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1427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4 大小:8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培养学生在文字中再生画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注解并结合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文意思。

2、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注重在诵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背诵诗词,了解意思,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难点:

读诗词,想意境,感悟语言美。

教学设计思路:

这三篇都是以写景为主的古诗词,语言凝练优美,描写生动逼真,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

大自然真是真是多姿多彩,令人神往。

在教学本课时,以读为主,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深入研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表达情意的方法。

教学方法:

采取“像”、“读”、“议”、“诵”相结合,用音像激起兴趣,通过朗读激情,在讨论中品味语言,探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激趣

祖国的山水是如此的美丽。

阅读本单元课文,我们将随作者做一次愉快旅行,体会他们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和表达情意的方法。

二、导入《独坐敬亭山》

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李白秋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到敬亭山的景色,李白感怀身世,自己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饱尝人间的心酸,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者自己,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因此写下本诗。

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读顺,交流相关资料。

三、初读理解

帮助学生复习理解诗词的方法

(1)看插图晓大意

(2)看注释联系上下文(3)查字、词典选解释。

用自己的画说说从插图看到了什么?

强调“厌”的古今不同意。

大致说出词意后,再读古诗,读流利读准确。

四、感悟意境

熟读(回读)古诗,创设意境:

学生齐读古诗,并想象,如你是大诗人李白,在敬亭山,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与孤相同意义的词,让学生体会出李白的孤独并朗读出来。

解决思考题:

李白看到了: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想到了: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感情朗读:

让学生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幽静。

五、学科拓展

要求:

学生只要基本体现诗意,布局合理就可以了,不做太高要求。

用自己手中的笔在白纸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画面。

作简笔画;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潮来之前人和江的词句,了解到人很多,江很静。

二、自主协作学习第二三首诗词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3组织学生,指导教学。

 

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白居易的资料,教师补充。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同方法学古诗。

4.品读悟哲理。

5.熟读成诵。

三、品味语言

1、学完了课文,课文的语言的确很美,再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

1、学生读课文,划句子。

2、学生读划出的句子,并说明美的理由。

3、师生共同品读,感受句子的语言美和形象美。

四、积累

1、老师说词语意思。

2、进行词语运用练习。

1、学生抢答。

2、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3、师生共同评价。

五、总结写作手法。

作者表达方面,我们能向课文学习什么?

3、教师总结:

①善于观察,在观察时抓住特点。

②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材料积累起来。

③学着运用侧面描写。

④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1、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边讨论边自由读,然后选派代表汇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骆驼、屏障、波澜壮阔”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全文,再重点研读山水描写部分。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能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

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

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语赞美她,讴歌她。

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诗,我给大家读读:

诸峰如笋拔垢起,碧玉含翠竖云端。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在老师的描述中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著名的风景区了吗?

(板书:

桂林山水)

学生观看相关的音像及文字资料。

三、精读理解

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

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

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

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翡翠:

绿色的硬玉,有光泽。

无瑕:

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

课文从两方面描写。

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

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罗列:

排列。

形态万千:

各有各的样子。

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

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屏障:

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

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危峰兀立:

即高峰耸立。

怪石嶙峋:

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四、再读品味

示范朗读,以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

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播放桂林山水的音像资料

自由诵读课文

二、整体回顾

本文分几个自然段?

各段写了什么?

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

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

第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

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

三想象意境,

体悟感情

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学习写法

小结写作方法:

1.刚才,我们和作者一起,按从近到远的顺序“观赏”了桂林的山水,我们好象走进了什么地方?

2.作者在漓江上乘舟观赏桂林的山水。

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写“水”,而要写大海和西湖的水?

什么写“山”时,要先写泰山和香山?

(这里用对比的方法,更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抓住重点文句品味语言美,体会语言的节奏美,读出桂林山水的景色美。

通过读,品味精美佳句,想象文句以外的优美情景,体会桂林的美景。

五、积累美文,

运用语言

指导背诵

小组合作,背诵重点段。

仿写第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

1、按作者参观游览的顺序学习。

2、学习作者有条理的叙述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空隙和内洞的特点.

2、分清文章的主次内容并领会作者这样写的原因,从而学习其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由进内洞时作者的感觉体会空隙的特点.

  2、在领会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学习其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将随叶圣陶爷爷去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游览!

那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

(出示课题)?

二、自主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

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引导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作者所游览的景点,并排列顺序.

找出表示作者游览景点产生变换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三、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教师谈话:

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

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

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

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

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

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

讨论:

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

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

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

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

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

四、课堂小结

沿途景色已如此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沿途美景成了双成洞奇特景象的衬托;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途中所见抒发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

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自查课文中的字词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让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一起去游览,好吗?

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几段?

每段写了什么?

讨论后确定:

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及地点。

第二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

第三段(4)介绍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绍孔隙。

第五段(6、7)介绍由洞。

第六段(8)游览完毕出洞。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内容

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去领略吧!

洞口是什么样子?

外洞有什么特点?

默读第三段,边读边标画;

洞口:

宽、像桥洞

外洞:

大、像大会堂

三、学习第五六七自然段

孔隙有什么作用?

有什么特点?

指导朗读。

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像”,到底像不像呢?

内洞“奇”在何处?

还可以把那些石钟乳、石笋想象成什么?

