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135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2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2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2页
亲,该文档总共1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研报告

 

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

2

3总论

3.1项目概况

3.1.1项目名称

xxxxx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3.1.2项目背景

xxxxx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淀粉、淀粉制品和高科技生物制品的生产、销售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获国家财政参股经营企业资格,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是全国最大的L-色氨酸生产基地,年创产值近10亿元。

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河南省色氨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主要产品有:

L-色氨酸和L-苏氨酸等高附加值的小品种氨基酸、玉米淀粉、结晶葡萄糖等,公司先后被国家授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企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质量管理达标单位”、“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就业先进企业”、“全国优秀福利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

xxxxx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长和发展的同时也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节能降耗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履行环保义务。

目前xxxxx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备热电厂装机规模:

1×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1×18MW背压式汽轮机发电机组和1×75t/h中温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1×6MW背压式汽轮机发电机组,机组根据生产状况开启。

公司生产过程要求用能安全和稳定,现有的能源供应可满足园区的能源需求,但是在用能安全、用能稳定性、用能经济性等方面存在不足。

分布式能源是近年来兴起的利用小型设备向用户提供能源供应的一种能源利用方式,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兼具发电、供热、供冷等多种能源服务功能,可以有效地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达到更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系统具备节能、减排、安全、灵活的优势。

燃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CCHP(CombineCooling,Heating&Power)是分布式能源最为典型形式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内燃机燃烧洁净的天然气做功发电,利用做功后的余热进行回收,用来制冷、供暖、生产蒸汽和生活热水,其具有综合效率高(达80%以上)、节省能源、实现电力供应和燃气供应互相“削峰填谷”的双赢效果、保障用户用能安全稳定等优点。

国家已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作为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

2012年11月8日,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1]2196号)》,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分布式能源项目,到2020年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装机总量将达到5000万kW。

随上海、长沙、青岛等地市对分布式能源鼓励及财政补贴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分布式能源将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2013年2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在京召开“促进分布式电源并网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为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为接入系统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公司为分布式电源项目业主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订和咨询服务。

接入申请受理后40个工作日内(光伏发电项目25个工作日内),公司负责将10千伏接入项目的接入系统方案确认单、接入电网意见函,或380伏接入项目的接入系统方案确认单告知项目业主。

项目业主确认后,根据接入电网意见函开展项目核准和工程设计等工作。

380伏接入项目,双方确认的接入系统方案等同于接入电网意见函。

2013年7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印发《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提出“鼓励企业、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和包括个人在内的各类电力用户投资建设并经营分布式发电项目,豁免分布式发电项目发电业务许可”。

同时,“电网企业负责分布式发电外部接网设施以及由接入引起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的投资建设,并为分布式发电提供便捷、及时、高效的接入电网服务,与投资经营分布式发电设施的项目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家庭用户)签订并网协议和购售电合同”。

2013年5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30年)》,在规划中提出“积极支持郑州、洛阳等空气质量敏感、经济较发达、电价热价承受能力强的大型城市和热电(冷)负荷中心区域建设燃气热电(冷)联产机组;积极合理开发天然气市场,认真落实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积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等用户,大力支持高效能工业用气。

以空气质量敏感城市为重点,积极发展以气代油、代煤和代煤气项目,对中心城区的燃煤工业锅炉进行改造和燃料置换。

推进各种燃气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切实提高利用效率。

2014年10月23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住建部以发改能源(2014)2382号文件联合下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实施细则》,细则明确: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可向项目所在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请批准冷、热、电的特许经营,允许分布式能源企业在该区域内享有供电、供热、供冷经营权利,与用户分享节能效益。

鼓励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将剩余热、冷销售给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用户,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符合《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要求的示范项目,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2015年,“十三五”中提到“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

有序开放开采权,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

改革能源体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

在国家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的政策利好环境条件下,针对xxxxx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用能需求,在前期方案及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本可研对xxxxx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能源项目经济技术可行性及必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证,并给出结论和建议。

