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8048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docx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碘缺乏病地区分布0

1、患者女,20岁。

因话多,行为紊乱2周入院。

2周前与男友分手后出现话多,与医生交谈时喋喋不休,不能打断,注意力不集中,听到外面有声音唱流行歌曲,患者则开始唱流行歌曲,在病房跟着医生查患者,帮工人搞卫生,忙碌不停。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心因性反应

  B.急性应激障碍

  C.分裂样精神病

  D.躁狂发作

  E.精神分裂症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题干的信息:

患者有话多,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活动多,高度提示此患者可能有躁狂发作,进一步可询问患者有无情感高涨、思维奔逸等症状。

尽管患者发病前有与男朋友分手的事实,但已经出现比较典型的躁狂发作的表现,而不是表现为与失恋有关的一些症状,因此不下心因性反应的诊断。

而要下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该应激事件应该是突如其来且超乎寻常的威胁性生活事件和灾难,而且多数患者表现为“茫然”或“麻木”,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本题中患者的表现也与该表现不符合。

该患者无分裂样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的证据,因此亦不能作出此诊断。

2、20岁的女性患者,反复出现情绪不稳定2年半。

患者在2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不稳定,有一段时间自觉精力下降,话少,自信心不足,对前途悲观,失眠,不愿与人交往,有一段时间自觉精力增加,活动增多,自我感觉很好,思维灵敏,比平时更善言辞,与别人相处时更合群,过分乐观,睡眠需要减少,上述情况反复出现,心境完全正常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心境恶劣

  B.环性心境障碍

  C.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D.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

  E.双相情感障碍混合性发作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患者心境不稳定已有2年半时间,在此期间反复出现若干轻性抑郁和轻躁狂的周期,中间只有1个月左右的间歇期,但没有任何一种抑郁或躁狂的表现其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足以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中度或重度)的标准。

这符合环性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

环性心境障碍在抑郁周期中的症状主要为:

精力下降或活动减少、失眠、自信心不足、集中注意困难、社会退缩,言谈比平日少,对前途悲观或悔恨过去;在轻躁狂周期中的症状主要为精力和活动增加、自我评价过高、思维敏捷、比平日合群、更善言辞、兴趣增加和过分乐观等。

由于患者的躁狂或抑郁没有达到诊断标准

3、某男,21岁。

急起兴奋,乱语,说有人要杀他,行为冲动6个小时入院。

仔细追问病史,患者6小时前和朋友一起在歌厅唱歌时一起服用冰毒,具体剂量不详,服用后不久开始出现症状。

患者既往没有类似发作,但经常服用此类物质超过半年。

对此患者目前的处理正确的是0.5分

  A.纳曲酮

  B.纳洛酮

  C.丁苯诺菲

  D.吗啡

  E.氟哌啶醇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冰毒的主要有害成分是苯丙胺,它通过抑制突触间多巴胺的回收,导致多巴胺含量增加,从而出现精神症状,所以苯丙胺中毒引起的精神症状宜用拮抗多巴胺的药物。

4、关于癔症性瘫痪的描述,以下哪项正确0.5分

  A.瘫痪为紧张性硬瘫

  B.病程长者也不会出现肌肉萎缩

  C.可出现病理反射

  D.暗示治疗无效

  E.瘫痪不符合相关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癔症性瘫痪表现为单瘫、截瘫或偏瘫,伴有肌张力增强或弛缓,所以不全是硬瘫,慢性病例可有肢体挛缩或肌肉因较长时间不运动呈废用性萎缩,不会出现病理反射,因此瘫痪并不符合相关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暗示治疗有效。

5、以下哪种疾病预后最好0.5分

  A.偏执狂

  B.偏执状态

  C.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D.偏执型人格障碍

  E.妄想阵发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妄想阵发又称急性妄想发作,是一种发作性精神障碍。

本病常突然急性起病(大都在一周之内),以一过性妄想为主要表现,同时也伴有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一般持续数周,有的仅几天,最长者不超过3个月。

病情多为完全恢复正常,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有复发倾向,但缓解期精神状态正常,不遗留人格受损迹象。

偏执狂和偏执状态均属于偏执性精神障碍,常呈慢性病程。

6、有冠心病史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应选用0.5分

  A.电休克治疗

  B.舍曲林

  C.阿米替林

  D.丙米嗪

  E.碳酸锂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因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心脏毒副作用大,而舍曲林对心脏副作用小,所以有冠心病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选用舍曲林。

