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3577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与自然第二部.docx

人与自然第二部

四、人与气

大气对于人来说是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

有人作过试验:

一个人能10天不吃饭,5天不喝水,可5分钟不呼吸空气就不行。

大气是天气气候变化的策源地。

俗话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把天气和人类的得失联系在一起是很有道理的。

任意打开一本史书或地方志,总是有那么一章记录自然灾害的,称做五行志。

其中不乏天气造成的灾害。

1986年4月23日美国纽约市遭受了一场暴风雪的袭击,这场罕见的四月雪,不仅使庄稼遭到了很大损失,还使猝不及防的许多纽约市民得了重感冒。

天气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日常生活。

风调雨顺,则五谷丰登;大旱造成赤地千里,大涝则人为鱼鳖。

人类遭受到的旱涝灾害大都是天气异常酿成的。

天气又和交通运输息息相关。

浓雾弥漫,飞机不能起飞,轮船不能开航;大雪封山,铁路、公路都会阻塞,交通为之瘫痪。

大气在一定程度上还往往决定着战争的成败。

我国古代的孙权和刘备的联军乘东风,火烧赤壁,获得了全胜;近代拿破仑进攻俄国莫斯科,突遇风雪交困,法军不战而溃。

至今军队作战还十分重视气象情报。

大气还关系到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活环境。

大气被污染,空气毒化,普降酸雨、毒雪,造成严重的危害;大气严重被污染,还将影响到整个地球的寒暖变化,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大气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作用?

对于大气人们为什么来不得半点忽视?

这是因为大气是紧裹在地球身上的一件外衣,它的变化往往牵动着地球的脉搏,是主宰地球沧桑之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1、地球的外衣——大气

在地球上,要数大海是覆盖面最广的庞扔然大物了,地球表面上3/4的海水,可是比起大气,大海也只能屈居第二,比海洋覆盖面要大得多的大气之海,笼罩着整个地球,其广阔、深厚远非大海能攀比。

我们抬头望去,那湛蓝的天穹就是紧裹着地球的大气圈所在。

它大约高16公里,在这个高度里,稠密的空气能致使射到地球上的阳光散射,形成蓝天如洗的天穹。

整个大气圈90%的气体分子和几乎全部水蒸气集中在这里。

大气圈以地(海)面为下界,却没有明确的下界,这是因为空气的密度是随着高度增高而变得越来越稀薄,其余10%的气体分子一直可以飘逸得很高很高,有的科学家根据极光的高度来划分大气的上界。

极光是经常出现在高纬度地区高空的一种瑰丽的彩色光象,它是由太阳发出的高速电粒子激发高层空气分子或原子而产生的。

因此,可以推想发生极光的高度上还有稀薄的大气存在。

据现在观察资料,最高的极光高度是1200公里,所以也可认为大气的上界为1200公里。

全部大气圈厚1000多公里,它的质量大约是6千万亿吨(5.7×1015吨),这个重量比起地球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只是地球重量的1/10000而已。

正因为这样,大气层受到地球重力的吸引,紧紧地包裹着地球,不致于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生活。

这好比地球处于离开太阳不远也不近的绝妙的位置一样,全是大自然的造化。

现在的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氧和氮,它自下至上大致能分成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和散逸层4个层次。

接近地面的16公里以内是气体最稠密,水蒸气最多的一层,它和人类关系也最密切。

这层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因温度高低而对流,故称作对流层,我们耳闻目睹的雷鸣闪电、风雪雨雹等气候和气象突变都发生在这里。

在对流层之上直到高于海平面的100公里的一层叫做平流层。

这里的气流是沿着水平方向运动的,十分平稳,是飞机航行的理想层次。

在平流层内离海面20到35公里高度内,大气中的臭氧含量相对多些,这就是臭氧层。

臭氧层能吸引太阳发射的紫外线辐射的伤害,人们称其为一顶地球自然的保护伞。

平流层以上的大气,因受太阳和宇宙辐射波的作用,部分气体分子发生电离作用生成带电粒子,越高电离程度越强烈,于是在地球周围形成能够导电粒子和反射无线电波的电离层,在地球磁场的控制下,形成一个无形而巨大的磁层。

