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9776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docx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

课题:

一、走进分子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知道分子间有空隙;

(3)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过程与方法】

⑴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⑵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子模型的建立过程。

【难点】分子模型的深刻理解。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学生对导图的发言引入新课(要求一位学生事前准备,将导图内容扩展为一篇小短文进行发言。

题目可以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同学们都知道,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

有许多物质人们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如:

山脉、桥梁、大海、森林、高楼等。

有一些物质我们虽然看不见,但却可以通过别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如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在呼吸时便可体会到空气的存在。

但是还有一些物质,我们即看不见、摸不到,也无法通过其他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那我们又如何来认识和研究这些物质呢?

是不是就没有办法的呢?

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间接研究的方法,十分有效。

那就是先根据一些已有的现象和经验,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然后进行各种实验去收集证据证实这种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下面就让我们按照科学家的这种思路来认识物质的结构。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章: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一、走进分子世界。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体积十分小,而且分子之间有间隙

活动7.1 选择一种模型:

【演示】用炭素笔在白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

(虽然实验没有做,但你可以凭你的经验和想象进行一次合理的推测。

学生:

可能会看到十分细小的炭的颗粒。

(同时对课本进行填充)

【演示】将高锰酸钾的颗粒放入水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回答看到的现象。

学生:

看到高锰酸钾的颗粒放入水中马上开始溶化,不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

(同时对进行课本填充)

【演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再注入酒精,在液面的最高处做一记号。

然后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水与酒精总体积是否和混合前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相等。

如不相等,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大家推测可能出现的结果。

(简单板画活动3)

学生:

可能在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会变小。

教师:

做一个替代实验如下。

【演示】用两个量筒中分别注入50cm3 水和50cm3酒精。

然后将50cm3酒精倒入50cm3 水的量筒中,用棒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再观察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是否还是100 cm3(也可以用黄豆和大米相混合进行实验,操作的效果更加明显。

学生:

上讲台进行观察后说出课本上填充结论,并进行填写。

【点拨】科学家们根据上述的现象,设想了三种物理模型。

模型1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2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模型3  固体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去。

【议一议】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最合理的模型,对上述和现象2和3进行解释。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

选择模型2,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高锰酸钾在水中溶化成十分微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水充分的混合后使水的颜色变红。

学生2:

选择模型2,由于颗粒之间有空隙,所以水的微粒和酒精的颗粒互相进入了对方的空隙中,所以混合以后的总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

【教师提示】如学生选择另两种模型可以问其他学生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

对于其他的模型也应进行鼓励,但应给学生指明模型2是最合理的。

【点拨】科学家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研究发现,物质的确可以分成十分细小的微粒,但如果一直的分下去,物质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性质。

(如水分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失去了水的性质了,也就是说水已经不是水了)于是科学家们就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学生:

阅读第24页相关的最后一段。

【教师介绍】分子的大小。

科学家们发现分子是十分小的,小到什么程度。

用肉眼肯定无法看到,用一般的显微镜也无法看到,要用放大几千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依稀可见。

(学生看图7-3,可告知分子的排列常常是十分有规律的。

如果把2500万个水分子排成一行,只有一厘米;若把分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和地球相比。

如果把1 cm3气体装在一个容器中,每秒钟从容器中跑出1亿个气体分子,要跑9000年才能跑完。

【教师介绍】分子直径数量级

如果将分子看作是一个个的小球的话,这个小球的直径只能用10-10m来衡量。

人们常将10-10m称为1埃。

如水分子的直径为4个埃,氢气分子的直径为2.3个埃。

教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可总结如下结论。

【小结归纳】(板书)

1.物质由分子所组成,分子的体积十分小,

而且分子之间有空隙。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活动7.2:

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

【演示】如果将红墨水滴在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

学生:

发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议一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学生:

说明分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停的运动着。

(填写课本)

【应用举例】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可以做为分子是运动的证据?

学生:

讨论后进行可能进行如下回答。

① 烧好的菜一端上桌,香气扑鼻。

说明气体的分子在运动。

② 将糖块投入到水中,糖块会溶化,说明糖的分子在运动。

③ 在桂花树下可以闻到桂花的芳香,说明气体的分子在运动。

④ 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说明分子在运动。

教师:

得出如下结论

【小结归纳】(板书)

2.分子一直处在永不信息的运动中。

【阅读】教师要求学生阅读26页的对话框。

提问小男孩提出了什么问题,小女

孩又是怎样回答的?

