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8951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docx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

第一课《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爷爷奶奶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对老年人产生敬意,尊重老年人。

2.理解老人的心思和特殊习惯,体会他们的情感需要。

初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孝心。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了解爷爷奶奶的故事

1、听一听,这支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音乐播放〈大头皮鞋〉)

2、看一看,他们的爷爷奶奶的故事。

3、说一说,自己爷爷奶奶的故事。

小结:

老人们年轻的时候,为家庭和社会作了很多贡献;现在,他们还在尽自己所能地做事。

他们的付出给我们的美好生活打下了基础,我们真要尊重和感谢他们呀!

[设计意图]通过听、看、说让学生了解老人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从而自然而然地对老年人产生敬意,为理解老人的情感需求做铺垫。

过渡语:

怎样尊重和感谢他们呢?

我们先要了解他们的特点。

活动二:

了解老年人的特点

1、你了解老人们都有哪些特点呢?

(念旧、记性不好、独特的爱好)

2、看一看小芳的奶奶、小强的奶奶、小东的爷爷的特点和爱好。

(经常找东西、爱讲过去的事、爱唱京剧)

小结:

老年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说话和做事与我们不一样。

不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有着自己的爱好和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找特点,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为理解老人的说话做事作准备。

过渡语:

尊重和感谢爷爷奶奶,就是要尊重他们的爱好和习惯,还要知道他们的心思。

活动三:

猜老年人的心思

课件出示:

1、我们去看爷爷奶奶的时候,他们总是要做上一大桌菜。

为什么?

2、每次和爷爷奶奶分手的时候,他们总是要问:

你们什么时候再来?

为什么?

3、我每次出门,奶奶总是要一遍遍地叮嘱,她会说些什么?

她为什么这么说?

4、讨论:

明明的做法对不对?

姥姥想明明了,于是给她打了电话。

妈妈接起了电话:

“明明,过来,姥姥要跟你说话。

”明明正在玩游戏,头也没抬:

“我正忙呢!

有什么可说的,不说啦。

想一想:

(1)明明的做法对不对?

为什么?

(2)姥姥这时的心情会怎样?

(3)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5、思考:

理解老人的心思容易吗?

小结:

理解老人的心思,既容易也不容易。

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用心去体会了。

[设计意图]在观察、思考、分析、讨论的活动中猜老人的想法和心情,以引导学生能深入老人的内心世界,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来理解老人的心思,用心去感受老人的情感需要。

过渡语:

我们知道了爷爷奶奶的故事,了解了他们的特点,还能用心去体会老人的心思。

我们该怎样关爱他们呢?

活动四:

关爱爷爷奶奶

1、谈话。

爷爷奶奶很爱我们,很理解我们,我们也很爱爷爷奶奶,希望爷爷奶奶高兴。

可是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爷爷奶奶的内心想法。

(师朗诵诗歌。

2、听一听(书68页)这首诗,爷爷奶奶究竟需要什么?

小结:

是啊!

老人那么孤独,多么希望能多与孙儿孙女说说话!

能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

3、怎样关爱老人?

小结:

多给老人一点耐心和温柔,多给老人一点时间,多陪他们聊天。

4、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文明的表现。

看一看(课件),我们的身边都有哪些这样的事?

5、尊老敬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世界人民的美德。

学习小知识,你知道吗?

[设计意图]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动情的朗诵、轻缓的音乐,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老人需要什么?

作为孙儿孙女的我们应该怎样关爱老人?

从心里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明白老人需要我们的关爱。

引导学生受之于内,发之于外,向老人表达自己的孝心,让爷爷奶奶高兴,最终达到情感的升华。

活动五:

说一说。

(1)你了解的社会上有没有不尊敬老年人的行为?

(2)对于那些不尊敬老年人的行为你想说什么?

总结:

看,有了全社会所有人的关爱,老人们多高兴呀!

我们的爷爷奶奶多高兴呀!

