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1577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docx

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题

八下语文阶段检测题

(第五、六单元)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姓名:

__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寒噤(jìng)  吞没(mò)  驰骋(chěng) 怒不可遏(è)

B.棱角(léng)懈怠(xiè)虔诚(qián)接踵而来(zhòng)

C.翌日(lì)陡峭(qiào)皑皑(ái)纷至沓来(tà)

D.轻盈(yíng)矗立(chù)驿道(yì)五彩斑斓(lán)

【解析】A选项里“寒噤”的“噤”应读“jìn”;B选项里“接踵而来”的“踵”应读“zhǒng”;C选项里“翌日”的“翌”应读“y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推槡   喧哗   安营扎寨   深不可测

B.蠕动   巍峨   轻歌慢舞   历历在目

C.俯瞰   缭绕   漫不经心   不可名状

D.颠簸   蜿延   瞬息万变   气势磅礴

【解析】A选项里“推槡”的“槡”应写成“搡”;B选项里“轻歌慢舞”的“慢”应写成“曼”;D选项里“蜿延”的“延”应写成“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A.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川流不息、绵绵不断地延续至今。

B.战争年代里,老将军指挥单枪匹马驰骋疆场,至今身上还留有多处枪伤。

C.今天是陈老师的七十大寿,前来祝寿的宾客络绎不绝。

D.即使有人大声骂你,你也要用和颜悦色的方式来纾解情况。

【解析】“单枪匹马”的意思是单独行动,没人帮助。

与语境不符,应该用“千军万马”。

4.(2018·杭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

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解析】A.搭配不当,“创造”应该改为“加快”;B.缺少主语,“导致”和“受”同时出现,让句子没有主语,删掉其中一个;D.第一句属句式杂糅,在“发布”后面加“的”即可。

 

5.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

①经典性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解析】首先确定首句:

总起句③,排除A、C。

②和④句相比,④句放在句末不合适,②句与③句首尾呼应。

故选B。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壶口瀑布》的作者梁衡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代表作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墨向读者介绍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独特的风貌。

C.《登勃朗峰》是美国作家、演说家杰克·伦敦的作品,其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以“一滴水”的视角,跨越时空介绍了丽江古城的风情,重点描写了“四方街”的风景,生动形象,充满了童话色彩,令人神往。

【解析】《登勃朗峰》是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

(4)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请写出连续两句含“雨”字的古诗文: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12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近日,阳光中学开展“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我市的诵读名家来校进行诵读示范和指导。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诵读我宣传】

8.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

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

)(1分)

示例:

名家示范入耳,经典作品润心;学名家诵读,赏经典魅力;跟随名家读经典,启迪智慧悟人生。

【节目我主持】

9.活动现场,首先由学校朗诵队朗诵了朱自清的《春》,接着,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将朗诵朱自清的《背影》。

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

(要求:

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

)(2分)

示例:

在朗诵队同学们清纯甜美的声音里,我们仿佛嗅到了百花的芳香,看见了放飞的风筝,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

同样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为我们诠释了深沉含蓄的父子之情。

接下来有请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引领我们重温经典!

【活动策划】

10.在名家诵读感染下,你班决定持续开展诵读活动。

请你设计两种与诵读有关的活动,写出活动的名称。

(2分)

活动一:

课文诵读大比拼

活动二:

诵读技巧分享会

(二)名著阅读(3分)

11.请写出下图故事情节的出处,并简述该故事情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城里送来了一挺机枪、几箱子弹和几十支步枪。

工地周围有人警戒。

筑路队按战时编制组织起来,分成六个小队;把剩下的工程分成六段,每小队负责完成一段。

保尔担任第五小队队长。

(三)汉字书写(2分)

12.请将下面警句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

三、阅读(13—28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4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3.诗中用“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和“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是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2分)

反衬的手法。

表现了宫使掠夺的残酷,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以及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14.“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分)

“辗”字既写出了天气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5—19题。

(1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分)

(1)屋舍俨然 ( 整齐的样子 )

