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3542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2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3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docx

高中历史第2章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第3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学案北师大版选修

第三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权的废除

课程

标准

1.简述国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的史实。

2.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重点

难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广大下层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和民主运动。

(重点)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英吉利共和国的内外政策。

(重点)

3.人民群众在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斗争中的作用。

(难点)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难点)

两次内战

1.第一次内战

(1)爆发:

查理一世于1642年讨伐议会,内战开始,形成以议会为代表的革命阵营和以国王为首的反革命阵营。

(2)经过

①初期失利:

由于保王党人有充分的准备,再加上议会和议会军主要控制在长老会派和长老会派军官的手里,态度暧昧,战斗犹豫不决。

②重编军队:

内战开始后,克伦威尔组建了一支以自耕农为主的新型骑兵。

1645年,建立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新模范军”。

③重要战役:

1644年7月,在马斯顿草原战役中击败王党军队。

1645年6月,新模范军在纳斯比战役中几乎全歼王党军队,彻底扭转战局。

④囚禁国王:

1647年2月,囚禁了查理一世。

(3)结果:

第一次内战以议会阵营的胜利而结束。

2.第二次内战

(1)原因

①革命开始后,议会阵营内部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政治派别。

②内战结束后,胜利果实被长老会派摘取,企图恢复王位,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③1647年底,查理一世逃跑,策划保王党人暴动,企图扑灭革命。

(2)开始:

1648年2月。

(3)结果:

议会取得了内战的彻底胜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人民运动

1.《人民公约》

(1)原因:

内战期间,独立派高级军官企图在限制君主权力的情况下保留上院和君主制,引起了军队下层士兵的不满。

(2)内容

①进行议会改革,按照人口分配议席,21岁以上的男子都有选举权。

②实行宗教自由。

③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废除上院,宣布下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⑤取消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3)影响:

代表了城乡广大下层群众的要求,特别是在军队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引起了资产阶级的恐惧。

(4)结果:

1647年11月克伦威尔镇压了平等派起义。

2.“掘土派”运动

(1)原因

①革命没有满足人民的土地要求。

②土地兼并的结果使农民的生活更加恶化。

(2)领导者:

掘土派思想家温斯坦莱。

(3)结果:

被镇压。

专制王权的废除和英吉利共和国的对内对外政策

1.专制王权的废除

(1)第二次内战结束后,议会下院剥夺了上院的否决权,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1649年1月30日,以“暴君、叛徒、杀人犯和我国善良人民的敌人”为名处死查理一世。

(3)1649年2月,议会下院宣布废除君主制,取消上院。

颁布命令,废除国王制度。

2.英吉利共和国

(1)建立:

1649年5月19日。

(2)政策

①对外:

继续推行侵略政策。

a.扩充海洋舰队和军事力量。

b.颁布《航海条例》。

c.与荷兰进行争夺海上贸易权和建立世界霸权的战争。

②对内

a.拍卖教会、国王以及保王党人的土地。

b.镇压人民起义。

(3)影响:

人民运动的失败动摇了英吉利共和国的基础,为后来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和护国主体制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两次内战均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终的原因

1.议会军的反封建斗争深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拥护与支持。

2.议会军经过改革建立了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新模范军”,战斗力大增。

3.克伦威尔杰出的军事才能。

4.王军失道寡助,且缺乏战斗力。

1.1647年议会方面取得第一次内战的胜利,主要原因是(  )

A.自耕农和手工业者阶层的坚决支持

B.保王党势力的分散

C.议会加强军队的建设和领导

D.国王被议会方面俘虏

【解析】 在第一次内战之初,议会军连吃败仗,后来经过军队改革,调整了军队领导,最终取得内战的胜利。

【答案】 C

查理一世被处死后英国的政治状况

1.1649年初,查理一世被处死,随之英吉利共和国成立。

然而这个共和国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专政的新形式,其代表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克伦威尔。

2.英吉利共和国成立后,主要面临着三种势力的反抗:

王党势力随时准备卷土重来;下层人民的反抗风起云涌;爱尔兰人揭竿而起,反抗殖民统治。

3.为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克伦威尔采取了强有力的专政措施。

4.1653年4月,克伦威尔带兵强行驱散议会。

1653年12月,在高级军官和大资产阶级的拥护下,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英国进入护国主政体时期。

2.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后,英国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

下列有关英吉利共和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于1659年

B.既无国王,又无议会

C.独立派掌握实权

D.有共和之名,无共和之实

【解析】 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时间是1649年,期间存在议会,但没有上院;在共和国之初,还是具有共和之实的。

共和国期间,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控制了国务议会,独掌大权。

【答案】 C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树梢,而任其他的分枝和树根不动,它还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国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

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选集》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英国什么时期的情况?

