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1757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3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 68页.docx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68页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报告(doc68页)

 

一、第六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总结……………………………2

二、第六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调查报告(市统计局)…………7

三、2009中国成都国际美食旅游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国际网络美食旅游节总结……………………………………………17

四、成都华侨城中心会场总结……………………………………24

五、媒体活动总结………………………………………………29

六、部分区(市)县主题会场总结

1、“蜀韵金沙美食青羊”(青羊)…………………………………39

2、挖掘温江美食传统,荟萃本土美食精华(温江)…………43

3、美味邀天下,佳宴谢四方(都江堰)…………………………47

4、美食故里;厨艺之乡(彭州)………………………………51

5、“梦回三国舌战美食”(双流)………………………………54

6、“吃在成都,味在郫县”(郫县)………………………………58

7、“2009成都乡村美食”(蒲江)………………………………62

8、“和谐新津•生态美食”(新津)………………………………68

 

25天的美食节期间,共接待市民和游客1465万人次,其中成都市本地游客1137.87万人次,省内游客114.71万人次,省外游客207.59万人次,境外游客4.83万人次,而同期成都市共接待入境游客约7.2万人次。

从旅游收入看,美食节参节商家直接经营收入5.77亿元,拉动旅游消费22.54亿元,拉动系数3.9倍;拉动我市服务业增收36.68亿元,拉动系数6.35倍。

说明本届美食节对我市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对繁荣节日市场、丰富市民和游客的节日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扩大影响、刺激消费的预期目标。

(三)“节、展、会”全面互动,国际化程度高。

美食旅游节期间,中心会场活动达40多场,来自日韩、台湾地区以及四川本地的百余商家、上千种特色美食全面亮相,日韩美食展、台湾美食展和四川名小吃展等美食主题活动,特色开幕式、商家联盟活动,美食节经典活动,还有超级辣王争霸赛、国际魔术节、拳王争霸赛、数字娱乐风暴活动、极速空间站飞行员选秀等活动精彩纷呈。

中心展场美食博览会上,省饭店与餐饮娱乐行业协会组织了297家来自海内外的星级酒店、中餐、火锅、外国菜及休闲餐饮、川菜调料、信息化软件、婚庆、酒店设备等8大行业的品牌企业和成都各区(市)县美食美景主题馆参展,面积达11000平米,万人签名支持成都市申报联合国世界美食之都成功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美食岁月四川经典菜品暨主题宴席评选活动和六十桌经典菜品暨主题宴席、准新人订餐活动、千万酬宾活动、品牌火锅连锁加盟活动等亮点纷呈。

第六届中国国际网络美食旅游节网页浏览、互动的点击量近千万次,成为“永不落幕的网上美食节”。

16个区(市)县主题会场诠释出“全域成都”的节会思想。

各区(市)县将地方特色美食和民俗文化、旅游休闲有机结合,通过举行主题美食活动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市民参节,使得美食旅游节真正成为了全民共享的欢乐盛宴。

特别是双流的三国系列活动、蒲江的乡村美食体验活动、青羊的万国红酒周等活动获得了高度评价。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等18个国家的30名驻华使节首次出席开幕晚会,并全面参与美食节,寻访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华美食之都。

新加坡驻华大使陈燮荣先生向成都市副市长王忠林颁发了“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华美食之都”牌匾。

28日和29日在世纪城新会展中心、锦江宾馆举行的“创建美食之都高峰论坛”和“打造成都世界城市品牌高峰论坛”,紧紧围绕“创美食之都、享多彩生活”的主题,1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以节论道”,纷纷为成都申报联合国美食之都建言献策,展示成都作为中国美食之都的风采。

省市媒体策划举行了“美味最家常六十华诞香活动”、“食遍八方、香留成都”、“乡村美食直通车”、“国际美食荟萃第二届特色异域风情招牌菜”、“寻找成都最美食”等活动,效果良好。

(四)反响好,满意度高。

据统计调查显示,本届美食节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体现了“创美食之都,享多彩生活”的主题,参加活动的美食多、小吃多、有各地特色美食,占29.50%;菜品味道好、有特色,占28.16%;菜品卫生、质量放心,占21%。

