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7987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4100字)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本书信息:

作者:

刘金花

书名:

《儿童发展心理学》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xx年9月第3版

二、本书简介:

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说,就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从逻辑上讲,发展心理学应全面地研究人生的各个阶段,但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研究婴儿、儿童与青年。

发展心理学最初的研究兴趣仅限于学校儿童,后来才往前推移到学前儿童,再扩展到新生儿与胎儿。

而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2、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三、摘抄:

具体内容摘录1:

在探讨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以来存在着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发展中作用的争论。

这种争论有时又称为“先天与后天之争”,“成熟与学习”之争,或“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之争。

这场争论从中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最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P7)

我的思考: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判断一个儿童行为产生的原因常常比较武断,好像只有两种原因,一种就是受家里人遗传影响,如虎父无犬子,还有一种就是受身边人影响,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前者强调了人的心理发展由遗传因素决定,也就是遗传决定论。

由高尔顿为代表人物的遗传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乃由1

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而后者强调了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认为只要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和健康的婴儿,就能培养成他想培养的任何职业。

随着教育的进步,大家也都发现了不论是单纯的环境决定论还是遗传决定论,其实都是不正确的。

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父母把自己年轻时候没有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的例子,结果孩子不堪重负被压力击垮,失去美好的童年甚至是走上极端。

同样的,用遗传决定论来看待一个孩子也不公平。

将孩子的父母的错误延伸到孩子头上,让孩子去背负父母的骂名对孩子造成的心灵创伤更是难以弥补。

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因此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的共同决定论出现了,核心就是:

人类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和遗传相辅相成的。

我认为这是一种折中主义的发展观。

承认两者的影响,不排斥任何一个,但是却说不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相互作用论出现了。

当初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二者的区别,我认为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遗传和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否能够相互影响。

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遗传基因,并且遗传基因也能改变环境,这种动态的影响和改变需要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这个新的角度入手或许能够让这个领域的研究走的更深入。

而对于平常人来说,贯彻实行优生优育,并且在孩子出生之后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保障孩子心理正常发展的方式。

具体内容摘录2: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连续的,又是分阶级的,每个阶级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沿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

(P82)

我的思考:

皮亚杰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认识发展理论家,他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指引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道路。

在这个阶段,儿童出生到2岁属于感知运动阶段,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

在这个接单,儿童的反射联系非常频繁,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习惯性动作,例如吮咬手指、吮吸奶头等,这个时候家长要注意孩童的这些习惯性动作,如果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例如咬指甲或者是抓到不能入口的物品要即使制止。

到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时期(2到7岁)儿童出现象征性功能,用象征符号进行思维,喜欢用自己身边的东西去象征一些相对复杂的事物,这个2

时候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创造性的玩具,让孩子的想象力在这个时期丰富发展。

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的思维又受到知觉到的事情的显著特征所左右,这个是发展特点不可避免。

等到了第三阶段(7到11岁),儿童的思维发展就有了进步,出现了守恒性也就是可逆性,举例来说当相同数量的珠子倒入不同形状的玻璃杯里面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就能意识到两个杯子里面的珠子数量是一样的,而小一些的孩子则会认为高一些的杯子里面的珠子多或者是直径更大的杯子里的珠子更多一些。

这个时期的的孩子同时也学会了群集运算,学会自己所见的事物分类处理。

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此时儿童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试着通过假设进行推理。

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为今后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儿童思维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但是由于皮亚杰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思维成长的,过多强调了生物学的因素作用,对环境、教育和语言的作用有所轻视,因此后来出现了信息加工理论,结合了认识过程中感性的部分和理性部分,最终形成了信息加工与皮亚杰理论相结合的“新皮亚杰学派”研究和重视教育作用、重视应用性与整体性研究。

这说明所有的理论都必须来自于实践,并且与时进步,不断更新,才能更加丰富地发展理论。

具体内容摘录3:

信息加工系统的有些方面并不随着年龄而变化。

儿童与成人一样有感觉登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有些东西一旦进入长时记忆,年幼儿童记住它十分容易。

然而,为什么说承认信息加工要比儿童好呢?

记忆结构起了什么变化?

什么特征被改变了?

