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1237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docx

南京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已知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1)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为_____(填化学式)。

(2)若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O2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详解】

(1)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所以甲是氧气或二氧化碳,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A和甲反应生成B,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所以A是一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甲是氧气,C可以是氧化铜,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所以甲是O2;

(2)A、B、C、D、X是初中化学研究中常见的五种物质,X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X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X可能是二氧化碳,A、B是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A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C,所以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钠,C是碳酸钙,D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反应②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2.A﹣G是纯净物且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B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化学式:

D_____,E_____。

②物质G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请写出物质G和物质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任写一个)。

③物质C与物质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④古代常将草木灰与C溶液混合,滤取反应后清液作漂洗的洗涤剂。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ClFe氧化物CuO+H2

Cu+H2O复分解反应Ca(OH)2+K2CO3═CaCO3↓+2KOH

【解析】

【分析】

根据A﹣G是纯净物且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根据A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钾;根据B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碳酸钾和B可以互相转化,所以B是二氧化碳;根据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会与碳酸钾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D是盐酸,C可以是氢氧化钙;根据E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E与F可以相互转化,且F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所以F是氢气,G会与盐酸、氢气反应,所以G是金属氧化物,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①根据分析,D是HCl,E是Fe;

②物质G所属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物质G和物质F反应,可以是氧化铜与氢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

Cu+H2O;

③物质C与物质D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④古代常将草木灰与C溶液混合,滤取反应后清液作漂洗的洗涤剂。

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化学方程式是:

Ca(OH)2+K2CO3═CaCO3↓+2KOH。

 

3.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③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2)完成①转化中,可在Na2CO3溶液中加入的物质类别是_____(选填序号,A.氧化物B.酸C.碱D.盐)。

(3)写出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⑧反应时一定发生的现象是_____;若④反应出现蓝色沉淀,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①~⑧能够逆向转化的有_____(填序号)。

【答案】复分解反应BDNaOH+HNO3=NaNO3+H2O产生白色沉淀CuCl2+2NaOH=Cu(OH)2↓+2NaCl②⑤

【解析】

【详解】

(1)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

复分解反应;

(2)碳酸钠能与盐酸(属于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属于盐)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白色沉淀;故填:

BD;

(3)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即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故填:

NaOH+HNO3=NaNO3+H2O;

(4)硫酸钠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所以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故填:

产生白色沉淀;CuCl2+2NaOH=Cu(OH)2↓+2NaCl;

(5)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

②⑤。

 

4.如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有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答案】

(1)Fe,灭火;

(2)Fe+H2SO4═FeSO4+H2↑;Ba(OH)2+2HCl═BaCl2+2H2O;(3)②④⑤。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则推测B为铁,结合图框,则推测A可能为稀硫酸,C可能为硫酸铜,D可能为氢氧化钡,E可能为二氧化碳,F可能为氯化钡,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1)根据分析,B为铁,E可能为二氧化碳,故B物质的化学式Fe,E物质的一种用途灭火;

(2)根据分析,A可能为稀硫酸,B为铁,故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根据分析,D可能为氢氧化钡,F可能为氯化钡,故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2HCl═BaCl2+2H2O;(3)反应①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为置换反应;反应②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③氢氧化钡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④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⑤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为复分解反应。

故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②④⑤。

考点:

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5.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

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

提示:

CO+CuO

Cu+CO2,H2+CuO

Cu+H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_____。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

(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答案】④;①②;②⑤①;④①②③⑤④①

【解析】

(1)根据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解答;(3)根据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解答;(4)根据各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

(1)由于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④;

(2)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①②,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首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所以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②⑤①;(4)要验证该气体的成分,应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再通过过氢氧化钠溶液将二氧化碳除干净,然后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反应的气体先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判断氢气的存在,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判断一氧化碳的存在;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④①②③⑤④①,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6.A~G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F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氧化物;B、D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碱;G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E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俗称是_,

(2)C的化学式为__。

(3)写出化学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②___________。

【答案】(4分,每空1分)

(1)烧碱

(2)Na2CO3

(3)CO2+Ca(OH)2==Ca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

G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可想到是碳酸钙,E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可想到是盐酸,再根据B、D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碱,可想到B是氢氧化钠,D是氢氧化钙,A、是初中阶段常见的氧化物又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即可推知A是二氧化碳,F是初中阶段常见的氧化物而且可有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即可推知F是水,C既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又可以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可以想到C是碳酸钠

 

7.已知A一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白色沉淀;A和G,D和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及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___________,F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化学反应中,A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O2CaCO33CO+Fe2O3

2Fe+3CO2还原

【解析】

【分析】

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I是氢氧化钙,C能和I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C是二氧化碳,F是碳酸钙;A是红色物质,G是黑色物质,并且A和G含有相同的元素,所以A是氧化铁,G是四氧化三铁,所以A和B反应生成C和D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所以B是一氧化碳,D是铁;D和E都是单质,且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E是氧气。