其次是活动精心的策划、组织和推广,为美食节营造了良好的节日氛围,如热闹、人气旺,占16%;宣传力度大、效果好,占12.17%;宣传服务好,占10.67%。

由于本届美食节主题鲜明,策划好,组织精心,市民和游客对本届美食节的总体评价很好,评价指数达到90。

分项评价中,餐饮美食的评价最高,评价指数88.83,突出了美食节的主题;其次是现场秩序和卫生评价较高,评价指数达到了87.83;第三是现场旅游服务,评价指数76.34。

本届美食节也被网民评价为“最精彩的一届”。

不少游客说“这次的美食节让我们充分地体验到了‘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的魅力和风采”。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市政府领导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研究方案、落实职责、协调部门、把控进度,确保了本届美食旅游节的顺利举行。

9月26日开幕晚会,国家商务部原副部长刘山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高怀忠,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执行会长贺黎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信息部副部长林宁,徐季桢常委、市人大常委会敖锡贵副主任、市政府王忠林副市长、市政协戴晓雁副主席以及驻华使节团团长、新加坡驻华大使陈燮荣等出席。

由于本届美食旅游节覆盖范围广、活动多、影响大,为加强管理和协调、促使中心会场、中心展场及各主题会场的活动项目正常运作,专门成立了第六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办公室,对全部活动进行总体把控与执行。

为达到区(市)县联动、突出美食旅游节全域成都的概念,美食旅游节办公室多次召开区(市)县筹备工作会,加强各区(市)县活动的指导,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二)突出创新,再上台阶。

本届美食节所构建的“1+1+6+16”的全新模式是重大创新。

新的思路和新的模式使得本届美食节是规模最大,活动最多,参与商家最多,参节人数最多,经济拉动效应最强的一届美食节。

本届美食旅游节活动在传承往届好项目的基础上,创造了不少“第一次”。

——第一次在16个区(市)县范围内整体推广美食旅游节形象,形成了“全市一盘棋”、共办共享美食旅游节的格局,强化了美食旅游节的整体影响力;

——第一次举办美食博览会,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的博览盛会不仅展示了各地的美食精品,更体现了成都美食的博大精深,有力的促进了成都美食与全国乃至全球的交流和融合;

——第一次举行网络美食旅游节,永不落幕的网络美食旅游节极大的延伸了美食旅游节的影响面,全国知名度,强化了美食旅游节作为成都市第一节会品牌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次举行水上开幕晚会,以更加娱乐化的开幕形式,体现了欢乐时尚的美食旅游节基调;

——第一次引入了化妆真人秀、定格等时尚元素,并开展了如攀岩、趣味运动、犬种大赛等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真正形成了多元化的节庆氛围,为市民提供了多样的美食旅游节参与方式。

——第一次系统地引入了区(市)县参与的评分机制,发挥了主办单位对节会活动发展方向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充分调动了各区(市)县的参与积极性,并实现良性循环,进一步奠定了美食旅游节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媒体参与,营造氛围。

本届美食旅游节中,众多媒体不仅策划美食主题活动参与,而且积极开展新闻报道。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日报、中国商报以及省市媒体约50多家媒体参与了报道,报道量达到2000多条次,新闻网络转载量达到上万条。

其中中央电视台播放了4条新闻。

特别是青羊、金牛、蒲江、双流、龙泉等区(市)县分别与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等报刊对接,进行了大篇幅的深度报道。

四川电视台各频道和成都广播电视台数十个栏目对美食旅游节进行活动盛况、预发新闻、形象广告、美食介绍、活动推介等报道,效果明显。

三、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是成都会展节庆活动的发展方向,也是美食节持续发展的方向。

美食节的品牌价值体现在:

她将成为每年的9月、10月广大市民十分期待和参与的一次盛大活动,成为推动食品产业和餐饮界交流发展、营销推广的平台,成为国际美食在成都的集中展示和“论剑”的舞台;成为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食品企业合作发展的平台,成为国际游客来蓉,对外营销城市的有效载体,成为国内外旅客、餐饮界人士纷纷来蓉的一个理由和选择,最终使美食节成为具有相当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品牌活动,成为成都的一张“节庆名片”。

(一)提高美食旅游节核心吸引力。

进一步增加美食节的主题特色,加大美食节商家优惠力度,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参加。

以美食为主题,大力挖掘传统餐饮文化,提高特色美食和异国特色餐饮参与比重。

增加现场娱乐和互动节目,特别是游客参与性强的节目,增强节庆活动氛围,提高游客参与度。

(二)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和报刊等媒体加强美食节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

