗?

生1:

一端不植。

师:

还有吗?

生2:

两端都不植。

师:

“一端不植”和“两端都不植”与树的棵数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交流一下。

小组汇报:

生1:

一端种时棵数和间隔数相等。

师:

为什么,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1:

只有一端种,另一棵就不用种了。

师板书:

只栽一端间隔数=棵数

师:

两端都不种呢?

生2:

两端都不栽时间隔数-1=棵数

师板书:

两端不栽间隔数-1=棵数(课件画线段图,表示两端都不种时栽树的棵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教师课件出示:

1、五路公共汽车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间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师:

是关于植树问题的吗?

生:

是。

师:

为什么呢?

生:

它属于两端都栽的情况12÷1=12(段)12+1=13(个)

师:

你们学会了吗?

你们能在生活中找到类似的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言。

2、师出示课件

一要木头长10米,要把它锯成2米长一段的木头。

需要锯几次?

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师:

它是植树问题吗?

你能说一说吗?

生:

是关于植树的问题。

师:

需要锯几次?

生:

要剪4次。

师:

你是怎么想的?

生:

10÷2=5(条)5-1=4(次)

师:

5求得的是什么?

生:

4是木头的段数。

师:

需要锯几次?

生:

4次。

师:

它属于哪一种情况?

生:

两端都不种。

师:

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那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生:

4*8=32分钟。

师:

看来同学们不但有思想认识的提高,还有数学素养的收获。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生活中植树问题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有时也不一定非得真的种树,比如马路旁每隔一定距离放置一座路灯,路灯的数量和间隔的多少可以看成是植树问题。

还比如电线杆呀!

教室的课桌安排呀等等都是植树问题。

那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探究了植树问题,体会了植树问题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让老师看看。

嗯,个个都像一棵棵健壮的小树苗。

我相信,在学校、老师的细心栽培下,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将来个个都将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分享到

∙一键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XX云收藏

∙人人网

∙腾讯微博

∙XX相册

∙开心网

∙腾讯朋友

∙XX贴吧

∙豆瓣网

∙搜狐微博

∙XX新首页

∙QQ好友

∙和讯微博

∙更多...

XX分享

黄小星的空间

∙主页

∙文章

∙日记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3篇)

发布时间:

2014-06-1200:

50阅读量:

3060日记本:

《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

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能说几个吗?

(生说)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

(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

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

植树问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

这是我县新修的一条公路。

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

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②理解题意。

a.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

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

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④反馈答案。

方法一:

1000÷5=200(棵)

方法二:

1000÷5=200(棵)200+2=202(棵)

方法三:

1000÷5=200(棵)200+1=201(棵)

师:

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

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

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课件演示:

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

“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

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

(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

(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呀?

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

(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

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确实太麻烦了。

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

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

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

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

比如:

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

大家想不想用这种方法试一试?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a.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

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

(板书:

3段4棵)

b.跟上面一样,再种2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

(板书:

5段6棵)

c.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3棵;7段8棵;10段11棵。

d.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

两端要种:

棵树=段数+1)

③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课件出示:

前面例题

问:

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

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0÷5=200这里的200指什么?

200+1=201为什么还要+1?

师:

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

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b.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

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

(学生独立完成。

问:

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

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

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

两端不种:

棵树=段数-1

师:

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

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

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

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小结:

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

棵树=段数-1。

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做一做。

①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独立完成)

②师:

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闪烁:

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

“两侧种树”是什么意思?

实际要种几行树?

会做吗?

赶紧做一做。

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

发现了两端要种:

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

棵树=段数—1。

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

一共要锯几次?

(学生独立完成。

8÷2=4(段)

4—1=3(次)

问:

为什么要—1?

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

2.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①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

(4个)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

如果这一列共有10个同学呢?

100个同学呢?

②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

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

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植树问题”说课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为此,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

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种一种去检验。

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

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

(说明:

为了使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

①按老师要求画。

②学生任意画。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②应用规律,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

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

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独立操作,探究规律。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设计了三道题:

锯木头、算第一个同学和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以及对算距离问题的进一步巩固。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篇2)

教学内容分析:

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现实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类似的有很多:

如安装路灯、插彩旗、挂灯笼、锯木头、走楼梯等等。

教材共安排了3道例题,通过植树、插彩旗、安装路灯等不同的生活情景把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即两端都不种、两端都种、一端种一端不种都展示了出来。

本节课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呈现出在一条路上植树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在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及推理中,抽取出不同植树方法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数学模型。

然后再运用这个数学模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动手画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究新知,发现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2、渗透数形结合、一一对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从而掌握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与“植树”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摆、动手画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究出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1、谜语导入,直观认识间隔。

(1)猜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谜底:

手)

(2)学生活动:

找手上的数学知识,引出“间隔”。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左手,把手指张开,睁大眼睛仔细看,你发现手上的数学知识了吗?

