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2598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docx

初中科学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

翰林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

教师:

学生:

时间__年_月日时间段___第____次课

内容(课题)

物理专题一质量、密度与物态变化

教学目的

1、了解刻度尺、天平、量筒的使用

2、会计算固体与液体的密度

3、识别融化与凝固

4、知道影响蒸发的因素,知道沸腾的特点

5、温度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质量与密度

一、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

1.宇宙是由_______组成的,物质由_______组成,_______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而它们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原子结构与__________十分相似。

考点二质 量

2.物体所含_______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_______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3.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测量物体质量,托盘天平使用时应在___盘放物体,____盘放砝码,添加砝码时要用____按________的顺序夹取。

4.天平的使用方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字:

放——天平放到_________上,游码放到____________上;

调——调平衡螺母,目的是使天平平衡,而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就要看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_____,或指针左右_______________;

称——_____物______码,通过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读——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物体的质量。

考点三密 度

5.单位________某种物质的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__________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等因素无关。

6.计算公式:

ρ=________,单位:

kg/m3、g/cm3。

1g/cm3=__________kg/m3。

7.测固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体积的水,记下体积V1;(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记下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2;(4)得出固体的密度为ρ=_________。

8.测液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3)测出烧杯和剩余烧杯的总质量m2;(4)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衢州)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蜂鸟”。

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硬度高   B.熔点低C.密度小D.导热性好

2.(株洲)用天平称出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绵阳)物质世界多彩多姿,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

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

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

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

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无关

4.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1

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V2

5.下图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6.(株洲)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两支蜡烛最先熄灭的是(  )

A.长的先熄灭B.短的先熄灭

C.同时熄灭D.无法判断

7.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度范围和最小刻度。

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  )

A.500mL 10mLB.250mL 5mL

C.100mL 2mLD.50mL 2mL

8.(包头)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

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5∶2 B.2∶5C.5∶4D.4∶5

9.学习密度知识后,某同学提出如下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均分成两块后,质量减半,密度减半B.一桶油用去一半后,体积减半,密度减半

C.一块铁加热后,体积不变,密度不变D.医用氧气瓶补充氧气后,瓶内氧气密度增加

10.已知水在4℃以上时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其体积膨胀),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即水在0℃~4℃之间反常膨胀)。

则将0℃的水加热到10℃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

A.持续增大B.持续减小

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天津)台秤是一种称量质量的工具。

使用前,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线,调节________使秤杆水平平衡。

某次称量的情况如图,被称货物的质量是________kg。

 

12.(贵阳)经过两年半的紧张建设,被誉为贵阳“鸟巢”的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会场——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宛如一顶桂冠“戴”在了金阳新区,如图所示。

据悉,该场馆建设运用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会场东西两侧总质量达9800吨的钢罩棚由13330根异型钢构件支撑,这些构件应选用硬度较__________的材料;为不致使罩棚过重,则外壳应选用密度较_________的材料(均填“大”或“小”)。

 

13.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

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0.9×103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_______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________kg。

14.液态蜡凝固后,中间会凹陷下去。

则蜡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它的体积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铜仁)龙芳同学将一重4.0N的金属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有

露出水面,如在筒内装入100cm3的某种液体后,金属筒的11/12的体积没入水中,则金属筒的容积是________m3(壁厚不计),装入金属筒内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其质量是________g。

16.(湖州)元宵佳节,湖城许多人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

(1)孔明灯上升时,灯罩内的气体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灯罩外的空气密度。

(2)孔明灯内火焰温度高达300℃以上,燃烧时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森林、居民区等地,易使可燃物温度达到________而引发火灾,因此我市现已禁止燃放孔明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17.(扬州)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

(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指出其中的一个错误是:

____________。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合金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合金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18.某班同学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

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厘米3、15厘米3、20厘米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

“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测得注射器的质量为11克)

实验次序

水的体

积/厘米3

注射器与水的

总质量/克

水的

质量/克

1

10

21

10

2

15

26

15

3

20

31

20

(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向右调节左侧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则调节平衡螺母前,左盘与右盘的位置相比较高的是________盘。

(2)对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________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

(3)受此实验启发,小豪不称质量,在家里测量了冰的密度。

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小豪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下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_mL,小豪所测得冰的密度为________克/厘米3(保留1位小数)。

四、计算题(14分)

19.体积为30cm3的铜球,质量是89g,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它的总质量是多少?

(铜的密度ρ铜=8.9×103kg/cm3)

 

114.(2015台州)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小柯测量食盐水密度,能找到的器材有:

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ρ水=1克/厘米3)、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因为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盐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0克、m2=132.0克、m3=141.6克,利用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密度的测量.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图.

结合实验图解,ρ食盐水=  克/厘米3.

