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刘说明书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35593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程刘说明书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程刘说明书doc.docx

《程刘说明书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刘说明书doc.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程刘说明书doc.docx

程刘说明书doc

说明书目录

第一章前言2

一、规划背景2

二、规划过程2

第二章概述3

一、规划依据3

二、现状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3

三、现状存在主要问题3

第三章规划内容4

一、基本原则4

二、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5

三、村庄建筑质量评估5

第四章规划总则5

一、规划目标5

二、规划范围6

三、人口与用地发展指标选择和规模预测6

第五章规划布局6

一、规划布局原则6

二、发展方向6

三、规划结构7

四、规划布局7

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8

一、行政管理设施用地8

二、教育机构用地8

三、文体科技用地8

四、医疗保健用地8

五、商业金融用地8

第七章基础设施工程规划8

一、道路规划8

二、给水工程规划9

三、排水工程规划10

四、电力工程规划11

五、电信工程规划11

六、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11

七、防灾减灾规划12

第八章景观环境规划13

一、规划原则13

二、建筑风貌规划13

三、绿地系统规划13

第九章住宅、主要公共建筑的标准13

一、住宅设计13

二、公共建筑设计14

第十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政策建议14

附表一:

村庄用地汇总表

附表二: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章前言

一、规划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二、规划过程

2009年10月,周口市规划建筑勘测设计院受商水县建设委员会的委托编制商水县大武乡程刘村村庄建设规划,通过对村庄实地勘测及基础资料调研,经与乡政府、村民委员会充分协商和交流,确定本村规划范围为35.32公顷,规划达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方便、生产发展、环境友好的目标,为村庄居民提供切合当地特点、与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

第二章概述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村镇规划标准》(GB90188-93)

(4)《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设部[2000]36号)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6)《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2006年6月)

(7)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8)大武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9)大武乡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0)省、市、县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政策文件

二、现状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

1、地理位置

大武乡地处商水西南边陲,距县城25公里,界于周口、驻马店、漯河三市结合部,南部与上蔡县小岳寺乡、华陂乡接壤,西部与郾城县万金乡、青年乡毗邻,北部、东部分别与本县巴村镇、舒庄乡交界。

程刘村位于大武乡西部,东临贾庄,西临洼刘,南与前朱毗邻,北与赵庄接壤。

2、自然条件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48--54米,年平均气温14.5摄氏度,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785.1毫米。

土质为黄沙土,两合土,粘土和黑土。

境内有白马沟和青泥沟经过,土地及人口情况

本行政村辖柴堂和程刘两个自然村,共有560户,2400人,其中柴堂160户,600人左右,程刘400户,1800人左右,全村总耕地面积2500多亩。

人均耕地1.2亩。

3、经济与产业

程刘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养殖及外出务工,村庄耕地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近几年个别农户种植大白菜,100头以上养殖户有4户,农民外出主要从事建筑和进工厂打工。

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700元左右。

4、村庄建设

由于村庄从未做过规划,村庄建设零乱,宅基地大小不一,宅间路宽窄各不同,村内现有小学一所,村委会一处,卫生所3个,其中2个为合作医疗订点。

村庄现无给排水设施,电力设施不足。

三、现状存在主要问题

1、用地与功能布局问题

(1)居民住房布局较散乱,土地浪费较严重;

(2)大部分房屋日照通风条件不良,质量较差,乱搭乱建的现象较为普遍;

(3)室内环卫设施、宅前道路和消防安全条件差;

(4)村内的教学设施不完善,村内缺少幼儿园,学前教育受到影响;

(5)无村民活动场地。

2、道路交通问题

(1)现有的道路网系统不完善,各级道路普遍偏窄。

村内小巷狭窄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

除过境路硬化外,村内其他道路均为土路;

(2)村内道路衔接不通畅,断头路较多;

(3)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

3、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建设问题

(1)无供水设施;

(2)无雨污水排放沟、管系统,无污水处理设施;

(3)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电线乱拉、严重影响的环境卫生质量;

