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714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docx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

肺癌的放射治疗

因临床症状就诊的患者中,当被确诊为肺癌时,多数已失去手术治疗的可能。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1/3肺癌患者的肿瘤属早中期,有手术探查的可能性;1/3患者的肿瘤尚局限于胸腔,但是局部肿瘤较广泛,己不能切除;余下1/3患者已到IV期,发生了远处转移。

除了部分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可考虑单纯手术治疗外,目前国际上对肺癌的治疗策略,无论是NSCLC还是小细胞肺癌(SCLC),都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

放疗是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一个主要手段,在国际上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1不能手术切除NSCLC的放射治疗

1.1伴有内科疾病不宜手术或患者不愿接受外科处理的NSCLC

外放疗对不宜手术或不愿接受外科处理的NSCLC患者较合适,但生存情况不及外科切除,有可能是选择患者的差异。

因为从外科转到放疗科的患者,有一部分患者一般情况较差,特别是肺功能不好,易并发放射性肺炎;而且外科手术后分期与术前有差异,术前为I期的肺癌患者,有25%〜50%患者分期上升。

对I、II期NSCLC患者的放疗,主要问题是放疗剂量应给多少,也就是放疗量与肿瘤的大小、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之间的关系。

小于3cm的肺内原发灶,根治性放疗剂量一般需要65Gy;对较大的肿瘤,采用这样的剂量就很难达到完全缓解,因此肺癌的放疗量应根据肿瘤的大小、分期而定。

大多数学者不主张早期肺癌进行纵隔淋巴结放射,特别是周围型肺癌。

这是因为放射范围越大,对肺损伤越厉害,因此,如纵隔淋巴结没有转移,仅放疗原发灶即可。

有报道不照射纵隔淋巴结的肺癌患者,仅有10%的早期肺癌会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从而导致治疗失败;有报道即使对纵隔淋巴结预防放疗40Gy,仍有10%患者放疗后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这说明对纵隔淋巴结放疗40Gy是不够的。

1.2局部晚期肺癌的放疗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肺癌,放射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单纯放疗生存率低,配合化疗或放疗缩小后再行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1.2.1单纯放疗:

美国放疗治疗协作组(RT0G)在30年前就研究376例,接受不同放射剂量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用40、50、60Gy的放疗剂量,中位生长期9个月,5年生存率5%,短期生存率以60Gy为佳,局部复发率40Gy组为53%〜58%,60Gy组为35%o

2.2.2序贯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比较:

由于局部晚期NSCLC患者放疗后,常出现远处转移导致治疗失败,因此放化疗序贯结合有相互弥补的优点。

先前的一些临床试验采用序贯放化疗未得出阳性结果,究其原因是未用的类的化疗药物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差。

以后选择含有铀类(DDP100mg/m?

X2,长春花碱5mg/ma)结合60Gy的局部放疗,患者卡式评分大于80,体重下降不超过5%和血红蛋白压积〉30%,治疗结果是放化疗序贯组(n=78)中位生存期14个月,而单纯放疗组(n=77)10个月(P=0.006),三年生存率分别为23%与ll%o

1.2.3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比较:

E0RTC报道每日用DDP6mg/曲结合55Gy的放疗较每周用30mg/m2DDP结合放疗或单纯放疗的疗效好,其3年生存率分别为16%、13%与2%。

1.2.4序贯化疗+放疗与同步放化疗的比较:

有4个临床试验报告比较序贯化疗+放疗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

用MVP

诱导化疗后结合56Gy放疗与同样的方案同步放化疗,5年生存率由9%上升至

16%,但放射性食管炎亦增加。

1.2.5RTOG比较:

(1).DDP/长春新碱+放疗60Gy序贯;

(2).同时用DDP/长春新碱+60Gy

放疗,(3).同步DDP/用口服VP16+超分割放疗69.6Gy。

最后分析得出同步放

化疗的中位生存期长(14.6vs17.1个月)。

1.2.6放化疗的顺序:

用卡铂+泰素帝的化疗结合66Gy放疗有3种顺序。

第一种是先化疗再放

疗;第二种是诱导化疗后,放化疗同步;第三种是同步放化疗后再巩固化疗。

同步放化疗发生食道炎者显著升高,第一、二种的治疗方法,中位生存期分别

为11和12.5个月,而第三种方法中位生存期16.5个月。

1.2.7巩固化疗:

SWOG901报告,9对同步放化疗结束后再用DDP/VP16巩固化疗,Ⅲ期的NSCLC

患者3年生存率为17%,SWOG950报告用泰素帝巩固化疗,见图41,3年生存率

为37%。

巩固化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1.3非常规分割放疗

1.3.1分段放疗

将放疗分为几个阶段,一般是放疗中间隔2~4周,令患者得到恢复。

RTOG73-01实践证明,40Gy分两段放疗较连续40Gy的放疗,其局部控制率较

差。

因此,现在都不用分段(中间休息2~3周)放疗方案。

1.3.2超分割放疗

每次1.2Gy,2次/d的放疗方案为超分割放疗,较常规的放疗(每次2.0Gy,

1次/d),其放疗剂量上升。

理论上讲,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亦提高,对正常组织

(慢反应组织)的不良反应不增加。

在Ⅰ/Ⅱ期临床试验,Cox采用超分割放疗

方法用69.6Gy治疗局部晚期NSCLC,中位生存期13个月,但Ⅲ期临床试验并

没有显示优点。

加速超分割放疗:

每次1.5Gy,3次/d,连续12天,共54Gy。

加速超分割的理论是肿瘤细胞接受放疗后会加速再增殖速度。

Ⅱ期临床试验显

示放射性食管炎达100%,放射性肺炎10%,2年生存率34%。

Ⅲ期临床试验:

国13个单位共同开展Ⅲ期临床试验,与常规60Gy放疗比较,加速超分割放疗

5年生存率为29%,而常规分割放疗为20%。

但严重放射性食管炎也从常规分割

放疗的3%升至19%。

2年后出现放射性肺纤维化者,常规分割放疗为4%,而加

速超分割放疗为16%。

加速超分割放疗增加了放疗科的工作量,且需要住院治疗,

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1.3.3适形放疗

通过CT与放疗计划系统连接,图像重组,找出肿瘤范围,多入射角的放射

治疗。

这种精确治疗避免正常组织接受较高剂量照射。

RTOG9311研究项目结果

显示:

如果37%的肺组织受辐射量不大于20Gy,适形放疗的安全剂量达77.4Gy;

如果25%的肺组织受辐射量不超过20Gy,最大的肿瘤量可达到90.3Gy。

1.3.4靶区确定

标准靶区应包括可见原发灶和亚临床灶,如淋巴结包括放射野、同侧肺门、

全纵隔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均可以考虑。

由于肺组织随呼吸运动及每次放疗

摆位误差,扩大1~2cm的放射边缘。

对亚临床灶,如未见到上述淋巴引流区

域转移,放疗40Gy即可,随即针对临床灶放疗。

增加放疗淋巴引流区,会提

高肺部放疗并发症,因此,有的中心不预防照射淋巴引流区。

SKCC报道有选择

地放疗淋巴结,淋巴结复发率8%,而区域复发率65%,这说明已知的病灶(临

床灶)控制好,才考虑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放疗。

1.4PET的应用

PET已成为放射治疗计划的参考。

Mah报道,令3个有经验的放疗科医生参

考CT或CT与PET融合勾划30例肺癌放疗病灶。

有了PET参考,30个患者有7

个从根治放疗更改为姑息放疗,另外23例中,5例从淋巴结阴性转成淋巴结阳

性。

利用PET,靶区扩大者占30%~76%,缩小者占24%~70%。

PET提高靶区勾

划的准确性。

2Ⅳ期肺癌的外放疗

放射治疗原发性肺癌是肺癌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手术、化疗、

放射治疗的合理综合治疗及影像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

延长,肺外转移灶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肺外病灶,提高

患者生存质量,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也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节着重介

