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462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ocx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中文摘要错误!

未定义书签。

英文摘要错误!

未定义书签。

目录错误!

未定义书签。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义1

2.股利政策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2

2.1西方上市公司主要股利政策理论2

2.1.1代理成本理论.2

2.1.2信号理论2

2.1.3股利无关论.2

2.1.4税收偏好理论.3

2.2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3

2.2.1不分配公司比例大,股利支付率偏低3

2.2.2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3

2.2.3高派现象日益突出.3

3.格力电器股利政策的分析4

3.1格力电器股利分配实例.4

3.2格力集团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5

3.2.1内部影响因素分析.5

3.2.2外部因素分析.6

3.3格力电器股利政策的问题.7

3.3.1股利政策波动多变,缺乏长期目标和连续性7

3.3.2高派现象严重.8

3.3.3股东激励不足.8

3.4产生问题的原因.8

3.4.1股权结构不合理.8

3.4.2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9

3.4.3证券市场不成熟,监管落后.9

3.5出现的问题带来的危害.10

3.5.1加剧投机行为,影响股价的稳定10

3.5.2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10

4.对策及建议11

4.1解决对策11

4.1.1优化企业股权结构.11

4.1.2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11

4.1.3实行股东大会网络化.11

4.2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借鉴意义11

4.2.1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11

4.2.2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12

4.2.3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落实监督机制12

4.2.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我国股利政策制度12

4.2.5鼓励上市公司制定长期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13

5.结语13

参考文献15

致谢错误!

未定义书签。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股利政策是以公司发展为目标,以股价稳定为核心,在平衡企业内外部相关集团利益的基础上,就与股利分配有关的各种事项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和方针政策。

股利分配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资金来源和公司的对外形象,一个好

的股利政策可使投资者建立投资信心,为公司创造有利的融资环境。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与西方国家有较大的差距。

国内上市公司的

股利分配政策虽各有差异,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政策方面的一些共同问题。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核心理财活动内容之一,恰当的股

利政策有利于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股利分配政策也各有差异。

股利分配方式、分配政策及其影响因素、不合理性及其原因等,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本文以珠海格力电器为研究对象。

该公司成立于1911年,在1996年11月

在深证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净利润154亿元。

1格力电器连续八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在中国家电行业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格力电器股利政策进行研究,从理论以及微观和宏观等方面分析有关因素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并对该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简单评析,指出其中的不合理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希望对优化格力电器目前的股利分配政策提供参考,也希望对其他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合理化制定提供建议。

1.2研究意义

本文将以格力电器为例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一些问题,探讨股利分配政策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差距过大的现状下,这一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使公司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2.股利政策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

2.1西方上市公司主要股利政策理论

2.1.1代理成本理论

股东和公司管理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为了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损失,就要监督和约束公司管理者的行为,这样势必导致代理成本的发生。

而股利政策从两方面对代理成本产生影响:

一方面,Jensen(1983)等人认为通过签订债务合同限定股利的发放,可以阻止债权人财富向股东的转移,有利于缓和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摩擦。

另一方面,股利政策可通过增强资本市场对公司的监控力度降低代理成本。

2.1.2信号理论信号理论认为作为内部人的公司管理者和公司外部者——投资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股利政策负有向外界传递有关企业价值的信息功能。

因此,占有更多有关公司的投资前景、盈利状况和未来现金流信息的管理者可选择股利的支付水平以传递公司的这些内部信息给外部投资者,从而对股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价值。

2.1.3股利无关论

股利无关论的主要代表者米勒和莫迪格莱尼教授(MM)认为企业的价值仅仅

取决于企业的资产投资决策,而与如何在股利和留存收益之间进行利润的分配没有关系。

然而,该结论成立需要一系列前提条件,在这些假设前提下股利政策才

能影响企业价值,当逐步放宽这些假设条件时,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是存在相关关系的,这也是MM!

