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41770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0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docx

近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

第一节米德与符号互动论的起源

三、米德关于心智(mind)的观点

1、姿态与心智

2、有意义的符号与心智

3、角色扮演与心智

4、心智的发展

1姿态与心智

心智得以产生的社会过程是运用姿态交流的一种方式。

米德认为姿态不仅是心灵和自我出现的基础,而且还是社会得以创生、维持和变迁的根据所在。

米德系统阐述了“姿态对话”(conversationofgestures)的概念,以描绘互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当有机体根据相互间的姿态调整它们各自的反应时,它们便越来越能够协调和组织行为。

2有意义的符号与心智

米德强调,有意义的符号是语言的基础。

人类的语言能力,作为有意义的符号交流,使得为人类所独有的心智和自我能力得以产生。

一个婴儿直到他具有了初步的语言能力才会有心智产生。

心智的能力不是生而有之,它依靠与他人的互动以及解释和运用有意义的符号的能力的获得而产生。

3.角色扮演与心智

运用和解释有意义的姿态中的一个关键过程被米德称作“扮演他人角色”或角色扮演。

具备运用有意义符号的能力意味着一个人可以通过环境中其他人发出的姿态来解读这些人的意向。

角色扮演对于心智产生是关键性的,如果不具备对必须接触的人的观点进行设想的能力,要想适应这些人并与之和谐,是很困难的。

4.心智的起源

米德把心智的发展看作一系列的阶段。

因为婴儿的成需要。

经过他人的有意识的训练,也通过简单的试错,婴儿开始使用有意义的符号指代那些能够满足他需要的事物(如食物、母亲等等)。

为了完成其他的冲动,一个婴儿最终必须获得更大的能力以使用和理解语言;

一旦他能够使用语言,他就可以解读他人的姿态并使他人的倾向在自我之中得到唤醒。

当一个小孩子能够扮演角色的时候,他很快就会有意识地思考、反射和预演反应。

换言之,他表现出初步的被米德称为心智的行为能力。

四、米德关于自我的观点

1、自我的两面:

主我(I)与宾我(me)

2、自我发展的阶段:

玩耍(play)

游戏(game)

一般他人(generalizedothers)

3、自我的社会本质

1、自我的两面:

主我(I)与宾我(me)

米德论证道,每个人都有两面,他称之为“主我”和“宾我”。

一个在其特定情境中行为的人的形象就是米德所命名的“宾我”。

“宾我”代表着他人或更广的共同体的态度。

这些“宾我”形象通过解读其他人在一定情境中特定的姿势,并通过角色扮演或预想更广的共同体的态度而获得。

与宾我相对的是主我,主我是实际上行为的发出者。

2、自我发展的阶段:

米德把自我看作三个阶段的发展,每一个阶段都通过一个与更广泛的其他人组成的听众相联系的角色扮演能力来标识。

游戏阶段,这一阶段通过一个非常有限的角色扮演能力来标识。

一个孩子在同一时间能假想一两个其他人的视野,扮演通常只与想象中的同伴相关的言说与互动,孩子在扮演一个特别的角色中与此同伴对话。

这个扮演阶段以在同一时间内假想少数他人视野的能力为标识。

“游戏”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个人能够在同一时间与多个其他人进行角色扮演。

这种角色扮演的最原型的形式是参与到一个游戏中。

在这个阶段的自我的发展中,游戏情境的数量和多样性便扩大了。

同一般化他人的角色扮演:

他把一般化他人看作一个当下社会集合体的成员间“态度”的共同体。

他现在能与一般化的他人进行角色扮演。

对米德而言,这种扮演和游戏代表了自我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在最后阶段,个人能把他人各种各样的态度一般化,而且能从更广博的视角来看他自己和规范他的行为。

3.自我的社会本质

自我是在社会经验和社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自我发展对于既定个人而言,是其与整个上述过程及与这一过程中的其他人联系的结果。