3.1.3投资方及项目单位概况

本项目由xxxxx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xxxxxxxxxx燃气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投资建设,xxxxxxxxxxxxxxx提供整体技术服务。

xxxxxxxxxx燃气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注册资金5000万元,其中洛阳xxxxx华油燃气有限公司持股74%,xxxxx市燃气公司持股26%。

公司现有在册职工102人。

公司主要负责城市管道然气的市场开发、工程建设、运行及经营管理,主营范围包括加工、销售管道燃气及车用燃气,城市燃气管网的建设与运营,燃气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燃气材料、燃气设备、用具的生产、销售维修,LNG、CNG加气站的建设、运营。

经营区域为xxxxx市人民政府界定的2014版城市规划区(含汝南产业聚集区)。

我公司现有居民用户4.3万户,工商服用户430家,管网370公里,天然气日供气量约2.2万立方米,煤气日供气量约2.1万立方米。

xxxxx集团专注清洁能源产业,以能源开发和利用方式的创新为基础,持续探索和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依托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了能源开发、能源高效转化、能源分销与能源物流的基于能源价值链的产业链条,形成了技术推动、业务发展和人才培养互相支持的事业平台。

xxxxxxxxxxxxxxx是xxxxx集团的成员企业,具有新能源发电工程设计乙级、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二级、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专项设计乙级、环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专项设计乙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四级资质,坚持“承接泛能技术、绘制精致蓝图”的理念,开展节能减排工程和泛能系统的设计工作。

本可研报告由xxxxxxxxxxxxxxx编制。

3.1.4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设在巨龙生物厂区之内,根据前期调研沟通,本项目拟布置于厂区污水处理厂正东方向靠近公路旁空地处。

3.2研究范围与分工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研究范围及内容深度应满足《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T5375-2008)及相关行业管理文件的要求,研究的工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论述建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分布式能源站热电负荷分析和设计规模确定;

(3)全站总体规划、站区总平面布置以及各工艺系统工程设想;

(4)分布式能源站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分析;

(5)节能分析、风险分析及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

本报告编制范围不包括用户端换热站及热力二次线工程,以及能源站以外的电力、燃气、给排水等工程设计内容。

3.3主要参与人员

参加可研报告编制工作的主要人员名单如下。

表1.3-1本可研参与编制人员名单

姓名

单位

专业

岗位

职称

张开翼

xxxxxxxxxxxxxxx

暖通

批准人

高工

吴意

xxxxxxxxxxxxxxx

热能工程

审核人

高工

张益民

xxxxxxxxxxxxxxx

电气

校核人

工程师

祁云风

xxxxxxxxxxxxxxx

技经

校核人

工程师

马春秋

xxxxxxxxxxxxxxx

自控

校核人

工程师

朱赞

xxxxxxxxxxxxxxx

暖通

校核人

工程师

卜文平

xxxxxxxxxxxxxxx

热动

主设

工程师

王向东

xxxxxxxxxxxxxxx

电气

主设

工程师

蒋学超

xxxxxxxxxxxxxxx

建筑/总图

主设

工程师

姜楠

xxxxxxxxxxxxxxx

技经

主设

工程师

王友功

xxxxxxxxxxxxxxx

自控

主设

工程师

白颖

xxxxxxxxxxxxxxx

结构

主设

工程师

余意

xxxxxxxxxxxxxxx

暖通

设计员

工程师

韩凯

xxxxxxxxxxxxxxx

暖通

设计员

工程师

刘巍

xxxxxxxxxxxxxxx

热动

设计员

工程师

高洋

xxxxxxxxxxxxxxx

给排水

设计员

工程师

3.4编制依据和原则

3.4.1编制依据

(1)《xxxxx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合同》

(2)《xxxxx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建议书》

(3)甲方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当地建筑工程的一般做法等有关设计资料

(4)其他委托方提供资料

3.4.2主要设计规范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T5375—2008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CJJ145—2010

《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G/TJ08—115—200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GB12348—2008

《火力发电厂及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NB/T33010—2014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HG/T20507—2014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20509—2014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HGT20512—201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规定》DL/T5147—2003

《火电厂节水技术导则》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200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2013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2010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8613—20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13

3.4.3主要设计原则

xxxxx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要建成突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能源中心。