论的价值所在。

2.1.4税收偏好理论

税收偏好理论认为由于税收利益即长期资本利得适用税率低于股利适用税率,且可延期支付,投资者会偏好较低的股利支付率,愿意把大部分受益保留在公司中。

因此在税收偏差理论之下,零股利政策将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2.2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

2.2.1不分配公司比例大,股利支付率偏低

股东投资上市公司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分享公司的经营成果,但我国上市公

司股利分配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分配的比例大。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0-2016期

间,没有分配股利的公司占到了所有上市公司的48.29%。

2此外,股利收益率大

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一般水准。

2015年各大个公司的年报中,204家分红预案的公司仅有5家公司股息率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2.25%),仅占这些公司2009年净利润总和的21%

2.2.2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连续、稳定的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的体现。

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无论是股利支付率还是股利分配形式都是频繁多变,缺乏连

续性,随机性很大。

我国的上市公司只有一小部分进行股利分配,而且分配时也没有一个稳定的政策可以遵循。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股价的异常波动。

2.2.3高派现象日益突出

2000年之后证券市场出现了高派现象,除了极少数的民营公司,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都有绝对的控股地位,借助“公司首次筹资上市一高比例派现一

取得再融资资格一再融资一继续高比例派现政策”这样一种特殊的融资循环机制,通过现金股利套取上市公司自由支配的现金流。

近年来高派现公司数量呈明

显的上升趋势,高派现现象日益呈现

3.格力电器股利政策的分析

3.1格力电器股利分配实例

本文将就格力电器2011-2016年的股利分配情况以及对其所实施的股利分配政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表1:

格力电器2011—2016年盈利及股利发放情况一览表单位:

项目

年度

本年净利润

股利分配情况

2011

509,616,750.86

10转增5股派4元

2012

628,159,140.11

未知

2013

1,269,757,864.51

10转增5股派3元

2014

2,102,744,338.96

10转增5股派3元

2015

2,913,450,350.15

10转增5股派5元

2016

4,275,721,624.27

10派3元

资料来源:

深圳证券交易所

 

表2:

格力电器2014-2016年现金分红情况表单位:

年度分红

现金分红金额(含税)

分红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

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的比率

年度可分配利润

2014

939,296,250.00

2,913,450,350.15

32.24%

5,902,215,639.

84

2015

375,718,500.00

1,966,518,865.23

19.11%

3,617,562,121.

32

2016

250,479,000.00

1,269,757,864.51

19.73%

1,983,984,167.

74

最近一年平均现金分红金额占最近年均净利润的比例(%

23.69%

资料来源:

格力电器年度报告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格力电器的净利润从2011年开始一直到2016年每年

都呈上升趋势,并且每年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大,2013年比2012年增长83.56%,

是近几年涨幅最大的一年,2016年年净利润高达4,275,721,624.27元,比2015年增长了约49.58%,这段时间可以看成是格力电器的成长期。

由此同时,我们看到从2011年到2016年,格力电器每年都在发放股利,但是格力电器采取的股利政策并不固定。

从2013年到2015年格力电器的现金分红情况看,三年来公司的分红大约都在本年净利润的20%以上,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15年的公司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率的百分之32.24%,格力电器出现了

高派现象。

在本案例中,从2013-2015年现金分红情况表和2013-2015年格力电器的盈利情况来看,现金分红金额从2013年的250,479,000.00元增长到2015年的939,296,250.00元,年均增长率为100%,相应的格力电器的净利润也从2013年的1,269,757,864.51元增长到2015年的2,913,450,350.15元,年均增长率为51.51%。

由此可以得出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呈正相关关系,可见格力电器的管理者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和经营情况有着比较乐观的态度,这也会给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带来积极的信息,对格力电器有良好的前景。

3.2格力集团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公司的股利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其盈余稳定性的影响,并且公司决定是否分配股利或者分配多少股利不能只考虑以往的盈余水平,同时还必须考虑当期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前景。

一般而言,盈利越稳定或收益率愈有规律的公司更易预测和控制未来的盈利,其股利支付率也愈高;反之,盈利愈不稳定或者没有规律的公司更难于预测和控制未来的盈利,其股利支付率往往也愈低。

格力电器在2011年2015年净资产收益表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公司采用较为宽松的股利分配政策,现金股利发放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同时每股收益却是呈不规律变化,这就不利于公司很好预测和控制未来的盈利情况,因此股利支付率具有很不稳定性。

公司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也就具有较强的股利发放能力。

许多小公司和新成立的公司较多地依赖内部融资,其股利支付率比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低得多一般来说,而规模大、成熟的公司比规模小新创业的公司具有更多的外部筹资渠道和更低的筹资成本,具有较强的股利发放能力。

格力电器作为国内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很强的筹资能力。

另一方面,公司的负债水平也会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负债率越高的公司通常越不愿意将利润分配出去,这主要是因为负债过高,会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经理层厌恶风险,所以有调节财务风险的需求,而股票股利和转增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近几年,格力电器销售规模扩大,应付、预收账款等负债增加,造成了较高资产负债率,而较高的负债水平则对其股利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该企业在利润大幅度增加的时候,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

