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评估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1266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节能评估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节能评估资料.docx

《节能评估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评估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节能评估资料.docx

节能评估资料

1报告类型

1、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2、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至3000吨标准煤(不含3000吨,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200万至500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500至1000吨,或年天然气消费量50万至10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3、上述条款以外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由项目建设方填写节能登记表。

4、部分地区报告分类与国家分类有不一致的情况,如:

长沙市则按建筑面积进行分类,公共建筑面积大于20000平方米或居住建筑面积大于100000平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编制报告书,否则编制节能登记表。

且长沙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该编制节能专篇。

[2]

2目的意义

(1)评估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等的要求。

(2)对项目工艺工序以及工艺设备在能源消耗方面是否先进可行,进行评估。

(3)阐述建设项目设计用能的情况,以科学、严谨的评估方法,客观、全面地分析项目合理用能的先进点和薄弱环节,判定项目合理用能的政策符合性、科学性、可行性,提出合理用能的建议措施。

(4)根据节能评估的结论和建议,为实现国家、地方有关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目标,加强项目合理用能管理,从源头严把节能关。

3报告目录

4资料清单

1、项目建设单位的详细介绍;

2、项目的详细介绍;

3、项目工程设计方案(包括总平图、建筑方案、工艺流程、设备清单等);

4、项目所在地市政设施情况,包括水(上水、排水、雨水、中水)、暖、电、气、电信等方面的实情;

5、用能设备清单,设备能耗说明等资料;

6、使用方案:

包括暖通、给排水、建筑、电气等;

7、项目建成后各系统监测、管理说明。

附件1: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内容深度要求

一、评估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相关标准及规范,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等目录,以及相关工程资料和技术合同等。

二、项目概况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地址、邮编、法人代表、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企业运营总体情况。

(二)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工艺方案、总平面布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进度计划等(改、扩建项目需对项目原基本情况进行说明)。

(三)项目用能概况。

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改、扩建项目需对项目原用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三、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一)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二)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四、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一)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二)项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三)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四)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五)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五、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一)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分析评估。

(二)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可采用能量平衡表)分析评估。

(三)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包括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主要工序(艺)单耗,单位建筑面积分品种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

六、节能措施评估

(一)节能措施

1、节能技术措施。

生产工艺、动力、建筑、给排水、暖通与空调、照明、控制、电气等方面的节能技术措施,包括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余热、余压、可燃气体回收利用,建筑围护结构及保温隔热措施,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2、节能管理措施。

节能管理制度和措施,能源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能源统计、监测及计量仪器仪表配置等。

(二)单项节能工程

未纳入建设项目主导工艺流程和拟分期建设的节能工程,详细论述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单项工程节能量计算、单位节能量投资、投资估算及投资回收期等。

(三)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节能措施节能量测算,单位产品(建筑面积)能耗、主要工序(艺)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指标国际国内对比分析,设计指标是否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四)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的成本及经济效益测算和评估。

七、存在问题及建议

八、结论

九、附图、附表

厂(场)区总平面图、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主要耗能设备一览表;主要能源和耗能工质品种及年需求量表;能量平衡表等。

5依据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八届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主席令第九十号,十届人大常委会三十次会议主席令第七十七号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十届人大常委会14次会议主席令第33号,十一届人大常委会12次会议主席令第23号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九届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主席令第7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八届人大常委会17次会议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七届人大常委会11次会议主席令第2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八届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主席令第9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九届人大常委会29次会议主席令第7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七届人大常委会11次会议主席令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主席令第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主席令第2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六届人大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主席令第9号,十一届人大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主席令第15号修订)

法规

(1)国家法规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发改委令[2010]第6号)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通知》(工信部[2010]218号)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

《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2009)》(国家电网公司)

(2)地方法规

《XX市节约能源条例》

《关于XX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有关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XX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XX市供热用热条例》

《XX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XX市节约用水条例》

《XX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

3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准入与产业政策

(1)规划

《XX市城市总体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产业政策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令[2011]第12号

《天然气利用政策》发改能源[2007]2155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10]176号)

《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

《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工节[2009]第67号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国发[2008]36号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国发[2009]24号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国发[2010]33号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四批)国发[2011]3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一批)工节[2009]第41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二批)工节[2010]第11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三批)工节[2011]第42号

4相关标准及规范

(1)工业类及行业标准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机械行业节能设计规范》JBJ14-2004

《机械工厂年时基数设计标准》JBT2-2000

《空气压缩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153-2003

《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G/Z18718-2002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93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4272-2008

《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B/T1028-2000

(2)电气专业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9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2-2008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200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4-2006

《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3-2006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06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12497-2006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5

(3)暖通专业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2010

《散热器恒温控制阀》JG/T195-2007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

(4)给排水专业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节水型生活器具》CJ164-2002

(5)燃气专业

《燃气燃烧器具安全技术条件》GBl6914-200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

(6)建筑专业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XX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0

《关于加强外墙保温工程安全防火管理的紧急通知》建质安[2010]1039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质[2009]124

