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46690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化网络研究.docx

社会化网络研究

“社会化网络时代”的结束,“社会化圈子时代”的兴起

--

本文来自SocialBeta内容贡献者@过境之风,编译自TheEndOfTheSocialNetworkEra,TheRiseOfTheSocialCircleEra,请尊重译者的劳动成果,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周有人引用我的话说现在社会化网络时代即将完结。

之后,很巧的是,Blippy退出了市场。

Blippy失败是因为他们不懂社会化。

他们的产品是用来分享信用卡购物信息。

他们把所谓的“社会化元素”建立在——“每个人都是朋友,无事不值得分享”——这样的理念之上。

自Facebook之后,这种理念仿佛幽灵一般伴随着每一个社会化软件,而这个时代已经接近尾声。

从此以后,再追随这个理念的网站终将像Blippy、苹果的Ping和谷歌的Buzz一样,以失败告终。

我并不是说人们将不再分享他们的想法、照片和链接。

人们喜欢自由地表达。

Facebook、Twitter、LinkedIn以后仍然会很好地发展,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了社会化网络的基础。

它们对我们社会的功能将类似黄页:

人人都用,无处不达。

它们的存在是必要的。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化网络作为功能平台的崛起。

而现在,它的基础已成形,下一个五年将是在此之上建立上层建筑。

新的社会化App将重点关注如何与特定群体分享。

也就是说,“社会化网络时代”已经结束,我们正在迈入“社会化圈子时代”。

为了讲清楚我是如何看到这个趋势的,我将用生日派对的例子来说明。

当一个学龄前的小朋友举行一场生日派对时,他(她)会邀请整个班的同学参加,这包括了所有他(她)见过的人。

几年后,当他(她)与其中的一部分人建立起友谊和社交圈子时,他(她)就会渐渐地邀请这部分人多于其他人。

而这需要一些时间。

“社会化网络”就像学龄前小朋友的生日派对。

这并不是由严格意义上的“朋友”组成,他们只是你储存在那里的、目前你所知道的一群人。

正因为目前的社会化网络工具还没能发展到可以建立更加复杂的社会圈子,所以你只能与每一个你见过的人都产生关联,而“社会圈子”才是成熟的社交关系方式。

电子社会化的发展方式将遵循人类现实中的社交行为的发展规律,这是能说得通的。

“社会化网络”的特点是“每个人都是朋友,无事不值得分享”。

而“社会化圈子”的特点是“群体是动态的,分享是选择性的”。

“社会化圈子”将关注于如何自动基于人们的真实社交圈建立群组。

它们将动态地吸纳新朋友并自动移除那些疏远的朋友。

“朋友”这个词的含义将变得和真实世界中的一样:

一群与你有紧密联系的人。

你的内容将有选择性地与那些与此有关的人分享,就像你在现实生活中与密友说悄悄话一样。

我已经听到有人反驳说“社会化网络”同样能做到这点。

不,它不能。

让我来解释给你听。

去年,我经历过无数次以下这种对话:

我:

你使用“签到”服务吗?

他们:

不!

我:

为什么?

他们:

我不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在哪儿。

我:

但是你不用让所有人知道啊,你只要加一些你的亲密朋友就行了。

他们:

这不可能。

我用Facebook的时候,所有我见过的人都来向我发好友申请。

我觉得糟透了,但之后我还是加了他们。

当人们谈到“签到”带来的隐私问题时,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他们的位置,而是他们不想让所有人知道他们的位置。

问题在于没有工具能为人们建立一种动态的、亲密的群体,而这个群体的成员是用户愿意与其分享信息的。

如果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我们将看到签到服务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并成为主流用户的宠儿。

Facebook有不少用来管理朋友群组的工具。

它们失败了因为它们都依赖于用于人工将群组归类。

用户不会为了建立“社会化圈子”而做这些工作,就像他们不会先选择几个朋友再做“签到”一样。

解决这个问题变得很有趣。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Path和Color能募到那么多钱,这是因为他们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他们也没能解决。

