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9614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

《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互联网+小大 学校教育信息.docx

互联网+小大学校教育信息

“互联网+”小=大

临江市外国语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

互联网已经超越工具成为一种生产力,与各行各业结合之后能够赋予后者以新的力量,如果我们错失互联网的这种能力,就是拒绝时代进步。

“互联网+”将与学校教育渗透融合,逐步走向创新和优化。

那么学校教师培训、教育教学活动与“互联网+”如何整合又是一个新的课题。

临江市外国语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从小处着眼,以细节为突破口加强信息化工作。

无论在教师能力提高、教学理念、学生学习、家长沟通、学校管理等方面逐步实现信息化应用。

一、“互联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1.培训方式网络化。

互联网培训成为面授培训的有效补充,比如用于翻转课堂和课后复习都是非常好的手段。

2015年3月,教育部发布《2015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加快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和应用。

督促和指导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应用的有效机制,加大与企业交流合作力度,加快推进“人人通”取得新进展,使50%教师和30%初中以上的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90%以上高等学校师生和100%开放大学师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

深入研究和挖掘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模式,将空间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网络教研、互动交流和自主学习,探索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新模式,助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吉林省教育社区是吉林省最大的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

充分应用吉林省教育社区这一共建共享平台深入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

特别是以网络研修为标志性的具体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规划,使得依托吉林省教育社区构建“管理云化、资源池化”的构想能够得以具体落实。

吉林省教育社区平台创建了很多的网络研修、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各职能部门可以在社区对教师进行各种方式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

吉林省教育社区每年都举行各类的专业培训。

临江市教育信息化中心在吉林省教育社区成立了“临江市网络学习空间”、

“临江市网络研修空间”、“临江市教师在线教育对教学行为影响的研究空间”“临江市中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等空间,全市教师可在各空间进行网上交流学习。

临江市进修学校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举行了“学校干部培训”“班主任培训”等。

临江市外国语学校积极在吉林省教育社区建立“网络学习空间。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在吉林省教育社区建立学习空间,成立了学校名师工作室。

并在学习空间进行网络交流。

自己在教学中的反思、故事、经验、总结发布到自己的学习空间。

学校要求全校参加社区举行的网络培训,进行专业网络学习。

学校要求充分应用吉林省教育社区这一共建共享平台,深入开展网络学习开展网络学习

,从教师这个根本抓起,要求教师网络学习入脑入心。

通过“网

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等相关信息“化”的过程引领,紧贴教师现实需要,真正使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核心业务,转变教育理念。

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社区举行的office2010应用、摄影摄像、课件制作、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flash6.0、photoshopCS4的培训。

除了利用吉林教育社区这一平台进行学习以外。

学习还鼓励全体教师参加其他平台“国培”、“吉林省教育公共资源”等的网络学习和培训,例如翻转课堂、微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

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线教育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技能。

学校通过网络研修、网络学习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改革教学方式,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增强其主动学习以及理性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质量的能力。

2.培训方式移动化。

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必须品。

在线下培训时,组织要求关掉手机或调到振动状态。

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就是:

教师在上面讲,学员在下面看手机。

“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了一把双刃剑,毁掉了一堂好好的培训课。

也毁掉了参加培训的我们。

教师培训者就要思考,是否能把手机和我们的培训课堂真正的结合起来,能否在手机上打造一个开放、免费、共享的平台,把所有的教育精英聚在平台上。

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论文、课堂实录、教学故事、教学反思等上传到平台上,分享给大家,把互联网变成我们的工具。

2015年临江市教育信息中心成立了“微信平台”,加入“微信平台”,使你感到耳目一新,这是个很好的进行零碎化学习的途径。

“微信平台”相当于搬运工和过滤器,上面有那么多好资源。

外国语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加入这个“微信平台”。

同时学校成立了“教师微信平台”,申请了二维码,并把二维码挂到学校网站上,教师直接就可以利用“扫一扫”加入这一平台。

“微信平台”替大家把资料收集并分类整理并过滤掉垃圾资料,来到这样的平台,一看就是干净的清爽的学习平台,所有东西为你精心挑选和准备,针对某些教学教育上的“疑难杂症”而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在这个平台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做不到的”,让各个阶段的老师都能在这个平台里解决自己的难题。