【详解】

(1)E是氧气,化学式O2;F是碳酸钙,化学式CaCO3;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

2Fe+3CO2;一氧化碳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8.现欲探究一固体物质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FeCl3、CuCl2、NaCl、Ba(NO3)2中的一种或多种。

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白色沉淀F的化学式为______。

(2)溶液C中肯定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3)滤液G中共存在______种溶质。

(4)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5)固体物质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6)写出过程②中生成蓝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BaSO4AgCl

、Cl-4氯化铁加入氢氧化钠后会生成蓝色沉淀CuCl2、Ba(NO3)2

【解析】

【分析】

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铁离子会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

(1)固体混合物A中加入稀硫酸会生成白色沉淀B,所以A中一定含有硝酸钡,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所以C中含有硝酸;向溶液C、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所以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BaSO4,白色沉淀F的化学式为AgCl;

(2)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C中肯定有硝酸和氯离子存在,所以溶液C中肯定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

、Cl-;

(3)固体混合物A中加入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沉淀E,所以A中一定含有氯化铜,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所以D中含有氯化钠;结合以上分析可知A中肯定含有氯化铜和硝酸钡;所以A物质经过①反应,C溶液中有硝酸和氯化铜;A物质经过②反应,D溶液中有氯化钠和硝酸钡;C、D再经过③反应,G溶液中有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硝酸,所以滤液G中共存在4种溶质;

(4)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氯化铁,理由是:

加入氢氧化钠后会生成蓝色沉淀;

(5)固体物质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CuCl2、Ba(NO3)2;

(6)过程②中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9.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C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邻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

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_____。

(2)D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A→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B和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Na2CO3改良酸性土壤2H2+O2

2H2O合理即可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A是氢气,C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C是碳酸钠,B会转化成氢气,会与碳酸钠反应,酸溶液(如盐酸、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可生成氢气,酸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所以B是酸,可以是盐酸,氢气和盐酸都会转化成E,所以E是水,水和D可以相互转化,D会与盐酸、碳酸钠反应,所以D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C的化学式是Na2CO3;

(2)D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

(3)A→E的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2H2O;

(4)B和D的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0.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S、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已知A、C是单质,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F是氧化物,F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

1.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D的化学式:

A_____;D_____。

(2)写出E的一种用途:

_____。

(3)写出D→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_____反应。

(4)写出B﹣C、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

_____;F→E:

_____。

【答案】CuH2SO4灭火复分解Fe+CuSO4==Cu+FeSO4CuO+CO

Cu+CO2

【解析】

【分析】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S、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C是单质,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所以E是二氧化碳,F是氧化物,F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

1,氧化铜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4:

16=4:

1,所以F是氧化铜,D会与氧化铜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硫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与碳酸钠反应能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硫酸,C会与硫酸反应,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C可能是铁,铁能转化为A,A是单质,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A是铜,B能转化为铜,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B是硫酸铜,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铜,化学式是Cu,D是硫酸,化学式是H2SO4;

(2)E是二氧化碳,可用灭火;

(3)写出D→E反应是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4)B﹣C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F→E的反应是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O

Cu+CO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1.A一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能供给呼吸,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生成D的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化合2H2O2MnO22H2O+O2↑CaO+H2O=Ca(OH)2

【解析】

B能供给呼吸,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B是氧气,C是水,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故D是氧化铜,A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故A是过氧化氢,水能生成F,F能与铜盐反应,故F是碱,故F是氢氧化钙。

(1)B生成D的反应是氧气生成氧化铜,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故该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

(2)A物质是过氧化氢,C物质是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

(3)C物质是水,F物质是氢氧化钙,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

 

1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H中溶质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4)写出稀盐酸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Fe2O3CuO

(2)Fe+CuSO4═Cu+FeSO4

(3)①、③

(4)Fe2O3+6HCl═2FeCl3+3H2O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A为黑色固体单质,而B为红棕色粉末,所以可以判断A为碳单质,而B为氧化铁粉末,它们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而C可以和A在高温下反应,所以可以判断C为二氧化碳,D为铁,那么E为一氧化碳,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所以可以知道G为铜,而F为氧化铜,D可以和H反应生成G,所以可以判断H为铜盐的溶液,例如硫酸铜,带入验证,符合题意;

(1)根据分析,B的化学式Fe2O3,H中溶质的化学式CuSO4。

(2)反应③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故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3)根据

(1)的解答可以知道,反应①为氧化铁和碳的反应,为置换反应;而反应②为二氧化碳和碳的反应,为化合反应;③为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①、③。

(4)稀盐酸与B反应,即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