通过策划和整合相关美食推广活动,延伸美食旅游节推广链,提高宣传实效。

各会场根据不同活动特点“点对点”与媒体合作,开展差异化营销和宣传推广。

(三)提高市场化运作力度。

积极挖掘各机构和企业的潜力,引进和策划更多更丰富的美食主题活动或文化娱乐活动进入美食旅游节,比如世界厨艺大赛等。

积极发动更大范围内的商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美食旅游节。

 

第六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

统计调查报告

成都市统计局

(2009年10月)

由国家旅游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作为支持单位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于2009年9月26日-10月20日在成都成功举办。

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以下简称“美食节”)是成都市重点打造的、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型节庆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对提升成都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服务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届美食节恰逢建国60周年大庆和传统中秋佳节重合,主办单位结合成都申报联合国“美食之都”的有利时机,积极整合我市美食、餐饮、旅游、城市营销等资源,广泛调动政府、社会和企业参节积极性,扩大了美食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对塑造成都“美食之都”的城市品牌形象、打造国内外餐饮交流与合作平台、提升川菜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展现川菜与多元国际美食并存的特色成都美食生活、促进成都市餐饮、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本届美食节创新组织工作,以成都城区为中心,设立了中心展场、中心会场和重点体验区,并在全域成都的范围的16个区(市)县设立了主题会场,吸引市民和游客广泛参与,有效地丰富了节日文化生活、渲染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中心会场华侨城将高品质国际美食区和欢乐谷特色餐饮商家联合互动,在美食节期间,为市民奉献了一个成都历史上品质最高、美食最全、活动最火爆、最具趣味和创意、互动性最强、最富狂欢激情的国际美食节特色主会场;在世纪城新会展中心举办的首届美食博览会,300多家参展企业集体展示了现代餐饮的风采;金牛区、青羊区、锦江区等16个区(市)县都分别设立了美食节主题会场,相继举办了各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美食展示、美食品鉴、美食论坛和美食采购活动。

为客观、真实地反映本届美食节的举办成果,以及对我市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充分体现大型节庆活动在我市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举办类似大型活动不断积累经验。

我们在美食节期间对活动主办方和各个会场、体验区参加美食旅游节的观众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本届美食节举办成果

从接待人数看,本届美食旅游节吸引了大量的省外和境外游客。

在为期25天的美食节期间,共接待市民和游客1465万人次,其中成都市本地游客1137.87万人次,省内游客114.71万人次,省外游客207.59万人次,境外游客4.83万人次,而同期成都市共接待入境游客约7.2万人次。

从旅游收入看,美食节参节商家直接经营收入5.77亿元,拉动旅游消费22.54亿元,拉动系数3.9倍;拉动我市服务业增收36.68亿元,拉动系数6.35倍。

说明本届美食节对我市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对繁荣节日市场、丰富市民和游客的节日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扩大影响、刺激消费的预期目标。

2、进一步办好美食节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增加美食节的特色,提高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参加:

加大美食节优惠力度,适当降低价格;以美食为主题,增加特色美食和异国特色餐饮;大力挖掘传统餐饮文化;增加现场娱乐和互动节目,特别是游客参与性强的节目,增强节庆活动氛围,提高游客参与度。

2)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和报刊等媒体加强美食节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各会场应在当地增加路牌和标示;每个主题会场应根据当地特色突出差异化,打造不同的活动主题。

3)改善卫生条件:

改善活动现场周边环境卫生条件,加强餐饮商家的卫生监督检查,保障食品卫生。

二、参加美食旅游节观众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共接触美食旅游节观众2579人,其中调查成功600个样本。

其中成都本地游客占77.67%,成都市以外的外地游客占22.33%。

其中省外14.17%,省内7.83%,国外0.33%。

据美食节各地会场统计,本次美食节接待游客总人数1465万人次,其中:

本地游客共77.67%×1465万人次=1137.87万人次,

省内游客共7.83%×1465万人次=114.71万人次,

省外游客共14.17%×1465万人次=207.59万人次,

境外游客共0.33%×1465万人次=4.83万人次。

以下是美食旅游节参与游客的统计分析:

1、参节游客来源

被访游客本市466位,占77.67%;四川省内游客共47位,占7.83%;省外游客共85位,占14.17%;境外游客2位,占0.33%。

游客来源

游客人数(人)

比例(%)

成都市

466

77.67

四川省内、成都市外

47

7.83

国内省外

85

14.17

国外

2

0.33

2、游客获取本届美食旅游节举办信息的媒体渠道

媒体渠道

比例(%)

媒体渠道

比例(%)

成都的电视广告

41.50

成都晚报

2.33

当地电视媒体

8.83

路过看到

17.67

朋友介绍

43.17

网络

12.67

成都商报

26.00

公交车身广告

3.17

华西都市报

6.00

当地旅行社宣传

1.17

当地报纸

3.83

本届美食旅游节最重要和有效的媒体渠道是成都本地和消费者所在地的电视广告及宣传报道,合计占50.33%;其次是朋友间的相互介绍,占比43.17%;第三是成都本地和外地的报纸,合计占38.16%,其中又以成都商报的影响最大;第四是网络宣传,占12.67%,可见网络宣传已成为覆盖广、成本低的有效宣传手段之一。

3、参加美食节游客同行人数

美食节游客同行人数以2-5人为主,合计占84.67%,平均同行3.63人。

以家庭为单位参与的特征明显。

结伴人数

比例(%)

独自一人

2.67

2-3人

59.17

4-5人

25.50

6-7人

7.17

8-9人

2.50

10人及以上

3.00

平均结伴人数(人)

3.63

4、本届美食旅游节的吸引力

本届美食节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体现了美食节的主题,参加活动的美食多、小吃多、有各地特色美食,占29.50%;菜品味道好、有特色,占28.16%;菜品卫生、质量放心,占21%。

其次是活动精心的策划、组织和推广,为美食节营造了良好的节日氛围,如热闹、人气旺,占16%;宣传力度大、效果好,占12.17%;宣传服务好,占10.67%。

吸引的因素

比例(%)

吸引的因素

比例(%)

美食多、小吃多,有各地特色美食

29.50

治安好,秩序好,不混乱

6.67

味道好,菜品有特色

28.16

规模大,展场多

5.50

卫生好,质量放心

21.00

交通方便、通畅

4.00

热闹、人气旺

16.00

参与的餐馆多,商家多

3.50

广告宣传力度大、宣传好

12.17

文艺表演多,活动多,有特色

2.17

服务热情,服务好,接待好

10.67

组织好,参与的旅游景点多

2.00

环境好

7.33

规范、美观

1.83

价格合理、优惠幅度大

7.16

美食推广了四川的旅游文化

1.83

5、需要改进之处

今后美食节的举办应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加大美食节优惠力度,适当降低价格;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活动的知名度;以美食为主题,增加特色美食和异国特色餐饮;挖掘传统美食;改进环境和卫生条件;增加现场娱乐和互动节目,增强节庆活动氛围;改进交通组织和服务。

需要改进的因素

比例(%)

价格偏高,美食节应加大优惠

13.67

宣传不够,知道的人少

11.83

小吃品种少

7.17

菜品无特色、无新意/增加异国特色餐饮

6.50

娱乐节目太少、娱乐地方少

5.00

现场气氛不够热闹

4.50

卫生有点差,环境差

3.83

解决停车问题

3.33

交通不方便,离车站远

2.17

交通较拥挤,交通差

1.83

商家不热情,服务差

1.67

有专门的公交专线,增加车次

1.67

座位太少,休息椅少

1.50

应有特色的主题活动

1.33

场地应集中些

1.33

美食节标示不明

1.33

6、对美食节的评价

 

总体评价

美食

交通组织

现场娱乐

现场购物

旅游服务

现场秩序和卫生

很差

0

0.17

0.67

1.17

1.33

0

0

较差

0.17

1.33

6.33

2.67

0.67

0.17

1.17

一般

9.83

9.50

32.83

13.00

15.17

8.00

8.17

较好

60.00

51.83

43.50

36.33

40.17

50.17

52.33

很好

30.00

37.00

15.17

10.00

20.17

26.17

35.50

无法评价

0

0.17

1.50

36.83

22.50

15.50

2.83

评价指数

90.00

88.83

58.67

46.33

60.34

76.34

87.83

由于美食节主办单位的精心组织,游客对本届美食节的总体评价很好,评价指数达到了90。

分项评价中,餐饮美食的评价最高,评价指数88.83,突出了美食节的主题;其次是现场秩序和卫生评价较高,评价指数达到了87.83;第三是现场旅游服务,评价指数76.34。