自我产生于使用语言和扮演其他人角色的能力。

米德认为:

社会自我产生于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解读其他人的姿态,或“持有其他人的态度”,并生发出一个把其自身作为一定情境中的某类客体的一个意像或图像。

而后,这个自我意像作为一个行为刺激物,唤起个人的某种反应。

个人的这些反应转而通过其他人引起进一步的反应,导致使一个人的角色扮演成为可能的姿态的突现,然后这个人生发出新的自我形象和新的行为刺激。

这样,像心智一样,自我便从人们的互动和调整他们彼此反应的三要素模式中产生了。

第三章现象学社会学

第二节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

一、行动的意义

1、行动(action)与行事(act)

2、手头的库存知识(stockofknowledgeathand)

人的行为具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持续的意识过程,是具有时间性的,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已经完成的所作所为,是已经冻结的、空间化的。

前者舒茨称为“行动”(action),而后者,舒茨称为“行事”(act)。

行动的筹划就是一种虚拟的、幻想中的“行事”;而“行事”则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行动”。

在“我”的意识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构造。

当关注从绵延的时间流中挑选出若干经验时,这些经验会被进一步构成一个综合体。

这种经验构成的综合体实际上是“意义构造”,也就是韦伯曾含糊其辞的“意义联系”。

这些意义构造不断积累增长,就组成了舒茨所谓的“手头的库存知识”(stockofknowledgeathand)。

二、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

1、意识流

2、真正的主体间性的理解

前已指出,舒茨认为韦伯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的差别,也没有恰当地区分观察式理解和动机性理解。

而这些失误的关键就在于韦伯没有认识到每个个人的意识流——也就是每个个人行动的主观意想的意义(intendedmeaning)——在本质上是任何他人无法进入的。

因为要理解这种意义,必须和他人一样处于他生活的意识流中,去对他的经验“赋予意义”(如上节所述),但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解释社会学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呢?

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之间也根本不可能相互理解?

舒茨并不这样认为。

他指出,这种观点并不是说他人的体验对我是完全封闭的;也不意味着他人的行为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不可理解。

这种洞察力只是告诉我们“我赋予你的经验的意义,不可能与你在解释这些经验时所赋予的意义完全一样。

也就是说,自我的意义确立过程和对他人经验的理解涉及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意义,即基于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生平情境所形成的不同的经验图式和解释因式。

那么,不同的人之间又是怎样进行沟通的呢?

舒茨发现,当我们在理解他人的行动(比如说语言)时,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的情况,只有当我们发现了他人的意图时,才算是真正的理解。

在这种真正的理解里,在言语的字面意义之外,我们还触及到言语所体现出来的言说者本人的主观经验,正是这种经验赋予言语(或行动)以“表面意义”之外的附加意义。

真正的主体间性的理解涉及两种情况:

一种是没有沟通意图,另一种是具有沟通意图,使用符号的理解。

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我们所把握的意义都介于纯粹的客观意义和绝对的主观意义之间。

一方面,我们既不可能到达他人意想的主观意义,因为我们不可能完全重现他人的意义构成过程,只可能面对该过程的产物;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能只停留在客观意义的层面上,因为在舒茨看来,不触及他人的主体经验的意义理解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理解。

三、社会世界的结构

1、直接经验的世界

你们关系(Thou-relationship)

纯粹的我们关系(pureWe-relationship)

2、匿名的世界

他们关系(They-relationship)

当我们要理解一个人行动的主观意义时,我们竭力体会的是他活生生的意义构成过程,尽可能同时或近似同时地追随其行动所涉及的各种经验的构成行为;而当我们要理解客观意义时,面对的实际上只是一个观念对象(idealobject),是一种类型。

因此,在理解主观意义时,我们往往是和他人处在一个直接经验的世界,在理解客观意义时,我们则是处在一个匿名的世界中。

舒茨是以这种区分为基础,将社会世界描绘成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世界。

直接经验的社会世界的核心是面对面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空间和时间本质上都具有直接性。