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爷爷奶奶高兴。

(指课题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说身边的实例,让学生树立尊老敬老的意识,明确是非观。

活动六:

练一练。

(1)我会填。

①老年人们年轻的时候,为家庭和社会作了很多();现在,他们还在尽()地做事。

②老年人都有自己的(),()和()与我们不一样。

不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有着自己的()和()。

随着年纪的增大,他们在生活上还有一些()的需求。

③爷爷奶奶非常()、()我们,我们的每一件事,他们都(),我们的愿望和(),他们很快就到猜到。

理解老人的心思,既(),也()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去体会。

(2)我做小法官。

①奶奶越老越罗嗦,我都要被她烦死了。

()

②我的姥姥年级大了,有时很孤独,我就陪她聊天。

()

③爷爷经常给我打电话,我每次都不想接。

()

④公交车上,李丽看见老人总是主动让座。

()

活动七:

课后作业

制作:

我家老人小档案

我的

出生于年月日

属相

做过的工作

平常的娱乐活动

他(她)最自豪的一件事

他(她)最大的愿望

他(她)生活上的特殊需求

第二课《伸出爱的手》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到残疾人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及他们身残志坚的精神。

2.通过"查、说、看、议、找、想、演"等活动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心,树立关爱残疾人的思想。

3.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前期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社会中的人、事、物等的观察力、社会交往能力、主动获取资料的能力。

【设计思路】

残疾人是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需要人们去了解、理解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人去关爱他们。

所以,本课我设计"了解残疾人、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这三个环节。

通过引导学生去调查、访问有关残疾人的事例,并让他们去亲身体验等活动方式,让学生首先了解残疾人,进而去理解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诸多不方便及通过典型的中外残疾人事例,说明残疾人:

常人能做到的或做不到的,他们也能做到。

他们身上体现的身残志坚的品质和精神力量,值得大家学习。

通过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残疾人不容易、不方便,但是,他们也有生存的尊严和权利,进而让学生自觉地去关爱残疾人──关爱残疾人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本课主要从四个环节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

全课以"了解──理解──关爱"残疾人为主线,以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为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三个体验活动使教学没有造作,体现了"真""善",达到了德育目标。

【学生状况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孩子中突出存在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状况,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学生开展课前调查,了解身边残疾人生活的艰辛。

2、教师准备几句简单的手语。

3、课件。

【活动流程设想】

一、激情话残奥,了解残疾人

出示关于奥运会主场鸟巢图片

师:

大家知道这是哪吗?

生:

自由介绍。

师:

今天将有一项体育盛会在这里闭幕,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

残奥会。

师:

那你们知道哪些人可以参加残奥会吗?

师:

参加残奥会的人是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或智力有缺陷的人,我们称他们为残疾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个特殊的群体——残疾人。

二、体验残疾人,理解残疾人

师:

同学们,生活中你见过或接触过残疾人吗?

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困难吗?

生:

畅谈。

师:

上课之前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残疾人生活的画面。

(课件出示教书72页、钱江瑶)

师:

是啊,他们的生活处境确实让人同情。

(板书同情)

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他们的生活感受一下他们的酸甜苦辣吧,首先让我们走近盲人。

1、体验盲人活动。

师:

看老师的桌子上放了一本书,我想请一位同学蒙上眼睛,拿一本后回到座位上,再揭开眼睛,其他同学请仔细观察,拿东西的同学有些什么不便?

生:

自由交流。

师:

失去了眼睛,就只能靠其它的器官去分辨,去判断一件原本很容易的事情,盲人做起来却是那么地困难重重,那么在生活中,他们吃饭、穿衣、住宿、行走,方方面面、时时刻刻还要面临多少困难呀!

2、体验肢体缺陷活动。

师:

让我们再来体验一下肢体缺陷的人在生活上又有哪些不方便,请同学们试着用一只手脱下自己的衣服。

师:

感觉怎么样。

生:

要脱下衣服非常困难。

师:

是啊!

肢体有缺陷的人,他们在生活上要克服多少困难啊!

3、体验聋哑人活动。

师:

最后,让我们走进聋哑人,老师这里有一张卡片,上面写有一句话,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不用语言,而用手势表达,大家猜猜这句话的意思。

师:

你们看懂了吗?

生:

没有。

师:

在他比划的时候,你不明白他的意思,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

着急、难过。

师:

(询问打手势的同学)当你发现别人不明白你的意思时,你怎么想?

生:

着急,想把话说出来。

师:

是呀,他们的困难太多了,但是他们有没有被困难击倒呢?

师:

大家是否知道一些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呢?