在通讯卫星未发射以前,世界各国的无线电报就是靠这电离层来互通信息的。

大气圈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地把地球紧紧裹住,遮住了太阳的强烈辐射。

如果全部太阳辐射能通行无阻地照射到大地,它的频率高达每秒100万亿亿(1022)周波,其威力足以毁灭一切生命。

然而,大气圈虽然仿佛空若无物,却是一个硕大无比的空气防护伞,能阻止不利于人类的射线通过,只让一部分柔和的太阳光给人类和生物界带来生命所需要的热量和能源。

这无形的大气之墙,挡住了太阳发射的包括紫外线在内的各种致命的辐射线及大部分来自太空轰击而下的宇宙射线。

它又酷似一道交织严密的防空网络,把各种来自太空和小行星带陨落的流星或是拦住,或是让流星在到达地面之前大部烧毁,只有少数漏网的成为从天而降的陨石。

我们的地球,随着它在的太阳系以2.6亿年的周期遨游太空,在不断回旋的“旅途”中,经常有“天外来客”和地球欢聚而撞击地球。

据统计,每年经过厚厚的大气,经过磨擦锻烧后漏网降落到地球的比较大的陨石至少有500颗之多,小的更不计其数了。

世界上最惊人的一次陨星跌落是1908年6月23日发生在苏联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那天一颗巨大的陨星突然穿过大气层从天而降,一团火球及速掠过天空,随后是一股猛烈的气浪,由于陨星爆炸起火,使64.3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森林毁之一炬。

猛烈的气浪波及169平方公里以外的人和动物,压缩的气压波在英国伦敦都能记录下来。

幸好这颗陨石陨落在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之中,如果它再晚5个小时陨落,由于地球的自转,它正好命中当时俄国的京都彼得堡,那将是一场人间惨祸。

1955年一块重一磅的小陨石落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穿破林列特·霍奇斯夫人的屋顶,擦伤了她的左腹,正是祸从天降。

大气层又宛若一座天然的“玻璃”暖房,隔住了天空的严寒,可又积蓄了太阳照来的热量,使地球保持温暖。

没有它,地球表面的温度就不会象现在那样宜人,而是像月球“广寒宫”中那样,寒暑是那样悬殊,中午气温高达127℃,黎明前的温度却低到零下183℃。

此外,如果没有大气层的存在,地球就会黯然失色,像现在的月球那样一片昏暗,显得那样的静寂,将看不到蔚蓝的天穹,千姿百态的云朵和金蛇狂舞的闪电。

可以断言:

大气掌管着人类及生物界的生杀大权,就像水控制着鱼的生命一样。

一个人每天须吸入大约1.5万到2万立方分米的空气才能保证吐故纳新正常进行。

断绝空气5分钟,人就会死亡。

人类是须臾不能离开大气的。

■2、大气的组成和由来

大气的组成是很复杂的,它是一个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大气组成可以分成恒定的、可变的和不定的组分。

恒定的组分是指大气中含有氧气20.95%,氮气78.09%,氩为0.93%,仅这三种组分共占大气总量的99.97%,此外,还有氖、氦、氪、氙、氡等稀有气体。

这个比例几乎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

可变组分除含上述恒定组分外,还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正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3%,一般说来,含有上述恒定组分的可变组分的大气,可以认为是洁净的空气。

然而,这一大气的组成并不是生来如此,一成不变的。

它在漫长的地球发展史中,经历了多次变化。

在那混沌初开,地球诞生伊始之时,大气中并没有氧,更没有臭氧帷幕这顶保护伞,这时的大气主要是还原性气体和惰性气体,诸如氢、氦、氪、氖、氙、甲烷、氨等等,是宇宙大爆炸后,星云形成太阳系时的残留物。