其设计应有超前意识,即在保证供能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技术要先进,环保要保证,节能效果要显著,优化控制要高标准,力求各项设计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据此,本方案设计原则确定如下:

(1)遵循余热利用最大化的原则,系统设备配置及运行模式由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能源综合利用,发挥节能潜力。

在保障系统经济性的基础上,根据能源梯级利用的节能理念充分发挥节能技术优势,并制定合理的运行方案发挥全系统最大的节能潜力。

(3)系统工艺可靠,保障稳定运行。

选用技术成熟的设备,并具有完善的与其相关的控制系统、集成关系密切的相关附属设备,按照系统总体要求做好与系统的接口。

(4)维护管理方便,满足各方要求。

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的方便性,并满足各有关方面的不同需求。

在符合工艺及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积极采用节能、节水和低排放技术。

(5)工程建设不影响生产原则。

在整个项目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已有的供能系统及其供能特点。

做好各子系统(软化水、电力)接入点及接入方式的设计,利用已有供能系统的维修期或检查期进行对接。

在项目实施前做好工期安排,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接口方案,以确保整个工程建设不影响xxxxx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常生产。

(6)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原则。

对能源系统进行整体设计,以系统的思维和理念对能源系统各环节设计,考虑不同能源系统各环节之间的互补与优化。

(7)本报告的经济评价所采用的天然气、供电、自来水单价是与xxxxx和xxxxxxxxxx沟通后确认的价格。

3.5项目概况

3.5.1项目简介

xxxxx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有一套供能系统,有部分电力缺口,为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并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本项目拟采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

根据河南省分时电价执行情况,在分时电价高峰段、平段,可以通过天然气的高效、梯级利用,满足项目部分电力需求,余热用于热电系统锅炉给水以减少预热用蒸汽需求,以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目标。

本项目工艺路线主要是利用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和配套余热利用装置,满足项目部分电力需求及预热来自锅炉冷渣机的40℃给水。

能源站建设规模为6666kW的发电能力,预热来自锅炉冷渣机130t/h的40℃给水至85℃,电力接入采用“并网不上网”的接入方案。

本项目占地面积约300㎡,机房内包括燃气内燃发电机间、配套换热设备、管道、能源站配电间、控制室等生产和行政用房。

3.5.2建设必要性

(1)落实国家节能政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量也在大幅增加,从1993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成为能源净进口国,而且供需缺口越来越大,2040年将达到24%左右。

因此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支持发展节能降耗技术,尤其是供热、电厂等耗能工程,国家重点鼓励采用冷热电联产技术取代现有的一大批供热锅炉房,该技术在获取较高的能源转换效率的同时,能够大大提高有效能量的输出,并且能够以较少的土地、环境、燃料和水等相关资源的代价,获取较大的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增强城市能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因此,本项目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是落实国家节能政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2)xxxxx市“两型”社会建设,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推动xxxxx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使用天然气清洁燃料,是低排放、低噪声的高标准环保型能源系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远远低于传统能源利用技术,有效的减少污染,保护了环境;同时冷热电三联供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总量,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环境质量。

为此本项目是xxxxx市“两型”社会建设、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缓解雾霾罩城给xxxxx市民健康带来的危害。

(3)xxxxx市大力发展天然气,推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需求

目前天然气在xxxxx市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仍然较低,如何保障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不断提升,如何保证天然气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是xxxxx市按发展规划实现能源结构调整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天然气三联供技术相对传统燃气发电、燃气供热实现了能源梯级利用,充分提高了燃料使用价值。

相对发电、供热(冷)分供而言,天然气三联供技术不仅有显著的节能效果,而且还有更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为此,在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中将冷热电三联供作为天然气利用的优先领域,并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和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xxxxx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负荷稳定,配套条件完善,非常适合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依托项目的优越地理位置,城市新坐标的发展定位,更能发挥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示范作用。

(4)完善公用设施建设,节约运行费用的需要

采用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系统配置、运行灵活,不受外部干扰、安全可靠,同时也能适应本项目随气候变化、使用条件变化而引起的冷热电负荷变化。

