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739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8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单元测试

选修1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复习B卷(能力提升)

(满分100分,60分钟完成)

班级姓名总分

一、单选题(60分,每题3分)

1.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

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在适宜温度下,接种后的斜面培养基上菌落长成后,可在低温下临时保存菌株

【答案】A

2.下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3号试管的稀释倍数为103倍

B.4号试管中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得到的菌落平均数恰为5号试管的10倍

C.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9个

D.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高

【答案】B

【解析】2号试管中样品液的稀释倍数为103倍,A错误;4号中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稀释倍数比5号的低10倍,如果稀释倍数适当,得到的菌落平均数可能是5号的10倍,B正确;5号试管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68+175+167)÷3×10×105=1.7×108(个),C错误;稀释涂布平板得到的菌落可能存在两个或多个细菌细胞长成一个菌落,使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低,D错误。

3.“做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是()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答案】D

4.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B.接种纯种细菌

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答案】D

【解析】防止杂菌入侵,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

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要保证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

故选D

5.下列有关涂布平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

C.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

D.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答案】B

【解析】涂布平板操作时,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A正确;将蘸过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然后在酒精灯火焰旁冷却,B错误;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C正确;涂布时,涂布器可以不动,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D正确。

6.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菌

1

100μg/mL蛋白质H

生长正常

2

20μg/mL青霉素

生长正常

3

2μg/mL青霉素+100μg/mL蛋白质H

死亡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用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答案】C

7.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答案】C

【解析】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分离、筛选,对照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要做对照实验就应该是选择作用与无选择作用对照,而有无选择作用取决于用来选择的物质,因此用接种了的普通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进行对照,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就是普通培养基,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所以C项正确,A、B、D项错误。

8.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菌

1

100μg/mL蛋白质H

生长正常

2

20μg/mL青霉素

生长正常

3

2μg/mL青霉素+100μg/mL蛋白质H

死亡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用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答案】C

9.在大肠杆菌的遗传学研究中,可以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挑选出某特殊基因型的突变。

为了从表型为Lac-Met-的大肠杆菌中挑选出表型为Met+的细菌,可用的培养基是:

()

   A.基本培养基+葡萄糖+甲硫氨酸   B.基本培养基+葡萄糖-甲硫氨酸

   C.完全培养基+ X-Gal   D.基本培养基+乳糖+甲硫氨酸

【答案】B

【解析】Lac-Met-即乳糖甲硫氨酸缺陷型,依题意,需挑选出甲硫氨酸正常型的菌株,即能自主合成甲硫氨酸的菌株,应用缺甲硫氨酸的培养基。

10.在筛选抗青霉素菌株时,须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其作用是:

()

A.筛选B.诱变C.既筛选又诱变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A

【解析】把青霉素加入培养基中,为了除去不抗青霉素菌株,从而筛选出抗青霉素菌株。

诱变一般采用射线、加入特殊化学试剂等方法。

11.有关平板划线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B.接种环在平板上划线位置是随机的

C.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答案】B

【解析】接种环采用灼烧灭菌法,故A正确;接种环在平板上划线时,采用分区划线,故B错误;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的试管口要通过火焰,故C正确;平板要倒置后放入恒温箱中培养,故D正确。

12.焦化厂活性污泥中富含难降解的有机物苯甲酰肼,是当前焦化行业环保治理的难点。

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可通过微生物降解方法处理焦化厂污染物。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应该从农田土壤中筛选目的菌

B.配制以苯甲酰肼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C.利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对初步筛选出的目的菌进行纯化

D.逐步提高培养基中苯甲酰肼的浓度可以得到能高效降解污染物的优质菌株

【答案】A

13.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个菌落

B.如果要测定②中的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C.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D.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处理

【答案】D

【解析】图示为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个菌落,A正确;测定活细菌数量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C正确;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D错误。

14.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

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

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答案】A

15.原油含有大量致癌的“多环芳烃”,分子结构十分稳定,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

某小组以如何筛选出能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为课题设计了有关实验。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筛选目的菌株的培养基,其主要特点是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

B.培养基配制完成之后需进行消毒处理

C.在选择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即为能分解多环芳烃的目的菌种

D.筛选出目的菌种后,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和计数

【答案】B

【解析】筛选分离能够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的细菌,需要用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A正确;培养基配制完成之后需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B错误;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形成菌落,即为能分解多环芳烃的目的菌种,C正确;筛选出目的菌种后,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和计数,D正确。

