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41771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题;共2分)

1.(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双节”长假首日,全国各地相当多的高速公路因免费通行成为中国式拥堵中的一道别样风景,专家认为中国高速公路全面取消收费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企求一挥而就。

相关机构应该关心的是,免费之后该怎样治理拥堵?

不能因噎废食,让拥堵成为继续收费的理由。

A.别样    

B.循序渐进    

C.一挥而就    

D.因噎废食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4分)

2.(6分)(2019高二上·盐城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横渠四句

冯友兰

张载的四句话,我称之为“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说出了人的特点,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这四句中的那四个“为”字的主词,可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

无论如何,从一般人的观点看,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很费解。

其实,并不费解。

宋朝有一个无名诗人,在客店的墙上题了两句诗: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这是以孔子为人类的代表。

他应当说:

“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

”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中,如月球,虽然也有山河大地,但没有人了解,没有人赏识,这就是“长如夜”。

自从人类登上月球,它的山河大地被了解,被赏识。

万古的月球,好像开了一盏明灯,这就不是“长如夜”了。

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情况,也是如此。

地球上的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

人在创造历史文化的时候,他就为天地“立心”了。

人所立之“心”,是宇宙“底”(所有格)心,不是宇宙“的”(形容词)心。

第二句是“为生民立命”。

“立命”二字,在儒家经典中,初见于《孟子》。

孟子说: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心上》)儒家所谓“命”,是指人在宇宙间所遭遇的幸或不幸,认为这是人所不能自主的。

信宗教的人,于不能自主之中,要求一个“主”。

信基督教的人遇见不能自决的事,就祷告“上帝”,求他的“主”帮助他决定。

祈祷以后,他自己再作决定。

即使这个决定还是以前的决定,他也认为这是他的“主”替他作的决定。

儒家指出,不需要这个“主”。

人在宇宙间所遇到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不能控制的。

既然个人不能控制,那就顺其自然,而只做个人所应该做的事。

这就是“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

人的精神境界达到这样的高度,宗教对于他就失去作用了。

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实,真能代替宗教的是哲学。

第三、四句都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事。

对于禽兽,只有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也无所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合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的人,儒家称为“圣人”。

儒家认为,圣人最宜于做社会最高统治者,因为他是廓然大公。

柏拉图认为,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最合适的统治者是哲学家,即把哲学与政治实践结合起来的所谓“哲学王”。

儒家也认为,有圣人之德者,才宜于居最高统治者之位,这就是所谓“圣王”。

《庄子·天下》认为,最高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哲学。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利用这个传统的说法欺骗人民。

照他们的解释,不是圣人最宜于为王,而是为王者必定是圣人。

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关统治者的事都称为“圣”。

皇帝的名字称为“圣讳”,皇帝的命令称为“圣旨”,甚至于皇帝的身体也称为“圣躬”。

欺骗终究是欺骗,没有人信以为真。

在中国哲学史中,从孟子起,就把政治分为两种:

一种名为“王”,一种名为“霸”。

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

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用武力征服来建立和维持其统治的,这些都是霸。

至于以德服人的,则还没有。

宋明以来,道学和反道学的“王霸之辨”,其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此。

 

照我的了解,圣人之所以为圣,全在于他的最高精神境界。

中国哲学的传统认为最宜于为王的人是圣人,因为有圣人之德的人是大公无私的。

程颢说:

“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程氏文集》卷二)大公无私,只有最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如此。

所以,只有圣人才最宜于为王。

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真正意义。

【注释】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

字子厚。

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1)下列关于“横渠四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概括了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突出人的特点。

B.“为天地立心”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

人创造历史文化才算是为天地立心。

C.“为生民立命”中所谓“命”是指人所遭遇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能控制,人可以自主,只做自己所应该做的事。

D.“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两句表明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在于,人要为过去圣人继承他们的绝学,为后代万世开创太平天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化用宋朝诗人诗句为“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证明人为天地立心的重要意义。

B.第三段引用孟子的话“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交代“立命”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C.第三段将基督教徒与儒家遇事不能自决时的各自做法进行类比,阐述儒家所谓“立命”的真正含义。

D.第七段分析两种政治类型,认为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从而得出中国的历代王朝实际上都是霸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在天地之间,可以了解、赏识宇宙的山河大地,这是对人在宇宙间地位的肯定,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因为从属于宇宙所以缺乏自主权利。

B.大公无私是圣人之德,只有最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如此。

中国哲学的传统认为只要圣人为王,他们就能大公无私,普万物而无心。

C.《庄子·天下》认为,最高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

确定安身立命之道,实为“外王”之学;成就君王的功业,是“内圣”之学。

D.儒家将命运与修身合而为一,将外在客观性与内在主动性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天与人、顺应自然与自强进取结合起来。

3.(18分)(2016高三·深圳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①,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②,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

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

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

“你在这里作什么?