《XX市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29-126-2010

《XX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规程》DB29-88-2007

《XX市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29-125-2007

(7)其它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

6方法介绍

[4]1.政策导向判断法

根据国家及地方的能源发展政策及相关规划,结合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及能源利用条件对项目的用能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2.标准规范对照法

对照项目应执行的节能标准和规范进行分析与评价,特别是强制性标准、规范及条款应严格执行。

适用于项目的用能方案、建筑热工设计方案、设备选型、节能措施等评价。

项目的用能方案应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项目的建筑设计、围护结构的热工指标、采暖及空调室内设计温度等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设备的选择应满足相关标准规范对性能系数及能效比的规定;是否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采取了适用的节能措施。

3.专家经验判断法

利用专家在专业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能,通过直观经验分析的判断方法。

适用于项目用能方案、技术方案、能耗计算中经验数据的取值、节能措施的评价。

根据项目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组织相应的专家,对项目采取的用能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是否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对能耗计算中经验数据的取值是否合理可靠进行分析判断;对项目拟选用节能措施是否适用及可行进行分析评价。

4.产品单耗对比法

根据项目能耗情况,通过项目单位产品的能耗指标与规定的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适用于工业项目工艺方案的选择、节能措施的效果及能耗计算评价。

如不能满足规定的能耗准入标准,应全面分析产品生产的用能过程,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5.单位面积指标法

民用建筑项目可以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分别计算单位面积的能耗指标,与类似项目的能耗指标进行对比。

如差异较大,则说明拟建项目的方案设计或用能系统等存在问题,然后可根据分品种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进行详细分析,找出用能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6.能量平衡分析法

能量平衡是以拟建项目为对象的能量平衡,包括各种能量的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消耗与有效利用及损失之间的数量平衡。

能量平衡分析就是根据项目能量平衡的结果,对项目用能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以便明确项目能量利用效率,能量损失的大小、分布与损失发生的原因,以利于确定节能目标,寻找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

以上评估方法为节能评估通用的主要方法,可根据项目特点选择使用。

在具体的用能方案评估、能耗数据确定、节能措施评价方面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其它评估方法。

7报告内容

编制说明

第一节评估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评估依据

第三节评估范围和内容

第四节评估工作程序

项目概况介绍

第一节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第二节项目建设方案

第三节项目用能情况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第一节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第二节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第一节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第二节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

第三节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

第四节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第五节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

第六节本章评估小结

能耗能效水平评估

第一节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评估

第二节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评估

第三节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第四节本章评估小结

节能措施评估

第一节项目节能措施概述

第二节单项节能工程

第三节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第四节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第五节本章评估小结

8相关政策

以中国项目可行性研究网披露的相关政策为参考:

通用法律法规

具体如表1所示:

表1节能通用法律法规

序号

名称

编号或施行日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5

《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告》

国发[2007]15号

6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发改环资[2004]2505号

7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2006年12月

8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5587-2008

9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167-2006

10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5-1998

11

《评价企业和利用热技术导则》

GB/T3486-1998

12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2589-2008

13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

国家发改委2005年65号

14

《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与审查暂行办法》

发改委令2010年6号

15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国家环保总局令[2004]第16号

16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原国家经贸委令[1999]第7号

17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发改能源[2007]2174号

18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发改能源[2008]610号

19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6]28号

20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

发改环资[2004]73号

21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发改环资[2007]199号

22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国家发改委公告2005年第17号

23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

发改环资[2007]21号

24

天然气利用政策

发改能源[2007]2155号

各部门专项法规

在节能通用法规的指导下,各部门制定了一些与节能评估相关的专项法规,具体如下:

表2节能专项法规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建科[2006]231号

2

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

建科[2005]78号

3

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建科[2007]245号

4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建设部部长令[2005]第143号

5

关于印发《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的通知

建科[2005]199号

6

《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析及其检测方法》

GB7017-2008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

国办发[2007]42号

8

《铁路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

铁道部1998年7月23日发布

9

铁路节能技术政策

铁道部1999年9月7日颁布

10

《交通行业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

交通部2000年6月16日发布

11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交体发[2006]592号

12

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

发改能源[2007]1456号

13

《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发改能源[2007]141号

14

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

原国经贸资源[1999]1005号

相关产业政策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颁布的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也与节能评估密切相关,表3列出了与节能评估相关的一些主要的产业政策。

表3与节能评估相关的产业政策

序号

名称

编号

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国家发改委令[2011]第

2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07年修订)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令[2007]第57号

3

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办发[2005]40号

4

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紧急通知

发改运行[2007]933号

5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国家发改委令[2004]第8号

6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国家发改委令[2005]第35号

7

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

国家发改委令[2006]第50号

8

造纸产业发展政策

国家发改委公告[2007]第71号

9

煤炭产业政策

国家发改委公告[2007]第80号

除表3所列的产业政策外,各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规范以及各行业的准入条件等规则,对于本行业项目的节能评估来说也很重要。

地方法规

除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政策外,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不少与节能评估相关的法规、规划等,如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的《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上海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等。

行业标准与规范

各行业与节能评估相关的一些标准与规范,对节能技术的应用、能耗限额等方面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对于本行业的节能评估工作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

如工业类相关标准与规范、建筑类相关标准与规范、交通运输类相关标准与规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