人们称其为原始大气圈,这个原始大气圈几乎是和地球同时诞生的。

以后,随着地球上火山不断喷发,一部分原来被禁锢在地球深处的易挥发气体和水蒸气随着岩浆一起喷拥而出,在原始大气中加入了农密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

根据地质学家对几十亿年前的岩石所作的分析研究,发现它们还不曾被氧化,这说明那时大气中还没有氧。

只是在火山喷出的水蒸气被紫外线辐射下光解之后,才产生了少量的氧。

就是这些气体,在特殊的环境下经闪电作用构成了生命的基础——有机分子和地球水圈之源。

原始大气是比较稀薄的,有时会遭到猛烈的太阳风劲吹,它也会被狂风吹饧到宇宙太空中去,总之是极不稳定的。

只是到了若干亿年之后,当地球上开始孕育了生命,并逐渐发展成最低级最原始的无氧呼吸生物之后,由于这些生物本身需要氧气,就从水分子中分解出氧气以维持其生命。

这样氧气逐渐多了起来,加上一些低级植物光合作用不断放出氧气,从而使大气中氧气逐年增多,加上雷鸣电闪,促进了臭氧保护伞一变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于是大地开始披上绿装。

动植物的繁茂生长并不断和大气交换着气体,直到三四亿年以前,大气圈才具有现在这样成分和形态。

从大气的由来可以看出,今日的大气是地球演化的历史产物,它是不断变化的,直到今天大气的组分还在变化。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开掘矿山,大量燃烧化石原料(石油、煤),20世纪核能的广泛应用,对大自然的开发的深度、广度也必然反映到大气的组分中来。

而大气的变化又往往牵动了气候、天气的变化,大气的污染则往往直接影响了地球上的生态群落的盛衰,乃至人类的生活、地球寒暖之变。

■3、天气异常的1980年

近十年来,地球上的气候异常,且愈演愈烈,水、旱、风、涝灾害接踵而来,天气灾害酿成的惨剧一幕一幕,警报一个连着一个。

借用一个国外学者的话,那就是“地球发疯了”。

就让我们看看1980年这一年的世界情景吧!

首先使人惊奇的苏联和西欧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冷夏。

4月间,苏联由于北极寒潮南下,高加索地区的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3℃,纷飞的大雪覆盖了含苞待放的迎春花,可真下“六月雪”了。

西欧往日夏天的酷暑也不见了,英国7月上旬的平均温度为13℃,暑不来人间,于是拥挤不堪的避暑胜地,海滨浴场变得游人可数,冷冷落落。

就在苏联、西欧遭受寒潮袭击之时,南亚的印度和北美却受到了热浪的烤灼,4月下旬,加尔各答以西地区连续出现高温,气温高达50~55℃,许多人中暑身亡。

6月初,“热浪”席卷美国西南部和南部,持续1个月,气温高达45~45℃,使1000多人丧生,几百万头家畜毙命,树木干燥,在阳光曝晒下自焚,森林火灾不绝,有的地方连空中飞翔的鸟也受不了酷热而跌落下来。

一边是酷暑严寒,另一边却是风雨交加。

4月中旬,蒙古人民共和国出现了一场几十年罕见的大风暴。

狂风裹着大雪从西北部侵入蒙古草原,在蒙古中部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旋风,并以每小时50多公里的速度向东南横扫而去,大风暴所到之处,牧草荡然无存,2米多厚的积雪埋葬了蒙古包,在这场风暴中有50万头牲畜丧生,是30多年来未见的暴风雪。

风暴也发生在热带沿海,龙卷风更是频频发生。

美国宾夕法尼亚等4个州遭受到一场龙卷风的袭击,龙卷风伴随着雷雨像发疯似地以每小时100公里速度推进,所到之处,房屋被毁,树木连根拔起,200多人伤亡,这是宾夕法尼亚州等地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龙卷风。