(2)材料中“查理”和“缙绅”各指什么?

(3)材料中的“暴政的树梢砍掉了”指什么?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解读

材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专制王权被推翻的史实。

解答思路

(1)问从材料中“查理”“王权”“国会”“暴政的树梢”等信息即可判断。

(2)问“查理”不难判断,“缙绅”要结合材料中“集议于国会”来分析。

第(3)问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暴政”来分析作答。

【尝试解答】 

(1)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理”________________;“缙绅”:

_________________

(3)“暴政的树梢砍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649年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后的情况。

(2)“查理”指查理一世;“缙绅”指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暴政的树梢砍掉了”指以查理一世为代表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

一、选择题

1.在群众的压力下,1645年“新模范军”建立,其组成主要有(  )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B.城市平民和手工业者

C.自耕农和手工业者

D.城市平民和自耕农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模范军”主要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

【答案】 C

2.给英国国王的军队致命一击的关键战役是(  )

A.纳斯比战役     B.马斯顿草原战役

C.瓦尔密战役D.来克星顿战役

【解析】 “新模范军”在纳斯比战役中给国王的军队以致命一击。

【答案】 A

3.《人民公约》的提出者是(  )

A.掘土派B.独立派

C.平等派D.国王

【解析】 1647年10月,军队中的平等派代表提出《人民公约》。

【答案】 C

4.下图展示的是英国某一国王被处死的场面。

1649年1月,在法庭进行最后宣判前,最高裁判所主席布拉德肖在发言中说:

“法律高于国王,而国会高于法律,因为法律是代表人民的国会所制定的,从而法官根据法律审判国王是合法的。

”接着,国王被处以死刑。

遭受审判并被处死的国王是(  )

国王被斩首示众

A.詹姆士一世B.查理一世

C.詹姆士二世D.查理二世

【解析】 查理一世在第二次内战中沦为议会的俘虏,议会最高法庭判处他死刑,故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清除、摈弃、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

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

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

材料二 

英国议会会场  克伦威尔在纳斯比战场上 克伦威尔铁骑军

材料三 英国没有专门的宪法法典,实行不成文宪法,其宪法体系包括历史上制定的各种宪法性质的文件,如《自由大宪章》、《权利请愿书》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英国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斗争形式来完成其革命任务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问结合材料一中“就是清除、摈弃、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回答。

(2)问结合材料二、三从议会、军事、法律三个方面回答。

【答案】 

(1)任务:

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

(2)斗争形式:

①议会斗争——要求限制王权,并提出掌握政权的要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对革命的领导权。

②武装斗争——通过组建“新模范军”等新型军队。

进行了马斯顿草原战役和纳斯比战役等,打败了王军,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

③法律建设——运用法律手段限制王权,巩固革命成果,如《权利请愿书》、《大抗议书》等一系列法案。

课时作业(六)

一、选择题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后,议会阵营内部逐渐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政治派别,其中独立派代表的利益是(  )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B.大商业金融资产阶级和上层贵族的利益

C.中等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

D.城乡下层群众的利益

【解析】 独立派代表中等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故选C项。

【答案】 C

2.右图为名画《马斯顿草原之战》,展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一次著名战役。

导致这次内战的矛盾双方是(  )

A.英格兰与苏格兰

B.议会与王权

C.新贵族与旧贵族

D.农民与国王

【解析】 在1640年重新召开的议会里,议会成为反对英国王权的领导中心。

【答案】 B

3.新模范军的组成力量不包括(  )

①自耕农 ②封建贵族 ③手工工场主 ④手工业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新模范军主要是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