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变化主要是复述、元认知、加工水平和组织起了变化。

(P103)

我的思考:

有足够证据表明,年幼儿童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言语材料比成人少,并且和年龄较大的儿童相比,很少主动复述材料,及时利用复述的记忆策略,效果也不如年龄大的儿童。

原因简单来说一个是因为年幼的儿童记忆材料相对于年长儿童少的多,二是因为年长儿童会主动将脑海中的材料整合归纳成几个范畴,年幼儿童则不会。

在这种情况之下,对年幼儿童的教育和年长儿童的教育需要分别对待。

在年幼儿童得得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运用复述和强调策略,来巩固短时记忆,形成长3

时记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

在经过一天的学习之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

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一般记在学习之后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

并且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师要采用不同形式的复述方式例如背诵、抄写、默写、朗读等,还要加入趣味性较高的方式例如开展短剧表演,诵读比赛等,内容也要和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太过抽象的儿童理解不了。

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握自己上课的尺度,了解儿童能接受的范围,既不能轻视小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又不能过高估计学生能力。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应适当提高要求,要教会学生自己创造和归纳。

毕竟教授知识不是教师的最大任务,最大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获得能力。

具体内容摘录4:

专制型父母,控制有余,爱心不足;娇宠型父母,爱得不理智,控制不足;冷漠型或拒绝型父母,无论从教养方法和教养态度上都很成问题。

惟权威型父母是较为理想的父母,当然,这要视儿童所在社会化目标和儿童自身的特点而定。

(P207)

我的思考:

父母儿童个性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父母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的细小差别都会导致孩子性格的改变。

很多研究都表明,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养成的原因都与他们小时候的遭遇有关。

因此在儿童性格形成的幼年时期,陪伴在儿童身边的时间最多的父母应该有意重视对儿童的教育。

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父母的管教类型分为两个维度:

控制和爱。

专制型的父母,很显然对孩子的控制过多,通常这样的父母按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孩子,不会去倾听孩子心声。

同时孩子心理的想法无法和家人倾诉,专制的氛围也让孩子做事刻板固执,不喜爱与人沟通,以自我为中心。

长久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容易出现代沟,甚至是矛盾。

娇宠型的父母的最大行为特点就是溺爱。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是一家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宠爱一个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舍不得让他们经历风雨吃任何苦。

对孩子的每个失败都采取包容的4

态度,对孩子的每个成长都无休止的褒奖,这只能换来孩子的自满和自私,面对不了挫折和打击,独立性差,永远成不了参天大树。

最近频频发生的富二代犯罪案件就反映出现在富二代嚣张,目中无人,应变能力差,冷血冷漠的性格特点,根本原因还是要归结到家庭教育,家长的一再庇护是不是真正对孩子好,是害了孩子。

冷漠型的父母不论是在控制和爱上有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和个人价值观也都是有问题的。

通常这样的父母二人之间也存在问题,例如离异或者是感情不和,对待孩子的时候也缺乏爱和责任,非常冷漠,不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

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而成的孩子性格往往是非常不健全的,做事极端,敏感多疑,心思缜密,非常独立,缺乏安全感,不容易信任其他人。

这样的孩子成人之后对社会的威胁也是最大的,因为在他们心里有一种报复心理,要报复父母,报复社会。

父母教育是一件复杂又重要的事情,必须学会适当控制,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怀,例如在婴儿时期就要和孩子之间建立正常的依恋,对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地及时作出反应,与婴儿相互作用时,尤其在指导儿童时,充满热情、鼓励和温和。

四、总结:

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教师,只有懂得孩子的心路发展历程和生理变化,懂得如何和孩子交流,走近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

我一直都认为,教师的本质工作相对于教授知识,教学生做人,增长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必须倾听孩子,关心孩子,去了解他们想要的,想说的,再结合自己的教学,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

第二篇: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5800字

此资料根据重点所著,只供学习参考,不可用于商业行为,版权所有人Lonej

第一章

一、发展心理学:

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年龄范围出生到17-18岁左右):

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①描绘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②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③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④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⑤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四、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为代表,他认为个体发展及其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引发作用。

五、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

六、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尔杰。

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

①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②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③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七、关键期:

它是从植物学、生理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人类胎儿在胚胎期(2—8周)是有机体体内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和器官迅速发育生长的时期。

这时的有机体对外界抵抗力十分微弱,胎儿受到不良刺激影响,很容易造成先天缺陷,这个时期就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八、最佳学习期——劳伦兹

九、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学家普莱尔在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

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十、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儿童心理学家是陈鹤琴,其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他用日记法进行了3年的追踪观察。

十一、横向研究:

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的研究优点——时间短、取样大。

缺点——由于被试来自不同年龄的个体,不一定能正确地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

十二、纵向研究:

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验,探究心理发展规律。

优点——通过对个别或若干个体的长期追踪性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尤其是可以弄清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探明早期发展与以后阶段心理发展的关系。

缺点——时间长、耗资多

十三、跨文化研究(交叉文化研究):

是指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一、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①孕妇的营养②孕妇的疾病③药物④辐射⑤孕妇的情绪

二、身体的发展——儿童生长具有的四个显著的时期:

①从出生到2岁,发展十分迅速;②2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③青春发育期开始,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④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

三、动作发展的规律:

①从上至下;②由近及远;③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

第三章

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①发射行为;②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③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④视觉偏爱

二、定向反射:

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

三、习惯化:

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的现象

四、去习惯化:

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新的刺激,这时的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的这种对新事物的兴趣现象。

五、新生儿(颜色视觉)①近视眼;②色盲

六、形状知觉:

①婴儿是带着观察复杂的模式超过简单的模式的偏爱而出生的;②婴儿还喜欢看清晰的图像;③婴儿还喜欢看活动的和轮廓多的图形;④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新生儿更喜欢注视曲线,不喜欢注视直线或角

七、深度知觉:

新生儿产生深度知觉是在9个月的时候。

八、视崖实验:

吉尔森和瓦尔克做的实验。

描述:

P70自己总结

第四章

一、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们把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称为“相互作用论”。

二、格式:

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位。

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三、同化: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

也可以说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机体的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的结构内

四、顺应:

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也可以说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五、思维即为认知。

六、感知运动期(0—2岁):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

在儿童认识上的两大成就:

主体和客体的分化和因果关系联系形成

五、前运算时期(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

前运算时期分①前概念或象征思维(这种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不是抽象的、图式的);②直觉思维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实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

六、自我中心:

儿童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离中,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

七、具体运算阶段(7、8—11、12)

两个特点:

①获得了守恒性②群集结构的形成

运算:

①运算是指一种内化了的动作,即能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活动;②运算是一种可逆的动作,它既能朝一个方向进行,又能向相反方向运转;③运算具有一种守恒性,当一个运算在变换时,体系中总有几个保持不变的特点

八、形式运算阶段:

它最大的特点是把儿童思维此时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

他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第六章

一、语言:

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语音、语法、语义三个方面。

二、儿童使用形容词发展过程的特点:

①从物体特征的描述发展到事件情境的描述;②从单一特征到复杂特征;③从方言到普通话口语到书面语言;④从形容词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

三、句子的理解: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句子的理解先于句子的产生。

四、环境论:

①模仿说;②强化说

五、先天决定论:

①先天语言能力说;②自然成熟说

第七章

一、对智力的一般理解:

①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里能力;②智力是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二、智力测量编制的基本原则:

①测验项目的选择;②标准化;③常模的制定;④测验的信度;⑤测验的效度

三、维克斯勒对智力的分类:

①130以上极优秀;②120—129优秀;③110—119中上(聪颖)④90—109中等(一般);⑤80—89中下(迟钝)⑥70—79低能边缘;⑦69以下智力缺陷

四、我国最权威的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五、影响婴儿怯生:

①父母是否在场。

如果婴儿坐在母亲膝盖上,或由母亲抱着,那么陌生人进来几乎不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母亲与婴儿有一定距离,就更可能产生害怕。

②环境的熟悉性。

③陌生人的特点。

婴儿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感到害怕,实验显示陌生人在场不一定引起婴幼儿的怕,这要看儿童与陌生人的距离。

