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99569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docx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六

[150分钟完卷总分150分]

姓名考号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

(24分)

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凝(níng)成啜(chuò)泣小憩(qì)擎(qín)天撼地

B、挑(tiǎo)逗鹤唳(lì)洗濯(zhuó)忍俊不禁(jìn)

C、堕(zhuò)落姊(zǐ)妹地窖(jiào)心旷神怡(yí)

D、酝酿(niàng)着(zhuó)落枯涸(hé)小心翼翼(yì)

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蔓湿嶙峋糟蹋头晕目眩B、辜负伶仃寂寥盘虬卧龙

C、沾污贪婪泯灭可望不可既D、蹂躏宛转发髻反老还童

3、下面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是:

()(2分)

A、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学而时习之

C、人不知而不愠            D、择其善者而从之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2分)

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    ,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天献出浓阴。

A、但  因为   否则        B、所以   因为   否则

C、但  因而   所以        D、所以   因而   所以

5、在下列语句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2分)

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A、既然可是却B、虽然但是却

C、既然但是却D、因为所以就

6、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是:

()(2分)

A、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7、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隐秘:

隐蔽,不外露。

具体而微:

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B、小憩:

休息一会儿。

瘦骨嶙峋:

形容山势特别陡峭。

C、闲适:

清闲安逸。

呼朋引伴: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D、响晴:

(天空)晴朗无云。

得失之患:

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注上读音,并解释这个字。

(4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通读音为:

()意思是: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读音为:

()意思是:

9、《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是哪几句?

(2分)

答:

10、《次北固山下》中有一句因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而成为千古名句,这句是:

(2分)

11、孔子名丘,字,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2分)

二、阅读(26分)

(一)古文阅读。

(14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

12、把原文中空缺的句子补上。

(2分)

1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论语(  )(2)人不知而不愠(  )(3)罔(  ) (4)殆(   )

14、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

(1)不亦说乎(  )A、说话   B、高兴   C、话语

(2)人不知而不愠(   )A、怨恨  B、烦恼   C、熟识

(3)温故而知新(   )A、原因   B、旧的   C、事故

15、解释下面的句子。

(4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答:

16、根据提示填空。

(3分)

(1)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2)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

                    

(3)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二)现代文阅读。

(12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7、本文的作者是,这篇文章的题目是。

(1分)

18、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一共给我们描绘了五幅画面,除了上文中的春草图外,还有四幅画面分别是、、、。

(2分)

19、想象一下,“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下边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2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B、浅草才能没马蹄

C、草色遥看近却无D、风吹草低见牛羊

20、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

(1分)

2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句中的“偷偷地”和“钻”用得好,为什么?

(2分)

答:

                                        

22、“坐着,躺着,打两个滚……捉几回迷藏”表明什么?

(2分)

答:

                                       

23、第3段描绘的是一幅春草图,表现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由此你联想到哪些古诗句?

(2分)

答:

                                       

三、写作(50分)

24、作文(50分)

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喜欢?

请以“我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里任选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

(2)注意多角度描写景物,文字力求生动活泼,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全文不少于500字。

【附加题:

(50分)】

姓名学号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在语文学习中,字要地写,话要地说,课文要地读,练习要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A、仔仔细细清清楚楚踏踏实实规规矩矩

B、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

C、规规矩矩仔仔细细清清楚楚踏踏实实

D、仔仔细细踏踏实实清清楚楚规规矩矩

2、指出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2分)

A、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B、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D、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3、下面是一首散文诗《春蚕》,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2分)

蜻蜓读书,;蚂蚁读书,;蝴蝶读书,;春蚕读书,。

(1)搬运储藏

(2)游览欣赏(3)消化创造(4)一目十行

A、(4)

(1)

(2)(3)B、

(2)

(1)(4)(3)

C、(4)

(1)(3)

(2)D、

(2)(3)(4)

(1)

4、下面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请用横线连接。

(4分)

鲁智深《三国演义》倒拔杨柳树

孙悟空《红楼梦》三顾茅庐

诸葛亮《水浒传》大闹天宫

刘姥姥《西游记》进大观园

5、某眼药水厂商的广告词为“滴此眼药水后,将眼球转动几下,此眼药水将遍布全球。

”请你对这一广告词做一简单评价。

(4分)

 

6、读下面的名句,写出你的理解。

(4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

“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它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越小。

 答:

                                

                                      

7、按下面假设的情境作答。

(6分)

怎样看待课外阅读,语文老师要求大家发表意见:

(1)甲同学认为凡课外书籍都应该看。

他会讲出的理由是:

            

(2)乙同学认为凡课外书籍都不应该看,他会讲出的理由是:

           

(3)丙同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综合后,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会说

(二)阅读理解(26分)

蜻蜓和蚂蚁

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净是唱啊玩啊。

转瞬之间,冬天在眼前了,田野里荒凉凋敝。

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张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已经逝去了。

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

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

它爬到蚂蚁跟前。

“收留我吧,好人儿!