16.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氮气

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25℃恒温培养24~48小时

C.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

D.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

【答案】D

【解析】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A错误;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0~37℃恒温培养24~48小时,B错误;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进行计数,求其平均值,C错误;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D正确。

17.在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实验中,划线接种(甲)、培养结果(乙)如下图,且甲乙的对应位置不变。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培养基时需进行髙压蒸汽灭菌

B.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

C.图示接种过程中接种环至少灼烧了5次

D.甲中a区域为划线的起始位置

【答案】D

18.关于消毒和灭菌的不正确理解是()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包括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D.常用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化学药物法

【答案】B

【解析】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消毒是指使用较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A正确、B错误;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C正确;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等,D正确。

19.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及生长因子

B.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元素

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

D.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

【答案】B

【解析】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消毒是指使用较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A正确、B错误;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C正确;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等,D正确。

20.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及生长因子

B.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元素

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

D.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

【答案】B

二、非选择题(40分)

21.(8分,每格1分)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1)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中,一般都含有水、__________和无机盐。

对微生物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操作是培养基配置过程中的倒平板,该操作的正确使用顺序是_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②步骤需要培养基冷却到_________才能进行操作。

③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_______。

(4)获取的菌种通常是在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短时间保藏,也可以利用___________的方法短期保存。

【答案】

(1)碳源和氮源高压蒸汽灭菌

(2)④→①→②→③50℃左右防止水蒸气冷凝后滴入培养基造成污染(3)避免培养基污染棉塞低温(4)(4℃)甘油管藏

【解析】

(3)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这样可以避免培养基污染棉塞。

(4)菌种的临时保藏法通常在低温(4℃)条件下进行,长期保存需要使用甘油管藏法。

(该题倒数第4个字有误,短期改成长期)

22.(14分,每格2分)类胡萝卜素中的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色泽鲜艳、对人体有益的天然色素类食品添加剂,且类胡萝卜素可从微生物体中获取。

下图为筛选获得高产红酵母菌菌种的过程,下表为筛选培养过程中获得的部分数据(表中细胞生物量是指培养期间单位体积内所含的生物个体总量)。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红酵母菌在不同的培养基中类胡萝卜素产量

菌种

培养基成分

细胞生物量(g/L)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

类胡萝卜素产量(mg/L)

葡萄糖

2.4

26.01

62.4

甘蔗汁

9.2

1.9

17.5

泥炭提取物

4.8

1.261

6.03

(1)酵母菌不具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填“拟核”“芽体”“叶绿体”或“细胞壁”)。

(2)图中过程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为获得单菌落,可采用______________法,通过接种环将初筛菌液接种站固体培养基上,后连续划线培养,接种时需要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3)表中显示的培养基成分是为红酵母菌生长提供的_____________,图中过程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表信息,你认为进一步提高高产红酵母菌类胡萝卜素产量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拟核、叶绿体

(2)人工诱变(提高红酵母菌的突变率)平板划线灼烧接种环并冷却(3)碳源筛选出最适宜的用于培养高产红酵母菌的培养基(4)优化培养基

(4)根据以上图表信息,为进一步提高高产红酵母类胡萝卜素产量的有效措施是培养基优化.

23.(8分,每格1分)据报道,从部分企业生产的速冻食品中检出葡萄球菌超标,“细菌门”事件引起公众普遍关注。

葡萄球菌能分解卵黄中的卵磷脂,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特有的乳白色的乳浊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欲检测某果汁类食品中含有葡萄球菌,请帮他们完善下列步骤。

①配制培养基:

称取适量的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等,加入蒸馏水,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后调节PH,分装到锥形瓶后进行,在无菌状态下加入卵黄液(100mL10%灭菌NaCl溶液中加一个鸡蛋黄,振荡均匀)摇匀后,立即倒平板。

②接种:

取待检测果汁2.5mL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制成接种样液。

实验组:

将接种样液用法接种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

对照组:

将用划线法接种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或不接种作为对照。

将上述接种后的培养皿同时放在36℃的恒温箱中培养48h。

③观察:

观察培养基表面。

(2)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为葡萄球菌生长和繁殖提供。

葡萄球菌能耐受高浓度的NaCl溶液,所以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可以将它分离出来,此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答案】

(1)①高压蒸汽灭菌②平板划线无菌生理水空白③是否出现周围有乳浊环的菌落

(2)碳源和氮源高浓度的NaCl溶液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