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343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0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docx

建筑电气安装监理细则

乐活城商住小区二期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建筑电器照明安装工程监理细则)

内容提要:

专业工程特点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日期:

年月日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监理细则

1工程特点

2监理工作流程详见监理规范

3监理工作质量控制目标按合同约定达到合格等级。

4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要求

4.1电缆敷设工程

4.1.1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有生产许可证编号及安全认证标志,外观检查合格,耐热阻燃电缆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并按有关要求见证取样和送检,电缆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验收合格。

4.1.2施工工艺流程

 

4.1.3基本要求

4.1.3.1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

4.1.3.2直埋敷设

①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GB50300-2013表12.2.1-1)

②电缆敷设完毕,应作隐蔽验收。

合格后铺砂盖砖(或电缆盖板)。

回填土前再作隐蔽验收。

合格后及时回填土并予以夯实。

4.1.3.3沿支架、桥架敷设

①水平敷设:

a.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设在上层。

b.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支架敷设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5mm.并不应小于电缆的外径。

c.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

d.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要设固定点。

②垂直敷设:

a.有条件时,最好自上而下敷设。

当自下而上敷设时,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滑轮大绳人力牵引敷设。

高层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

b.沿支架敷设时,支架距离不得大于1.5米。

敷设时,应放一根立即卡一根。

电缆支架最上层距竖井顶部或楼板距离不小于150-200mm,最下层支架距沟底或地面距离不小于50-100mm,电缆支架层间距离不小于150-200mm(电力电缆)和不小于120mm(控制电缆)。

c.电缆穿过楼板时,应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堵死。

③电缆在桥架上可以无间距敷设,排列应整齐,不应交叉。

在桥架内电力电缆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大于桥架横断面的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

拐弯处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的弯曲半径为准。

4.1.4监控要点

序号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防治方法及措施

1

电缆排列顺序混乱

绘制电缆敷设图,合理安排好电缆的放置顺序,避免交叉和混乱现象。

2

电缆中间接头位置安排的不恰当

⑴并列敷设时,接头应相互错开。

⑵不要把电缆接头放在道路交叉处、建筑物的大门口以及及其他管道交叉的地方。

3

电缆头制作时受潮

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应停顿,以免受潮。

4

室内电缆沟进水

电缆进入室内电缆沟时,套管的防水要处理好。

严格按规范和工艺要求施工。

5

油浸电缆端头有渗油现象

由端头铅封不严密造成。

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6

绝缘管端部加热收缩时出现开裂

在切割绝缘管时,端面要平整,防止加热收缩时,端部开裂。

7

热缩型电缆头,热缩管加热收缩时出现气泡。

在加热时要按一定方向转圈,不停地进行加热、收缩。

8

低压电缆头电缆芯线及线鼻子压接不紧固

线鼻子及芯线截面必须配套,压接时模具规格及芯线规格一致,压接数量不得小于二道。

9

低压电缆头卡固不正,电缆芯线过长或过短。

电缆芯线锯断前要量好尺寸,以芯线能调换相序为宜。

电缆头卡固时,应注意找直、找正,不得歪斜。

10

电缆回路标志不全

应在电缆线路首末端和分支处设标志牌。

11

卡具形成铁磁回路

交流单芯电缆或三相分相后的每项电缆不得设固定用钢制夹具。

4.1.5质量验收标准执行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3-20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13及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4.2线路敷设工程

4.2.1钢管暗敷设

4.2.1.1管材合格证等技术证件齐全,钢管无压扁、内壁光滑、非镀锌钢管无严重锈蚀,油漆完整,镀锌钢管镀锌层覆盖光整,表面无锈斑。

4.2.1.2施工工艺流程

 