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的;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朋友,我可觉得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快乐,难道你不明白这道理吗?

“在我们暖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啊,一点钟接着一点钟的,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唱你的歌曲!

嘿,多美呀!

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8、到了冬天,蜻蜓“整天愁眉苦脸”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答:

9、蚂蚁说:

“那么你——”话未说完就被蜻蜓打断了。

蚂蚁想说什么?

请发挥想象,把它补充出来。

限15个字以内。

(2分)

答:

10、文章结尾蚂蚁说:

“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分)

答:

11、读完这篇文章你悟出一个怎样的生活道理?

(3分)

答:

小院吟

(1)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

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

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个柴棍。

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

“王妈,您这里准备在地上擀面条了吧?

”说得大伙直乐。

(2)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

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

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里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3)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一个花篮。

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4)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

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

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挪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在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便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5)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

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

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的钩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6)小院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

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

左邻右舍的只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一种情感。

慢慢地,小院成了大伙的小院了。

(7)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孤单,想接他到城里一起生活,可母亲执意不肯,她说离不开小院,丢不开小院。

从此,我想到小院,就想到母亲的一生。

我想,母亲不就是那小院吗?

朴素得再不能朴素了,但她正是用这种朴素,将一片爱心拜给了这个世界,将那干干净净、且带着泥土芳香的情捧给了人间。

(8)母亲啊,我也是您那小院中的一棵树啊!

12、第一段主要写小院的,是从和两方面来写的。

(2分)

13、简要概括第二段的段意,并找出四个表现小院生活活力的词语。

(4分)

14、第三段中说,小院“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请从下文中找出这句话的根据。

(2分)

15、第五段中说“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钩着我”,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母亲讲的传说故事十分生动,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B、母亲讲的传说故事绵长有趣,因此把人引入梦境。

C、母亲讲的传说故事令人震惊,产生畏惧心理。

D、母亲讲的传说故事令“我”着迷,情不自禁的产生各种幻想。

16、第六段表面上是写的是香椿树,实际是在写母亲,请说说香椿树和母亲有什么联系?

(2分)

17、用“——”划出第七段中的抒情语句,并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3分)

18、综观全文,对全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我”永远依恋母亲,就像小树离不开小院一样。

B、表现“我”将回到母亲身边,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愿望。

C、说明我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

D、说明“我”是在母亲的爱心抚育下成长,也同样有着她的那种朴素的真情。

 

七年级语文上半期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积累与运用。

1、D;2、B;3、C;4、A;5、B;6、D;7、B;(1-7题每题2分)

8、

(1)强、僵、jiāng、僵硬

(2)说、悦、 yuè、愉快;

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错一个字扣0.5分,扣完为止)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错一个字扣0.5分,扣完为止)

11、仲尼、春秋、思想、教育(此题每空0.5分)

二、阅读。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其不善者而改之。

(错一个字扣0.5分,扣完为止)

13、lún、yùn、wǎng、dài(此题每空0.5分)

14、

(1)B

(2)A(3)B(每个1分)

15、

(1)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的危险。

(意思对就行)

(2)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意思对就行,但必须保留反问语气)

16、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每题1分)

17、朱自清、《春》;18、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每空0.5分,18题允许颠倒顺序。

19、C;20、反复、拟人;21、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将无意识的小草写成了有意识的小草,不经意间给人以惊喜的感觉。

(意思答对便可,允许学生有个性的解读。

22、表明了人们与春草的密切接触,写出了春草给人带来的快乐,人们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意思答对便可,允许学生有个性的解读。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

24、略。

附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B;2、C;3、A;(1-3题每题2分)

4、鲁智深《三国演义》倒拔杨柳树

孙悟空《红楼梦》三顾茅庐

诸葛亮《水浒传》大闹天宫

刘姥姥《西游记》进大观园

5、遍布全球的“球”,一语双关,既可指眼睛,也可指地球。

因此,这则广告词在介绍眼药水使用方法的同时,也暗示了眼药水疗效好,销遍全球。

(意思接近便可)

6、就是说一个人应当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要谦虚诚恳,如果过于高估了自己,就会使自己变得庸俗渺小,其生命价值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允许学生个性解读)

7、

(1)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会占用大量时间,影响我们的学习;(3)适当地、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做并不会影响学习,相反还能够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8、因为到了冬天,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而蜻蜓还没有作好过冬的准备。

9、示例:

“那么你一点也不考虑冬天怎么办吗?