投资人正在把赌注押在某个能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的人身上,他可能就是那些团队中的某一个。

而对我来说,我会把赌注押在那个抛弃了“每个人都是朋友,无事不值得分享”理念,而遵循“群体是动态的,分享是选择性的”来创造新软件的人身上。

【译者小评】

仁者见仁,这是原文作者对未来社会化网络发展趋势的一种预测。

译者认为“社会化圈子”的大趋势是合理的:

与愿意交流的人建立圈子,并与之交流其感兴趣的事情。

而其根本其实是为了筛选掉社会化网络中的大量无用信息。

有些你分享的信息可能对某一特定人群有意义,但对你的大部分“好友”只是垃圾信息。

但译者想对一个问题提出一点小异议:

社会化网络是否应该完全模拟现实社会的社交圈,严格划分出(尽管可能是动态的)好友圈?

译者拙见认为有些所谓的“无关信息”并非完全没有意义。

这些信息从某些角度体现了互联网与现实生活不同的随机性和外沿性。

比如一个你本来并不十分关心的很疏远的“好友”的新动态可能给你带来生活的新角度甚至新机会。

所以如果将全部“spam”剔除,仅仅保留“纯净的”小圈子,这在某个角度看也是抹杀了互联网世界带来的多重可能性,这也是违背互联网根本精神的。

因为你并不能严格意义上地定义什么是“spam”。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封闭的,不是吗?

当然,原文作者提出的全智能的动态关系圈还是非常诱人的,但目前仍需要大量的思维创新和技术攻关,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看到这种产品的雏形。

推荐另一篇类似话题的SocialBeta文章:

《“相关性”时代的到来》

本文链接:

the-end-of-the-social-network-era.html

2011年终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盘点

2012-01-1119:

45推荐:

P迪浏览:

1,009views我要评论字号:

大中小

分享到:

--

摘要:

早在2006年web2.0蓬勃发展时,社会化商务SocialCommerce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国内第一批的社会化商务平台:

贝壳、蚂蚁、怪兽,也都早早的倒在沙滩上,当年国内的电商还处于萌芽阶段,环境及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成熟。

相比之国外,也是从06年开始,不过...

早在2006年web2.0蓬勃发展时,社会化商务SocialCommerce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国内第一批的社会化商务平台:

贝壳、蚂蚁、怪兽,也都早早的倒在沙滩上,当年国内的电商还处于萌芽阶段,环境及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成熟。

相比之国外,也是从06年开始,不过却也诞生了许多不错的公司,也有不少成功案例,如时代集团收购stylefeeder、时尚集团收购kaboodle、不少公司获得了融资,如:

thisnext、shopstyle、thefind等等,以及近两年爆发起来的polyvore和pinterest.国外的社会化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的原因,和电商的产业链成熟及消费者使用习惯有很大关系,而且随着社会化电商平台的爆发,预期未来社会化电商市场将由2011年的5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300亿美元。

中国第二批社会化电子商务创业企业,爆发于2011年,这要感谢Pinterest创造性的瀑布流灵感。

在读图时代的来临,大众消费者乐于接受视觉感观的享受,提高了购物的效率。

中国所有的社会化电商平台都多多少少借鉴了瀑布流的展现方式,也有非常多的创新,接下来我们就盘点一下2011年在中国创业中的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

第一类:

兴趣社交模式(蘑菇街、美丽说)

虽然蘑菇街和美丽说创业最初走的路径不同,但最后却是殊途同归,虽有各自特点,但从模式上几乎一样。

蘑菇街的草根互动性更好,美丽说的媒体属性更强,在两家相互竞争的过程中,成长速度都非常快,而今天这两家的的估值都已经过亿美金了,也说明了资本市场对社会化电商的认可,毕竟这种公司的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很强,只要电商的市场不断扩大,他们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就会成为优秀的网购入口。

优点:

1.解决了用户逛(购买前不知道买什么)的需求;

2.商业直接,盈利能力强;

3.逐渐形成的购物入口,有平台的趋势。

缺点:

1.商业和品位太倾向于淘宝;