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也是影响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资金的灵活周转是企业生产经营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所以,现金股利的分配自然也应该以不危及企业经营所需资金的流动性为前提。

如果公司资产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现金收支状况良好,则它的股利支付能力也较强;如果公司因扩充或偿债已消耗大量现金,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差,大幅度支付现金股利则非明智之举。

股利政策最终要由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来决定,股东在税收、股权稀释方面的意愿也会对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

3.2.2外部因素分析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将影响公司的投资机会和财务状况,并与股东和债权人的福利密切相关,为了保护各方利益,国家通过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规范,以确定股利分配的法律边界。

我国法律法规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司法》、《个人所得税法》、《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的相关内容和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中。

在通常情况下,公司总是被经理们或大股东等“内部人”控制,而实行低股利或不分配股利政策时最大的受害者往往是广大的小股东,有效的法律保护可以阻止内部人滥用留存收益,迫使他们把公司收益分配给股东,起到了保护小股东利益的作用。

宏观经济形式和国家经济政策。

上市公司在确定利润分配方案时,都要从公司的长远发展着想,因此就必然要把以前及近期的宏观经济环境联系起来进行决策。

当国家经济形势较好,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公司也就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这时公司的决策更多地表现为少派现多保留盈余,并多方拓展融资渠道。

2006年以来,在中国经济稳步快速增长,城乡消费差距缩小,人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国家制定了“家电下乡”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乡镇及农村的家电消费,为家电行业开辟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因此,格力电器在公司发展前景看好的情况下,实行不分配的股利政策,以保留盈余,扩宽融资渠道,以便筹集企业扩张所需资金,减少筹资成本。

所以国家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对股利分配具有一定的影响。

市场的成熟程度。

在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现金股利是最重要的一种股利形式,股票股利则呈下降趋势。

而在中国,资本市场基本上还属于弱式有效市场,市场成熟度较低,股票股利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股利形式,与现金股利相比,投资者更偏好股票股利。

而格力电器在2011、2012、2013、2014年均发放现金股利,这说明虽然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但格力电器更倾向于现金股利,市场的成熟程度对其影响不大。

3.3格力电器股利政策的问题

3.3.1股利政策波动多变,缺乏长期目标和连续性连续、稳定的股利政策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指标。

根据近几年格力电器的股利分配情况来看,格力电器的股利政策变化较大,没有一个长期的目标股利支付率,而且在股利分配上频繁多变,缺乏连续性,随意性很大,没有一个稳定的股利政策可以遵循。

格力电器在股利分配中存在的短期行为和随意性很不利于公司长期的发展。

3.3.2高派现象严重

格力电器的法人股占绝对的控股地位,大股东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出现了严重的权力滥用现象,从而导致高派现象的出现。

通过格力电器2007-2009三年的现金分红情况表可以看出,格力电器出现了异常的高派现行为,2009年现金分红金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32.24%,最近三年平均现金分

红金额占最近年均净利润的比例的23.69%。

格力电器的高派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3.3.3股东激励不足

股权激励的根本目的是使公司的高管与企业的整体利益达成一致,使高管为企业的利益谋划。

但股权激励的实施会对高管的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其行为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或者是为其自身谋利益?

在高管的各种行为中,股权激励与股利分配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互联网公司中股权激励与股利分配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和影响?

关于股权激励与股利分配关系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所得出的关系也不相同,这使得二者关系的研究更具研究价值。

目前,就格力电器的股利分配而言出现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对于股东的激励不够,这是因为股权分配的时候没有更多的考虑股东,特别是在公司担任职务股东的利益。

3.4产生问题的原因

3.4.1股权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从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就设计出三种不同性质的股票,即法人股、国有股和公众流通股。

在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在

这种股权分支

我国证券市场占有较大比重的法人股和国有股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问题造成上市公司股权为人为割裂,而非流通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5%左右。

从2005-2007年格力电器未上市流通股份情况表看,格力电器的非流通股份的比例占公司总股份的60%左右,正是由于非流通股的控股地位使得格力电器中小股东权益遭受严重侵害,使得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缺乏共同利益基础,往往

导致股利分配政策制定缺乏共同利益的指导。

非流通股股东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上市公司决策,获取控制收益,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但格力电器这种非流通股占控制地位的股权结构使得格力电器的非流通股股东既不能直接分享红利带来的股票上涨的利益,也不能分享股票红利带来的股票价格变现的价值,从而出现了高派现。