(2)阡陌交通 ( 交错相通 )

(3)不独子其子 ( 以……为子 )

(4)货恶其弃于地也 ( 厌恶 )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晋陶渊明独爱菊

D.大道之行也闻之,欣然规往

【解析】B项“悉”,全,都;A项“属”,类/同“嘱”,嘱咐;C项“独”,老而无子/只;D项“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不译/代词,代指这件事。

17.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把品德高尚、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18.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孟子有句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9.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2分)

示例:

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男有分,女有归”。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10分)

(2018·扬州)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

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

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

“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

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们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

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

该法庄严宣告:

“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

“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

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

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

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20.文章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

请简要概括。

(3分)

①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网络互动活动;②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③上月底全票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

21.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

(2分)

这句话点出了在社会稳定的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高风险岗位上的奉献者们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引发了人们对这些行业和奉献者的关注。

22.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分)

举例论证。

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中处处是英雄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3.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

(80—100字)(3分)

【材料】5月14日,航船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

机长刘传健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

略。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4—28题。

(14分)

(2018·德州)夏天的一条街道  苏 童

①在阴雨天气里,期待明媚的夏天。

②街上水果店的柜台是比较特别的,它们做成一个斜面,用木条隔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框子,一些瘦小的桃子、一些青绿色的酸苹果躺在里面,就像躺在荒凉的山坡上。

水果店的女店员是一个和善的长相清秀的年轻姑娘,她总是安静地守着她的岗位,但是谁会因为她人好就跑到水果店去买那些难以入口的水果呢?

人们因此习惯性地忽略了水果在夏季里的意义,他们经过寂寞的水果店和寂寞的女店员,去的是桥边的糖果店。

糖果店的三个中年妇女一年四季在柜台后面吵吵嚷嚷的,对人的态度也很蛮横,其中一个妇女的眉角上有一个难看的刀疤,孩子走进去时她用沙哑的声音问:

“买什么?

”那个刀疤就也张大了嘴问:

“买什么?

”但即使这样,糖果店在夏天仍然是孩子们热爱的地方。

③糖果店的冷饮柜已经使用多年,每到夏季它就发出隆隆的欢叫声。

一块黑板放在冷饮柜上,上面写着冷饮品种和价格:

赤豆棒冰四分,奶油棒冰五分,冰砖一角,汽水(不连瓶)八分。

女店员在夏季一次次怒气冲冲地打开冷饮机的盖子,掀掉一块棉垫子,孩子就伸出脑袋去看棉垫子下面排放得整整齐齐的冷饮。

他会看见赤豆棒冰已经寥寥无几,奶油棒冰和冰砖却剩下很多,它们令人艳羡地躲避着炎热,呆在冰冷的雾气里。

孩子也能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奶油棒冰和冰砖不受欢迎,主要是它们的价格贵了几分钱。

④孩子小心地揭开棒冰纸的一角,看棒冰的赤豆是否很多,挨了女店员一通训斥,她说:

“看什么看?

都是机器做出来的,谁还存心欺负你?

一天到晚就知道吃棒冰,吃棒冰,吃得肚子都结冰!

”孩子嘴里吮着一根棒冰,手里拿着一个饭盒,在炎热的午后的街道上拼命奔跑。

饭盒里的棒冰哐哐地撞击着,毒辣的阳光威胁着棒冰脆弱的生命,所以孩子知道要尽快地跑回家,好让家里人享受到一种完整的冰冷的快乐。

⑤最炎热的日子里,整个街道的麻石路面蒸腾着热气。

人在街上走,感觉到塑料凉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烧了,手碰到路边的房屋墙壁,墙也是热的。

人在街上走,怀疑世上的人们都被热晕了,灼热的空气中有一种类似喘息的声音,若有若无的,飘荡在耳边。

饶舌的、嗓音洪亮的、无事生非的居民们都闭上了嘴巴,他们躺在竹躺椅上与炎热斗争,因为炎热而忘了文明礼貌,一味地追求通风。

他们四仰八叉地躺在面向大街的门边,张着大嘴巴打着时断时续的呼噜,手里的扇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