4.2.1.3基本要求

①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密封处理。

②暗配的电线管路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5mm。

③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基础面不小于50mm。

④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管。

⑤现浇混凝土梁内,多根管竖穿梁时,管子应在梁受剪、应力较小部位的轴线上并列敷设,管及管的间距不应小于25mm。

梁内钢管数量较多或管子截面积较大时,应及土建专业联系,在混凝土受压区增设补强钢筋,防止减损梁的有效截面。

暗配钢管需要横向穿过混凝土梁时,也应考虑梁受剪、应力较小部位(梁的净跨度的1/3的中跨区域内)通过,还应在梁的中和轴处通过;当无法确定中和轴位置时,管宜在梁的中部,在中和轴及以下受拉区内横向穿过,且穿梁管应距底筋上侧不小于50mm处。

上述具体穿管位置原则上应由设计院在图中确定。

⑥管路应作整体接地连接,穿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有接地补偿装置。

采用跨接方法连接时,跨接地线两端焊接长不得小于该跨接线直径的6倍。

焊缝均匀牢固,焊接处要清除药皮,刷防腐漆。

4.2.1.4监控要点

序号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防治方法及措施

1

管子弯曲半径小,弯曲处出现弯扁、凹穴、裂缝现象

用手动弯管器弯管时,要正确放好管焊缝位置,弯曲时逐渐向后移动弯管器,不能操之过急。

2

管子入盒时,不进行固定,不带护线帽。

管及器具盒连接时,必须用锁紧螺母和护线帽固定。

焊接连接时应用塑料内护口。

3

暗配在混凝土内的管子拆模时外露

应将管子敷设在底筋上面,使管路及混凝土表面距离不小于15mm。

4

厚度120mm及其以下砖墙内敷设管路,造成墙体接茬不良。

及时发现问题,及设计者研究,改变敷设位置,或及土建专业协商,加强墙体拉结。

5

墙体上配管,连接处无接地跨接线。

管及箱(盒)连接,要预先连接好,再拿到施工现场敷设。

墙体中间需要接管时,及其他工种配合好,焊完跨接线后再施工。

6

预留管口的位置不准。

应按设计图要求,找出轴线尺寸位置,准确定位。

7

暗配管路堵塞。

配管后应及时加管堵把管口堵严实。

8

配管使用黑铁管,不进行刷油、防腐处理。

除敷设在混凝土内的管外,管内外壁均应进行防腐和刷油,敷设在混凝土内的管,内壁也要进行处理。

9

金属导管接地及连接不规范

1、金属导管必须接地可靠,镀锌及可挠导管不得熔焊跨接地线应用专用接地卡。

2、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焊接,镀锌和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10

金属导管埋地不规范

室外直埋导管埋深不小于0.7m,壁厚大于2mm,管口应设在箱盒内。

4.2.1.5质量验收检验标准执行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中的相关规定。

4.2.2硬质塑料管暗敷设

4.2.2.1材质符合防火规范要求,表面有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并有产品合格证,验收合格。

4.2.2.2施工工艺流程

土建施工完毕

(现浇砼在拆模后)

4.2.2.3基本要求

①现浇混凝土柱内管子敷设

a.配管管径不宜大于Ф20mm。

如果配管管径较大,而柱子断面较小时,管子应沿中心通过,防止减损柱子的有效截面积。

b.当混凝土柱内垂直配管需要及墙体内管子相连接时,在管口处可采用套管或管帽紧贴模板放置的方法。

c.暗配管需要横向穿过现浇混凝土柱时,应用钢管做套管并及土建专业商量,相应地增加补强钢筋面积,以抵消对柱子的减损影响。

②现浇混凝土梁内管子敷设

a.当管子需要在混凝土梁内垂直通过时,应选择在梁受剪力较小的部位通过,宜在梁的净跨度的1/3中跨的区域内通过。

水平通过时,除了也应考虑梁受剪力较小的部位外,还应在梁的中和轴及以下混凝土受拉区内通过,且穿梁管或套管距梁底筋上部不应小于50mm。

b.配管(或套管)在梁内垂直敷设时,还应考虑到隔墙及梁的轴线位置关系,当梁及墙非同轴线时,穿梁管下部应敷设至墙体的中心线处;当梁的侧面及墙体的反相侧面相接触时,配管应改变位置,不应“竖穿梁”,而应由楼板上引下敷设至隔墙墙体的中心处。