讨论:

引导写出概括出如下特点

孔隙的作用:

连接外洞和内洞。

特点:

小、窄、矮、

(这里本已有些颜色,用上“蜿蜒”形容,又可见其形态,再加上灯光摇拽,产生一种“像”的感觉,但由于它是自然状态的岩石,没有经过人二雕琢,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说“有点像”,可见用词严谨。

让学生张开创造性的翅膀,尽情发挥想象力。

四、学习第八自然断

指名读,回答,作者是怎样出洞的?

段意:

我仰卧小船了洞。

五、回顾延伸

老师总结文章连段成篇的方法。

通读全文,画出连接段与段的过渡句,体会其作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七月的天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3、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文字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挂图:

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出示课题。

七月的天山是个美丽的地方,请随作者一起去游览吧。

配乐朗读,检查学生自主读书的效果。

学生自主交流课前所查找的相关资料。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词,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三、合作学习。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你觉得 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

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

1、学生发表意见。

2、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四、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摘抄优美词句

  (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组织一次春游,制订一个比较全面而又详细的计划。

2、引导学生欣赏、发现所学课文中写景的妙笔。

3、欣赏、积累古计中写景的名句。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

过程与方法

结合课文领悟实践活动的方法,合作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

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

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交流。

1、教师提示要求:

要说清这个自然奇观在哪里?

奇在何处?

最好能说出奇观是怎么形成的。

2、全班交流(要求与其他组内容不重复说)3、全班评议。

1、学生自由读要求,思考:

本次交际的内容是什么?

2、学生自由分组交流。

3、学生推荐一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生可以提问,也可补充,还可以讨论。

四、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五、延伸拓展。

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教学过程:

第二、三课时(习作)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仔细观察我们美丽的校园,写一篇习作。

学生根据习作提示,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

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要求:

(1)语句通顺。

(2)没有错别字。

(3)有条理,有顺序。

(4)有重点、清楚地介绍。

1、学生自主交流。

2、学生拟定草稿。

三、修改习作。

1、自读习作,初步修改;2、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教师参与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3、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4、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定稿,抄习作。

要求:

字迹工整,书写端正、整洁,无错别字。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对话,让学生思考: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

2、说说自己的发现。

3、总结。

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思考:

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

2、引导背诵:

抓住对联的特点。

1.读读认认。

2、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3、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对联。

(2)指名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

6、抄写。

教学过程:

第五课时(趣味语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好读书,不好读书。

1、思考:

这样读有什么意思?

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2师生小结。

1.学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2.学生反复读,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

3.学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2.读读记记、3.听写词语。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第五课:

中彩那天第六课:

万年牢第七课:

尊严

第八课:

将心比心语文园地二

教学设计:

如今,知识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没有知识,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中立足。

正因为有这样的观点,导致整个社会出现“重知识,轻做人”方面的倾向。

而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有关做人方面的内容,作为教师,有责任以次为契机,不但把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一些道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也应该以这几篇课文为起点,向学生推荐《读者文摘》这本杂志,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展知识,学会做人。

第五课中彩那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叙事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有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把握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通过质疑,探讨,搜集事例等方法体会诚实比财富还贵重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亲”的做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思路设计:

以在《法律在线》栏目中听到的故事为切入点,让学生以道德的准则谈论中国一彩民的做法与文章父亲做法的不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道德认识。

同时也将准备采用辩论会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真实故事引入

前不久,我国某城市一彩票销售员趁帮别人买彩票之机,冒领奖金。

听故事

谈感受

学习课文内容

读课文,用线勾画出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和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自由阅读

勾画,也可以写感受

也可以采用四人小组阅读的方式。

谈论真实感受

帮助学生分析,体会,提高认识。

交流

反驳

谈重点句段

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交流

反复阅读

反复体会

写感受

教给学生写读后感的写法。

谢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辩论会

出示辩题:

《父亲做得对》。

选择甲方和乙方人员

辩论准备

辩论

教师推荐相关文章

推荐《读者文摘》

通过投影选读文章

学生推荐相关文章

倾听

读文章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帮助学生记字词

记忆书写字词

布置作业

题目:

父亲是好样的

写短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万年牢(阅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

2、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3、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先读一读课前提示语,明确学习目的。

边读课文边做记号,然后与同学交流批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真诚待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

教学重点:

反复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万年牢”的含义

教师准备:

相关拓展性文章

学生准备:

反复阅读课文

教学思路设计:

“万年牢”是课文留给读者的第一个悬念,也是文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所以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以次为出发点,以此为教学过程,也要以此为归结点,进行朗读分析,并在不断的理解中提升学生的做人理念。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

生意成功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呢?

勾画感受最深的内容,也可以写简短的感受

提出不懂的问题

帮学生理解课文

提问题,通过全班的探讨解决问题

重点剖析

“万年牢”是什么意思?

课文几处出现“万年牢”,各是什么意思?

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讨论

写法指导

为什么把父亲做糖葫芦的过程写得非常详细?

讨论,交流

学习字词

借助字典帮学生分析字词

记忆书写字词

作业布置

找出感受最深的一段话,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

写话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尊严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师生对话,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交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尊严。

重点难点:

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人物的思想。

教师准备:

搜集相关的文章

学生准备:

搜集相关的文章

教学思路设计:

本文讲了石油大王在苦难中与普通人的区别,使学生意识到人必须有尊严。

要使学生具有这样的思想意识,光靠说教是不行的,必须让学生在相关的活动中去认识(如可以组织辩论会等形式),必须让学生在反复的联系实际中去体会,从而提升生存理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