④抚养者的多少。

婴儿熟悉成人的多少的影响其怯生程度,如果一个婴儿由少数几个成人抚养,他所怯生程度可能比由许多人抚养的婴儿来得高。

⑤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

婴儿与照顾者的关系越密切,见到生人就越易产生害怕。

⑥婴儿接受的刺激。

婴儿获得的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越多。

怯生程度越小,因为这样的儿童已习惯于接受各种新奇的刺激。

六、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

①对抗性条件作用;②系统脱敏法;③模特塑造法;④认识疗法——实践题

七、克服害怕的心理方法:

①对抗性条件作用。

所谓对抗性条件作用,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②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

③模特塑造法。

模特或榜样不仅能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

还能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情绪。

向儿童显示同伴能成功堀对付自己所害怕的对象,可以有效的帮助儿童广泛而持久的减少害怕的程度。

④认知疗法。

我们的行为和情绪都有一定的思想作指导,要改变不合理的行为和情绪,首先要找出不合理的思想基础

第九章

一、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三方面:

①伊底;②自我;③超我

二、伊底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

它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代表直接追求和绝对满足生物性本能的人格方面。

三、自我:

有意识的、理智的,它遵循“现实原则”行动

四、超我:

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代表着一个力求完善的维护者

五、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

人的一生;

④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埃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

六、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

①口腔的——感知的(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②肌肉的——肛门的(基本自主感对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

任务是发展自主自主性。

);③运动的——生殖的(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

任务是①发展良心;②获得性别角色);④潜伏期(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任务是这个阶段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⑤发育期青春期(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分散或混乱。

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感,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⑥年轻的成年期;⑦成年期;⑧成熟

七、自我同一感:

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么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

八、青少年在探求、实现自我同一感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失败的情况。

一是同一性拒斥,二是同一性混乱。

九、同一性拒斥:

这是个体过早的将自我意象固定化,或者说是过早地停止了对同一性的探求。

十、同一性混乱:

这类青少年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形成清晰的牢固的自我同一感。

十一、父母管教类型的纬度:

①控制;②爱类型分为:

①权威型父母——控制+爱;②专职型父母——控制+不爱;③娇宠型父母——不控制+不完全的爱;④冷漠型父母——不控制+不爱

十二、性别角色:

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十三、男女两性在认识方面的差异可从男女两性认知差异变化的年龄倾向、认知差异的具体表现两个方面来看:

①男女性别差异的年龄倾向和具体表现;②男女智力有不同的优势领域——语言、感知、记忆、思维

第十一章

一、依恋:

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二、依恋发展过程:

①第一阶段(出生到3个月),对人无差别反应的阶段;②第二阶段(3到6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③第三阶段(6个月——3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

三、依恋类型:

①回避的;②安全的;③反抗的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伊底的力量,自我只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发展时,仅把儿童囿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埃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八个阶段,贯穿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里性欲向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超我可以协助自我监督伊底;而埃里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

四、母亲的教养行为:

①反应性——对婴儿的哭、叫唤、语言等的反应比例;②积极的情绪表达——充满感情的接触,加上微笑、表扬、说话等;③社会性的刺激——母亲接近婴儿、对婴儿微笑、谈话或模仿婴儿的频率

五、塞尔曼的角色采择:

①自我中心的观点;②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③自我反省;④相互角色采择;⑤社会和传统体系的角色采择

六、游戏的种类:

(1)创造性游戏

(2)建筑性游戏(3)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5)表演性游戏(6)娱乐性游戏

(7)智慧游戏

七、按智力发展水平分类:

(1)感官接受新奇的、愉快的刺激引起的游戏。

(2)简单动作模仿的游戏。

(3)象征性游戏。

(4)创造性游戏。

八、按社会化程度分类:

(1)无所用心的行为。

(2)旁观者行为(3)单独一人的游戏(4)平行游戏(5)联合游戏(6)合作性游戏。

九、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

①前道德判断阶段(1.5—7岁):

a.集中于自我时期b.集中于客体永久性时期;②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到10岁):

a.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不理解这些规则是由人们自己创造的b.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是好的,否则便是坏的,还以为别人也这么看c.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后果的大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d儿童把惩罚看做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e.单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③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到11岁以后):

a.认为规则或法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b.判断行为时,不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