绍肺癌患者出现脑转移、骨转移、肾上腺转移、肝转移及合并胸水或心包积液

的放射治疗情况。

2.1原发性肺癌脑转移

脑转移性肿瘤以原发性肺癌最常见。

原发性肺癌中又以小细胞肺癌和腺癌

向颅内转移最为常见。

由于肺癌颅内转移属于肿瘤晚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缓

解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延长生命。

近几年对肺癌脑转移的报道越来越多,且有

Ⅲ期临床试验的资料,使我们比较清楚地了解肺癌脑转移应如何确定治疗方案。

尽管如此,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仍不容乐观。

NSCLC出现脑转移,其中位生存期仅3.1个月。

肺癌颅内转移患者预后的主

要因素有颅内转移灶数目、颅外病灶的控制情况、治疗方法。

有报道250例NSCLC

颅内转移,如单个颅内转移灶,其手术切除1年生存率为26%,非手术切除者为

11%(P=0.05)。

如仅出现颅内转移而颅外病灶控制良好,其1年生存率为21%,

如颅外肿瘤灶未能控制,1年生存率仅6%(P=0.001)。

因此颅外病灶的合理控

制很重要。

放射治疗剂量亦起重要作用,作者总结放疗剂量,以全颅放疗30Gy

再缩小放射野至转移灶局部加量,或仅全颅照射30Gy,或全颅照射20Gy,其

1年生存率分别为35%、23.5%、4%(P=0.001)。

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所谓的X刀或γ刀)脑转移肿瘤的报道渐多,

结果亦颇有争论。

有报道70例NSCL,采用全颅外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和全颅C

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三种方法,结果如表1所示,作者认为全颅放射治疗仅

减少颅内新病灶的发生率,未能显著提高生存率。

但是作者所挑选的患者均为

颅内单个转移灶,对颅内多发病灶不宜单纯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对全颅与

局部定向放射治疗相结合,其生存期10.6个月,与单纯手术切除相似。

从表1

看,导致肺癌患者脑转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颅外病灶因素。

亦有报道运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生存期并无明显改善。

这可能与肿瘤

类型、分期、治疗方法不同有关。

因此,正确选择放疗适应证很重要。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率相当高,一旦出现脑转移,其2年生存率仅1.7%。

由于小细胞肺癌颅内转移都倾向于多发性,因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并不提高

患者的生存期。

几年前对小细胞肺癌是否进行预防性全颅放射治疗仍有很大争议。

目前主

张对原发灶控制满意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预防性全颅放射治疗。

至少有2篇

报道Ⅲ期临床试验支持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完全缓解后应行全颅预防性放射治

疗。

其3年生存期为:

预防性全颅放射治疗组20.7%,未预防性全颅放射治疗组

15.3%;另一报道4年生存率分别为22%和16%,而长期生存率(≥5年)无显著

差别[6]。

目前争议较大的是小细胞肺癌全颅放射治疗的时间安排与剂量控

制。

进行全颅预防性放射治疗应安排在何时,有的主张在第一次化疗就应开始

预防性全颅放射治疗,但这时不明确原发灶对放射治疗的反应如何,是否能达

到完全缓解,如不能完全缓解而行全颅预防性放射治疗就失去意义。

故也有主

张通过放化疗原发灶完全缓解以后再预防性全颅放疗。

对预防性放射治疗的剂

量大部分是主张24~30Gy/3周,目前尚无几种不同放射治疗剂量比较的前瞻

性临床试验。

2.2原发性肺癌骨转移的放射治疗

在欧美国家,原发性肺癌骨转移是继乳腺癌骨转移之后,导致骨转移癌的

第二位恶性肿瘤,约有20%的骨转移癌患者,其原发灶为原发性肺癌[7]。

在我

国,由于乳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欧美国家,而原发性肺癌的发生率在上升。

此,骨转移癌的原发灶以肺癌位居前列。

原发性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与其他肿瘤出现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有其

共性,也有个性。

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是根据患者有肿瘤病史,表现为疼痛及

影像学检查发现有骨组织破坏。

临床上很少强调需要转移灶的细胞学证据。

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可以外科手术、内外放射治疗、骨膦治疗和止痛药物对症处

理等。

接受外放射治疗的患者有一半属于姑息性治疗,对这些接受姑息性放射治

疗的患者又以转移性骨肿瘤最多,且止痛效果最好。

骨转移肿瘤患者以肺癌、

乳腺癌、前列腺癌为多数,四川省肿瘤医院报道184例病理诊断证实为原发性

肺癌,进行全身骨扫描,骨转移阳性率为66.3%(122/184)。

转移部位以胸部骨

(肋骨、锁骨、胸骨、肩胛骨)最多见,占35%;脊柱骨占25.7%;盆骨22.4%;

