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66071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docx

文言文对比训练《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

【福建省泉州市】二、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乙)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

元贞间为古田尉。

时邻寇侵境,或曰:

‘可以去乎?

’焕曰:

‘寇至则去,国谁与守?

’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

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

(《泉州府记》)

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还于旧都   所恶有甚于死者B.忠之属也  子之听夫志

C.元贞间为古田尉  不足为外人道也D.帅府嘉其忠勇  稍稍宾客其父

6.解释加点词。

(3分)

⑴北定中原__________⑵小大之狱_________⑶可以去乎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⑵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

8.诸葛亮、曹刿、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3分)

【答案】5.(3分)D

6.(3分)⑴向北⑵案件⑶离开

7.(6分)⑴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故”“崩”“以大事”各0.5分)

⑵柯焕于是他就率领他的民众抵抗敌人,终因实力不足战死。

(补主语,“敌”“力”各0.5分)

8.(3分)诸葛亮忠诚蜀汉,报先帝忠陛下;鲁庄公竭尽全力做好君主本分的事;柯焕誓死抗敌,为国为民。

【参考译文】柯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

元贞年间担任古田县尉。

有一次邻近的敌兵侵扰古田县,有人问:

“可以逃跑吗?

”。

柯焕说:

“敌人来了就逃跑,国家谁来防守?

”柯焕于是他就率领他的民众抵抗敌人,终因实力不足战死,他的家人都被杀死了。

元帅嘉奖他的忠诚与勇敢,建了一个祠堂纪念他。

【福建省厦门市】四、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专诸者,吴堂邑人也。

(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①于窟室②中,而具酒请王僚。

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

夹立侍,皆持长铍③。

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④,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既至王前,专诸擘⑤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

①甲士:

身穿铠甲的武士。

②窟室:

地下室。

③长铍:

长矛。

④详为足疾:

假装脚有毛病。

详通“佯”,假装。

⑤擘:

拆,掰开。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4分)

⑴秦王怫然怒()⑵仓鹰击于殿上()

⑶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⑷酒既酣()

7.与甲文“以头抢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徒以有先生也           B.因以匕首刺王僚

C.计日以还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⑵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9.简答题。

(6分)

⑴外交辞令往往藏有“潜台词”,委婉含蓄。

请说出甲文中“与臣而将四矣”的“潜台词”。

(2分)

⑵孔子曾说: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论语·子路》)请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唐雎和专诸作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4分)

【答案】四、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6.(4分)要点与评分:

解释正确,每个1分。

⑴盛怒的样子(非常生气的样子)  ⑵通“苍”

⑶派,派遣           ⑷尽兴地喝酒

7.(2分)B

8.(4分)要点与评分:

翻译正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⑴天下人(都)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正确译出“缟素”,得1分;正确译出“是”“也”得1分)

⑵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了(身穿铠甲的)武士,然后准备酒席,宴请王僚。

(前一句要正确译出倒装句得1分。

正确译出“而”“具”得1分)

9.⑴(2分)要点与评分:

能答出“效仿”得1分,能答出“刺杀”或“同归于尽”的得1分。

我也要效仿这三个人(1分),刺杀你(或“同归于尽”)(1分)。

⑵(4分)要点与评分:

结合甲文2分,结合乙文2分。

甲文中唐雎的“不辱君命”表现在他面对强秦,不卑不亢,不畏强权(1分),用机智的语言面对秦王胁迫,最终赢得了国土的保全(1分),不辱君命;乙文中专诸在王僚排兵布阵的情况下,依然毫不畏惧(1分),将刀藏在鱼腹中,刺死王僚(1分),不辱君命。

【参考译文】专诸,是吴国堂邑人。

伍子胥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

吴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

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

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

到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吴王僚!

吴王僚当场毕命。

他的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吴王僚手下的众人此时混乱不堪。

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诛杀吴王僚的部下,将其全部消灭。

【甘肃省天水市】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19题。

(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5.用“/”标出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

(2分)

⑴肉食者谋之⑵弗敢加也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⑴小惠未徧()⑵小信未孚()

⑶公将鼓之()⑷再而衰()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⑵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8.选文详略得当,详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2分)

19.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3分)

【答案】15.⑴肉食者/谋之⑵弗敢/加也

16.⑴“徧”通“遍”,普及的意思;⑵取得信任;⑶击鼓;⑷第二次。

17.⑴我看到他们车辙混乱,战旗倒掉,因此去追赶他们。

⑵这是尽了忠于职分的事,可以凭借这打一仗。

18.战前和战后;战争过程。

19.能听取不同意见;能任用贤能;忠于值守,体贴下属;身先士卒,谦虚好学,不懂就问。

例如:

衣食所安,弗敢加也,必以分人——表明他体贴下属。

【贵州省黔西南州】二、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共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⑴管夷吾举于士()⑵行拂乱其所为()

⑶及其稍长()⑷或因而抄录()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14.下列选项中与“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中的“作”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B.化作春泥更护花

C.零落成泥碾作尘D.马作的卢飞快

15.历经磨难,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即使是用残损的手掌也能抚平生活的创痕。

甲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什么?