c.梁内顺向敷设管子应尽量沿梁的中和轴处,并应平行于主筋,且及主筋有一定间距敷设。

不应及主筋绑扎在一起。

d.管子(或套管)在梁内并列敷设时,管及管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

③现浇混凝土墙体内管子敷设

a.现浇混凝土墙体内配管应先连接好管盒,盒(箱)应在钢筋网格中,如盒位及钢筋网格有矛盾时,应将钢筋拨开,将盒管及模板固定牢固,然后再将拨开的钢筋作适当的调整就位。

如现浇混凝土墙体上将贴饰面板(砖)时,可在预埋时用木盒代替器具盒。

当模板拆除后,拆去木盒,接短管安装器具盒,使盒口及镶贴装饰面相平。

b.现浇混凝土墙体上设置配电箱,不应采用先埋设木箱套在箱套内安箱体的方法,应将配电箱箱体一次预埋到位。

c.现浇混凝土墙体内配管,应沿最短的路径在两层钢筋网中间,并应把管子绑在内壁钢筋的里边一侧,可避免或减少管及盒连接时的弯曲,也防止承受混凝土的冲击。

d.现浇混凝土墙体内,多根管子并列敷设时,管子之间应有不小于25mm的间距,使每根管子周围都有混凝土包裹。

④现浇混凝土楼板内管子敷设

a.现浇混凝土楼板在模板支好后,未放钢筋前电工应根据房间四周墙或梁的边缘弹好十字线,确定好灯位的准确位置,当楼板底筋绑扎并垫好后,面筋没绑扎前进行配管。

暗埋管线应在板厚及水平方向固定,固定点间距≤500mm。

b.在板跨中部位,无上部负筋处,PVC管外壁表面距板上表面的距离应≥1/3板厚度,且不小于30mm,否则容易产生楼板裂缝。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管上部增设钢筋网。

c.预埋管相交重选处,至多允许两层管重叠,且两重叠处间距大于20倍管直径,并大于300mm。

相交角度大于45度。

d.预埋管并排敷设时,净距应大于管直径的3倍,且≥50mm。

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防止混凝土板局部削弱的技术措施。

e.现浇板内管子敷设完成后,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有专人看护,防止管子损伤、管盒移位等情况出现。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f.若由于施工失误漏埋预埋管线时,应及时及设计单位联系处理或采用明敷等方法,不能随意在板上挖槽设管线。

⑤砖墙墙体内管子敷设

a.电气工程墙体内管子敷设,一般要在未砌筑墙体前,预先把管子及各种器具盒装好,由电工或建筑工人在砌筑过程中埋入。

埋入墙体内的管子离表面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15mm。

管及盒周围应用砌筑砂浆固定牢。

b.墙体内水平敷设的管子不宜太粗,若管外径大于20mm时,一般宜现浇一段细石混凝土。

对设计暗敷在空心砖(多孔砖)墙内的管道,应在墙体砌筑时预埋,不得在砌好的墙体上打凿。

无法做到的,可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单侧切割,并用细石砼回填密实,严禁不切割直接打凿剔槽。

c.配管砌在承重墙内,当水平敷设管路较多时,应相互间错开标高,防止影响墙体的结构强度。

d.不应在承重墙体上,留槽及大面积剔槽配管,特别是水平方向留(剔)槽影响更大。

竖向留(剔)槽的长度不应超过300mm,但必须用强度不小于M10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厚度不应小于15mm。