参与互动的人会有意识地考虑面对他的人,这种针对他人的态度,舒茨称为“你们取向”,而这种取向所形成的关系则被称为“你们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我”把“你”作为具体的人来看待。

而如果在这种面对面的关系中,每个参与者都彼此相互觉察,并抱着同情态度参与他人的生活,哪怕只有一小会儿,那么也可以称为是“纯粹的我们关系”。

一旦我们从直接社会经验过渡到间接的社会经验,他人的“生动性”就会不断降低。

与“你们关系”中的时空直接性相对,这种情况下时空都是间接的,舒茨称这种关系为“他们关系”。

在间接的社会经验中,我实际上是借助各种理念类型来理解他人,把他们的行动看作是匿名的过程,这种类型化的解释因式,构成了我的库存知识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生活世界的结构

一、生活世界

1、生活世界(lifeworld)

2、自然态度(naturalattitude)

一、生活世界

1、生活世界

是舒茨晚期思想的主要着眼点。

生活世界是指人们在其中度过其日常生活所直接经验的主体间的文化世界。

其特点是“预先给定性”,即他存在于社会个体对他进行任何理论反思和理论研究之前。

这个世界在我们出生前就存在,它具有自己的历史,并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呈现给我们。

生活世界首先是我们进行多种活动的场所,是我们对行动作出反应的场所,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活动也影响着这个世界。

2、自然态度

是指人们在其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具有的态度,日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最初的、朴素的、未经批判反思的态度。

从本质上讲,他认为自然态度本身是建立在对怀疑存而不论的基础上的一种结果。

处于生活世界中的人,其基本特点就是自然态度。

它使人们认为生活世界是不言自明的事实。

二、生活世界的现实结构

1、多重现实的世界

舒茨指出,生活世界不仅仅包括日常现实,还包括其他许多世界,如幻想世界、梦的世界,因此,生活世界是具有多重现实的世界。

这些不同的世界在认知和体验风格上差异巨大。

有限意义域:

现实秩序的构成之所哟不停,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对象在本体论结构上有什么差异,而是我们针对这些现象的经验的意义特点使然。

因此舒茨建议称这些所谓现实的亚世界为有限意义域。

每种有限意义域都有各自不同的认知风格。

至尊现实&准现实:

尽管我们可以说有无数种不同的意义域,但是这些意义域的地位却不尽相同,其中日常生活的显示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再次舒茨借用了詹姆斯的观点,称之为至尊现实。

它是生活世界的中心,其他现实区域相对于他来说都只是准现实,都可以看作是这个基本现实的变样。

2、(简答)现实感与超验感的产生?

(1)、舒茨通过对日常生活这个至尊现实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分析,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感和超验感都是怎样产生的。

(2)、对于具有自然状态的普通人来说,日常生活的现实感首先体现在日常生活这个至尊现实上,尤其体现在他可以直接触及的那部分生活区域。

这部分可直接触及的区域,又有一部分是我通过直接行动来影响、改变的区域,称为“操作区域”,它构成了全部现实的核心。

只有再对这个区域中的物体的经验才给予人最确实的现实感。

从这个核心向外推,就是我可以潜在触及的区域和不可能直接触及,但却可以通过间接行动影响的区域等。

这些区域加在一起,构成了我的工作世界。

因此,从空间上看,日常生活这个“至尊现实”就是占有不同“层”(strata)的工作世界。

而日常生活作为工作世界表明日常生活的现实感恰恰是通过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构成的。

(3)、舒茨对生活世界的时间结构的分析则更充分的揭示了我们的超验感是怎样产生的。

世界的许多部分并不因为我此刻不在场,没有我行动的参与就不存在。

生活世界的时间结构正是普通人超验感的现实基础。

三、生活世界的知识问题

1、“手头的库存知识”之形成

生平情境(biographicalsituation)

2、“手头的库存知识”之特点

3、“手头的库存知识”如何发挥作用?