在南朝鲜南部沿海,由于强风暴的影响,暴雨倾盆,不到20小时,降雨量达200多毫米。

印度也由于暴雨造成了恒河、印度河沿岸的洪水泛滥,夺走了170人的生命,成千上万的人为了逃避洪灾而背井离乡。

联邦德国的法兰克福连续降雨29天,法国7月份降雨量为过去30年同月平均降雨量的2倍,这些地方的雨具一销而空。

面对着这么多集中的天气灾难,人们不禁会问,天气异常是怎样酿成的?

一般说来,天气异常不外乎天、地、人三个方面的影响。

天主要是指天体的变化、运动,譬如太阳黑子的多寡,太阳黑子能引起耀斑,一个巨大的耀斑相当于10亿颗超级氢弹所释放的能量,耀斑喷射出来的高能质子和电子有的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地球,这些不速之客会引起地球大气流动的反常,一般来说,太阳黑子活跃之年,往往是旱涝灾害频频发生之年。

我国已故科学家竺可桢教授研究认为:

太阳黑子每11年爆发一次,和其相应的长江流域水灾也是大约11年一遇。

地球的因素牵涉到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以及地球上的火山、地震等都会波及大气,引起气候异常。

1980年5月美国华盛顿州圣·海伦斯火山喷发,数十吨火山灰喷薄而出,逸入大气,随着气流漂移,蔽天遮日,对当年的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对天气的影响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而逐渐增大的。

当今人类大量开发燃烧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破坏了地球上原来的生态平衡,向空中放出过多的二氧化碳,造成大气温度大幅度提高,这会促使冰雪融化,使海平面升高,造成江海横溢等灾害。

天、地、人三者对气候的影响不是同步的。

有时会互相抵消,化险为夷;有时也会助纣为虐,使灾害迭加。

按照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尚不能控制天地这两大因素,然而,对于人类本身的行为应该是可以控制的。

我们要严密注视这三者对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自觉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努力减轻天然灾害。

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对大气复杂变化的认识,呼风唤雨,消灾除害时代,也将一定会到来。

■4、大气中的魔影

从本世纪30年代起,世界上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环境污染先后发生了8起重大公害事件。

其中5大事件是大气污染引起的。

人们惊呼,是谁在洁净的大气中投入了魔影?

本世纪40年代初的盛夏,阳光普照,天气闷热,傍山依海地处狭长盆地中的洛杉矶市车水马龙。

当上午市内交通高峰过去后,全市250万辆汽车排出的大量碳氢化合物、氢氧化物、一氧化氢难以扩散,浓度越积越大,待到中午前后,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产生了一种包含臭氧在内的多种化合物,这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飘逸在近地面的空气中,经久不散。

它不仅严重地危害城市人民的健康,并由城市扩散到数百公里外的城郊乡村。

在洛杉矶市郊100公里外的2000米高的高山上,很多松树枯死,柑桔严重减产,受烟雾侵袭的葡萄园,葡萄结得又小又酸,果园产量下降60%以上。

这种由于汽车大量排出的废气,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生成二次烟雾的光化学烟雾,因首先在美国洛杉矶发现,故称洛杉矶型烟雾。

类似这样的烟雾遍及美国27个州。

日本的东京,澳大利亚的悉尼、意大利的热那亚和印度的孟买等大城市,都曾造成极大危害。

1952年隆冬,英国伦敦城市上空黑压压、灰蒙蒙的一片,雾气腾腾。

然而,这不是往常墨西哥暖流流经英伦三岛凝成的天然大气之雾,而是大量燃烧煤所放出的煤烟形成的烟雾,它们在气压较低、雾气重重的阴霾天气郁积不散,这样的烟雾天从12月5日到12月8日,持续了4天。