”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

宝玉笑道:

“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

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

”林黛玉道:

“撂在水里不好。

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蹋了。

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

如今扫起来,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

“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

”黛玉道:

“什么书?

”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

“不过是《中庸》、《大学》。

”黛玉笑道:

“你又在我跟前弄鬼。

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

”宝玉道:

“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

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

真真这是好文章!

你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

”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词。

宝玉笑道:

“妹妹你说好不好?

”林黛玉笑道:

“果然有趣。

”宝玉笑道:

“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③”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

“你这该死的胡说!

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

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

宝玉着了忙,向前拦住说道:

“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

原是我说错了。

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吊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一面笑道:

“一般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

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

’④”宝玉听了笑道:

“你这个呢?

我也告诉去。

”林黛玉笑道:

“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

“正紧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

”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

“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

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

快回去换衣裳去罢。

”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

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

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那边走。

偶然两句,只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他唱道是: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

“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

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想毕,又后悔不该误想,担搁了听曲子。

再侧耳时,只听唱道: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上,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

“你在幽闺自怜”⑤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

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注】①中浣指每月的中旬。

②《会真记》即唐代元稹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因文中有“会真”诗三十韵,故又称《会真记》。

金、元人把其中的故事演为诸宫调和杂剧,名为《西厢记》,这里指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

③倾国倾城貌:

金批本《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张生称自己是“多愁多病身”,莺莺是“倾国倾城貌”。

④“苗而不秀”两句即中看不中用的意思,语出《西厢记》金批本第四本第二折。

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见《牡丹亭·惊梦》。

(1)下列对这篇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宝玉深知《西厢记》是禁书,也知道《中庸》《大学》是该读之书,可他还是偷偷阅读,正表明了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和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

B.黛玉微腮带怒,薄面含嗔,转身就走,要到贾政和王夫人跟前告状,既要躲开口没遮拦的贾宝玉,又要避免把这个敏感的话题进行下去。

C.“银样蜡枪头”是《西厢记》中红娘挖苦张生中看不中用的话,黛玉此时以此挖苦宝玉,说明黛玉对宝玉的言行非常生气。

D.在黛玉听曲这一段中,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完整描绘出了一幅在艺术欣赏中产生共鸣的画面。

E.从读《西厢记》到赏《牡丹亭》,层层推进,黛玉对自己命运的认识一步步模糊起来。

这于花柳繁华之时唱出的悲歌,更令人痛心疾首。

(2)选文缘起黛玉偶见宝玉品《西厢》,情节动人,请简要概括这部分选文的主要情节。

(3)选文最后一段惟妙惟肖地展示了黛玉的心理变化。

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4)一样惜花爱花,但宝黛二人葬花的方式不同,其内在心态自然也不同。

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1分)(2016高二上·湖南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姚燧传

姚燧,字端甫,父格。

燧生三岁而孤,育于伯父枢。

枢隐居苏门,谓燧蒙暗,教督之甚急,燧不能堪。

杨奂驰书止之曰:

“燧,令器也,长自有成尔,何以急为!

”且许醮以女。

年十三,见许衡于苏门。

十八,始受学于长安。

时未尝为文,视流辈所作,惟见其不如古人,则心弗是也。

二十四,始读韩退之文,试习为之,人谓有作者风。

稍就正于衡,衡亦赏其辞,且戒之曰:

“弓矢为物,以待盗也;使盗得之,亦将待人。

文章固发闻士子之利器,然先有能一世之名,将何以应人之见役者哉!

非其人而与之,与非其人而拒之,钧罪也,非周身斯世之道也。

燧之学,有得于许衡,由穷理致知,反躬实践,为世名儒。

盖自延祐以前,文章大匠,莫能先之。

或谓世无知燧者,曰:

“岂惟知之,读而能句,句而得其意者,犹寡。

”当时孝子顺孙,欲发挥其先德,必得燧文始可传信;其不得者,每为愧耻。

故三十年间,国朝名臣世勋、显行盛德,皆燧所书。

每来谒文,必其行业可嘉,然后许可,辞无溢美。

时高丽沈阳王父子,连姻帝室,倾赀结朝臣。

一日,欲求燧诗文,燧靳不与,至奉旨,乃与之。

王赠谢币帛、金玉、名画五十篚,盛陈致燧。

燧即分散诸属官及史胥侍从,止留金银,付翰林院为公用器皿,燧一无所取。

人问之,燧曰:

“彼番邦小国,唯以货利为重,吾能轻之,使知大朝不以是为意”。

其器识豪迈过人类如此。

然颇恃才,轻视赵孟頫、元明善辈,故君子以是少之。

至大元年,燧年已七十,起燧为太子宾客。

未几,除承旨学士,寻拜太子少傅。

武宗面谕燧,燧拜辞,谢曰:

“昔臣先伯父枢尝除是官,尚不敢拜,臣何敢受!