2.商家用户的干涉会影响到商品质量,平衡是个难题;

3.同商品的用户分享,造成数据的大量冗余,商品人气不集中,运营工作量大。

第二类:

Pinterest模式(堆糖、花瓣、知美等)

这类模式大家比较熟悉,有创新式的堆糖,也有完全复制的花瓣,现在还处于早期荒蛮开拓的阶段。

这种模式比较小清新,离感性很近,离人民币有点远,但它的模式有可能会聚集非常大规模的用户,有规模自然就有商业,其中一小部分是商品,也会有不错收益。

这种模式拼的是规模,没规模是难有收益的,不上不下根本没有出路。

所以我不认为在这一领域会有大量的网站存在。

优点:

1.简单、清新、感性,满足用户读图时代的需求;

2.优秀的基础服务,有可能创造下一个Bigthing.

缺点:

1.商业不直接。

第三类:

媒体导购模式(LC风格网、逛逛)

LC和逛逛是带有明显的媒体属性,LC更像本时尚杂志,在服饰领域,还是比较专业的,某种程度更像做导购的YOKA.逛逛用他们的话讲:

这网站不是用来上的,是用来逛的。

目的简单直接,但也略显单薄。

LC我偶尔会去看看,也在他们的专题上买过东西,但逛逛我没有这种感觉,运营的功力还得加强,产品应该还有不少要完善的。

优点:

1.解决用户以内容为索引的购物需求;

2.内容相比同类平台更加专业。

缺点:

1.难有很大的用户规模;

2.互动性较弱。

第四类:

论坛模式(爱物网)

论坛这类的社区模式在SNS与微博社交产品冲击之下,几乎是每况愈下,以论坛为基础的社会化电子商务,一直在走下坡路,爱物网的发展历程就是如此,后续推出的产品市场反馈也不好。

成也论坛败也论坛,此类的论坛还有一些,但也基本没落了。

优点:

1.互动性及时,人气火爆。

缺点:

1.产品的颓势无法阻挡,难有大空间;

2.运营难度大,用户周期性流失率严重。

目前中国的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以这几大类为主,当然还有一些创业型公司没有一一列举,这些平台基本上以兴趣图谱来实现用户交互行为,极大满足了网上逛街/看图的乐趣,通过大众“喜欢”来决定商品的排序,越热门的商品也就越值得购买,或是以编辑提供的精选内容来指引消费者,这些都一定程度帮助了消费者在不知道买什么的情况下,发现她可能想买的。

而回顾2011年,这个需求竟然是如此火爆。

在火爆的背后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觉得最根本是他们并没有体现真正意义的社交,在现实生活中,朋友的口碑对购物行为会有极大的影响,熟人关系也会成为购买决策中重要的因素,但现在的平台都完全忽视。

也是本着这些思考,我们将在2012年建立一个基于熟人关系的社会化购物分享平台(重新创业的贝壳网),以实践真实关系的口碑对购物行为的影响。

2012年将是中国社会化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一年,也将涌现更多的优秀平台,这些平台的出现将更好的帮助消费者在购买方面提供决策,同时也将成电子商务公司高转化率的营销平台。

豆瓣的10万用户定律

2012-02-2120:

15推荐:

P迪浏览:

591views我要评论(1条)字号:

大中小

分享到:

35

摘要:

每个公司的节奏和阶段目标不一样,豆瓣的幸运之处在于一直能用自己的节奏来做事,能一直将用户价值放在首位。

有人说豆瓣是一家“慢公司”,其实我们并没有故意要慢。

为什么会给人这种感觉?

豆瓣的模式没有可参考样本,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摸着石头过河。

创新产品实际上需要付出...

每个公司的节奏和阶段目标不一样,豆瓣的幸运之处在于一直能用自己的节奏来做事,能一直将用户价值放在首位。

有人说豆瓣是一家“慢公司”,其实我们并没有故意要慢。

为什么会给人这种感觉?