有线广播一如既往地开着,说评弹的艺人字正腔圆,又说到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部分,可他们仍然呼呼地睡,把人家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⑥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

放暑假的孩子关注太阳的动静,只是为了不失时机地早早跳到护城河里,享受夏季赐予的最大的快乐。

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房顶、窗户和门洞里,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纵身跳进河水中。

他们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因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讨厌的孩子,他们头顶着半个西瓜皮,去抓来往船只的锚链。

他们玩水还很爱惜力气,他们要求船家把他们带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

⑦于是站在石埠上洗涮的母亲看到了他们最担心的情景:

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母亲们喊破了嗓子,又有什么用?

夜晚来临,人们把街道当成了露天的食堂,许多人家把晚餐的桌子搬到了街边,大人孩子坐在街上,嘴里塞满了食物,看着晚归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从自己身边经过。

⑧天色渐渐地黑了,街上的居民们几乎都在街上。

有的人家切开了西瓜,一家人的脑袋围拢在一只破脸盆上方,大家有秩序地向脸盆里吐出瓜籽。

有的人家的饭桌迟迟不撤,因为孩子还没回来;后来孩子就回来了,身上湿漉漉的。

恼怒的父亲问儿子:

“去哪儿了?

”孩子不耐烦地说:

“游泳啊,你不是知道的吗?

”父亲就瞪着儿子处在发育中的身体,说:

“吊船吊到哪儿去了?

”儿子说:

“里口。

⑨父亲的眼珠子愤怒得快爆出来了:

“让你不要吊船你又吊船,你找死啊?

”就这样,当父亲的在街上赏了儿子一记响亮的耳光,左右邻居自然地围过来了。

一些声音很愤怒,一些声音不知所云,一些声音语重心长,一些声音带着哀怨的哭腔,它们不可避免地交织起来,喧嚣起来,即使很远的地方也能听见这样丰富浑厚的声音。

于是有人向这边匆匆跑来,有人手里还端着饭碗,他们这样跑着,炎热的夏季便在夜晚找到了它的生机。

(有删改)

24.综观全文,明媚的夏天里孩子们期待什么?

(2分)

吃到赤豆棒冰,跳到护城河游泳。

25.作者在第②—④段为什么详写两个店的店员?

(2分)

写水果店和善、清秀但寂寞的店员,反衬糖果店店员的难看和态度的恶劣,突出了孩子们对糖果店的热爱,对棒冰的渴望和吃到棒冰的满足感。

26.第⑤段描写午后街道的“炎热”,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请具体分析说明。

(3分)

写麻石路面蒸腾着热气,塑料凉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烧了等,是正面描写;忘了文明礼貌的居民和没人听的评弹是侧面描写,两相结合,把午后的炎热写得淋漓尽致。

27.简要分析加点的词语。

(4分)

(1)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

拟人手法,突出了白天的漫长、炎热和难熬,表达了孩子们对去护城河游泳的渴望。

(2)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突出了孩子跟船浮游的速度之快和畅快得意,也反衬出母亲的担忧和恐惧。

28.请从选材、语言和主题中,任选一角度,谈谈对本文的看法。

(3分)

选材:

街头陋巷,匹夫凡人,信手拈来,妙趣横生,充满真实感和烟火气。

语言:

细腻精致,平易近人,市井俚俗,人生百态,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主题:

一根棒冰,一次游泳,艰难、简单、喧闹的生活却贮满愉悦、挚诚、乐观,令人回味无穷。

 

四、作文(50分)

29.你一定参观过一些展览,游览过一些纪念馆或博物馆。

请选择一次这样的经历,以“参观________”为题,写一篇参观记。

不少于600字。

提示:

①参观记是游记的一种,一般按照参观的先后顺序来写;②在参观过程中,一定会看到许多东西,不可能全都写进作文中,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写,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突出重点;③参观的目的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接受教育。

在适当的地方,要点出你所得到的教益或受到的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