肢体骨占15.6%;颅骨占1.8%。

多发性骨转移灶占81.15%(99/122)。

放射治疗骨转移性肿瘤的有效率超过90%。

尽管疼痛的指标有一定的主观

性,但放射治疗的确明显缓解骨转移性疼痛。

放射治疗产生效果即疼痛减轻的

时间最早可以在第一次放射治疗后48小时,大部分是常规分割放射治疗10~20

次后,个别患者放射治疗结束后方感到疼痛逐渐缓解。

疼痛缓解的快慢与骨转

移灶周围是否伴有软组织肿块有关,存有软组织肿块者,疼痛缓解较慢。

目前对骨转移肿瘤放射治疗剂量和如何分割放射剂量仍存有争议,一般对

预计生存期短者,用大剂量短疗程放射治疗,以求止痛效果快;预计生存期长

者,采用常规分割,以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免受损伤。

放射治疗原发性肺癌骨转

移采用常规分割,剂量在30~60Gy(中位40Gy),有效率100%。

由于中位生

存期3.1个月,最长者存活5年,因此对一部分患者应考虑正常组织的放射保

护,特别是肺内肿瘤得到控制者。

原发性肺癌骨转移治疗的目标就是减轻疼痛,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

善活动和功能,有可能时延长生存期。

根据这一治疗原则,我们对肺癌骨转移

患者进行外放射治疗应考虑是否有疼痛、骨折和影响功能活动,如无上述症状

我们不一定对转移灶进行放射治疗,因为骨转移灶不会直接引起患者死亡。

转移灶发生在脊椎,会引起脊髓压迫导致截瘫者,我们应予积极放射治疗。

原发性肺癌出现骨转移除了外放疗,是否考虑外科、介入、内放疗或骨膦

等治疗。

目前缺乏较有说服力的临床资料支持这些治疗。

由于肺癌骨转移患者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内肿瘤失控或其他重要脏器转移,中位生存期仅3.1个月,

对病变的骨组织进行手术似不必要。

我们临床观察,单纯介入治疗骨转移的止

痛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内放疗大部分运用153Sm或89Sr,这种治疗对前列腺癌、多处骨转移、