1、“手头的库存知识”之形成?

这些知识是普通人在主体间性的世界中逐渐形成的。

生活世界的时间结构是理解库存知识的关键所在。

生平情境:

生活世界的时间结构涉及普通人的生活的历史,舒茨称之为生平情境一个行动者所在任何一个情境不仅仅是现在,不仅仅是此时此刻,它还是历史性的。

这里关注的历史性是指一个人进入的情境是和他所有以往主观经验的积淀密不可分的。

2、“手头的库存知识”之特点

普通人的库存是不连贯的、模糊地(只有一小部分才是清楚地。

)往往不免于矛盾。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知识足够了。

他们使用这些知识是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

是一种用来解释社会的可靠地窍门知识。

3、“手头的库存知识”如何发挥作用?

(1)、舒茨主要从类型化、关联性角度来理解库存知识的。

(2)、舒茨强调生活世界的库存知识主要是类型化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次遇到的情境彼此不同,但我们手头上的知识是有限的。

普通人总是可以将不断变化的情境标准化变成例行的情况,然后适用类型化的库存知识来处理。

(3)、在生活世界中,库存知识与具体情境之间的联系都受到关联性的限制。

普通人根据关联性组织自己的库存知识。

类型化与关联性:

(1)类型化强调库存知识不是科学知识那样的体系结构,而是有一些处理不同类型的情境的办法组成的。

类型化的程度取决于我们所面对的人与情境的某种现象社会学性质。

类型化知识与库存知识的习惯性联系在一起。

(2)关联性问题描述的是生活世界最重要、同时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指在一个情境中什么问题会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考虑的主题。

涉及三个方面:

主题关联、动机关联、解释关联。

舒茨指出,在生活世界中情境的的构成,获取和运用知识,库存知识与具体情境之间的联系都受到关联性的限制。

普通人根据关联性来组织自己的库存知识。

四、社会学方法论

1、一阶构造与二阶构造

2、社会科学的理论建构须遵循以下假定:

关联性假定、适当性假定、逻辑一贯性假定、相容性假定

普通人对社会世界的构造,就是一阶构造,而社会学家的构造则是对社会行动者的构造的构造,属于二阶构造(secondorderconstructs)。

这样看来,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难题就是,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科学的特点,在一阶构造的基础上建立二阶构造;另一方面又要遵循科学世界这个“准现实”的独特认知风格,保证科学家“超然观察者”的形象,使其二阶构造不受一阶构造中的实践目标的干扰。

舒茨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社会科学构想的各种“类型”——即有关社会世界的科学构造——就必须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假定:

(1)关联性假定:

社会科学家设想的各种类型必须符合关联性的原理,即社会科学家的构造也受到他们所创造的关联系统的限制。

这一点实际上是韦伯所谓“价值关联性”思想的一个新表述。

(2)适当性假定:

在构造有关人的行动的科学模式时必须考虑到,这些行动都是由处在生活世界中的个人完成的,而这些普通人在完成这些行动时借助了他们己经理解的类型构造。

这一假定保证了社会科学家对社会现实的构造和常识性的构造之间的一贯性(这一点是自然科学无需考虑的)。

(3)逻辑一贯性假定社会科学家设想的构造体系要具有最高程度的清晰性,要完全符合形式逻辑的原理(而日常生活中的库存知识并不具有这一特性)。

这一点可以保证科学构造的客观有效性。

(4)相容性假定:

社会科学家构想的类型必须只包含那些科学上可以验证的假设,这些假设又必须与我们的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相容。

上面四项假定中的前两项阐述了解释社会学与日常生活的常识基础之间的关联,保证了解释社会学的“解释性”;而后两项则明确了解释社会学中的科学认识论基础,保证了解释社会学的“科学性”。

可以看出,舒茨利用自己对生活世界的分析,强调了社会科学作为二阶构造的特点,丰富并发展了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二章常人方法论