谁能简练地做一个介绍?

生:

自由介绍。

师:

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和生共同交流。

生活中他们学习修表,计算机,理发,按摩;残奥会上,夺取了一枚又一枚的奖牌;艺术面前他们也毫不逊色,现在让我们来看一段舞蹈《千手观音》。

看完有何感受。

生:

谈感受。

师:

有些在正常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他们都能做到。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位女孩子——雷庆瑶。

师:

看了这么多残疾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残疾人有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请大家互相交流交流。

生:

简要汇报。

师小结:

残疾人虽然在生理上有缺陷,但他们残疾而不残废,同样具有奋发图强、努力拼搏的精神,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师:

残疾人是这样的让我们敬佩,可是你们知道吗竟有人拿他们的身体缺陷开玩笑(课件出示P76页画面),请同学们看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生:

自由谈感受。

三、关注残疾人,关爱残疾人

师:

如果我们是他们一定很难过,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一个残疾人的心里话(点示课件)。

"一场重病之后,我的听力出现了障碍,原本热闹的世界变得安静多了。

上学以后,我更加渴望和同学友好地相处,更想听听同学和老师对我的鼓励和称赞。

然而,有一次,我隐约听见后边有声音,回头一看,原来是班里的同学在对着我大笑。

我犯什么错了吗?

我招惹他们了吗?

我不知所措地望着他们,其中的一个男生带着轻蔑的眼神,在我耳边大声喊到:

你这个大聋子,我们叫了你好多声,你都听不见!

其余的人又大笑起来。

顿时,我的脸涨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的心就在那一瞬间,被那一片嘻嘻哈哈的嘲笑声深深地、深深地刺痛了!

我永远也无法从脑海里抹去那一张张让我心痛的笑脸。

我只能默默地转过头,趴在桌子上,任凭泪水悄悄地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流淌着,流淌着。

从此,我沉默了。

"

师:

同桌讨论一下,他们做的对吗?

这些不幸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师:

是啊,身体上的残疾带来的困难,他们还能勇敢地去克服去战胜,然而最让他们害怕的是别人的嘲笑、侮辱带来的心里上的痛苦,同学们这些不幸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

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尊重(板书:

帮助尊重)

师:

同学们,下次当残疾人遇到困难感到痛苦、无助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做呢?

板书:

伸出友爱的双手来帮助他们。

师:

除了我们帮助,你还知道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关爱吗?

生:

盲人专用卫生间、无障碍公交车(课件出示)

师:

瞧,你们知道5月15日是什么节日吗?

5月15日是国家助残日,国家特地为残疾人制定这个节日是希望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人都来关爱残疾人。

师:

正是有了你们的同情和帮助,正是有了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他们回报给世界的才会是一个个奇迹,那些失去腿脚的就用双手去拼搏,失去手臂的就用双手去拼搏,看不见世界的就用耳朵去聆听,听不见声音的就用心灵去感受。

师:

社会上除了残疾人需要关心帮助外,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呢?

生:

家境贫困的人、灾区的人(点击课件P77、P78页)……

师:

这些不幸的人同时又是幸运的!

因为--(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手语表达。

师:

同学们,让我们把爱融入鲜红的捐款箱,让我们用情推动前进的轮椅,让我们伸出双手,把我们最真挚的情、最温暖的爱送到每一位需要的人身边吧。

(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板书设计:

伸出爱的手

同情帮助关爱尊重

第三课《我的邻里乡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居住在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森林”里,邻里之间的关系可能不如以前这样融洽,有的邻里之间可能同住在一幢楼里连姓啥都不知道,有的连起码的见面打招呼都成了奢侈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我的邻里乡亲”这一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邻居,并进行合理的调查访问,从而指导自身的行为,做一个能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有教养的人。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简单了解熟悉的邻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2、懂得与邻居和睦相处,有利于文明、健康地生活,并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感受邻里互助的快乐。

3、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并能为维护家庭的周边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学生进行调查,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一、调查访问、了解邻居

教师活动:

课前提出调查的要求,指导调查的方法,可以单独一人调查,也可以分组调查。

学生活动:

课前调查,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一两个邻居进行采访,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一环节,要使学生了解邻居,才能亲近邻居,帮助邻居。

二、介绍交流、展示调查所得

教师活动:

今天,请大家来介绍一下你的邻居,可以说说他的名字、年龄,在哪儿读书(工作),最好能把你调查的结果向大家进行展示。

学生活动:

1、小组交流:

你有怎样的邻居?