预设:

数字5(5个手指);数字4(4个手指缝)。

师:

手指间的距离就叫手指缝,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间隔。

(3)认识“间隔数”。

问:

我们手上每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

观察,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呢?

(引出“间隔数”)

(4)认识手指数与间隔数间的关系。

问:

5个手指有4个间隔,那么4个手指呢?

3个手指?

2个手指呢?

问:

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预设:

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

2、课件演示,对“间隔”进行再认识。

师: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在这些图片(礼堂挂的灯笼、河边的灯柱、花坛)中有我们刚才所说的间隔吗?

你能指出每幅图中的间隔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画出间隔)

师:

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敲钟的声音)?

钟声里有间隔吗?

小结:

看来间隔不只是一段距离,它还可以是一段时间。

3、学生举例,强化“间隔”这个概念。

师:

在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很多事物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间隔问题,你能举个例子吗?

4、引出问题:

在这些事物中,物体的个数与间隔数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看看物体的个数与间隔数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规律。

二、新授:

1、创设情境:

师:

请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张照片拍的是哪儿吗?

为了进一步美化校园,学校事物室的杨老师准备在这面墙前种一排小树。

你们愿意帮助杨老师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吗?

出示:

学校的西墙全长20米,请你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问:

从设计要求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预设:

(1)西墙全长20米

(2)每隔5米种一棵。

问:

“每隔5米种一棵”你是怎么理解的?

2、动手操作:

小组设计植树方案

师:

请同学们以同桌为一个小组来设计植树方案。

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根泡沫条,一些牙签,还有一张研究表。

你们可以把泡沫条当做20米的西墙,把牙签当做小树,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进行模拟植树,看看可以怎样设计?

根据你的设计方案填写表

(一)。

研究表

(一)

总长(米)

间隔(米)

间隔数(个)

棵数(棵)

3、交流汇报:

师:

哪个组来说说,按照你们的设计方案种了几棵树呀?

(预设:

5棵4课3棵)

师:

同样的一面墙,同样的要求,你们种的棵数怎么不一样呢?

请把你们的方案向大家介绍一下。

要求:

介绍的时候先说说每隔5米种一棵,20米的西墙共分了几个间隔,种了几棵树,然后介绍你们的植树方法,最后说明理由。

4、比较方案,探寻规律:

(1)间隔数与总长、间隔之间的关系。

课件出示三种植树方案。

师:

仔细观察,这三种方案的相同点是什么?

预设:

间隔长度都一样,他们的间隔数都相同。

问:

这三种方案的间隔数都是几?

为什么它们的间隔数都是4呢?

师:

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20÷5=4(个))

问:

在这个算式中,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你能说说怎样求间隔数吗?

(总长÷间隔长度=间隔数)

问:

要想知道有几个间隔,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总长、间隔)

口答:

如果一条小路长100米,每隔10米种一棵树,一共有多少个间隔呢?

如果每隔20米种一棵树,一共有多少个间隔呢?

(2)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问:

我们通过观察找到了这三种方案的相同点,那么不同点又是什么呢?

(预设:

植树的棵数不同、植树的方法不同)

师:

看来不同的植树方法,间隔数相同,植树棵数是不同的。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在不同的植树方法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1)两端都种

问:

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20米的西墙,每隔5米种一棵,共有几个间隔?

种了几棵树?

(板书)

问:

为什么4个间隔能种5棵树呢?

(学生回答)

师:

课件展示:

树与间隔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每隔5米种一棵,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每个间隔都跟着一棵树,有4个间隔就有4棵树,最后剩最前面那棵树前面。

因为是两端都栽,所以还要加上前面的一棵。

这样,植树的棵数就是——5棵)

师:

刚才我们是按照杨老师的要求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来设计的。

如果让我们自己选择间隔,你想每隔几米种一棵呢?

(预设:

4米、2米、1米、10米)

小组动手操作:

师:

每个小组任选一种间隔长度,可以用牙签摆一摆,也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研究,看看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有多少个间隔?

能种多少棵树?

把研究结果填在研究表

(二)中。

研究表

(二)

总长(米)

间隔(米)

间隔数(个)

棵数(棵)

学生汇报:

要求:

汇报时先说出选的是哪种间隔长度,间隔数是几,植了几棵树?

(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师:

观察黑板上的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你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了吗?

问:

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

间隔数+1=植树棵数】

运用规律:

师:

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

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

有8个间隔,你知道能种几棵树吗?

100个间隔能种几棵树呢?

如果种了6棵树,你知道有几个间隔吗?

种了100棵树,有多少个间隔呢?

2)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

师:

刚才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当“两端都栽”的时候间隔数与棵数间的关系了,那么“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时,间隔数与棵数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课件出示只栽一端线段图:

在只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