在这4天中,居民关窗闭户不敢外出,警察戴着口罩在街上执勤,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4天中有4000多人丧命。

英国公众为之震惊,称其为伦敦烟雾事件。

其实,烟雾事件不啻发生在英国,在世界发达国家都有发生。

早在本世纪40年代,美国就发生过多次。

1948年10月27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地处河谷的多诺拉小镇也曾由于工厂排出的烟雾郁积在河谷中扩散不出去,当地居民有接近一半得了呼吸道疾病,导致17人死亡。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和伦敦烟雾这两大烟雾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十分关注,组织了科技人员进行了研究。

不久,原因查清了,结论是:

是人类自己在洁净的大气中投入了魔影。

我们周围的大气自古以来一直是洁净的,尽管地球上不时有火山喷发、森林火灾,每年总有不少外来的尘埃,加入到大气中去,但大气有很大的自净能力,经过自净,空气复又清新如故了。

煤和石油的发现和利用是人类史上的一大进步,但它也带来了一些弊病。

自从产业革命促进了人们广泛地开采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之后,大气的自净能力吸收不了大量的污染物,煤的燃烧会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和尘埃等有害物质,这些成分进入大气,一旦形成有毒烟雾,就很难消除。

据统计:

每燃烧一吨煤会放出二氧化硫66公斤,其中粒径在10微米的飘尘11公斤。

有人作过估算,目前全世界每年消耗煤28亿吨,如果不安装净化装置,那么每年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硫是1.84亿吨,飘尘1.1亿吨,单是美国每年排入空中的有害物质即达2亿多吨。

难怪当阿波罗7号宇宙飞船的宇航员登上太空深情地向祖国一瞥之际,不无遗憾地报告地面宇航中心:

“看到城市上空全是一层层厚厚的烟雾。

今日,在煤、石油的大量燃烧之后造成的烟雾几乎无处不有。

1983年3月,来自北极的报导说:

北极上空有一团浓浓的烟雾。

大气的烟雾污染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今天的希腊、意大利尽管大海碧绿,山水秀丽,但湛蓝的天穹已难得一见了,真是大煞风景。

土耳其安卡拉冬季的烟雾更加严重,我国的大气污染也有日趋严重的趋势,北京冬天的尘埃和上海郊区空气降尘量已超过标准……这些都有待于治理。

该怎样消除我们自己在大气中投入的魔影呢?

人们决不会做“因噎废食”的傻事。

美国人并没有因为大量使用小汽车造成光化学烟雾而把汽车砸烂,重新让马车奔驰在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上,或者安步代车;英国人也没有因为燃烧煤产生烟雾而重新恢复昔日的法律:

凡在伦敦市区烧煤者处以绞刑。

而是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烧煤、用油带来的弊病。

在美国,科学家们研制了耗油少、污染小的汽车,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上催化反应器,减少污染物的排出量,乃至试制用太阳能和氢气作能源的车辆,同时在大城市加强车辆的行驶、管理,安装了大气观测系统和报警装置,光化学烟雾终于在洛杉矶等美国大城市中消失了。

1984年初夏,盛况空前的第23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汽车之多是前所未有的。

人们想起40年前同一季节曾发生过的光化学烟雾,不禁忧心忡忡,可事实上,洛杉矶是阳光灿烂,鲜花盛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5、讨厌的酸雨

北欧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有着景色秀丽的3个国家,峡湾众多的挪威、森林遍布的瑞典、千湖之国的芬兰。

由于300万年前全球的一次冰河期,塑造成了奇特的地形,堆积了丰厚的冰河堆积物,这里的地形复杂,湖泊棋布,森林繁茂,港湾众多,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人民十分富有的国家。

可是,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北欧这三个国家的森林大片大片枯萎,湖泊中的鱼儿成批死亡,有些古老的建筑物也被腐蚀得斑斑驳驳,人们起初大惑不解。

经过几位气象学家的调查研究,终于找到了根子,是一种带有酸性的雨大量降落到地面,造成了这一严重的后果,并查清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酸雨有3/4来自英国和西欧,这是英国高烟囱政策“嫁祸于人”的恶果。

于是一场国际争端引起了。

什么是酸雨?