甲乙两文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4分)

【答案】12.⑴狱官⑵违背⑶等到⑷有时(每一个小题1分,共4分)

13.⑴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2分)⑵太夫人用荻在地上划,用(这样的方式)教(欧阳修)写字。

(2分)

14.A.(3分)

15.客观因素是:

艰苦的生活环境(2分);启示:

成才、成功都必须经历一番艰难困苦,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

(2分)

【参考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贵州省铜仁市】二、比较阅读甲乙两部分选文,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B.万钟于我何加焉加:

虚报

C.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通“向”,从前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得到

9.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所欲有甚于生者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C.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先帝不以臣卑鄙

D.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段选自课文《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乙文段选自课文《出师表》,作者诸葛亮。

B.甲文段中作者认为当面临生死抉择时,“义”比“生”更重要。

乙文段中作者简要讲述自己的生平,意在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

C.两文段的语言特色各有不同:

甲文段行文气势充沛,雄辩滔滔;乙文段质朴恳切,感人肺腑。

D.甲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乙文段可以作为一个事实论据来证明这个论点。

两文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分)

⑵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分)

【答案】8.C;9.B;10.D

11.⑴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想法,人人都有,只是贤能的人不丢掉罢了。

⑵我在乱世中维持生存、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中美名远扬。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三、【古文阅读】

(甲)王曰:

“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

身边的大巨。

京师:

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

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

勤恳的样子。

⑤稔(rn):

丰收。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⑴时时而间进⑵故夙夜孜

12.翻译下列语句。

(4分)

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分)

⑵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2分)

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

【答案】11.⑴间进:

偶然进谏.⑵夙夜:

早晚,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

评分标准:

(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

12.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⑵帝王能做到淸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评分标准:

(4分)每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杨。

13.甲:

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

善于纳谏)

乙:

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评分标准:

(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参考译文】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

“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

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

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

因此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努力、毫无厌倦,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从而做到徭役停罢,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

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

【湖南省郴州市】二、(三)文言文阅读(16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①谓侍臣曰:

“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

“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上①谓侍臣曰:

治《如治病,病导愈,犹宝将护。

俛|遽自放纵,病复作,

【注】①上:

指唐太宗。

②傥:

倘若。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⑴管夷吾举于士()⑵困于心衡于虑()

⑶病虽愈()⑷四夷俱服()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⑴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13.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

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有又是什么?

(4分)

14.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4分)

【答案】11.⑴狱官。

⑵通“横”,梗塞,堵塞,不顺,⑶即使。

⑷臣服,服从。

(4分。

每题1分。

12.⑴(2分)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紧扣“所以”“动”“忍”“曾”的理解,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⑵(2分)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

(紧扣“故”“数”字的理解,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3.(4分)甲文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乙文运用比喻,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

(每问2分,意近即可。

14.(4分)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

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为可贵、可喜。

(写出甲文观点2分,分析乙文2分。

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

“治国就像治病—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

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

”魏征回答说:

“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湖南省张家界市】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1题。

(l1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②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

会术者③病笃④,使人呼文正而告曰:

“吾善炼水银为自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

”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

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

“尔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⑥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出其方并白佥授之,封识宛然⑦。

(选自《东轩笔录》)

【注释】①悴:

困苦。

②睢(suī)阳:

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③术者:

术士。

古代大多指有一定技能的人。

④病笃:

病重。

⑤通“纳”,放入。

⑥俾(bì):

使。

⑦宛然:

依然如故。

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⑴所恶有甚于死者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⑶会术者病笃⑷今汝成立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⑵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

11.试用【甲】文的主要观点,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评价范仲淹。

(3分)

【答案】9.⑴厌恶⑵如果,假使,假如⑶适逢,正赶上⑷长大成人(每小题1分,共4分)

10.⑴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分)

⑵就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怀中。

(2分)

11.【甲】文的主要观点是“舍生取义”(1分),【乙】文中范仲淹虽然贫困,面对秘方和白金毫不动心,多年后将秘方和白金交付死者的儿子,为人正直,守承诺(1分)。

范仲淹坚持自己的做人准则,知羞明耻,是心中有“义”的人(1分)。

【参考译文】范仲淹年轻时贫穷潦倒,寄居在睢阳一个姓朱的人家,经常与一个术士交游。

正赶上那个术士病危了,便请人叫来范仲淹,告诉他:

“我善于把水银炼成白金,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这个秘方交托给他,现在我把它交给你。

”随即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怀中,范仲淹刚想推辞,那个术士就气绝而死。

后来过了十几年,范仲淹当上了谏官,当年那个术士的儿子长大了,范仲淹把他叫来说:

“你的父亲会使用神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让我先保管秘方和一斤白金,现在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些东西还给你。

”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和白金一起交给术士的儿子,那个密封的标志依旧完好如初。

【四川省广安市】三、(三)文言文阅读(14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

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

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惟荀罃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

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释】①荀罃(yīng):

春秋时晋国大将。

②逼阳:

姓,古夷族一支。

③遽:

迅速。

25.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2分)

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⑴又何间焉()⑵望其旗靡()

⑶惟荀罃之拔逼阳()⑷先备外援()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孙仲谋之攻合肥故克之

B.预料城之不能遽下此何遽不为福乎

C.此善于用气者也京中有善口技者

D.渐就衰竭之故故克之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29.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

(2分)

【答案】25.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