豆瓣的模式没有可参考样本,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摸着石头过河。

创新产品实际上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包括体会新模式的时间成本,要多花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将模式稳定下来,之后再进入一个健康成长的阶段。

这段时间你自己在折腾,在试错、观察,可外面看起来似乎什么都没发生,好像很慢。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在看很多新模式,可成长决定于用户本身的规模,也决定于团队的能力以及经验。

用户价值大于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毋庸置疑当然是重要的——多数人眼中的用户体验,更多是功能设计层面上,可豆瓣不止于此,在用户体验上非常注意,甚至定义为最重要的一件事。

但后来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用户体验确实可以一直很好,一个用户他今天很爽、明天也不错,有可能半年之后、一年之后也没改变,可忽然有一天他就不来了。

很多产品确实如此,用户说挺好,可也会玩腻,或者会有更新更酷的产品去满足他。

豆瓣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类似情况,可这个问题和我们最早做豆瓣的初衷有关。

我们意识到用户体验其实有个更深层次的部分,并把它定义为用户价值。

所谓用户价值,就是你长期来看到底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价值,说穿了也就是你是不是有用。

这将决定用户在两三年后还用不用你的产品。

因此我们最早定义豆瓣的时候,它首先应该是有用的,其次才是用户体验。

对豆瓣而言,发展过程和用户需求是一致的。

每个新功能都有最佳用户体验的方式去优化它,而它又和用户价值黏合得很好。

回过头看豆瓣的几个节点,有的是算法,有的是社会服务、社区,我们一直不断扩大可以提供的范围和深度,公司一直往前走。

我们不会受到每年新的产品形态的冲击和影响,因为从长远看,我们保证价值一直是在扩大而非缩小。

10万用户定律

我一直非常一厢情愿地、自作多情地将用户所有的称赞和责骂都认为是对我们的关爱。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也确实需要非常强大的内心。

用户的意见永远是要听的,但你听并不等于马上要变成行动。

因为用户不是产品经理,他们大多数时候并不能非常有逻辑地将他们的需求表达出来,直接照做会产生很多问题。

比如说豆瓣的广播,它为每个用户罗列出好友的行动更新,有很多用户反映,要求增加一个只看“推荐”的功能。

为什么?

原来是因为用户的广播里有大量的图书、电影、音乐收藏的更新,让他的屏幕被刷得很厉害,而这些又不是他关心的信息。

他需要的不是一个新功能,而是把有用的信息筛选出来。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发现最需要做的并不是直接看推荐,而是怎样减少图书、电影的刷屏。

因此我们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还要用心去感受,要发现背后是什么,用户有时候骂你有他的道理。

有一点很有意思,在产品非常小的时候,用户不多,这时候获得用户反馈非常直接。

可是当用户越来越多,达到100万、1000万的时候,这样的过程就会有很大问题。

我把它总结为“10万用户定律”:

当用户数超过10万,产品直接获得用户意见的渠道就失效了。

在这么大的用户基数上,如果有1%的用户对你不满,其中又有1/10的用户表达出来,这就意味着天天有100个用户在骂你。

那种感觉就是铺天盖地的骂声,而你没有办法分辨到底是100个人还是1万个人在骂,它可能是一个很小的比例,但你已经无法去衡量。

所以直接反馈之外需要采用别的方式,比如用数字说话,量化分析。

这时候就要求你不能被动地坐在那儿听,你需要采取更主动的方式去得到真实的反馈。

一两天留住用户容易,你靠什么三年五年留住他们呢?

所以,有的时候需要在短期用户体验上有取舍。

用户不会想得很远,如果你满足了他们的短期需求却给长期使用带来损害,当错误酿成,用户都走了,你不可能再去找当初给你提意见的用户算账。

豆瓣“不运营”

社区或社交,这个概念现在有点被用烂了,它其实含义非常广。

不算阿尔法城,豆瓣内部将小组、小站、线上活动看做我们的社区,而它的运营原则也非常简单:

我们不运营。

我们一直在招社区运营经理,很多人感兴趣,我们就来谈,可谈了半天后发现,我们自己都不太清楚找的人需要来做什么,因为到现在为止,豆瓣社区里通常意义上应该运营来做的事情,我们都是用产品手段来表达的。

比如我们要解决一些问题、做一些引导或推动一些事情,都会通过把某个按钮从上面移到下面这样的方式实现,社区首页都是算法自动算出来的。

我们从来不在社区里做话题或炒作的事情,到现在为止,整个社区没有一个编辑。

社区本身的产品形态通常比较简单,豆瓣本身一步步做起社区,产品本身和其他社区没什么太大区别,所以重点并不在产品形态上。

早些时候,我们追求内容和质量,不想内容太水,我们怎么做呢?