e.敷设在墙体内的立管,管口要用灰袋纸做成纸捻堵塞严密,防止杂物落入管内。

4.2.2.4监控要点

序号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防治方法及措施

1

管连接处不严密牢固

管子连接时,套管管径选择适当,不能过大;胶合剂涂抹均匀。

2

管子弯曲处出现裂缝、折皱

选用优质管材;加热时,掌握好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长度。

3

管口在盒内长短不一,管口不平齐,有的断在盒外。

敷设管盒时,应掌握好管入盒长度。

不能留过多余量,也不能过短,更不应后打断管头。

4

楼板垫层内配管造成地面顺管路方向裂缝

楼板垫层薄,管路不应敷设在垫层内。

5

开关、插座盒位置不一致。

预埋时应按建筑标高线确定标高,对成排的开关插座盒应拉通线埋设。

6

直埋地下或楼板内的刚性绝缘导管保护

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损伤的段采取保护措施。

7

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和支架上敷设的刚性绝缘导管未做补偿装置

按设计要求装设温度补偿装置。

4.2.2.5同4.2.1.5

4.2.3管内穿线和导线连接

4.2.3.1各种型号规格绝缘导线符合设计要求,按批检查合格证、合格证有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耐热阻燃电缆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绝缘层厚度及芯线直径符合制造标准;导线及连接用各种材料均验收合格。

4.2.3.2施工工艺流程

穿线:

接线:

4.2.3.3基本要求

①导线穿入钢管前,钢管管口处采用丝扣连接时,应有护圈帽。

当采用焊接固定时,亦可使用塑料内护口;穿硬质塑料管前,应先检查管口是否留有毛刺和刃口,以防穿线时损坏导线绝缘层。

②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钢管内。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交流及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内。

③穿入管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的绝缘层不得损坏,导线也不得扭曲。

④铜(铝)芯导线的中间连接和分支连接应使用熔焊、线夹、瓷接头或压接法连接。

分支线的连接接头处,干线不应受来自支线的横向拉力。

⑤截面为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多股铜芯线的终端,应搪锅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及电气器具的端子连接(设备自带插接式的端子除外)。

4.2.3.4监控要点

序号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防治方法及措施

1

导线在穿线过程中,出现背扣或打结。

放线时,如无放线车,需把线盘平放到地上,抽出里圈线头,注意不要引起螺旋形圈集中。

2

剥削绝缘层时损伤线芯。

a.用电工刀切割时,用刀要得当,刀刃斜角剥切。

垂直剥切时,做到既能切掉绝缘层,又不损伤芯线。

b.用克丝钳子剥削时,拿钳子的手用力不要过大。

c.用剥线钳剥线时,应使用得当,应选用比线径大一级的刀口。

3

盒内铜导线并接头连接方法不正确,端部没折回压在缠绕线上。

连接后焊接时,焊料不饱满,接头不牢固。

铜导线应在剥削绝缘后,处理好线芯氧化膜立即连接并进行焊接,加热温度适当,焊锡膏不可过多,焊锡均匀。

4

铝导线电阻焊出现断股及根部未焊合现象,接头处出现残余焊渣和焊药。

采用电阻焊时,要正确掌握焊接方法。

焊完后要马上沾清水清除焊渣和焊药。

5

绝缘包扎时,绝缘带松散,端部不牢,“打小旗”。

包扎高压绝缘胶布时,应拉长2倍,半叠半包扎;包扎黑胶布时,应把起端压在里边,把终端回缠2~3回压在上边。

6

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偏低。

管路内可能进水或绝缘层受损。

应将管路中的泥水及时清干净或更换导线。

7

不进入(箱)接线盒的管口穿入电线

穿线后管口应密封

4.2.3.5同4.2.1.5

4.2.4塑料护套线配线工程

4.2.4.1塑料护套线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塑料护套线、护套线接线盒及各种材料验收合格。

4.2.4.2施工工艺流程

 

4.2.4.3基本要求

①塑料护套线配线时,线卡距离木台、接线盒及转角处不得大于50mm。

线卡最大间距为300mm。

间距均匀,允许偏差5mm。

②线路及其他管道相遇时,应加套保护管且绕行。

及其他管道之间的最小距离,见GB50303-2015表12.2.1-2。

③导线连接牢固,包扎紧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接头设在接线盒或电气器具内;板孔内无接头;接线盒位置正确,盒盖齐全、平整,导线进入接线盒或电气器具内留有适当余量。