(4)村民家庭多为简易厕所或室外独立厕所,卫生设施条件差。

4、景观风貌问题

(1)房屋不规整,建筑形式杂乱,乡村特色不突出;

(2)住宅院内缺少绿化;

(3)村庄内缺少景观绿化设施与村民休闲娱乐设施、场所。

第三章规划内容

一、基本原则

1、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村实际为出发点,以“治大、治散、治乱、治空”等“治旧”工作为重点,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2、规划原则

(1)尊重村民意愿,遵循村镇建设规律

强调村民参与原则,对规划每一步成果都要征求村民意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做到量力而行,因地制宜。

深入宣传整治工程是党和政府的利民之举,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

(2)规划先行,统筹安排

按照加快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村庄整治规划编制要始终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

使村庄的生活、生产布局合理,体现乡村特点,做到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规划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

(3)保护生态,协调发展

村庄整治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行田、林、路、河、住房、供水、排污等综合治理与土地整治结合起来,集中节约利用土地。

与产业开发等结合起来,鼓励发展纺织服装业和养殖业,改善经济发展基础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以人为本,整体推进

以人为本,重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完善村庄管理制度等村规民约,整体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

(5)各方支持,密切协作

建立集体和村民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社会各方力量支持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有效机制。

也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外来投资参与建设。

明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任务,整合各方力量,加大扶持力度。

与村庄改造相结合,与国家引导性资金政策相结合。

(6)“可操作性”原则

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权衡陈沟村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

二、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

程刘村交通便利,村庄内主、次道路骨架基本成形,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村庄整体上用地较平坦,适合于村庄建设。

村庄历史上无洪涝、地质灾害现象,周边无大的污染源,生态环境尚好,适合居住。

村庄耕地均在村庄周围,耕作半径合理,生产方便。

三、村庄建筑质量评估

根据程刘村的实际,现状建筑根据建筑质量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类建筑:

以两层和新建建筑为主,主体建筑结构完好,维护部件完整,外观较新。

有保留价值的建筑,一类建筑主要为在建或已建的两层建筑。

二类建筑:

主体建筑结构完好,维护部件完整,外观略旧,建筑质量一般,多数为一层,可保留,也可拆除的建筑。

三类建筑:

建筑结构及外观均较差。

属乱拉乱建的村庄建筑,一般为土坯房,也有少量的砖房,一般为一层,周围的环境质量都较差,大多数无人居住的闲置用房,建议拆除的建筑。

第四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目标

1、村庄规划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四清四节”(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基本标准,结合与村民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逐个解决,个个突破,逐步实现新农村、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宏伟目标。

以全面建设小康水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通过环境整治和村庄规划,使该村面貌取得显著改观,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2、总体目标

把村庄建设成:

住房实用美观、设施配套完备、环境整洁优美、道路全部硬化、饮用水质达到标准、厕所卫生符合要求、排水沟渠顺畅清洁、垃圾及粪便作无害化处理、农民医疗文化教育等基本得到保障、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具体目标

(1)村镇等级道路铺装率100%;

(2)自来水普及率100%;

(3)有线网络入户率100%;

(4)垃圾集中收集率100%;

(5)人均绿地面积10平方米左右。

二、规划范围

本次村庄规划范围为原程刘村及附近区域,面积35.32公顷。

三、人口与用地发展指标选择和规模预测

由于城镇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规律,随着户籍和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乡村人口规模上存在着相当大的缩小可能。

然而,考虑到乡村工作的实际,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成年分户等情况都对建设用地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规划村庄建设用地容纳的人口,应包括现状村域范围内常住人口(当地户籍)及其在规划期限内的自然增长的总和。

规划期内村域常住人口总数的计算可按下列公式:

Q=Q1(1+K)n+Q2

其中:

Q—预测人口总数(人);

Q1—现状农业人口数;

Q2—现状非农人口数;

K—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

n—规划年限(2009---2020年,共12年)。

截至2009年,程刘共有560户,2400人。

根据2003年至2008年人口变化推算自然增长率5‰,预测至2020年,人口为2548人。

规划贯彻“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通过逐步整合现状较为分散的村庄空间布局,逐步解决现状存在的各种不合理占用土地的现象。