这样严重阻碍了资金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成为格力电器

不合理股利政策形成的重要原因。

表3:

2005-2007年格力电器未上市流通股份情况表单位:

年份

数量

比例

2005

324,000,000

60.34%

2006

324,086,190

60.36%

2007

399,931,491

49.66%

资料来源:

格力电器年度报告

3.4.2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格力电器相对于国外上市公司起步较晚,公司的治理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

态,只是停留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层面上,由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格力电器的股

东大会和董事会缺少可以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人,使得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

格力电器管理层为尽可能的占有控制资源,也会不惜侵占股东的权益,在没有很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将利润留存而不愿分配股利。

343证券市场不成熟,监管落后

市场的成熟程度,通常可以划分为三种形式:

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

在比较完善的有效市场上,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能为股东带来收益,股利支付率成为判断股票是否具有价值的主要依据。

但我国的证券

市场尚不成熟不规范,股利支付率不高,证券监管落后。

我国证券在执行上缺乏

力度,缺乏完善的退出机制。

监管滞后也扭曲了股利分配政策,股权结构不合理使得我国股市在总体运行上表现出过度的投机性。

在这样一个过度的投机市场里,股票价格大起大落,股利收益率低下,投机收益远高于持股分红的收益。

股价的剧烈波动掩盖了大部分经由正常途径传递的有关信息对股价的真实影响,股

利政策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机制的作用也显得无足轻重。

我国的证券监管手段落后,不能够提供有效的市场制度与规则,不能对一些掠夺财富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严重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这也是导致格力电器股利政策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5出现的问题带来的危害

3.5.1加剧投机行为,影响股价的稳定

在资本市场上,股票的价格是以股票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的。

股票的价值是

以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未来前景为基础。

而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则是衡量公司

经营业绩和未来前景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来说能够保持稳定连续的股利政策的上市公司,通常是业绩优良且发展稳定的公司。

投资者对这种公司报有好的预期,其股价也相应保持稳定。

从格力电器近年来股价市场表现的情况和股利发放情况对比来看,更多的表现为股价与股票股利呈正相关,而与现

金股利呈负相关,2005年格力电器的利润分配率为43%而当年股价上涨15.30%,2007年利润分配率为237%当年的股价上涨374.99%。

这就导致了格力电器的业绩不能同步增长,从而出现股价剧烈波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

表4:

2005-2010年格力电器股价市场表现一览表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涨跌幅

15.30%

109.47%

374.99%

41.90%

131.97%

-4.38%

资料来源:

东方财富网

3.5.2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格力电器的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的控制资源,在制定股利政策时,通常会制定符合大股东利益的股利政策,这样意味着格力电器不但并没有为中小投资者创造应有的利润,甚至也会不惜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使得中小投资者对格力电器的未来前景感到担忧和不安。

4.对策及建议

4.1解决对策

4.1.1优化企业股权结构

格力电器应尽快改变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减持公司非流通股份的比例,增加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在财务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一部分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出售给社会公众,实现上市流通。

4.1.2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格力电器要充分认识到股利政策在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对股利政策进行中长期规划,制定长期稳定的股利政策,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收益的可预见性,也避免了大股东以股利分配方案为工具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使股利政策与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相适应。

4.1.3实行股东大会网络化通过实行股东代表大会网络化能够使得更多的中小投资者能够参加股东大会的表决、形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了解和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监督公司管理层的经营、决策程序,从而更能洞悉管理层决策动机,一面管理层利益和权力过度膨胀。

通过建章立制,明确公司每年应召开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次数,以加强公司内部监督和管理。

4.2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借鉴意义

4.2.1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不流通,使他们不能享有股价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这是导致股权结构不合理的关键所在,也是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重点。

在适当的时机,通过适当的方法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的问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国有股和法人股流通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就会趋于一致,使广大投资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参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从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只有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真正反映投资者的利益,我国的证券市场才能快速顺利的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

4.2.2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股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公司治理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一定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模式基础上进行。

这就要求上市公司重塑经营目标,使其真正树立起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观念。

规定清楚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力分布,并且明确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同时要强化独立董事的功能,而不能只是一个摆设,把独立董事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的外部手段,也应该真正对上司公司起到监督作用。

建立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将有助于公司股利政策的优化。

4.2.3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落实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的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