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3895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5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docx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B)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5分)

1.(15分)(2015高一上·盐城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快乐的死亡

陆文夫

作家有三种死法。

一曰自然的死,二曰痛苦的死,三曰快乐的死。

自然的死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一种普遍的死亡形式,没有特色,可以略而不议。

快乐的死和痛苦的死不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人还活着,作品已经或几乎是没有了!

作家没有了作品,可以看作是个人艺术生命的死亡、职业的停顿。

其中有些人是因为年事已高,力不从心。

这不是艺术的死亡,而是艺术的离休,他自己无可自责,社会也会尊重他在艺术上曾经作出的贡献。

痛苦的死亡却不然,即当一个作家的体力和脑力还能胜任创作的时候,作品已经没有了,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苦难和折磨(包括自我折磨)所造成的。

折磨毁了他的才华,苦难消磨了他的意志,作为人来说他还活着,作为作家来说却正在或已经死去。

这种死亡他自己感到很痛苦,别人看了心里也很难受。

快乐的死亡却很快乐,不仅他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来也很快乐。

昨天看见他大会上做报告,下面掌声如雷;今天又看见他参加宴会,为这为那地频频举杯。

昨天看见他在高朋中大发议论,语惊四座;今天又看见他在那些开不完的座谈会上重复昨天的意见。

昨天看见他在北京的街头;今天又看见他飞到了广州……只是看不到或很少看到他的作品发表在哪里。

我不害怕自然的死亡,因为害怕也没用,人人不可避免。

我也不太害怕痛苦的死,因为那时代已经过去。

我最害怕的就是那快乐的死,毫无痛苦,十分热闹,甚至还有点轰轰烈烈。

自己很难控制,即很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因为我觉得喝酒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少喝一点可以舒筋活血,据说对心血管也是有帮助的。

作家不能当隐士,适当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对创作也是有帮助的。

可是怎样做才能不酗酒,不做酒鬼,这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

怕只怕三杯下肚,豪情大发,嘟嘟嘟,来个瓶底朝天,而且一顿喝不上便情绪不高,颇有怨言,甚至会到处去找酒喝。

呜呼,快乐地死去!

(1)

简要概括作者对三种死亡所持的态度。

(2)

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本文“快乐的死亡”是单对作家而言的吗?

对其他的人有什么启迪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共26分)

2.(11分)(2018高一上·兰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乎!

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1)下列对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洗盏更酌             重新    

C.履巉岩,披蒙茸         拨开    

D.掠予舟而西也         向西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B.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D.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赋》中“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B.《赤壁赋》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恒的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穷”。

C.《后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

D.《后赤壁赋》中道士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作者借此寄寓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②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3.(10分)(2016高一上·鄂尔多斯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

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2)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4.(5分)(2017高二上·黑龙江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________?

________”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希望后人吸取经验教训,如果“________”,那么后人又为后人哀伤,让人痛惜。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20分)

5.(20分)(2017高二上·射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那人醒了

【法】维克多·雨果

天主堂的钟正敲着早晨两点,冉阿让醒了。

那张床太舒服,因此他醒了。

他没有床睡,已经快十九年了,他虽然没有脱衣,但那种感受太新奇,不能不影响他的睡眠。

他张开眼睛,向他四周的黑暗望了一阵,随后又闭上眼,想再睡一会儿。

假使白天的感触太复杂,脑子里的事太多,我们就只能睡,而不能重新入睡,睡容易,再睡难。

这正是冉阿让的情形。

他不能再睡,他便想。

他想到许多事,但是其中有一件却反反复复一再出现,并且排除了其余的事。

这一件,我们立即说出来,他注意了马格洛大娘先头放在桌上的那六副银器和那只大汤勺。

那六副银器使他烦闷。

那些东西就在那里。

只有几步路。

刚才他经过隔壁那间屋子走到他房里来时,老大娘正把那些东西放在床头的小壁橱里。

他特别注意了那壁橱。

进餐室,朝右走。

那些东西多重呵!