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节约运行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

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完善公用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5)缓解供电压力、平衡冬夏燃气用量、提高产业园供能安全的需要

在夏季用电高峰期,电网的负荷极大。

推广应用冷热电三联供技术能减少电能的使用,在夏季电力高峰时段,有效降低电力负荷;同时又在夏季天然气使用低谷段,增加天然气耗量,有利于改善xxxxx市冬季、夏季天然气耗量不均衡的状况。

巨龙生物对供能安全有一定要求,通过应用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可提高产业园供能的预灾能力。

(6)提高项目本身用电(能)可靠性

能源站CCHP(分布式能源发电)的应用,冬季用电负荷小的季节,不仅能保证能源站自身用电,还有部分电力可以进入厂区配电系统,用以保障厂区内重要负荷(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及一、二级负荷)在失去一路电源后的用电及特殊情况下的人员疏散、设备安保、消防和防洪救灾用电。

3.5.3投资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总投资3625.4万元,包括建设投资3489.6万元,建设期利息59.8万元,流动资金76.0万元。

xxxxxxxxxx投资占比70%,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19.65%,所得税后为19.59%,全投资下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75年(不含建设期)。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实现了能源梯级利用,能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项目分布式能源利用效率达85.77%;项目建成后与传统燃煤热电及燃气锅炉相比,每年可节能量4830.3吨标煤,节能23.5%;每年可减排CO226987.2吨,减排SO2293.3吨,减排NOx232.3吨,减排粉尘118.4吨。

表1.5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据

1

发电装机容量

千瓦

6666

2

总投资

万元

3608.4

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

3489.6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2.7

流动资金

万元

76.1

3

xxxxxxxxxx投资占比70%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

19.65%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19.59%

静态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

5.75

4

年供热(蒸汽)量

万吨

4.3

5

年供电量

万千瓦时

3449.3

6

年天然气消耗量

万标立方

816.5

7

分布式系统年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

85.77%

8

项目年总节能量(标煤)

4830.3

9

项目年减排量

CO2

26987.2

SO2

293.3

NOx

232.3

TSP(总悬浮颗粒物)

118.4

3.6主要结论及建议

3.6.1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及节能减排的要求,符合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市要求,能满足项目健康、持续发展,符合环保要求,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代表了清洁能源天然气科学利用、合理利用和高效利用的发展方向,对xxxxx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有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相对常规供能系统,本项目采用燃气内燃机和换热器梯级利用高品位热能,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标煤4830.3吨,每年可减少CO2排放量为26987.2吨,减少SO2排放293.3吨,减少NOx排放232.3吨,减少粉尘排放118.4吨。

本项目总投资3625.4万元,包括建设投资3489.6万元,建设期利息59.8万元,流动资金76.0万元。

xxxxxxxxxx投资占比70%,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19.65%,所得税后为19.59%,全投资下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75年(不含建设期)。

综上所述,本项目社会、环境效应显著,技术经济上可行,建议加快本项目的实施进程。

3.6.2建议

为加快项目工作进程,促进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现项目投资目标,就下一步工作,做如下建议:

(1)加快与相关方沟通,尽快确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并网方案,办理电力并网相关手续的办理。

在本报告中,本工程拟采用并网不上网的接入方案,所发的电力全部园区消纳,不外送电力,电力并入厂区35kV变电站10kV母线段。

上述电力接入系统方案需经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批复后方可执行。

(2)在本项目中利用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且非常充分地体现了能源梯级利用思想,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具有非常好的示范效益。

建议积极将该项目申报河南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并积极申报国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

(3)尽快落实项目实施的条件,推动后续设计、工程建设工作的快速展开。

应具体落实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并做好项目详细实施计划,安排专人负责项目的实施进度,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4用能需求预测与分析

4.1基础计算条件

4.1.1气象条件

xxxxx是河南省省直管市。

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北靠巍巍嵩山,南依茫茫伏牛,西临古都洛阳,东望黄淮平原,北汝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

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总人口105.6万(2011年末)。

xxxxx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多年平均气温14.2℃,最高气温44.6℃(1966年6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