7、患者女,30岁。

首次出现心情不好,疑人议论,凭空闻声3个月。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整天唉声叹气,认为别人在背后议论她,说她长得丑,曾凭空听到过有声音说她工作能力不行,爱出风头,不好好工作等,从未出现过兴奋话多等表现。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D.反应性精神病

  E.双相情感障碍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患者有情绪低落,评论性幻听,但该幻听为一过性,幻听内容与心境相协调,还存在牵连观念,牵连观念并非只出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在抑郁症患者也可以出现,但它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牵连观念所不同的是抑郁症患者觉得别人在议论她,但实际上还是知道这是自己多心的缘故,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

综合以上信息,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抑郁症,而精神分裂症的证据不足,亦没有证据诊断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和双相情感障碍。

8、患者在书写中,语句在文法结构上虽然无异常,但语句之间,概念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失去中心思想。

此症状为0.5分

  A.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B.逻辑倒错性思维

  C.诡辩症

  D.思维松弛

  E.思维云集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思维松弛指患者的思维活动可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以至使人感到交谈困难,对其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也不易理解,严重时可以发展为破裂性思维。

9、VD的诊断要点不包括0.5分

  A.有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史并伴有卒中发作史

  B.起病相对较急病程波动或呈阶梯性发展

  C.临床表现以近记忆障碍和人格改变为主

  D.常可见局灶性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E.CT或MRI常可见脑血管疾病病灶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管性痴呆(VD)早期人格保持较好,晚期才有人格改变。

而临床上遗忘综合征以近事记忆障碍及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伴有虚构,定向力障碍,而智能相对完好。

10、王某,男,32岁。

个月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后渐表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与之谈话经常走神。

行为幼稚,与邻居小孩争东西吃,与以前判若两人。

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工作和家人不负责任。

焦虑急躁,性情变得粗暴,稍不顺心即拳打脚踢,其妻子常被打得遍体鳞伤,朋友相劝却举刀追杀。

此次因打伤行人而被强制入院。

对于该患者下列哪项检查或治疗不恰当0.5分

  A.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B.进行神经心理测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C.告知患者冲动行为是错误的,如不改正则给予法律惩罚

  D.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症状

  E.对焦虑抑郁情绪可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情感稳定剂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患者为颅脑外伤后出现的慢性精神障碍,应制定长期治疗计划,要了解可能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给予心理治疗;人格改变者应给予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于情绪不稳定、行为冲动患者可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情感稳定剂或抗焦虑剂;尽早进行神经心理测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应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检查和反复的病史采集,那样只会招致患者的不满,增加新的心理问题,患者系外伤后的病态表现,法律惩罚不合适。

11、患者女,30岁。

首次出现心情不好,疑人议论,凭空闻声3个月。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整天唉声叹气,认为别人在背后议论她,说她长得丑,曾凭空听到过有声音说她工作能力不行,爱出风头,不好好工作等,从未出现过兴奋话多等表现。

患者不安心住院,在入院后的第4天晚上在病房将体温计摔碎,用碎片割腕,此时最佳的治疗措施是0.5分

  A.加大抗抑郁药剂量

  B.加大抗精神病药剂量

  C.加大碳酸锂剂量

  D.加大抗抑郁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剂量

  E.电休克治疗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自杀是抑郁症患者最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要严防自杀,而为了减少患者再次自杀的风险,此时的最佳的治疗措施则是电休克治疗,能尽快缓解患者的自杀意念。

12、VD的诊断要点不包括0.5分

  A.有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史并伴有卒中发作史

  B.起病相对较急病程波动或呈阶梯性发展

  C.临床表现以近记忆障碍和人格改变为主

  D.常可见局灶性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E.CT或MRI常可见脑血管疾病病灶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管性痴呆(VD)早期人格保持较好,晚期才有人格改变。

而临床上遗忘综合征以近事记忆障碍及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伴有虚构,定向力障碍,而智能相对完好。

13、急性应激障碍通常在多长时间内缓解0.5分

  A.1周

  B.半月

  C.1个月

  D.半年

  E.1年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急性应激障碍历时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预后良好。