并且是古银器,连那大勺至少可以卖二百法郎,是他在十九年里所赚的一倍。

的确,假使“官府”没有“偷盗”他,他也许还多赚几文。

他心里反反复复,踌躇不决,斗争了整整一个钟头。

三点敲过了。

他重新睁开眼睛,忽然坐了起来,伸手去摸他先头丢在壁厢角里的那只布袋,随后他垂下两腿,又把脚踏在地上,几乎不知道怎样坐在床边的。

他那样坐着,发了一阵呆,房子里的人全睡着了,惟有他独自一人醒着,假使有人看见他那样呆坐在黑暗角落里,一定会吃一惊的。

他忽然弯下腰去,脱下鞋子,轻轻放在床前的席子上,又恢复他那发呆的样子,待着不动。

在那种可怕的思考中,我们刚指出的那种念头不停地在他的脑海里翻搅着,进去又出来,出来又进去,使他感受到一种压力;同时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带着梦想中那种机械的顽固性,想到他从前在监狱里认识的一个叫布莱卫的囚犯,那人的裤子只用一根棉织的背带吊住。

那根背带的棋盘格花纹不停地在他脑子里显现出来。

他在那样的情形下呆着不动,并且也许会一直呆到天明,如果那只挂钟没有敲那一下——报一刻或报半点的一下。

那一下仿佛是对他说:

“来吧!

他站起来,又迟疑了一会,再侧耳细听,房子里一点声音也没有,于是他小步小步一直朝前走到隐约可辨的窗边。

当时夜色并不很暗,风高月圆,白云掩映;云来月隐,云过月明,因此窗外时明时暗,室内也偶得微光。

那种微光,足使室内的人行走,由于行云的作用,屋内也乍明乍暗,仿佛是人在地下室里,见风窗外面不时有人来往一样,因而室内黯淡的光也忽强忽弱。

冉阿让走到窗边,把它仔细看了一遍,它没有铁闩,只有它的活梢扣着,这原是那地方的习惯。

窗外便是那园子。

他把窗子打开,于是一股冷空气突然钻进房来,他又立刻把它关上。

他仔仔细细把那园子瞧了一遍,应当说,研究了一遍。

园的四周绕着一道白围墙,相当低,容易越过。

在园的尽头,围墙外面,他看见成列的树梢,彼此距离相等,说明墙外便是一条林荫道,或是一条栽有树木的小路。

次日破晓,卞福汝主教在他的园中散步。

马格洛大娘慌慌张张地向他跑来。

“我的主教,我的主教,”她喊着说,“我的主教,那个人已经走了!

银器也偷去了。

门开了,一群狠巴巴的陌生人出现在门边。

三个人拿着另一个人的衣领。

那三个人是警察,另一个就是冉阿让。

卞福汝主教尽他的高年所允许的速度迎上去。

“呀!

您来了!

”他望着冉阿让大声说,“我真高兴看见您。

怎么!

那一对烛台,我也送给您了,那和其余的东西一样,都是银的,您可以变卖二百法郎。

您为什么没有把那对烛台和餐具一同带去呢?

冉阿让睁圆了眼睛,瞧着那位年高可敬的主教。

他的面色,绝没有一种人类文字可以表达得出来。

(选自《悲惨世界》,李丹、方于译,有删节)

(1)冉阿让在决定偷银器和汤勺前,有过怎样的心理活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第11段描写了怎样的环境?

有何作用?

(4)请结合文本谈谈“那人醒了”有哪些含义?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6题;共19分)

6.(2分)(2018·浙江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村庄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满坡的翠竹摇曳(yè)着江南的灵秀。

这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给村民带来了诸多真实慧。

B.敦煌不是灵光一现的结果,为创造它,无数匿名的大师、工匠、艺人前仆后继,不是凭飓风般的激情,而是凭持久如沙漠、绵亘(gèn)如沙漠的激情以及一代比一代娴熟的手艺。

C.欣赏《黄大仙》巨幅联屏作品,犹如看到跳动着的曲(qǔ)线起伏的音符,人物表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色彩、纹理搭配自然,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D.正是他们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凝聚成了无艰不摧的强大战斗力,使红军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bǐng)史册的长征。