④塑料护套线不得在室外露天场所明敷设,不得直接埋入到抹灰层内暗敷设。

4.2.4.4监控要点

序号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防治方法

1

导线松弛、有弯、平直度和垂直度超差。

应重新将导线调直、收紧,按要求将导线及线卡固定好。

2

在变形缝处的导线未留补偿余量。

应补做补偿装置并预留补偿余量。

3

导线在通过楼板、墙、梁及及其他管道交错时未装保护管。

应及时予以补做。

4

护套线接线盒开口过大及护套线不相吻合

应修补开口处或换新接线盒,按要求重新开孔。

4.2.4.5同4.2.1.5。

4.2.5金属线槽配线工程

4.2.5.1金属线槽及其附件,有合格证、外观检查、表面光滑、不变形、钢桥架漆层光整、无锈蚀、无扭曲变形,不压扁、表面不划伤;各种绝缘导线等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

4.2.5.2施工工艺流程

4.2.5.3基本要求

①金属线槽连接时,在线槽的两个固定点之间,线槽及线槽的直线段连接点,只允许有一个。

②吊装金属线槽在吊顶下吊装时,吊杆应固定在吊顶的主龙骨上,不允许固定在副龙骨或辅助龙骨上。

③金属线槽在通过墙体或楼板处,应在主体施工中预留孔洞。

金属线槽不得在穿过墙壁或楼板处进行连接,也不应将穿过墙壁或楼板的线槽及墙及楼板上的孔洞一起抹死。

④金属线槽在穿过建筑物变形缝处应有补偿装置。

线槽本身应断开,线槽用内连接板搭接,不需固定死。

⑤金属线槽应做好整体接地。

线槽的所有非导电部分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使之线槽本身有良好的电气连续性。

线槽在变形缝补偿装置处应用导线搭接,使之成为一连续导体。

⑥在金属线槽垂直或倾斜敷设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线或电缆在线槽内移动,使绝缘造成损坏,拉断导线或拉脱拉线盒(箱)内导线。

⑦引出金属线槽的配管管口处应有护口。

电线或电缆在引出部分不得有损伤。

⑧金属线槽组装成统一整体并经清扫后,才允许将导线装入。

强电、弱电线路应分槽敷设,消防线路(火灾和应急呼叫信号)应单独使用专用线槽敷设。

同一回线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如果有中性线时),应敷设在同一金属线槽内。

同一路径无防干拢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

但同一线槽内绝缘电线和电缆都应具有及最高标称回路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

⑨在强电金属线槽内,应设置于25mm2铜导线作接地干线用,电线槽分支或配出的导线接地(PE)线支线,应从接地(PE)干线上引出。

当线槽内敷设导线回路,不需接地保护时,当线槽底板对地距离高于2.4米时,线槽内可不设保护(PE)线。

当线槽底板低于2.4米时,线槽本身和线槽盖板均必须加装保护(PE)线。

⑩电缆桥架安装应注意:

a桥架支架全长不少于2处及接地或接零干线相连。

b非镀锌桥架间连接板两端用不小于4mm2铜芯线跨接。

c镀锌桥架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帽垫的螺栓固定。

d桥架超过规定长度和跨接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伸缩节。

e桥架弯曲半径应符合GB50303-2015表12.2.1-1表规定。

f桥架水平支架间距1.5-3m垂直支架间距2m。

g桥架连接螺母位于桥架外侧及预埋件固定牢固。

h桥架及其它管道净距应符合GB50303-2015表12.2.1-2规定。

i竖井内及穿过不同防火分区的桥架有防火隔堵措施。

4.2.5.4监控要点

序号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防治方法及措施

1

支、吊架固定不牢。

a.钻孔尺寸偏差大或膨胀螺栓未拧紧,应及时修复。

b.焊接部位开焊,应重新焊牢。

2

金属线槽在穿过建筑物变形缝处未做处理。

a.过变形缝的线槽应断开底板,并在变形缝两端加以固定。

b.导线和保护线应留有补偿余量。

3

线槽内导线放置混乱

应将导线顺理平直,并绑扎成束。

4

导线连接时,线芯受损伤。

缠绕圈数或倍数不符合要求,涮锡不饱满,绝缘层包扎不严密。

应按要求重新连接。

5

保护地线的线径和压接螺丝的直径不符合要求。

应按规范要求执行。

6

竖井内配线未做防坠落措施。

应要求补做。

7

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

应分开敷设。

8

切割钢结构或轻钢龙骨。

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补强加固。

4.2.5.5质量验收标准执行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15中的相关规定。

4.3硬母线安装工程

4.3.1母线及安装所用材料均符合设计要求,有合格证、外观检查包装完好,母线平直,表面无明显划痕,测量宽度厚度符合制造标准;并验收合格。

4.3.2施工工艺流程

4.3.3基本要求

4.3.3.1绝缘子的底座套管的法兰保护网(罩)及母线支架等可接近裸露导体应接地或接零(PEN)可靠,不应做为接地(PE)或接零(PEN)的接续导体。

4.3.3.2母线采用螺栓搭接连接时,母线钻孔直径和搭接长度应符合GB50303-2015附录C的规定,用力矩板手拧紧螺栓力矩值符合附录D的规定,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折皱,夹杂物及变形和扭曲现象,下料切断时要留有适当余量,避免弯曲时产生误差,造成整根母线报废。

4.3.3.3母线的接触面加工必须平整,无氧化膜,经加工后的截面减少值铜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3%,铝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5%,铜母线加工后应对接触面进行搪锡处理,母线接触面加工后必须保持清洁,并涂电力复合脂,螺栓孔周围无毛刺。

4.3.3.4硬母线焊接后,其焊缝表面无肉眼可见的凹陷、裂纹、缺肉、未焊透气孔、夹渣等缺陷。

4.3.3.5相同布置的主母线,分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接线应对称一致横平竖直,整齐美观,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离应符合规范规定,连接螺栓两侧有平垫圈相邻垫圈间有大于3mm的间隙,螺母侧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螺栓受力均匀,不使电器接线端子受额外应力。

4.3.3.6母线支架应牢固,母线搭接面,铜母线要搪锡,钢母线要搪锡或镀锌,铝母线不做涂层处理,铜铝母线应有铜铝过渡板。

母线相序及涂色由上至下A、B、C直流正极在上,负极在下。

由盘前至盘后A、B、C直流正极在后负极在前引下线,由左向右A、B、C,直流正极在左负极在右,相色A、B、C为黄,绿,红,直流正极为赫色负极为蓝色,连接处或支持件边缘两侧10mm以内不涂色。

4.3.3.7母线在绝缘子上安装金具及绝缘子间固定平整牢固,不使母线受外应力,金具或支持件不形成闭合回路,平置母线上支持夹板及母线有1-1.5mm间隙,立置时上部压板及母线间有1.5-2mm的间隙,母线连接处距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小于50mm。

4.3.3.8母线安装时,为使用母线温度变化时有伸缩自由,应按设计规定设伸缩节,设计无规定时,铝母线宜每隔20-30米设置一个,铜母线每隔30-50米设置一个。

4.3.3.9母线送电前应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对高压套管,绝缘子的耐压试验可及母线耐压试验一起进行。

4.3.4监控要点

序号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防治方法及措施

1

各种型钢等金属材料,除锈不净,刷漆不均匀,且有漏刷现象。

加强工作责任心。

除锈应彻底,刷漆应均匀,粘合牢固。

不得有起层、皱皮等缺陷。

2

各种型钢、母线及开孔处有毛刺或不规则。

加强施工管理和技术交底工作。

钻孔准确、垂直、不歪斜。

钻孔后应将孔边的毛刺打磨干净。

不准用电、气焊开孔。

3

母线搭接处间隙过大,不能满足要求。

母线搭接处接触面处理正确。

母线连接处垫圈应符合规范要求。

4.3.5质量验收标准执行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1及GBJ14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