患者行为评分差者得到肯定[14],对原发性肺癌是否结合或单纯用内放疗目前

亦无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内放疗对全身骨髓抑制较重,相当一部分肺癌患者由

于接受大剂量的化疗,出现白细胞数目低下,内放疗加重血细胞减少。

内放疗

属于低剂量率放疗,止痛效果慢,对生存期短的肿瘤患者应用内放射治疗意义

似乎不大;对伴有软组织肿块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不能浓聚

在转移灶内,也没有治疗价值。

这些因素提示对肺癌及其重要脏器转移灶未能

控制、预计生存期不长,单个骨转移病灶、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和伴有软组织肿

块者,慎用放射性核素内放疗。

对存有脊髓压迫症状者,更应立即予外放疗,

不应进行内放疗。

2.3原发性肺癌肾上腺转移的放射治疗

尸检发现肾上腺是肿瘤转移好发的器官,发生率为3.1%,这可能与其丰富

的血供和血窦有关。

原发性肺癌患者的尸检亦显示肾上腺转移发生率高,最新

报道在464例肾上腺转移癌中,肺癌占149例,为35.4%,位居各种肿瘤之首。

但是,临床上发现原发性肺癌肾上腺转移不多,这可能与肾上腺转移患者常无

相关的症状,患者死亡主要表现在肺内肿瘤或肺外重要脏器转移灶未能控制。

肾上腺转移癌患者属于肿瘤晚期,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手段目前报道的有手

术切除、腹腔镜手术、肿瘤动脉栓塞,亦有采用外放射治疗。

这些方法治疗肺

癌肾上腺转移的报道不多,病例亦少,几乎是个例报道。

有报道18例肺癌肾上

腺转移患者,综合手术切除结合术后化疗治疗肺癌肾上腺转移灶,其中位生存

期为19个月,单纯化疗者为15个月,单纯手术者为14个月,单纯放射治疗为

1.1个月。

从此报道看,放射治疗的效果最差,但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均为转移灶

较大或全身情况差者。

上海中山医院放疗科亦对5例NSCLC肾上腺转移患者进行外放疗,转移灶

均在5cm以上,放疗后均出现转移灶明显缩小,3例死亡均是肺癌未控,最长

存活18个月。

对肾上腺转移的肺癌患者,仅用36~54Gy的剂量(中位50Gy),

其放疗效果确切。

国外报道3例,有2例为小细胞肺癌,肿瘤均明显缩小,1例

NSCLC患者经放疗后存活2年9个月。

患者放射治疗中仅诉轻度恶心、食欲稍下降,无其他明显不适。

放疗前及

放疗期间随访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波动。

放疗后未发现放射性肾损伤导致的高血

压和蛋白尿,无胃肠道出血。

肺癌患者肾上腺转移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手术、介入栓塞化疗和放射治

疗。

由于肾上腺转移属于血行播散,特别是对原发灶未控制者不宜手术切除转

移肿瘤,除非原发灶控制良好又无其他脏器转移,肾上腺转移灶小。

肿瘤动脉

栓塞化疗对肾上腺转移灶往往不合适,因为供肾上腺肿瘤的动脉较细,导管难

于准确进入肿瘤动脉并栓塞。

由于外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有办法准确定

位和采用分野的技术,减少对正常肝和胃肠道的影响。

由于肾上腺肿瘤位于后

腹膜,靠近腰背部,可以设双后斜野成90°夹角,用楔形板纠正放射剂量分布。

这也就是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放疗出现放射性肝损伤和胃肠道反应小的主要原

因。

外放射治疗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灶有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2.4肺癌胸水或心包积液的放射治疗

胸腔积液是肺癌最常见的合并症,对小细胞肺癌伴有胸腔积液,常可以通

过化疗,获得明显好转,但对NSCLC患者,化疗效果远不如小细胞肺癌明显。

目前对NSCLC伴有胸水的治疗主要在局部处理,如通过穿刺或闭式引流排除胸

腔积液,或胸膜黏连固定术,包括化疗药物、硬化剂与生物制剂的局部注射。

除全身与局部化疗药物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他方法均治标不治本。

因此,

肺癌胸水的治疗效果不佳。

日本学者运用大剂量顺铂、异环磷酰胺、拓扑异构

酶Ⅰ抑制剂CPT-11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34例肺腺癌伴胸水患者,

38%(13/34)完全缓解,21%(7/34)部分缓解,41%(14/34)无效。

中位生存

期362d,1年生存率48.5%。

肺癌伴胸水的放射治疗报道较少,有采用全胸移动条技术进行放射治疗。

由于放射治疗的范围是一侧全肺,因而放射治疗剂量仅为20~25Gy,这种剂量

不足达到长期控制,有效率低。

亦有经胸腔内注入放射性核素如胶体32P。

于放射治疗设备的发展,有采用全胸阴阳模放射治疗,即患者取仰卧位,用穿

透性强的光子照射纵隔及纵隔胸膜、原发灶和胸廓外侧,正常的肺组织用铅保

护,用铅做的模型即为阳模;对正常肺组织平面的胸膜用穿透能力低的电子束

进行放射治疗,就不影响深藏在胸膜下的正常肺组织,此铅模即为阴模。

上海

中山医院放疗科用此阴阳模技术治疗NSCLC14例,均达到明显效果,初步结果

中位生存期已超过1年,这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肺癌胸水放射治疗的优点在于不但治疗了胸水,还治疗原发灶及亚临床灶。