很多公司会做运营,让编辑将好的内容提出来,可是豆瓣却没有走这条路。

我们在刚开始设计时,小组的核心是一个可以发帖、回帖的小论坛,可是将回帖的按钮放在了所有内容的最后,而不是在主帖后面——当用户回复时,就需要先看完所有回帖再去回复,而不是立马回复主帖。

这显然有时候会给用户带来不方便,从用户体验上来讲可以说并不是最佳选择,但长远来说,它能够保证这个社区的内容质量,并因此保证用户价值,所以其实它是成立的。

这是一个取舍问题,也是豆瓣从产品出发的社区运营思路。

用户价值与商业价值

社区本身的生态环境很复杂,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类型的用户与五花八门的诉求。

以前我们做过一个调查,“豆瓣所有功能里你最喜欢哪些?

”在最后结果里,前10名竟然有一个是“广告”——用户说喜欢广告。

我们觉得很开心。

这又涉及到用户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关系。

我一直不觉得二者间有本质的冲突,逻辑是这样:

当你只看用户体验不看商业时,其实容易产生冲突,可如果豆瓣能产生足够的用户价值,对用户的实际生活有帮助,用户价值自然会成为商业价值,你分享其中一小部分就好了。

所以,如果产品只有好的用户体验,却没有好的用户价值,做商业化就会非常困难,当商业化的东西伤害了用户体验,这两件事就无法调和了。

豆瓣做的事对用户有很多价值,用户每次在豆瓣上发现一本书,他决定要买的时候,豆瓣就不仅给了他价值,也给出版这本书的作者和出版社产生了价值,给书店产生了价值,这就是豆瓣产生的商业价值。

它是从无到有产生的,因为用户不用豆瓣也就不会发现这本书,更不会去买。

这个功能不是恶性的广告,本质上来讲它有支撑点。

另外,每个公司的节奏和每个阶段的目标会不一样,豆瓣的幸运之处在于我们一直能用自己的节奏来做很多事情,能够一直将用户价值、用户体验包括用户规模放在首位,商业化跟进就可以了。

当商业化自然地跟上时,它其实很容易,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对用户体验的损害其实并不大。

我甚至经常觉得我们的广告是内容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定义豆瓣的品牌,帮助用户去找到一些挺好玩的东西。

长远来说,豆瓣也会有广告之外新的商业模式,时候到了它自然会产生。

本文来源:

中国经营网

社会化电子商务:

社会化购物心理漫谈

2011-06-2615:

04推荐:

P迪浏览:

2,904views我要评论(4条)字号:

大中小

分享到:

--

摘要:

这是一篇转载的文章,原因是看到S上面一篇关于社会化购物方面的文章,分析了社会化购物心理以及社会化购物的工作原理,本来想自己翻译一下,不过搜索了一下,有人已经翻译了,和大家分享,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社会化电子商务定义:

...