14、王某,男,68岁。

因记忆力减退3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半年入院。

3年前家人发现患者经常丢三落四,东西放下就找不着了,熟悉的物品说不上名字,只会说“那样东西”,情绪低落发呆,话少。

病情逐渐加重,1年前不会烹饪自己熟悉的菜肴,见着老邻居不知叫什么名字,经常走错房间,外出不知回家的路,认为家人嫌他笨,说活着还不如死了好,孤僻懒散。

半年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不能胜任简单的家务,不会正确穿衣服,吃饭不知饥饱,自语痴笑,举止幼稚。

查体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

头颅CT示广泛性脑萎缩。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老年良性记忆减退

  B.老年抑郁症

  C.阿尔茨海默病

  D.老年精神分裂症

  E.脑血管性痴呆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患者为缓慢进行性加重病程,以智能损害为主要表现,意识清晰,存在记忆障碍、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有失语、失认、失命名等大脑皮层受损的表现,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头颅CT证明有脑萎缩,无卒中史,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可排除老年精神分裂症、血管性痴呆。

老年抑郁症也可出现假性痴呆的表现,但这类患者多有情感障碍家族史,出现抑郁心境,早醒,记忆力减退等,且患者常是情绪低落在先而记忆力减退在后,通过治疗可治愈,而该患者则否认自己有病,埋怨别人说他笨,无自知力,治疗效果差,痴呆进展性加重,可排除抑郁症。

老年良性记忆障碍

15、王某,男,32岁。

个月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后渐表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与之谈话经常走神。

行为幼稚,与邻居小孩争东西吃,与以前判若两人。

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工作和家人不负责任。

焦虑急躁,性情变得粗暴,稍不顺心即拳打脚踢,其妻子常被打得遍体鳞伤,朋友相劝却举刀追杀。

此次因打伤行人而被强制入院。

该患者出现的精神障碍不包括0.5分

  A.人格改变

  B.注意障碍

  C.情感障碍

  D.幻觉妄想

  E.行为异常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该患者存在注意障碍、情感障碍、人格改变及行为幼稚冲动,无幻觉妄想症状。

16、下列表现对诊断物质依赖没有帮助的是0.5分

  A.耐受性增加

  B.渴求

  C.冲动性使用物质

  D.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E.戒断症状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依赖的特征性表现包括耐受性增加,渴求,冲动性使用物质,戒断症状等,物质滥用的概念强调使用物质带来的不良后果。

17、患者,男,65岁,退休工人。

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眠差,难以人睡,多梦、早醒,白天感到疲倦无力,干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

自觉爱忘事,心情也越来越不好,心烦,担心要出事,不能料理家务,过去爱下棋现在也不下了,有时唉声叹气,说自己老了,是家庭的累赘,不如死了,食欲日渐下降,身体逐渐消瘦。

曾做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

近两周上述症状加重,整夜不眠,在房间内无目的地乱翻东西,有时认不清家人,有时恐惧害怕,称有人要来抓他等。

白天则显得平静一些,问他晚上所做的事,却显得茫然不知。

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

下列哪些不是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0.5分

  A.血管性痴呆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

  B.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病等

  C.起病相对较急,病程波动较大,可呈阶梯式恶化

  D.早期人格改变突出

  E.有神经系统局灶损害体征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包括:

①血管性痴呆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②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病等;③智能障碍起病相对较急,治疗后可以部分或大部分缓解,病程波动较大,可呈阶梯式恶化;④早期人格相对保持完整;⑤早期常常伴有情感症状,如抑郁、焦虑等;⑥有局灶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与体征。

18、下列哪种睡眠紊乱对于抑郁症患者最具有特征性0.5分

  A.早醒

  B.人睡困难

  C.醒后不易再睡

  D.易醒

  E.睡眠过度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抑郁症患者出现睡眠紊乱,如入睡困难、早醒、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在不典型抑郁症患者还可出现贪睡的情况,但以早醒最具有特征性。

19、有冠心病史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应选用0.5分

  A.电休克治疗

  B.舍曲林

  C.阿米替林

  D.丙米嗪

  E.碳酸锂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因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心脏毒副作用大,而舍曲林对心脏副作用小,所以有冠心病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选用舍曲林。

20、患者男性,45岁,已婚,个体户。

反复出现容易烦躁、感头脑昏昏沉沉、脑子不清晰,精力欠佳、睡眠不好年左右。

躯体检查未见异常,未发现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未发现病理优势情感。

患者的诊断可考虑为0.5分

  A.焦虑症

  B.恐惧症

  C.神经衰弱

  D.抑郁症

  E.疑病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患者病程年,反复出现脑功能衰弱症状、情绪易烦躁、睡眠障碍。