7.(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吴天明是许多第五代导演的伯乐。

在任西影厂厂长期间,他大胆启用张艺谋、周晓文等一批有艺术潜质的新人,为他们提供独立拍片的平台。

B.气管黏膜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关卡,这道关卡被破坏后,有害颗粒物就会进入和伤害肺部,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患病。

C.只要算盘还在使用,珠算就不会仅仅是一种遗产,而是一种可与现代数字技术相提并论、相互补充的实用技术,它还会因可持续发展而“永葆青春”。

D.中国的口头文学非常博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陈陈相因的故事传递着中国人传统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蕴含着人们的生活智慧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8.(2分)(2017高三上·桂林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展览综合运用了图片、文字、资料、视频、实物、模型等形式,让五年来的辉煌成就更加生动可感。

B.对全国教师阅读现状的调查显示,教师的阅读量、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保障等状况令人担忧。

C.通过物理方式净水、合理设置养殖密度、科学投放饵料等办法,使得大闸蟹的产量和品质有了提升。

D.我国在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过程中,读者期待更多的精品参展,让更多的人品味“书香中国”。

9.(2分)(2017·达州模拟)填入下列一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众所周知,当年已经在科学界如日中天的爱因斯坦,是①了很多科学家的很多年提名,才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②获奖的理由,是他发现了光电效应,③不是他的相对论。

④给他的授奖通知上还特别注明,获奖演说应仅限于正式的授奖理由,不得提到相对论。

终其一生,爱因斯坦也没能⑤相对论再获诺贝尔奖。

A.经过然而仍然而因    

B.根据却却可是为    

C.经过但而甚至因    

D.经历可是竟或者用    

10.(6分)(2019高三上·晋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早在1969年,用恩来总理         地提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于1970年2月亲自下达了研制气象卫星的任务,经过40多年         ,砥砺前行,()其中,我国已发射风云卫星16颗,接收和应用风云卫星资料的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覆盖“一带一路”周边37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气象预报、防灾减灾做出了卓越贡献。

与常规气象观测相比,气象卫星在空间、时间分辨率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中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约50%提高到目前的90%,风云卫星         。

在有气气象卫星以前,我们依靠气象观测站来获取资料分析天气,由于观测站点少,地球上很大面积都是盲区,那里的天气情况我们无从知晓;有了气象卫星以后,我们不但能获取全球观测资料,而且观测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都在不断提高。

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同类国外卫星的先进水平,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卫星资料。

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在气象灾害中的应用是         的,通过对云系发生发展的检测,以及提供的云顶亮温等产品资料,可以识别出冰雹、暴雨、大风等灾害;通过检测陆面温度,可以判断出高温的范围以及变化。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世界气象组织将其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卫星资料。

B.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卫星资料。

C.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同类国外卫星的先进水平,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使用了卫星资料。

D.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世界气象组织将其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卫星资料。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

B.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

C.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

D.如今,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中国是其中之一。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高屋建瓴   披星戴月   功不可没   有口皆碑    

B.高屋建瓴   栉风沐雨   劳苦功高   有口皆碑    

C.高瞻远瞩   披星戴月   劳苦功高   有耳共睹    

D.高瞻远瞩   栉风沐雨   功不可没   有目共睹    

11.(5分)(2017·南充模拟)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下图是全民健身日标识,请写出构图要素和图形寓意。

要求语句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字。

五、写作(共1题;共5分)

12.(5分)(2018高二下·广东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公正)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②2018年大年三十,陕西男子张扣扣心怀宿怨(不服于二十年前杀死母亲的凶手只判有期徒刑之判决,认为杀人应该偿命),寻机复仇,手持利刃连杀凶手家(即邻居王家)的父子三人,此事引发舆论热议。

读了以上两则有关“报怨”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

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

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5分)

1-1、

1-2、

1-3、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共26分)

2-1、

2-2、

2-3、

2-4、

3-1、

3-2、

4-1、

4-2、

4-3、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20分)

5-1、

5-2、

5-3、

5-4、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6题;共19分)

6-1、

7-1、

8-1、

9-1、

10-1、

10-2、

10-3、

11-1、

五、写作(共1题;共5分)

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