这是一篇转载的文章,原因是看到S上面一篇关于社会化购物方面的文章,分析了社会化购物心理以及社会化购物的工作原理,本来想自己翻译一下,不过搜索了一下,有人已经翻译了,和大家分享,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社会化电子商务定义: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使用支持社会化交互和用户贡献的社会化媒体、网络媒体来帮助商品或服务的网上销售和购买。

(Wiki:

SocialCommerce)

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家,我对社会化电子商务如何工作非常感兴趣。

不是出于学术的原因,而是为了一个单纯、实际的理由。

商业广告能够帮助人们将他们的购物地点联系起来,并促使他们去那些地方购物。

理解了这些,自然会赋予商业以策略优势,正如所设想的,仅仅作为一把利器,社会化电子商务就提供了一个机会——收获一个强有力的洞察力驱动的社会化电子商务策略带来的丰厚回报。

开门见山,我认为,对于社会化电子商务如何工作,基于心理预期的理解是它指明了六种有效的社会化电子商务策略的可能性。

显而易见,社会化电子商务使商业广告更加有效,因为从市场营销角度通过解决人们的需求获利的方面讲,它是一种很好的市场营销策略。

通过有用的工具为网上购物者们提供更好更优惠的选择,社会化电子商务自然帮助购物者做出明智、理性的购物消费。

而且这样做,零售商们能够给予那些低于期望的购物者群体更牢固的购物忠诚度和极佳的口碑。

第二个明显的理由是社会化电子商务允许品牌商和零售商们能够对症下药——在当今时代这就意味着一个社会化媒体平台。

社会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因此是一个获取人气和市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而且使用得当,甚至会汇聚电子商务或网上购买的巨大潜力客户群体。

例如,现在做虚拟的弹出式电子零售、推销是可能的,而且会催生实体活动商店,协同市场推广活动获取更大的利润。

第三且更有利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它是基于社会化购物心理。

下面的总结而来就是如果使用得当的,社会化购物工具,能够推动社会化影响力的进程,当我们购物时会在无形中提升购买的可能性。

社会化购物心理

某种浅层次上讲,社会化购物心理很简单;社会化购物充分利用了人们对于社会化学习的能力——向我们认识或信任的一些人讨教经验和门道。

社会化学习的能力是社会智能的一部分,强调互相学习并能够从社会化环境中获利的能力。

但是,社会化购物工具也会通过影响人们购物时潜在的认知偏见,在更基础的层次上起作用。

简言之,作为探究人们如何思考并相互联系、影响的心理学分支,社会化心理学已经发现:

外出购物时,人们总会关注一些“琐碎”的事情,这类似于一种启发式的思维方式——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些易于获取的信息,而通过一些零星的社会化性质的信息以及一些简单、感性的规律、认识去做出决定。

心理学家们已经总结出了六种通用的人们用于获取“琐碎信息”的启发法。

社会化购物工具往往很强大,因为他们更有可能运用这些启发法来做出相关决定。

注:

下述的方法和法则其实是对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的概述和提炼,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原文通读一下,可能会有更多的感悟。

猛击一下—-相似文章

启发法一:

社会化证明原则

法则:

从众

如何起作用:

为了规避购物中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常常会参考别人的购物体验。

当某件东西很畅销或占据市场统治地位时,我们会本能地把它当作社会化的证明,这种是一个正确、有效的选择——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经典案例:

42区实验(1969)。

在42街区,一个过路者被拦下来仰望天空六十秒。

其他的路人并没有在意。

但是当有15个路人被拦下做同样一件事情的时候,40%的路人注意到并也停下来抬头看了看。

经典的市场应用:

借助销售排行榜将一个品牌与最畅销、市场领军品牌、增速最快等等联系起来了。

社会化电子商务应用:

∙购物列表例如最希望的购物清单或礼品清单可以说明哪些是消费者最想要的——Amazon,BestBuy,Kaboodle,StyleFeeder,ThisNext.

∙畅销列表允许购买者浏览最畅销、最多浏览、最受喜爱、最多评论的数据,说明购买哪些商品是最明智的。

——Amazon,Apple(iTunes).

∙分享你的故事用于分享消费者购买经历的工具从人们兴趣角度提供了社会化佐证——JamesAveryJewellery

∙社会化媒体评论来自与其他购买者所提供的对于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可信评价——Amazon,Apple,WineLibrary,Zappos

∙社会化推荐系统通过对相似消费群体的挖掘提供个人推荐的工具——Netflix,Apple(Genius),Stylefeeder,HonkUserGalleries,Burburry(inthetrenches)

启发法二:

影响力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