常人方法学分析的是普通人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基本方法。

常人方法论的基本思想

一、常人方法论的创始人——加芬克尔

HaroldGarfinkel(1917—)《常人方法论研究》(1967)

二、常人方法论的理论旨趣

1、社会学研究应该面向日常生活

2、社会学本身也是一种日常活动

三、常人方法论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

1、批判传统社会学日益脱离社会实践的倾向

2、批判传统社会学关于社会和人的形象的假定

3、批判传统社会学的科学主义趋向

三、社会秩序的性质:

对帕森斯的批判

1、霍布斯的秩序问题

2、帕森斯的“规范内化模式”

3、加芬克尔的解释

1、常人方法论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对应三)

(1)对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日益脱离社会进行了经验的批判。

常人方法论认为,传统社会学长期以来一直忽略了对日常生活现实的分析研究,用空洞概念说明社会现实,实质上扭曲了社会现实本身。

常人方法论要求摒弃传统社会学已建立的理论和方法,直接建构起解释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和方法。

(2)拒斥传统社会学研究中建立在科学主义与客观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学假定。

一是对社会事实的假定。

传统社会学假定社会事实是一种外在于个人的客观存在物;而常人方法论认为社会事实是处于不断建构过程中的。

二是关于“人的模型”的假定。

加芬克尔指出,传统的“人的模型”有两种,“文化的傀儡”和“心理的傀儡”,都忽略了人类实践的积极的创造本质。

(3)对传统社会学科学理性的批判。

加芬克尔指出,传统社会学用科学理性来确定日常生活实践活动是有问题的,不仅造成了对人类行动自身的误解,而且扭曲了人类行动自身。

2.常人方法论对帕森斯关于“社会秩序性质”批判

(1)霍布斯的秩序问题。

所谓“霍布斯秩序问题”指霍布斯提出的“人类的共同生活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问题。

霍布斯本人的答案是,通过一个由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来支持的最强有力的统治者的专制和命令。

(2)帕森斯的“规范内化模式”。

帕森斯将秩序问题与行动和价值结合起来,建立了他的“唯意志论”。

帕森斯的“内化模式”包括三方面:

①稳定的社会秩序依赖着行动者在行动时遵守规范或者规则;

②规范或规则是社会独立于个人预先决定的;

③对维持一种社会秩序来说,关键是在行动者的意识中被内化的道德性的规范。

(3)常人方法论的行动理论却是对帕森斯行动理论的三个命题的颠倒。

①稳定的、一再出现的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权益性努力的成果。

②规则与其说是先于行动,作为行动的“蓝图”和“规定”发挥的作用,不如说是在行动之后,是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可描述的”一种工具。

③社会的秩序的基础,如果有的话,也是认知性的,而非规范性的。

3.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的特征?

(1)行动的权宜性。

行动并非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根据场景条件,依赖自身“永无止境”的努力完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加芬克尔才称普通人的行为是一项成就。

(2)日常实践的可说明性。

日常生活实践是一种可说明的实践,是可观察的和可报道的实践,或正处在观察和报道实践之中的人们所能利用的实践。

可说明性意味着,实践或行动的某些部分可以被参与者或旁观者向他人描述、报道,成为可认识的行动或实践。

(3)日常表达的索引性。

索引性指人的行动和场景之外的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的复杂的关联。

索引性在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论中居于重要地位,日常实践的可说明性本质上就是索引性表达。

就其意义而言,索引性事完全依赖于其情境的,是由情境限定的。

(4)日常行动的反身性。

在日常实践中,行动、场景和说明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整体,行动处于局部场景中,而这个局部场景又是行动的建构物,说明既是使行动成为可理解的条件,本身也是行动的构成成分,说明与场景之间也存在类似的构成的辩证关系。