规划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形成布局合理、产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生态村。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程刘现状建设用地的分析,确定规划用地范围为现状村庄及周边空地,用地规模约为35.32公顷,人均138.62平方米。

第五章规划布局

一、规划布局原则

1、全面综合地安排村庄各类用地。

2、集中紧凑建设,避免无序扩张。

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体现地方特色。

4、新、旧村庄有机衔接,形成有序的空间结构。

二、发展方向

考虑到现状程刘村建设用地浪费较多,空心村现象严重,故本次规划的重点为空心村的改造,盘活用地。

此外在村庄周边适量新增建设用地。

三、规划结构

根据程刘村庄发展态势,在规划期内,整体格局规划形成:

“一村、一心、两组团”的空间格局。

“一村”:

即程刘建设区域范围。

“一心”:

指结合现状村委会,建设广场、文化大院、综合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的村庄公共活动中心。

“两组团”:

指依托现状程刘、柴堂两个自然村的整治建设成两个组团。

四、规划布局

针对目前存在村庄宅基地大小不一;建设零乱;市政基础设施缺乏;公共设施不完善;没有公共绿地及相对集中完善的文化场所;道路网结构不合理等不合理现象,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规划。

1、居住建筑用地

结合自然环境,尊重地方风俗,村庄大环境和居住小环境相协调。

住宅组团布局结合地形灵活布置,住宅布置以独门联排式为主,住宅设计遵循适用、经济、安全、美观、节能的原则尽量利用地方建筑材料。

规划保留村庄一类建筑,整治改造二类建筑,拆除三类建筑。

村庄居住用地主要分为2个组团,即程刘、柴堂两个组团。

共规划住宅用地23.80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67.38%

2、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建筑布置体现村庄特色,重视公共中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公共设施配套水平与村庄人口规模相适应,对村庄公益型、福利型设施予以保证。

公共建筑包括村委会、小学、卫生所、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小超市等公共设施。

共规划公共设施用地1.7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5.01%

3、道路广场用地

建设与乡村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经济适用的道路网系统。

合理组织村庄对外交通及村内部交通,并结合公共活动中心建设小广场。

共规划道路广场用地4.0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1.35%

4、绿化用地

村庄绿地按公共绿地、组团级绿地、庭院绿地三级设置,街道绿化作为补充。

规划公共绿地主要结合村庄坑塘建设;组团绿地一方面注重老年活动场地、儿童活动场所、成年休息娱乐空间,同时配以丰富的花卉、植物,美化环境,调节气氛;另一方面作为抗震防灾的疏散场地,保证必要的空地。

规划组团绿地位于各组团内。

庭院绿化以果树为主,配以花卉作点缀,增加收入、美化环境、丰富生活。

街道绿化作为补充,形成绿树成荫的街道空间,减少污染、提供绿荫、美化村庄。

通过以上措施,实施“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手法,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共规划公共绿地2.39公顷,占总规划建设用地的6.78%

5、集中养殖地

为改善村庄的环境,实现人畜分离。

根据畜禽养殖密度,规划在距村庄居住地500m以外设立集中畜禽养殖场。

合理配置饲养种类,妥善安排,严格管理,与村庄保持合理的距离,为村民创造健康良好的居住环境。

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行政管理设施用地

规划扩建村委会,改善办公条件,建设办公楼,配备相关办公设施,形成全村的基层管理中心。

二、教育机构用地

考虑到教育机构服务半径及用地性质要求,规划扩大小学的规模,并在小学内增加幼儿园,以满足村民对教育设施的需求。

三、文体科技用地

规划在村委会东侧增设文体活动中心,与村委会一起布置。

此外各新规划的住宅组团利用边角用地建设街头小广场、小绿地并安放一些健身器材,成为村民的健身场所。

四、医疗保健用地

规划在村庄西部结合现状诊所建设卫生所和计生室;并将原有个体诊所纳入规范管理共同为村民服务。

五、商业金融用地

规划商业金融设施主要包括日常百货、小超市、药店、银行、百货店、食品店、小吃店、修理店等基层服务机构,主要布置在村庄公共活动中心处,即邮电信号塔西侧。

按着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原则和配套指标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规模为:

公益型公共建筑建设规模

公共建筑项目

建筑面积(m2)

服务人口(人)

位置

备注

1.村委会

300

2548

原址

2.幼儿园、托儿所

1800

2548

小学内

2-6班

3.文化室

300

2548

村委东侧

新建

4.老年活动室

200

2548

小学西侧

5.卫生所、计生站

100

2548

村西头

新建

6.运动场地

2000

2548

村中与绿地合建

新建

7.公用礼堂

800

2548

与文化室合建

8.文化宣传栏

16m

2548

与文化室合建

第七章基础设施工程规划

一、道路规划

1、规划原则

(1)结合村庄土地利用特征及总体规划布局完善道路系统。

(2)充分考虑对外交通,使修建后的道路适应村庄内外交通的发展。

(3)协调道路规划与绿地、市政工程等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远期的关系

(4)结合实际对村庄道路进行合理分级,加强村庄内各组团之间的联系,使村庄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宅间道路有机结合。

2、道路等级划分

根据国家规范和程刘村的实际,村庄道路分为村庄主要道路、村庄次要道路和宅间路三级。

(1)主要道路

村庄主要道路是将村内各条道路与村口连接起来的道路,解决村庄内部各种车辆的对外交通,路面较宽。

规划道路红线15m

(2)次要道路

村庄次要道路是村内各区域与主要道路的连接道路,主要供农用小型机动车及畜力车通行,次要道路交通量及车辆荷载较小,路面宽度为单车道时,可设置必要的错车道。

规划道路红线8~10m

(3)宅间道路

村庄宅间道路是村民宅前屋后与次要道路的连接道路,是村民每日生活、生产的必经之路,宅间道路承担的交通量最小,仅供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路面宽度一般较小。

规划道路红线3m

3、道路布局结构

结合用地布局,规划道路网以现状为基础,拓宽打通部分道路,同时开辟一些新道路,形成传统的方格网式布局,规划将形成“四横三纵”的主次道路网系统。

四横:

即四条东西向主、次道路。

三纵:

即三条南北向主、次道路。

4、道路断面规划

根据道路性质、等级,并综合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组织,以及村庄用地、现状情况等具体条件,因地制宜确定道路的断面型式。

主要道路15(m)=3.0-9.0-3.0

次要道路10(m)=2.0-6.0-2.0

8(m)=1.5+5.0+1.5

宅前路3.0m(路面)

5、道路照明

规划村庄内主次道路上单侧设置路灯。

路灯间距为30米

6、停车场

规划不设置专用停车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应结合院庭建设停车位。

满足停车要求

7、村庄道路竖向规划

村庄道路竖向设计其主要任务:

利用和改造现状道路用地的自然地形,选择合理的设计标高,使之满足车辆安全行驶和排水的要求,同时达到土方工程量最少、投资省、建设速度快、综合效益佳的效果;尽可能减少对原来自然环境的破坏,建造出合乎人群居住和生产的优美环境。

道路竖向规划控制标高的确定:

对于已硬化道路进行拓宽整治处理的,尽量以已有道路的标高为控制标高,充分利用原有路面和路基,减少道路建设的费用。

对于新修道路,基本以部分现状路面及两侧地面标高为控制标高,结合建筑布置、工程管沟敷设要求,同时充分利用现状地形等环境条件进行竖向规划。

二、给水工程规划

1、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村内皆为自备水井,没有集中给水系统。

水质较差,影响村民的身体建康。

2、规划原则

(1)居民生活用水为主,兼顾小型工业用水、公建用水。

(2)居民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工业企业(小型)用水合一体制。

(3)供水务求安全、卫生、可靠。

3、用水量预测

用水量应包括生活、消防、浇洒道路和绿化、管网漏水量和未预见水量,规划采用综合用水量标准为150升/人.日。

则至2020年用水量为:

2548×150﹦382.2立方米/日

则程刘村用水量:

382.2立方米/日。

4、水源

由于村庄用水量小,且离乡驻地较近,规划本村的供水由大武乡驻地给水管网集中统一供水,水源由程刘至大武道路引入DN160自来水管。

5、给水管网规划

为了提高供水的安全性,输水管网采用两条管线,配水管网按规划路网采用环网与枝状相结合方式布设。

沿村庄主次道路上布置DN75给水管,形成环状管网,宅间道路路上布置DN50给水管,满足供水可靠性。

详见给水工程图。

6、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室外给水管道采用PE管,热熔连接。

水表井和阀门井均采用砖砌筑。

井盖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

给水管道敷设在南北向道路的西侧,东西向道路的北侧。

三、排水工程规划

1、现状及存在问题

村内没有排水设施,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对居住环境污染较大。

2、规划原则

(1)注重原有水体对防洪的作用,规划对原有水体尽量保留,充分发挥水体蓄洪补枯的作用。

(2)“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以尽量减少排涝泵站的规模。

(3)注意环境保护,治河治污相结合,体现生态治河的理念。

(4)统筹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树立区域整体观念。

3、排水体制

规划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合流制。

雨水顺地形地势就近排入坑塘内。

生活污水经过排水渠流入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水体。

4、污水量预测

污水量按总用水量的85%计算,则程刘村污水量为324.9立方米/日。

5、排水管网规划

结合地形整个村庄分为南北两个排水分区,规划在主次干道上敷设DN350—DN500排水干管,在宅间道路上敷设DN300排水支管,污水经出户管排入排水支管,由支管入干管,由干管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水体。

详见排水工程规划图。

6、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排水管,承插接口弹性密封圈连接。

排水管在管道连接处,转弯、变径等处设检查井。

排水管道敷设在南北向道路的东侧,东西向道路的南侧。

四、电力工程规划

1、现状及存在问题

程刘村现状有三台变压器,容量分别为200KVA、100KVA及50KVA,电力线路均为架空式,现状供电不足,常有停电现象,线路较乱,影响村容村貌及安全。

2、电源规划

程刘村电源由大武乡35KV变电站供给,10KV电力线路由村庄北边接入村中3台变压器。

3、用电量预测

村庄用电主要是公建和农户用电,综合考虑按每户负荷按3KW/户计算,则用电负荷:

3×600=1800KW。

4、变配电室规划

程刘村总用电负荷为1800KW,共需系数为0.4,同时使用系数取0.8,功率系数取0.85,则变压器总容量为490KW,规划对现状变压器进行扩容。

其中两台160KVA,一台200KVA,负荷率为94.2%。

各变压器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

在各变压器内装设联络开关和熔断器,使变压器间形成联网,正常情况下各变压器独立运行,事故时经倒闸操作后由其它变压器继续向用户供电。

5、线路敷设方式

(1)低压配电网实行分区供电的原则,采用以变压器为中心的树枝放射式结构向各用户供电。

(2)电力线采架空方式,供电线路敷设在南北向道路的西侧,东西向道路的北侧。

(3主次道路单侧每隔30米设置路灯。

五、电信工程规划

电信工程是当今社会、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等产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快推动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电信工程也应尽快深入农村。

依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规范以及各行业发展规划,在村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各行业相对独立部分单独进行,有一定共性部分统一考虑,具体表现在线路建设方面,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

信息工程规划中涉及到的各行业线路均在一个管道沟中敷设,节约用地。

结合中心区商业建筑设置一处邮政服务网点。

通信电缆敷设在南北向道路的西侧,东西向道路的北侧。

六、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1、环境保护规划

(1)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目标。

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推进环境建设。

加强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提高村庄的载体功能。

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实施生态保护战略。

保护程刘村周边的湿地,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现代化水平。

(2)村庄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

其中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养殖厂及沟渠污水臭气。

积极搞好村庄环境卫生,人畜分离,家禽家畜圈养,做好村庄内改水改厕工作,清理垃圾,清扫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