(看书半分钟,回答时不能看书。

学生:

小男孩说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一盘散沙?

【议一议】你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呢?

学生:

很可能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吸引力的作用。

三、作业

《课堂作业纸》

 

 

第二课时

3.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活动7. 3 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

【猜一猜】教师要求学生猜测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吗?

(强调要将表面刮都光滑,且要用力挤压。

)再将下面挂上个砝码也不会掉下来。

学生:

看到两个铅块粘到了一起。

【议一议】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

分子间的确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

【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学生:

讨论后可能回答如下:

① 一根钢条要将其拉伸是十分困难的,这说明钢的分子间存在引力。

② 两滴小水珠遇到一起就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

教师:

既然分子间存在引力,那么物体就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是为什么一般的物体都很难压缩呢?

如铁块。

学生:

那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同时,还存在着斥力。

教师: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小结归纳】(板书)

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读一读】 第26页短文《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教师:

仔细阅读短文《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完成如下表格的

填写。

物质状态

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的运动情况

宏观特性

固态

很小

只能围绕某一点做振动

既有一定的体积,

也有一定的形状。

液态

比固体大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有一定体积

但没有一定形状

气态

为液体分子距离十倍以上

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

既没有固定形状,

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学生:

阅读后完成表格余下部分的填写。

教师再做总结。

【阅读】“生活 物理 社会”部分回答如下问题。

① 纳米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② 你所了解的纳米材料有哪些特殊的性质?

学生:

①1nm=10-9m

③ 纳米金属有超塑延展性。

纳米陶瓷硬度高、耐高温而且有一定的塑性。

纳米材料还有很强的抗菌性。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总结】

1.物质由分子所组成,分子的体积十分小,而且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一直处在永不信息的运动中。

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四、作业

《课堂作业纸》

 

课题:

二、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进一步认识分子的构成,分类。

(2)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通过摩擦起电实验,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

(2)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知道这种探索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2)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摩擦方式起电

【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的呢?

还可不可以再分?

2.比如水分子H2O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CO2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组成的。

既然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能否再分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一.[摩擦起电实验]:

1.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什么?

(摩擦可以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

结论:

带静电的物体可以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两种电荷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它们的性质是否都相同呢?

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得出:

两种电荷:

______________。

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____电荷。

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____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

如: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小纸屑,丝绸带负电荷,玻璃棒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可以吸引小纸屑。

3.[提问]

(1)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与此类似呢?

活动1:

投影一盒碎纸屑,师出示一把塑料梳子,问:

将这把塑料梳子靠近碎纸屑,可能有什么现象发生?

(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反复多梳几下);

活动2:

如果用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去靠近刚刚梳过的头发,又会有什么现象呢?

①脱帽时头发飘起来②手触碰到静电球时头发会竖起来③云层碰撞时产生的闪电等等

(2)既然原子是不显电性的,为什么摩擦能起电呢?

原子内部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但是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会发生转移,使正负电荷数不一样,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并且互相摩擦的物体显示的电荷会不一样,一个显示正电荷,另一个就显示负电荷。

进一步使学生知道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经过摩擦之后就会失去电子,从而带上正电,而丝绸得到玻璃棒的电子带负电;用毛皮去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经过摩擦会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而毛皮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4.(阅读课本P30)

使学生得出:

[结论]

(1)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________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有关

    

(2)摩擦起电的原因:

电子从一个物体_____到另一个物体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小结: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

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摩擦起电的原因: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四、作业

《课堂作业纸》

 

1.平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依靠摩擦,使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   电荷。

2.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  )

A.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    B.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

 C.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      D.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

3.关于电中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负电荷抵消   B.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

C.正负电荷转移   D.得失电子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   ).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

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5.两个完全相同的极轻小球,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将两球靠近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

A.带电小球向不带电小球靠近 B.不带电小球向带电小球靠近

C.两小球互相靠近           D.两小球互相排斥

 

课题:

三、探索更小的微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2)知道知道原子结构。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知道物理模型是在一些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想象、类比等论证提出的,需经实验的检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知道这种探索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结构。

【难点】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了呢?

还可不可以再分?