13.(2015遵义)一矿石样品的质量为58g,将其放入盛有50mL酒精的量筒中,样品完全浸入酒精的液面上升至70mL处。

已知空量筒质量为60g,量筒底面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cm2。

(g取10N/kg,酒精密度为0.8×103kg/m3,1mL=1cm3)求:

(1)矿石的密度;

(2)将矿石样品放入盛酒精的量筒中后,三者的总质量;

(3)将矿石样品放入盛酒精的量筒中后,放置于水平桌面上,量筒对桌面的压强。

 

10.(2015金华)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铝块进行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操作错误是      .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铝块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      g/cm3.

【答案】

(1)用手直接拿砝码;

(2)2.7

 

物态变化

一、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温度计

1.定义: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

2.摄氏温度的规定:

以一个大气压下______________的温度为0℃,________的温度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

3.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______________。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和__________;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3)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稍候一会儿,待示数_______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_______。

5.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_______,主要是根据人体的温度变化范围来确定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提高了测量的准确程度。

体温计有一特殊结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所以温度计可___________读数。

每次使用前,都应把水银__________。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6.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_______变为______的过程中叫凝固。

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热。

7.固体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________,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如冰、海波、石英、水晶及各种金属。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_______,没有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8.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________。

9.晶体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_______,能继续_______;

晶体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__________,能继续_________。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10.物质由态变为____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___态变为态的过程叫液化。

汽化过程要____热,液化过程要______热。

11.汽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在_____________下,在液体_______和_____同时进行的_____的汽化现象.

两种方式的异同点如下表:

沸 腾

蒸 发

相同点

①都是汽化现象 ②都要吸热

发生部位

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温度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剧烈程度

剧烈的汽化现象

缓慢的汽化现象

液温变化

液体温度不变

温度降低

1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___,其高低与大气压有关。

气压越______,___________。

1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_________的高低;

(2)液体____________的大小;(3)液面上方_________的快慢。

蒸发有______作用。

14.沸腾的条件:

(1)温度到达________;

(2)能继续_________。

沸腾的特点:

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

15.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1)________,

(2)_________。

二、中考典例精析

例1、(绍兴)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

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答案】B

变式训练1、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

酒精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例2、如图,A、B、C、D、E、F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变式训练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右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把杯底部慢慢加热。

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

例3、(金华)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的“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

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魔术师有特异功能

B.是因为“油”的沸点低

C.“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

D.是因为手上沾有水吸收了“油”中的热

【答案】B

变式训练3、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

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1.(无锡)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2.(滨州)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水的饮料瓶子加盖

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D.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3.(聊城)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早晨,麦田里白雪消融B.初夏,草地上露珠晶莹

C.深秋,操场上轻霜涂抹D.严冬,池塘里厚厚寒冰

4.为了避免游客排队时被阳光晒得过热,上海世博园园区加装了一大批喷雾设施,为游客喷雾降温。

喷雾降温设施喷洒的水雾,即使在水温与气温相近的情况下,也有比较明显的降温效果,主要原因是(  )

A.水的密度大B.水蒸发时要放热

C.水汽化时要吸热D.水雾透光性差

5.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中,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

6.南极科考队员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  )

A.沸点低B.凝固点低C.密度小D.比热容大

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露的形成B.霜的形成

C.冰的形成D.冰的熔化

8.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语“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

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

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

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10.冬天,放在室外的木头、铁块和冰块温度最低的是(  )

A.木头B.铁块

C.冰块D.温度相同

11.(潍坊)如图所示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12.(安徽)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

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13.下列所列的各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268℃时氢是固态B.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

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14.在大烧杯中放入水,再将一个装水的试管放入烧杯内,如图所示,然后给烧杯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

A.不会沸腾

B.会沸腾

C.全变成气态

D.凝固成冰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5.(广东)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形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的时间是________min。

16.(福州)2011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

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17.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

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由此可知蜡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停止加热后,液态蜡的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内能逐渐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吗,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

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三、实验探究题(19题18分,20题16分,共34分)

19.(黄冈)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他猜想:

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

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

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如图所示,待海波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质量不同的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3)在探究过程中,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20.(烟台)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来完成实验。

(1)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__(填“a”或“b”)。

(2)甲组观察水沸腾时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他们所测水的沸点是________。

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________(填“A”或“B”)。

(3)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

 

上次作业有无收阅:

○有○无

上次作业完成情况:

○优○良○中○差

本次课后作业:

内容页数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________

教师签字:

主任审核批复

主任签字:

________

翰林教育教务处制

 

109.(2015武威)小刚家新房子装修时,窗台上铺了一种叫“人造石”的材料,小刚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

他拿了一块角料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测量了一下该“人造石”的密度。

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人造石”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   ;②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人造石”的质量为      g;

(3)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人造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人造石”的体积是      mL;

(4)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该“人造石”的密度为      kg/m3。

 

一、选择题

1.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汽化现象

2.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

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