酸雨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酸雨是由于大气中的酸性烟云形成的。

巨大的发电厂、冶炼厂、化工厂等日夜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其它酸性气体;在繁华的都市里成千上万辆各种汽车,数以十万计的煤球炉也会排放出无数刺人眼鼻的酸性气体。

这些气体升腾到高空,同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凝成酸性云随着气候变化,便形成酸雨降落下来。

由于大气中存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雨水一般呈偏酸的,人们通常用测量酸碱度的PH值来表示雨水的酸度。

一般说来,PH值为7是中性,大于7呈碱性,小于7则是酸性,如果雨水的PH值小于5.6,就是酸雨了。

酸雨并不是近年来世界上突然冒出来的新现象。

酸雨这个词是化学家罗伯特·史密斯在一个世纪前提出的,当时他在描写产业革命中生机勃勃但又烟雾腾腾、酸雨弥漫的纺织城曼彻斯特市时,曾用过这个词。

然而,那时在整个地球上降酸雨的地方只是星星点点,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北欧和英国关于酸雨的国际纠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注意。

人们仔细一查,几乎发达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酸雨问题,有的已经十分严重了。

酸雨的严重破坏作用首先是在湖泊和河流中发现的。

在瑞典已查明的有2500个湖泊因酸化而对渔业造成危害,而在其它6500个湖泊中也已发现酸化现象;在挪威南部的5000个湖泊中已有1750个湖泊里的鱼类全部绝迹,还有900个湖泊受害严重。

在北美也能看到酸雨危害的严重程度。

仅以纽约州的212个湖泊,加拿大的140个湖泊来看,已都成了无鱼的“死湖”。

美国环境科学工作者这样写道:

在美国纽约州坷迪龙狭克山脉的云杉、铁杉树林中,掩映着闪闪发光的布鲁克特劳特湖,周围是死一般的沉寂,连蛙声都听不到,晶莹的水面下也没有任何生物在活动。

而在20年前,宁静的湖水中充满了生气,鳟鱼、鲈鱼和小狗鱼自由自在地嬉游其中,可是如今什么鱼都没有了。

西德是个绿地之国,整个国家有1/3土地被森林草原所覆盖,著名的黑森林绿得发黑。

然而,80年代落在西得上空的二氧化硫达到350万吨,比50年代多了1倍。

酸雨不仅酸化湖泊河流,还酸化土壤,随着土壤的酸性增加,土壤中所含的汞、镉、铅、铬等污染物也随之提高。

在飘泼似的酸雨袭击下,西德的松柏不在常青。

树木瘫痪死亡的消息不断传出:

巴登符腾堡已有6.4万公顷森林地死亡,巴伐里亚又有5.5万公顷森林危在旦夕。

德国的环境学家拍摄了相隔10年的同一块林地的照片,昔日郁郁葱葱、枝叶繁茂的林地,今天成了斑剥陆离的荒原,对比度之大使人骇然。

酸雨的还严重地侵蚀着那些古老的历史名胜古迹和建筑物。

如希腊雅典的女神庙,意大利罗马的斗兽场,米兰的大教堂等都深受其害。

雅典本来素以空气清新和历史名城之誉招来世界各地宾客,而酸雨使市内繁多的名胜古迹侵蚀得面目全非。

著名的巴特农神庙中那些晶莹、妩媚、巧夺天工的大理石柱和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大理石浮雕已被酸雨弄得斑斑驳驳,黯然失色,表面上积起了一层似烂皮癣一样的污垢。