 2.比如水分子H2O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CO2是由一

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组成的。

既然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能否再分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摩擦起电

【做一做】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议一议】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什么?

(摩擦可以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

【想一想】

(1)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与此类似呢?

(2)既然原子是不显电性的,为什么摩擦能起电呢?

【启示】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阅读】课本P31并观看录象

[观看录象后提问]:

【议一议】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

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对电子有一定的束缚作用,使得电子围绕中央的原子核作圆周运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有许多的夸克组成的。

【点拨】我们现在来共同分析一下以上的微粒都呈现怎样的电性?

原子是不显电性的,而组成原子的电子是带负电的,所以原子核肯定带正电;而中子是呈中性的不带电,所以质子肯定的是带正电的。

【小结归纳】(板书)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分子是由不显电性的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大量的夸克组成。

 2.原子模型

【点拨】物质的微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不断的研究探索这些微小粒子,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1897年,汤姆逊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提出了“枣糕模型”他认为电子像蛋糕中的枣子一样是镶嵌在原子核内部的;在此基础上,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提出了电子是围绕原子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下面我们根据原子的结构来看看有什么规律:

【结论】

(1)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转

(2)原子核带正电的电量和电子带负电的电量相等

(3)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

(4)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一样

【议一议】既然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一样,有没有可能电子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家出走”呢?

【启示】刚才我们做的“摩擦起电”实验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摩擦起电的过程。

【点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经过摩擦之后就会失去电子,从而带上正电,而丝绸得到玻璃棒的电子带负电;用毛皮去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经过摩擦会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而毛皮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想一想】丝绸和玻璃棒相比,哪个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

毛皮和橡胶棒呢?

生:

丝绸和玻璃棒相比,丝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毛皮和橡胶棒相比,橡胶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一些。

【提问】从以上的结论,你能不能总结出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摩擦起电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小结归纳】(板书)

(1)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有关;

(2)摩擦起电的原因: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总结】

(1)分子的组成、原子的组成结构、组成原子的微粒的电性

(2)知道原子结构得出规律

(3)摩擦起电的过程、原因

四、作业

《课堂作业纸》

课题:

四、宇宙探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宇宙起源理论:

“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学说”;

(2)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

(3)初步领略宇宙的神奇,培养对天文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课外材料,对宇宙有初步的认识;

⑵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课外材料和观看图片,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学说”。

【难点】宇宙中常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称看一些图片:

“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嫦娥奔月”、“鹊桥相会”。

你能从以上图片中你能从以上的每一张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

“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神州五号”的发射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想一想】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是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是你了解的?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整理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课堂全班性的交流。

知识介绍:

(学生提到的或讲述很到位的,教师可以不讲)

【点拨】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

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开始于地球在宇宙的位置,有这样一段发展过程:

【教师介绍】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

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

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

根据这一学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

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

1543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

在他阐释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意大利学者布鲁诺(GiordanoBruno)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由于日心说危及到当时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反动教会对布鲁诺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鲁诺放弃日心说,布鲁诺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

以后的许多科学家利用更先进的观测仪器,经过了长期的观察、总结、计算,从而最终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

地球的地位从居宇宙之中的特殊天体降为绕太阳运动的一颗普通行星。

“地心说”已经在16世纪时被否定了,“日心说”也随着人们对宇宙越来越多的了解,渐渐露出它的不完整性。

2.追溯历史

【教师介绍】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相距很遥远,用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之间距离,显得不够用了。

在天文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l.y(光年——光在一年在真空中所经过的路程),AU(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光年约是天文单位的1014倍。

人类最先了解的是与地球并称为“八大行星”的:

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在这些行星中,你知道哪些星球,或者你最想知道哪个星球?

(用媒体资料对学生的个人经验进行提升)

(根据学生的叙述,在“八大行星”有选择性的点击对应的片断。

由“八大行星”、卫星、彗星以及其他星际物质,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据我们现在的了解,并不是整个宇宙,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恒星。

【教师介绍】1608年,荷兰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明了望远镜。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里略亲自动手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不断改进,用来观察天体,发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金星月相、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发现了茫茫银河由无数个恒星所组成。

(展示银河系的大致结构和图片)

1718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通过观测和分析,首次指出恒星不动的概念是错误的。

1783年,另一位科学家赫歇尔通过对所观测到的大量恒星运动的统计分析,发现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