10、你是自作自受,我可不愿意收留你。

(意思接近便可)

11、告诫人们:

舒适的生活是以辛勤的劳动作为前提的,不可只顾享乐而忘记工作。

12、干净、母亲的辛勤、村里人的夸奖;(第一空1分,后两空各0.5分)

13、交代小院的由来及母亲对小院格外宠爱的情形。

嫩嫩的叶,昂着头,爬上,密密地,立了起来(段意2分,四个词语每个0.5分)

14、第四段中母亲的安抚、劝慰;15、A

16、香椿树给人芳香和温馨,母亲也如此,她关心人,给人一种真挚的情,朴实的爱。

17、抒情句:

“我想……捧给了人间”含义:

以物喻人,赞美母亲将纯真、质朴的爱献给人间的精神。

18、D.

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卷

[150分钟完卷总分150分]

姓名考号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

(24分)

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凝(níng)成啜(chuò)泣小憩(qì)擎(qín)天撼地

B、挑(tiǎo)逗鹤唳(lì)洗濯(zhuó)忍俊不禁(jìn)

C、堕(zhuò)落姊(zǐ)妹地窖(jiào)心旷神怡(yí)

D、酝酿(niàng)着(zhuó)落枯涸(hé)小心翼翼(yì)

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蔓湿嶙峋糟蹋头晕目眩B、辜负伶仃寂寥盘虬卧龙

C、沾污贪婪泯灭可望不可既D、蹂躏宛转发髻反老还童

3、下面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是:

()(2分)

A、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学而时习之

C、人不知而不愠            D、择其善者而从之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2分)

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    ,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天献出浓阴。

A、但  因为   否则        B、所以   因为   否则

C、但  因而   所以        D、所以   因而   所以

5、在下列语句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2分)

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A、既然可是却B、虽然但是却

C、既然但是却D、因为所以就

6、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是:

()(2分)

A、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7、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隐秘:

隐蔽,不外露。

具体而微:

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B、小憩:

休息一会儿。

瘦骨嶙峋:

形容山势特别陡峭。

C、闲适:

清闲安逸。

呼朋引伴: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D、响晴:

(天空)晴朗无云。

得失之患:

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注上读音,并解释这个字。

(4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通读音为:

()意思是: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读音为:

()意思是:

9、《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是哪几句?

(2分)

答:

10、《次北固山下》中有一句因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而成为千古名句,这句是:

(2分)

11、孔子名丘,字,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2分)

二、阅读(26分)

(一)古文阅读。

(14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

12、把原文中空缺的句子补上。

(2分)

1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论语(  )(2)人不知而不愠(  )(3)罔(  ) (4)殆(   )

14、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

(1)不亦说乎(  )A、说话   B、高兴   C、话语

(2)人不知而不愠(   )A、怨恨  B、烦恼   C、熟识

(3)温故而知新(   )A、原因   B、旧的   C、事故

15、解释下面的句子。

(4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答:

16、根据提示填空。

(3分)

(4)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5)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

                    

(6)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二)现代文阅读。

(12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7、本文的作者是,这篇文章的题目是。

(1分)

18、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一共给我们描绘了五幅画面,除了上文中的春草图外,还有四幅画面分别是、、、。

(2分)

19、想象一下,“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下边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2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B、浅草才能没马蹄

C、草色遥看近却无D、风吹草低见牛羊

20、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

(1分)

2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句中的“偷偷地”和“钻”用得好,为什么?

(2分)

答:

                                        

22、“坐着,躺着,打两个滚……捉几回迷藏”表明什么?

(2分)

答:

                                       

23、第3段描绘的是一幅春草图,表现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由此你联想到哪些古诗句?

(2分)

答:

                                       

三、写作(50分)

24、作文(50分)

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喜欢?

请以“我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里任选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

(2)注意多角度描写景物,文字力求生动活泼,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全文不少于500字。

【附加题:

(50分)】

姓名学号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在语文学习中,字要地写,话要地说,课文要地读,练习要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A、仔仔细细清清楚楚踏踏实实规规矩矩

B、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

C、规规矩矩仔仔细细清清楚楚踏踏实实

D、仔仔细细踏踏实实清清楚楚规规矩矩

2、指出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2分)

E、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F、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