雅典工业学院的一位研究员对希腊伊瑞克先神庙里那婷婷玉立的“六神女”雕像拍过两次照片,也时隔10年,两张照片一对照,明显地看出神女面部鼻眼等的精细雕刻已消失殆尽。

神女原先清雅的仪表和秀丽的面容已荡然无存,一个个变得污头垢面,面容憔悴,令人痛惜。

这位专家估计:

这十年来的酸雨侵蚀量相当于2500年天然侵蚀量的总和。

面对这一严重的状况,博物学家对某些露天的极为珍贵的稀世之宝正打算移入室内或穿上防酸雨衣。

酸雨还会影响铁路运输,据波兰报纸报道,最近该国卡道维工业区的铁路局已下令在该地区铁路上行驶的所有火车,都限速在时速40公里以内,以保安全。

原来,该工业区密集的工厂每天都向大气排出大量含硫废气,从而导致雨水变酸——正是这酸雨腐蚀铁轨和铁轨上的螺丝,使高速火车在上面疾驰变得很不安全。

我国的酸雨情况也日趋严重。

据1979~1980对重庆地区监测结果表明:

这一地区的雨水中PH值达4.14~5.33,接近1966年欧洲酸雨水平。

1982年我国开展了全国性酸雨普查,在2400多个普查监测的雨水样品中,属酸雨的44.5%。

据上海市的监测,上海市和所属郊县都发现了酸雨。

1984年的某天,我国某地一化工联合体召开庆祝大会,可是天公不作美,会前突然下起一场大雨,一下子把会场上挂着的大幅红布标语全给漂白了——酸雨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是值得人们十分警惕的。

当今,酸雨的危害已成了众目睽睽的罪魁祸首,有“空中死神”之恶名。

它是大气污染中的一大害。

由于酸雨在空中飘移,是超越国界的全球问题,更难以解决,已被各国环境学者看作20世纪最难治理的棘手问题之一。

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和其他大气污染一样,酸雨也是可治的。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批专家断定从烟囱中放出的二氧化硫、氧化氮是酸雨的祸根,它们和降落在地面的酸雨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线形关系,即上述氧化物的数量减少50%,酸雨也将减少同样的百分比。

据此,美国科学家认为,采用低硫煤和减少燃烧发电厂的污染物质,可以控制和减弱酸雨的危害,当大量的核电厂兴建之后,甚至可以消除酸雨。

有的科学家还研究试制了两种新型的空气洗涤器,装置在烟囱口用来搜集大气中的氧化硫和氧化氮,这一方法可以把排出的烟尘中的90%的酸雨源回收,并利用这些有害物质制造化肥和具有很高价值的化学品。

对于治理被酸化了的湖泊、土壤和环境,生态学家也提出了好几种方法:

把大量石灰掺到酸化了的土壤和湖泊、河流中去,使其中和;另外植物绿化环境也是治理酸雨的好方法,经试验证明,臭椿、花石柳、法国梧桐、夹竹桃、菊花都具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能大大净化空气。

我们国家对于酸雨的治理防范也是十分重视的,当上海市连续几年发现酸雨后,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都十分重视,并且作了重要指示。

未雨绸缪,把防治酸雨的工作做在前面。

酸雨这个令人讨厌的大气污染也必将被人类克服。

■6、地球寒暑变化的人为原因

近年来,世界气候波动较大,有的专家预测未来气温有持续升高的趋向,有的专家则相反,认为地球正进入一个寒冷期,似乎又一次冰河期的脚步声近了,届时,地球将银装素裹,每一个人都将生活在如今日南北极一样的冰天雪地之中。

地球的寒暖为何变化莫测?

地球的未来是冷是暖?

在天气寒暖之变中,人类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又一个问题。

地球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地球的气候始终处在寒暖变化之中,这有许多证据。

河南省的简称豫出典何在?

原来河南在历史上曾经是象群出没的地方;人们又在陕北的地下找到了竹子的化石,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