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夫发现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未发现病理优势情感。

所以可以考虑为神经衰弱。

由于神经衰弱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可见于许多躯体疾病,可能是这些疾病早期症状,可能是其伴随症状之一,也可能见于这些疾病的恢复期。

特别是40岁以后表现有神经衰弱症状的患者,即使不是首次出现症状,既往已有明确的神经衰弱病史,仍需打开思路,谨防叠加有躯体疾病,有可能症状就是躯体疾病的首发或伴发症状,而不是神经衰弱的复发。

21、有关心境障碍的混合发作是指0.5分

  A.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交替出现

  B.既往有抑郁发作,本次为躁狂发作

  C.既往有躁狂发作,本次为抑郁发作

  D.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

  E.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之间的快速转换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混合性发作是在躁狂发作的同时伴有抑郁症状。

躁狂和抑郁两类症状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交替出现。

ICD-中所描述的混合性发作的标准为:

①发作以轻躁狂、躁狂和抑郁症状的混合或迅速交替(即在数小时内)为特点。

②在至少2周发作期间内,躁狂和抑郁两种症状在多数时间都必须突出。

③既往至少有过一次确定无疑的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或混合性情感发作。

22、20岁的男性患者,因兴奋话多与少语少动交替发作月余入院。

患者在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第1次出现兴奋话多,讲话滔滔不绝,不让他做的事情偏要做,别人阻止他时,他却说在做好事,自己在纸上写了数字就变成了支票,可以拿去给别人治病,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好转,尚能坚持工作,在出院后的2个月,因与女友吵架后出现不愿说话,不愿上班,家人反映变懒了,在当地医院给予丙米嗪治疗半月后恢复正常。

住院前半月,患者变得话多,易激惹,容易发脾气,讲自己能当公司总裁,工作能力强,将来可以组建一个跨国公司。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复发性躁狂症

  B.双相障碍躁狂发作

  C.精神分裂症

  D.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

  E.反应性精神病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患者已经出现了2次较典型的躁狂发作和1次抑郁发作,此次为躁狂发作,已经达到了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但尚未达到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的标准,因为要求在1年内至少有4次以上的躁狂与抑郁的发作。

也没有诊断精神分裂症和反应性精神病的依据,所以诊断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

23、有关情感障碍生化研究的描述,正确的是0.5分

  A.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增高

  B.抑郁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γ一氨基丁酸(GABA)含量升高

  C.β2受体功能下调与临床抗抑郁药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D.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主要促进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再摄取

  E.利血平使5-HT耗竭可以治疗抑郁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5-HIAA含量下降,血小板对5-HT的摄取功能也下降,研究也显示抑郁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GABA含量下降。

有关抗抑郁药作用机制的研究中最为公认的发现是β2受体功能下调与临床抗抑郁作用密切相关;SSRI类抗抑郁药主要抑制突触间5-HT的再摄取,对NE的再摄取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而利血平使5-HT耗竭可以促发抑郁发作。

24、对心境稳定剂的选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0.5分

  A.双相I型急性躁狂或双相II型轻躁狂发作,可首选锂盐

  B.既往对锂盐缺乏疗效,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C.如不能耐受锂盐,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D.对快速循环发作或混合性发作应首选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E.对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必须使用抗抑郁剂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因双相抑郁时使用抗抑郁剂可诱发躁狂,因此在抑郁相时使用抗抑郁剂须谨慎。

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使用抗抑郁剂:

①抑郁持续时间超过4周;②有明显的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③既往以抑郁发作为主。

25、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核心症状是0.5分

  A.视空间感知障碍

  B.记忆障碍

  C.抽象思维障碍

  D.语言障碍

  E.失用、失认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痴呆呈慢性进行性病程,总病程一般为2~3年,通常将病程分为早、中、晚或1,2,3期,但各期间可存在重叠与交叉,并无截然界限。

早期:

一般持续1~3年,以近记忆障碍、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视空间定向障碍、缺乏主动性为主要表现,其中近记忆障碍为早期的核心症状。

生活可自理或部分自理。

中期:

病情继续发展,智力与人格改变日益明显,出现皮质受损症状,如失语、失用和失认等,也可出现幻觉和妄想。

神经系统可有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症状。

生活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

后期:

呈明显痴呆状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有明显肌强直、震颤和强握、摸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