8、参加美食节的餐饮花费

本地游客参加美食节的人均餐饮花费39.23元;外地游客人均花费40.04元。

美食节餐饮花费

本地

外地

平均花费(元)

39.23

40.04

本地游客美食节直接消费=1137.87万人次×39.23元/人次=44638.46万元;

外地游客美食节直接消费=327.13万人次×40.04元/人次=13098.47万元;

美食节直接收入=44638.46万元+13098.47万元=57736.93万元。

9、参加美食节的其他消费

游客参加美食节还包括交通、住宿、娱乐、购物和门票等在内的其他消费。

本地居民除餐饮外人均其他花费合计85.03元;外地游客人均其他花费合计225.47元。

消费金额

合计

交通

住宿

娱乐

购物

门票

本地居民平均花费(元)

85.03

10.03

0.21

23.02

50.38

1.39

外地游客平均花费(元)

225.47

22.38

83.54

30.38

84.59

4.58

本地居民参加美食节间接消费=1137.87万人次×85.03元/人次=96752.7万元;

外地游客参加美食节间接消费=327.13万人次×225.47元/人次=73759.02万元;

美食节间接收入=96752.7万元+73759.02万元=170511.72万元。

10、外地游客在成都的停留时间

外地游客停留时间

比例(%)

样本量

134

1天,不过夜

6.72

2天

15.67

3-5天

56.72

6天以上

20.90

平均停留时间(天)

4.75

外地游客在成都过夜的比例高达93.28%。

大多停留3-5天,占56.72%。

平均停留时间4.75天。

11、外地游客旅游景点

外地游客主要选择市内景点,其中武侯祠、锦里和文殊坊的比例最大,选择率都超过40%;其次是大熊猫基地、都江堰、杜甫草堂和青城山,选择率均超过20%。

省内景点以乐山、峨眉山、九寨沟/黄龙和三星堆的比例较高。

外地游客选择的市内景点

比例(%)

外地游客选择的市内景点

比例(%)

武侯祠

51.49

宽窄巷子

8.21

锦里

47.76

三圣乡

6.72

文殊坊

43.28

永陵

2.24

大熊猫基地

27.61

金沙遗址

2.24

都江堰

26.87

青白江

0.75

杜甫草堂

23.13

大邑刘氏庄园

0.75

青城山

20.90

成都动物园

0.75

外地游客选择的省内景点

比例(%)

外地游客选择的省内景点

比例(%)

乐山

17.16

九寨沟-黄龙

9.70

峨眉山

12.69

广汉三星堆

2.24

12、外地游客此次在成都旅游的住宿情况

外地游客的住宿大多自行安排(占62.4%)和朋友安排(占32%),旅行社安排的仅占1.16%。

外地游客住宿安排

比例(%)

样本量

125

旅行社安排

5.6

自行安排

62.4

朋友安排

32

入住星级宾馆的共占20.8%;

入住非星级宾馆/商务酒店/招待所的占49.6%;

入住住宅小区的占29.6%。

住宿宾馆

比例(%)

样本量

125

5星级宾馆

0.8

4星级宾馆

3.2

3星级宾馆

16.8

非星级宾馆

44

招待所

5.6

住宅小区

29.6

13、外地游客旅游花费

外地游客在成都除美食节以外的人均旅游花费合计1304.56元,花费集中在购物、餐饮和住宿,分别为507元、258元和240元。

合计

住宿

市内交通

娱乐

美食节以外餐饮

购物

景区门票

1304.56

240.34

72.58

130.08

258

507.08

96.48

外地游客在成都除美食节以外旅游消费总额=327.13万人次/3.08次×1304.56元/人=138560.58万元。

说明:

外地游客需要付费住宿的人数仅占65.68%,因此总体人均住宿花费被拉低至240.34元。

14、游客对今年国庆成都旅游服务的评价

 

总体评价

宾馆住宿

餐饮美食

市内交通

娱乐

购物

旅游秩序

很差

0

0

0

3.73

1.49

0

0

较差

0

0

0

12.69

0

0

0

一般

0

2.99

1.49

40.30

4.48

4.48

2.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