并进行简单介绍。

2、“这是我的邻居”通过照片、采访录音等形式展示调查所得。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邻居,夸夸我的好邻居,使学生感受到邻里和睦相处的意义,并愿意与邻居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三、设置情境、指导行为

教师活动:

设置情境,播放录象:

A小英要去学校参加活动,要换条裙子。

当她到阳台去拿晒在外面的裙子时,发现裙子被楼上邻居家空调水管里滴下的水淋湿了。

B小方和小黄是邻居。

一天,俩人在院子里玩,小方不小心将小黄撞倒在地,头上还流了血。

小黄的妈妈不明真相,说小方欺负小黄。

C李斌和王宏两家的大人因为一点小事闹了点矛盾,如果你是李斌或王宏见到对方的家长时该怎样做?

学生活动:

如果我是录象中的主人公,我会这样做……

设计意图: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以录象的形式直观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交流使学生有所触动,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四、分享快乐、帮助邻居

教师活动:

讨论: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邻居,你能说说当邻居有困难时,你是怎样帮助他们的吗?

当你得到他们的帮助时,你是怎样想的?

当你有困难时,你的邻居又是怎样帮助你的?

学生活动:

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勾起对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好回忆。

设计意图:

说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时,教师要适时引导。

让学生明白与邻居相处要做到一个“助”字,当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热心地伸出自己的双手。

五、课外拓展活动

教师活动:

1、总结,出示谚语。

2、选择一两项自己能为邻居做的力所能及的事,开展“邻里文明使者”活动,并将这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3、向居委会和社区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以方便周围的邻居。

4、开个家庭会,专门汇总一下近些年来邻居帮助自家的情况,想一想怎样回报好邻居。

学生活动:

读一读“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好,赛金宝”。

“邻里文明使者”活动和向社区提建议的活动可以一人行动,也可以几个家较近的学生一起行动。

设计意图:

了解一些谚语及其含义。

通过开展“邻里文明使者”将此活动持续下去,成为儿童生活中的自觉行为。

本课内容从生活中来,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强调学习活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体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性,最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第四课《大家的事情大家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社会是由大家组成的,社会上的事要由大家来做。

情感目标:

知道大家共同努力,做事就容易。

产生为他人服务的愿望。

行为目标:

了解社会上有很多人,他们自己愿意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

二、教学重点:

了解社会是由大家组成的,社会上的事要由大家来做。

教学难点:

教育他们自己愿意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

教学关键点:

愿意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三、课前准备:

(1)上网查询并下载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关本课的图片作为课件显示教学。

(2)设计电子教案与脚本。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A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B提问:

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谁来做?

如果谁也不出面处理,会有什么后果呢?

板书课题:

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二)、学文明理:

(小组讨论)

1、请一位同学讲述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谁来做的事例?

2、如果谁也不出面处理,会有什么后果呢?

3、分组指派代表说出自己建议。

4、电脑出示课文插图,

5、他们这样做,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关心集体爱的奉献)

6、教师小结:

(三)、教学延伸:

“大家一起做”

1、大家谈谈对于集体的事我们应该怎样做?

2、电脑出示课文87页插图。

3、学生讲述大家做什么事情?

明白了什么道理?

4、教师归纳小结:

这几幅图说明了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大家都受益的道理。

5、示课文关于社区公共设施或公共场所调查报告

(四)、深化导行:

“小记者在行动”

1、全班组织一个讨论会,讨论一下:

在哪些事情是集体中大家的力量去做的呢?

2、让我们的小记者去观察访问一下。

(分角色表演,由三个学生扮演小记者分别说出自己调查的结果。

3、巩固练习。

“我们身边的志愿者”

4、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学生回答。

5、教师深化教育。

(板书:

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五)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2、齐读课题“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六)、布置作业

在课后,全班同学共同合作把班上的好人好事编成場报,表扬为集体做事的同学。

同时希望其他同学都来学习他们,成为关心集体的好学生。

板书设计:

关心集体───爱的奉献

↘↙

(大家的事)(大家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