”明年,授荣禄大夫。

四年,得告南归,中书以承旨召;明年,复召。

燧以病,俱不赴。

卒于家,年七十六。

节选自《元史·姚燧传》

(1)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燧不能堪                堪:

忍受    

B.非周身斯世之道也        周:

普遍、全面    

C.辞无溢美                溢:

过分    

D.故君子以是少之          少:

轻视    

(2)下列各组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姚燧“为世名儒”的一组是()

①试习为之,人谓有作者风

②文章大匠,莫能先之

③当时孝子顺孙,欲发挥其先德,必得燧文始可传信

④其不得者,每为愧耻

⑤国朝名臣世勋、显行盛德,皆燧所书

⑥轻视赵孟頫、元明善辈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燧三岁时就失去父亲,由他的伯父抚育。

伯父认为他很愚笨,对他严加管束。

B.姚燧年轻时认为时人文章远不如古人,心里极不以为然,后经许衡指点、自己努力,终成一代名儒。

C.人们争先向姚燧索取文章,并以得到姚燧的文章为荣。

姚燧也乐在其中,一一满足人们的要求。

D.面对高丽沈阳王父子送来的财物,姚燧能分散去留有度,表现了大国的风范和他过人的器量与见识。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所学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燧,令器也,长自有成尔,何以急为!

②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11分)

5.(11分)(2017·杨浦模拟)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宋)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1)。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

(2),刚道(3)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白头翁:

指老船夫。

②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

③刚道:

“硬说”的意思。

(1)“一叶”在词中指________。

(2)请选词中一典故,分析其作用。

(3)请对上阕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五、默写(共1题;共6分)

6.(6分)(2019高三下·陕西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六国王侯的“________”、女儿、孙女,只能“________”,乘着辇车来到秦国。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年少新婚,意气风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中,作者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者,牡丹是“________”,莲花是“________”。

六、语言运用(共2题;共4分)

7.(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她告诉我说,近几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收集、整理民间故事。

B.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

C.《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短短九个月里,该书便重印了九次。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要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8.(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朱光潜的《谈美》一书中还谈论了美感与快感的区别,      ,      ,      ,      ,      。

________,它不包含功利目的,它使人暂时忘记自我而专注于欣赏对象当中。

所以说,艺术可以使人出世。

①那么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

②区分了这两种极易混淆的感觉

③指出“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

④当我们感觉到高兴而联想到自身的欲望时

⑤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

⑥用“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这一生动的比喻

A.⑥②③④①⑤    

B.④①⑤②⑥③    

C.③④①⑥②⑤    

D.②④①⑤⑥③    

七、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

9.(5分)(2015高一上·重庆期中)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日,网曝江苏男孩剐蹭轿车留字条道歉,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据该男孩介绍自己是江苏当地的一名学生,事发当日,他骑自行车突然摔倒,爬起来后发现路边停着的一辆轿车被他刮蹭到,当即决定原地等候车主回来。

可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人,附近的围观民众也纷纷劝他回家,可他仍坚持要等车主回来。

眼见着车主迟迟不回,该男孩便撕下作业本,写了个留言条道歉,并且说明了情况,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

此事通过微博很快传遍全国,该生的做法得到网民的纷纷称赞。

如果你是车主,你将如何回复这位中学生?

如果你是称赞他的网民,你又将如何跟帖?

每句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10.(5分)(2019高二上·包头期中)下面是中国银行信用卡办理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化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八、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1.(5分)(2017高一上·汕头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

秦始皇、刘邦、唐太宗、屈原、烛之武、蔺相如、廉颇、苏武、孔子、庄子、司马迁、张衡、诸葛亮、苏轼等。

这些名字“在历史的天空闪烁,人间的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以上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散发着的“英雄气”有许多依然有现实意义。

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呢?

请从以上人物中选取两三个来解读。

要求选好人物,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题;共2分)

1-1、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4分)

2-1、

2-2、

2-3、

3-1、

3-2、

3-3、

3-4、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

4-2、

4-3、

4-4、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五、默写(共1题;共6分)

6-1、

6-2、

6-3、

六、语言运用(共2题;共4分)

7-1、

8-1、

七、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

9-1、

10-1、

八、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