而移动条放射治疗无法保护正常肺组织,因此易出现放射性肺炎,而阴阳模技

术很少发生放射性肺炎。

以胸腔积液较多的患者应先予胸腔闭式引流,使正常

肺完全张开,可以更多保护正常肺组织。

肺癌出现心包积液亦常见,目前的治疗手段有限。

进行全心包放射治疗可

以减少或终止心包积液渗出,缓解心包填塞症状。

恶性心包积液的处理应视为

肿瘤的急症。

2.5肺癌肝转移的放射治疗

肺癌出现肝转移不少见,但疗效差。

迄今治疗的方法往往不能奏效。

因此,

很少报道肺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

对小细胞肺癌肝转移可以采用全身化疗和/或

全肝放射治疗,尽管能起到效果,但患者往往死于其他器官转移而对化疗无效。

NSCLC患者肝转移有一部分对化疗暂时敏感,但几个周期化疗后,肝内转移

灶又生长活跃。

由于肝转移灶的血管大部分来自门静脉系统,因此,经肝动脉

化疗栓塞未能有好的效果。

对孤立的转移灶可以用外放射治疗,特别是巨大的

肝转移灶引起疼痛,放射治疗效果至少起到止痛目的。

对小的病灶国外有报道

用32P胶体在超声或CT引导下瘤内注射,能起一定效果,有效率达71%。

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有一篇过去30年癌症研究的回顾。

令人惊讶地发现,对于某些类型的肺癌患者来说,是否应用放射性治疗乃是一

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英国剑桥的科学家们研究了数个国家的2128名肺癌患者。

大约有一半人被随机指定接受术后放疗,其中包括一些尚未侵犯到淋巴结的肺

癌患者。

术后两年接受放疗的患者存活率为48%,而只接受手术的患者存活率为

55%,也就是说不用放疗,效果更好。

有一项研究显示,只有那些晚期患者放疗

后才显示出良好的作用。

而其他3项研究表明,包括癌症未侵犯淋巴结的患者,

放疗均带来了严重损害。

因此,许多曾经把放疗视为常规手段的医生,已开始

重新考虑他们的治疗方案。

食管癌早期的治疗应该是应该采用手术、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中晚期就要采用

1.大型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方法。

食管癌患者一经确诊,身体条件允许即应采取手

术治疗。

根据病情可分姑息手术和根治手术两种。

姑息手术主要对晚期不能根治或放疗后的病人,为解决进食困

难而采用食管胃转流术、胃造瘘术、食管腔内置管术等。

根治性手术根据病变部位和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原则

上应切除食管大部分,食管切除范围至少应距肿瘤5cm以上。

下段癌肿手术切除率在90%,中段癌在50%,上

段癌手术切除率平均在56.3%~92.9%。

手术的禁忌症为①临床x线等检查证实食管病变广泛并累及

邻近器官,如气管、肺、纵隔、主动脉等。

②有严重心肺或肝肾功能不全或恶病质不能耐受手术者。

2.

小型手术治疗:

一般临床建议晚期患者(几乎不能下咽的患者)进行放支架,这个一个小型手术,把一个很小的

支架放入病灶部位,撑开,扩充食管(ps:

瞬间撑开会很疼),以达到能让病人可以进食,不过这个只能短期的

延续生命,适合已经不能做手术切除的患者,价钱大概在1W左右,地方不一样价钱也不一样,如果家里经济条

件允许,这种方法能延长一定的生命期。

二、放射治疗

食管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较宽,除了食管穿孔形成食管瘘,远处转移,明显恶液质,严重的心、肺、肝等疾

病外,均可行放射治疗。

1)适应证:

(1)病人一般情况在中等以上;

(2)病变长度不超过

8cm为宜;(3)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声带麻痹,无远处转移;(4)可进半流食或普食;(5)

无穿孔前征象※,无显著胸背痛;(6)应有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特别是表浅型食管癌。

※注:

管癌穿孔前征象:

①尖刺突出:

病变处尖刺状突出,小者如毛刺,大者如楔形;②龛影形成:

为一较大溃疡;③憩室样变:

形成与一般食管憩室相似,多发生在放疗后;④扭曲成角:

食管壁失去正常走行,似长骨骨折后错位一样;⑤纵隔炎:

纵隔阴影加宽,病人体温升高,脉搏加快,胸背痛。

穿孔后预后很差,大部病人于数月内死亡。

2)照射剂量及时间:

通常照射肿瘤量为60Gy~70Gy/6~7周。

3)外照射的反应

(1)食管反应:

照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