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0171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

2016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

  篇一: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知识归纳整理

  一、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

⑴直接观察:

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⑵间接观察:

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2.要求:

前:

要有明确的目的;中:

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后:

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⑴植物:

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⑵动物、微生物:

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但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例如海豚

  捕食大马哈鱼。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生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

植物的落叶也可以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如:

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例如:

种子的萌发,破壳而出的幼鳄,蘑菇的生长。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是遗传现象;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是变异现象。

  7.其他特征: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知识归纳整理

  一、调查

  1.什么是调查

  认识生物

  1

  ⑴步骤2.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①选择调查范围:

校园、公园或农田;

  ②分组:

6~8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③设计调查路线:

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④调查并记录:

要特别注意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等处存在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

  的鸟和昆虫;

  ⑤归类;

  ⑥整理:

将归类好的生物资料进行整理,写在记录本上。

  ⑵注意事项

  ①先设计一个调查表,用以记录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

  ②对所看到的生物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③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④注意安全。

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乱攀高处、下水;防止被动物咬伤等。

  二、生物的归类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归纳整理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3.分类: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空气、水等。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阅读教材P14~15,设计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按照实验探究的方法步骤进行操作:

  ⑴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⑵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⑶制定计划:

  ①设置相同点:

在铁盘内放一层湿土。

将10只鼠妇平均分成2组,分别放入两侧的中央。

  ②设置对照:

在铁盘内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盘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变量为光照。

  ③观察记录:

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⑷实施计划:

实验结果:

鼠妇在阴暗处的明显多于在明亮处的。

  ⑸得出结论: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⑹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于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对照组一般都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组一般只控制研究因素,其他都2

  处于理想状态。

量不同的条件是实验变量。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形态上适应如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降低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的环境;结构上适应如海豹的胸部皮下脂肪厚,适于生活在寒冷的水域;生理上适应如骆驼的尿液少,保持体内水分适应炎热缺水的荒漠。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知识归纳整理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成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记P2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图)

  ⑴三者比较

  ⑵三者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如“兔吃草,狐吃兔”表示为:

草→兔→狐。

  2.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物质是循环流动的,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

  3.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点拨:

①食物链的起始端必须是生产者。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所以要将一个食物网变成生态系统要增加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③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之间以箭头

  3

  相连,箭头指向高一级消费者;箭头两端的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

④越靠近食物链起始端的生物数量越多,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越靠近顶端的生物数量越少,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⑤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数起,每条食物链要数到底,不能漏数。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网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平衡越易维持。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知识归纳整理

  一、生物圈的范围

  1.范围

  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约为20千米。

  2.组成成分和生活的主要生物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在生物圈中,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

  4

  1.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

  2沿途滋润农田,还形成湖泊和湿地,最后融入海洋。

  3.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果实,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知识归纳整理

  一、显微镜的构造(记P37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

  1.机械结构:

支持部分:

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中央有通光孔);

  调节部分:

粗(细)准焦螺旋、、转换器、遮光器;

  2.光学结构: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及遮光器上小光圈;光线弱时凹面镜、大光圈)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距边缘7厘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三转两开一条线)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也要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

  ⑤把所要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此时,眼从侧面看物镜)

  ⑦一只眼向目镜内看。

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清洁收镜注意事项:

用擦镜纸擦拭目镜和物镜,用纱布擦拭显微镜的其他部分。

  三、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倒、左右倒)。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像越大,能看到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

(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第二节植物细胞

  知识归纳整理

  5

  篇二: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致同学们

  1、生物学(定义):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研究对象: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观察

  2、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调查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

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

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

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1、生物圈(定义):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

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

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

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1-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组成:

⑴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9、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能量流动: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

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运动

  11、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从总体看,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1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如:

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例如:

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

原因是:

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底部:

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

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5、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分类:

  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为代表,有“地球之肾”之称)

  淡水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1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

  14、生物圈范围:

以海平面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

  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1、光学显微镜,其结构及各部件功能: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转换器(安放和调换物镜)、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光线通过)、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调节光线强弱)、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前者升降幅度大,后者升降幅度小)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

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调节光线亮度)、镜臂、镜柱、镜座。

  2、显微镜使用步骤:

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收镜

  3、显微镜成像时光的的途径: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薄而透明)→物镜→镜筒→目镜→眼

  4、从目镜内看到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较暗。

  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

  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方法:

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5、玻片标本分类,

(1)按照材料分:

①切片②涂片③装片,非常微小的片

(2)按保存时间分:

①临时玻片②永久玻片生物可直接做成装。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注意:

1、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盖玻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6、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①擦②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撕④展:

⑤盖:

盖上盖玻片,从水滴一边逐渐放下,防止产生气泡⑥染: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⑦吸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

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染色:

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7、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细胞膜:

保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

内含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叶绿体:

能量装换器,将光能→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质:

缓缓流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液泡:

含细胞液,其内溶解有多种物质和色素。

线粒体:

能量装换器,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释放出来,呼吸作用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注意:

(1)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部分是细胞膜

(2)西瓜汁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

(3)不是所有绿色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含有叶绿体。

(4)给细胞染色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8、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①擦②滴:

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动物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

)③刮:

用凉开水把口漱净。

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

  -3-

  屑。

④涂⑤盖⑥染⑦吸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

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9、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

①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②不同点:

绿色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0、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成两类

(1)无机物:

包含有水、无机盐、氧

(2)有机物(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可燃烧)包含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注意:

小麦燃烧实验,烧掉物质是有机物,剩下灰烬是无机盐。

  12、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

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

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2、细胞分裂的步骤: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植物细胞:

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

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

(1)复制加倍

(2)平均分配。

  4、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

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

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5、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

①分裂速度快,②容易转移。

②遗传物质改变。

  6、起初新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

后来在发育过程中,它们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7、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结缔组织(有骨、软骨、血液、脂肪等,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8、不同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9、人体内主要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

  -4-

  泌系统、循环系统八大系统

  10、植物体六大器官:

(1)营养器官:

根、茎、叶

(2)生殖器官:

花、果实、种子

  11、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

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

(2)保护组织:

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3)输导组织: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4)机械组织:

分布在叶柄、花柄、果皮、种皮,功能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5)营养组织:

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9、单细胞生物的几个代表:

眼虫、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衣藻(藻类植物)2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对人类有益方面:

A.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B.净化污水

(2)对人类不好方面:

A.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

B.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水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24、草履虫结构及作用:

纤毛:

运动、表膜:

呼吸、口沟:

摄食、食物泡:

消化吸收、胞肛:

排出残渣、伸缩泡、收集管:

收集排出废物、细胞核:

生殖遗传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消化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

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淡水:

水绵,衣藻海水:

紫菜、海带),

(1)形态结构: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营养方式:

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

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

(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鱼类饵料)(3)供食用(如海带紫菜)(4)药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

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