日常行动就是一个日常行动反身性建构过程。

4.常人方法论对社会学推理实践的理解

(1)常人方法论的无差异。

常人方法论的研究旨趣一开始就同时指向普通人和社会学家的说明实践,并且认为两者没有本质的不同。

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类似于韦伯的“价值中立”;二是“知识平等论”,即常识推理与社会学推理的对称性。

常人方法论的无差异还包含着对社会学方法论的反身性主张。

(2)方法论的独特适当性。

常人方法论研究者拒斥传统社会学标准化的研究方式,也拒斥非反思性的社会学推理。

他们遵循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使用现象学表述方法呈现事物的本来面目。

通过直接观察,偏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的运用,根据研究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使用各种现有的研究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

(3)破坏性实验。

这是加芬克尔创立的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打破常规来发现常规,开展破坏性实验依赖的条件:

①情境结构是构造的,以便被研究对象不将之当做实验、游戏和骗局;②对象没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来重新构造现实情境;③对象没有获得帮助以形成新的界定。

第四章新功能主义(neo-functionalism)

第一节新功能主义及其特征

一、新功能主义

新功能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社会学界兴起的一股力图综合当代最新研究成果,以重新建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传统的流派或理论发展趋势。

二、学术背景

1、自1960年代中后期起,美国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剧烈变动,促使社会学理论家重新思索社会学方向,各种新理论纷纷兴起,向帕森斯的“巨型理论”发起冲击。

2、从70年代后期起,各种理论内部开始出现进行新的综合的种种尝试。

新功能主义正是力图以批判地继承帕森斯理论遗产,开辟一条新的综合之路而产生的。

三、新功能主义的特点

1、对帕森斯理论传统持批判继承态度。

2、对1970年代的各种反帕森斯理论的流派保持开放态度,力图在功能主义理论传统基础上整合上述理论。

3、新功能主义尚未具备统一的理论形态。

第二节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

一、生平与著作

二、社会学方法论

1、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

2、科学思想连续统

3、后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

亚历山大倡导新功能主义观点和对传统功能主义的重构,突出地表现在其方法论和研究取向等方面的转向。

一、以后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

新功能主义的方法论的基础是后实证主义,而传统的功能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

亚历山大在《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中,通篇分析了后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在方法论上的对立性。

亚历山大提出,传统的实证主义有四个基本假定:

第一,认为经验观察与非经验陈述之间有根本的认识论上的分野;

第二,认为普遍性或抽象性的东西对经验趋向的学科没有重要意义;

第三,认为一般性和理论性的问题只能通过经验观察来加以评价;

第四,认为科学的发展是“渐进性的”,即直线性和积累性的。

与实证主义的这四个基本假定相对立,亚历山大认为后实证主义也有四个基本假定:

第一,所有科学资料都受理论的指导。

事实与理论的区分既不是出于认识论上,也不是出于本体论上的需要,而是出于分析上的需要;

第二,科学成果并不仅仅依赖于经验证明;

第三,一般性理论的形成是武断的和平行的,而不是怀疑性和垂直的;

第四,只有当经验事实的变化为新的理论所认识后,才会出现科学观念的根本变化。

2、科学思想连续统

亚历山大的后实证主义观点还包括对科学观的更新。

他提出:

“科学可以被看作这样一种学术过程,它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环境脉络之中:

一是经验观察到的世界,另一是非经验的形而上学世界。

研究不只是依赖于经验基础,还依赖于非经验的概念。

即认为社会学理论在时空上并非仅仅沿科学连续统发展,它是由传统所传递并为人们所创造的。

科学实际上依赖于传统,即使当它是理性的时候也是如此。

社会学是一门经验性的社会科学,它需要严格的检验、事实、证实和证伪。

然而,在我看来,所有这些科学活动都发生于未经严格的经验评价的传统之中。

亚历山大提出,科学连续统中的每一层次的要素可能都是重要的,有时甚至是有决定意义的,故不应片面强调某一层次的要素。

三、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观

1、行动的维度:

解释性与策略性

2、行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