在参加培训活动时,学校还主动要求教师利用手机进行互动,实现边培训边互动。

今年5月学校举行了一次微课制作培训活动。

就要求全体参加培训的教师利用手机进行微课制作,并转发到学校微信平台上,进行互评,这种方式教师学习的兴致特别高,培训效果好。

二、“互联网+”学生自主学习

其实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越年轻接触互联网越多的群体越适合网络学习。

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互联网+”,使封闭式课堂成为一个全开放式的课堂,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法,都是开放式的。

学校不但要求教师创建网络学习空间,还要求学生在吉林省教育社区创建网络学习空间,规划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内容,有关学习内容、生活风采、学习困惑、校园风采等都可以上传的到自己的空间。

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互动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模式,使网络学习空间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课程创设情况、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的方向和学习的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把自己的探究成果发布在网络空间里。

通过网络互动、交流、讨论,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上《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

教师把本课相关知识进行知识碎片化,发布到老师的网络学习空间,教师还在网络空间提出一些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学生可以直接在她的空间里了解、学习到《圆明园》的相关知识,然后把自己对《圆明园》感兴趣的内容发布到自己的空间,并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评价。

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对网上的资料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全面地了解《圆明园》知识,发布到自己的学习空间。

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究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改变了学习的方式。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学校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录制微课,微课的内容短而精。

发布到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及学校网站上。

学生可以观看这些微课自主学习。

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还可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补充学生课堂学习并得到拓展。

通过师生在网络学习空间的环境下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一般做法与程式的实践活动,使传统教学理念得到了改变。

形成一种活的教育资源空间,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三、“互联网+”学校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就要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如何开展信息化建设、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都是我们需要积极去思考的。

临江市外国语学校本着“全面育人办特色学校,为打造临江教育品牌,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原则,制定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及“加大学校信息化管理,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发展构想。

1.资源整合

我们将资源建设问题和设备使用问题结合起来,动员全体教师共参与,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建设一个独具特色的校本资源库。

通过校本资源库的建设过程,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并借此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一举三得。

为了使教师资源库建设步入正轨,学校还特别制定了校本资源库建设制度。

每位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案例、备课资料、学科题库、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等,存储在学校网站的资源库中,按照目录提示进行存储。

资源库管理人员对教师存储的信息资料进行管理。

并评出优秀作品向上级资源库平台推送,2015年上传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师一优课”资源库中28节课。

2.家校互动

教育信息化已与家校联系紧密结合,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工作。

临江市外国语学校与移动公司合作开通了“校讯通”让每一个家长都成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

  学校通过“校讯通”将每周开展的活动告知全体家长,老师们利用“校讯通”和家长沟通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有些班级开辟视频窗口和互动性专栏,综合运用网络、短信等手段,及时给家长答疑解惑,共同商讨班级活动,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并组织家长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线下实践活动。

  

3.管理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学校目前已经建立了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从信息管理向信息服务转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

学校正在加快和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全方位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

现在学校实现了学籍管理、教学资源、图书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消防管理信息化。

学校了更好的推进学校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加大投入,2013年9月采购一套高清摄像设备及编辑系统,为学校教师制作“一师一优”、微课提供设备支持。

2014年7月采购一套图书管理软件,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2015年6月学校采购一套阅卷系统实现考试管理信息化。

学校正在立项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

为了了解全国校园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情况,考察信息化管理发展,学习信息化应用推进和管理的经验,2015年5月,学校派出三人参加青岛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本次大会以“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汇聚各国教育官员、专家学者、校长、教师以及企业界代表,共同探索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旨在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更加广泛与深入的应用。

为了鼓励老师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学校组织了课件制作、一师一优课、微课等竞赛活动,所有参加比赛的作品全部录入到学校资源库中,并推送优秀作品参加市、省、国家级竞赛,2015年教师制作的课件60件作品、一师一优课27节、微课20个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竞赛活动。

经过上级部门正确指导及学校的共同努力连续三年被省市级被为先进教育信息化单位。

近年来参加省市级比赛中屡创佳绩。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层层落实,整体推进。

通过不同层次人员的逐层深入,使全体教师参与其中,力求日常化研究扎实有效;

注重挖潜,搭建平台。

充分挖掘平台应用性、互动性、综合性、连续性的功能,为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空间,使教科研氛围更加浓郁;

强化整合,团队发展。

通过课题组、学科组等团队研究的深入,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整合更加有效,教师整体素养提升,形成教科研团队;

师生主体,形成特色。

教师和学生成为平台使用的主体,享受成效的主体,努力使学校信息化特色日渐明显,促进学校全方位发展。

我校将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打造临江教育品牌而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