【答案】 C

4.“废除上院,宣布下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该内容出自(  )

A.《权利请愿书》B.《大抗议书》

C.《自由大宪章》D.《人民公约》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5.英国内战以后,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和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实际上代表了哪一派别的主张和要求(  )

A.平等派B.掘土派

C.独立派D.保王党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正确。

【答案】 A

6.议会审判时,英王查理一世说:

“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追根溯源,法官的话深刻反映了(  )

A.法官与查理一世的个人恩怨

B.审判与被审之间主权的较量

C.民权理念对君权神授的否定

D.议会政治与君主专制的矛盾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王坚称自己权力是上帝所授,不应受到法律审判,而法院则坚持认为国王权力来自于人民契约。

法官与查理一世之间的争执并非个人恩怨,故A项错误;“审判与被审之间主权的较量”这一说法没有看清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对国王的审判是反专制的一部分,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阐述国家权力的来源与归属,体现的是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故C项正确;“议会政治与君主专制的矛盾”不符合本题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

【答案】 C

7.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纳斯比战役 ②查理一世成为阶下囚 ③保王势力挑起第二次内战 ④英吉利共和国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D.②①③④

【解析】 ①发生于1645年,②发生于1647年,③发生于1648年,④发生于1649年。

【答案】 A

8.《航海条例》主要加深了英国与哪国之间的矛盾(  )

A.法国B.德国

C.美国D.荷兰

【解析】 独立派政府颁布《航海条例》与其他强国特别是荷兰进行争夺海上贸易权和建立世界霸权的斗争。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阵营的领导人物对内战的态度有三种:

一种是主战,一种是主和,一种虽然主张继续同国王战斗,但态度却不坚决,希望能在国王承认议会权力的条件下同国王言和。

正是由于议会军内部这种妥协动摇的态度,使议会军在内战初期虽然在客观上占绝对的优势,但却遭到了一连串的失败。

材料二 克伦威尔指责曼彻斯特在战斗中作战不力、贻误战机时,曼彻斯特为他的行为辩护说:

“如果我们把国王打败99次,他仍然是国王,在他死后,他的子孙也仍然是国王。

但是国王只要打败我们一次,我们就将统统被绞死,我们的子孙将变为奴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判断克伦威尔和曼彻斯特对内战的态度应该分别属于材料一所述三种中的哪一种。

(2)请指出议会军在内战初期不断失败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问由材料二中“克伦威尔指责曼彻斯特”和曼彻斯特的辩护词,便可判断二人的态度。

(2)问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即可。

【答案】 

(1)克伦威尔属于主战的一种;而曼彻斯特则属于虽然主张继续同国王战斗,但态度却不坚决,希望能在国王承认议会权力的条件下同国王言和。

(2)议会军内部思想存在分歧,军事指挥不力,贻误战机等。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

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分落于英国高级军官之手。

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本来还给英军士兵一种债券,作为以后领取土地之用。

但许多士兵因缺乏现款,将债券折价出售,债券也落入军官之手。

虽然如此,士兵们由于得到债券,逐渐变质,失去了原来的革命精神。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由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三 在1653年4月,克伦威尔将不驯服的“残余议会”解散;另外在7月4日召开了一个“小议会”……由一部分温和派议员在1653年12月12日提议“自动退职”,“小议会”就这样召开以后几个月解散了。

随后,由高级军官组成的会议拟订了一个新的宪法草案“施政文件”,根据这个文件,成立护国主制度。

12月16日宣布克伦威尔为终身护国主。

护国主制的实质是军事专政……护国主的主要职能无非是防止并镇压中、下层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同时也起着防范刚刚被推翻的封建王党分子的阴谋叛乱的作用。

——《英国史》

请回答:

(1)克伦威尔征讨爱尔兰和苏格兰胜利后,军队的性质有何变化?

这种变化对这场革命有何影响?

(2)《航海条例》颁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克伦威尔代表的是哪一阶层的利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

(1)问由材料一中“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归纳。

(2)问结合材料二回答。

第(3)问结合材料三“护国主制的实质是军事专政……”回答。

【答案】 

(1)军队成为镇压人民的工具。

使革命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2)发展和保护英国的海上贸易。

(3)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