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3410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docx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览表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知识要点

25.6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solidwindowtext1.0pt;

border-bottom:

none;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right-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45.55pt">

第七课

 

justify;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line-height:

10.0pt;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tab-stops:

21.0pt;layout-grid-mode:

both;border:

none;mso-padding-alt:

0cm0cm0cm0cm">个人收入的分配

21.8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45.55pt">

1

408.05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

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

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45.55pt">

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1.8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66.95pt">

2

408.05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

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

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66.95pt">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包括资本、技术、土地、劳动等要素。

(3)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注意:

多种分配方式也包括按劳分配。

21.8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50.6pt">

3

408.05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

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

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50.6pt">

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

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3)公平的含义:

是收入分配的公平。

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4)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

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1.8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40.75pt">

4

408.05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

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

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40.75pt">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

二者是对立的。

其次,二者又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及为什么要效率优先。

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

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3)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首先,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再次,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21.8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49.85pt">

5

408.05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

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

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49.85pt">

财政收入

1、财政

(1)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2)本质:

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获得国家收入,并将它集中性分配使用,是一种分配关系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1)国家预算:

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

(2)国家决算:

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3、财政收入

(1)含义: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2)形式:

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41)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

(2)分配政策

21.8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70.95pt">

6

408.05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

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

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70.95pt">

财政支出

1、含义:

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2、种类:

①经济建设支出;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⑤债务支出。

3、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①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况:

收大于支,支大于收,收支相等

②财政收支平衡:

指当年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④收支平衡是财政的理想状况

21.8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101.95pt">

7

408.05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

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

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101.95pt">

财政的作用

1、集中力量办大事

(1)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2)调控经济平稳运行

(3)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①经济结构合理与优化②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

2、人民生活有保障

(1)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2)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3)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1.8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49.85pt">

8

408.05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

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

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49.85pt">

税收的基本特征

(1)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2)税收的基本特征:

①强制性②无偿性③固定性

(3)税收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无偿性要求必须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必须具有固定性。

21.8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121.55pt">

9

408.05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

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

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121.55pt">

我国税收的种类

(1)我国税收的划分:

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2)增值税

①含义:

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

②纳税人:

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③税率及计税方法④意义:

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环节企业偷漏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3)个人所得税

①含义:

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税收。

②纳税人:

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和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③税率及计税方法④作用:

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21.8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70.5pt">

10

408.05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

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

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70.5pt">

纳税人和负税人

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区别: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指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联系:

当纳税人缴纳的税款由自己承担时,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不是负税人。

21.8pt;border-top:

none;border-left:

none;border-bottom:

solidwindowtext1.0pt;border-right:

solidwindowtext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

solidwindowtext.5pt;mso-border-alt:

solidwindowtext.5pt;padding:

0cm5.4pt0cm5.4pt;height:

91.35pt">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