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1830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92 大小:6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2页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2页
亲,该文档总共2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2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docx

重症监护医学教材

 

重症监护医学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

 

第一章危重病医学概论………………………………………………………..3

第二章心肺脑复苏……………………………………………………………..7

第三章血流动力学监测………………………………………………………..19

第四章危重病人的氧输送和氧耗问题………………………………………..23

第五章休克的分类与血管活性药应用………………………………………..28

第六章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进展………………………………………………..35

第七章心力衰竭诊断和处理中的若干问题……………………………….….42

第八章室性心动过速处理中注意事项…….…50

第九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54

第一十章肺动脉栓塞诊断和治疗的进展…………………………………….….61

第一十一章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66

第一十二章机械通气的模式……………………………………………………81

第一十三章机械通气的撤离及策略……………………………………………96

第一十四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06

第一十五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呼吸支持治疗…………………………113

第一十六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诊断治疗进展………………………………128

第一十七章重症急性胰腺炎…………………………………………………….134

第一十八章…血液净化在急性中毒的使用………………………………………137

第一十九章CRRT在ICU中的应用…………………………………………..140

第二十章止凝血测试及临床应用……………………………………………145

第二十一章弥漫性血管内出血……………………………………………..148

第二十二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154

第二十三章产科危重病…………………………………………….163

第二十四章ICU病人的营养……………………………………………………174

 

第一章危重病医学概论

危重病医学(criticalcaremedicine)是现代医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危重病一直都是医学研究和临床医疗的重大课题,也是影响疾病治愈率提高的主要困难所在。

多年来,由于危重病的基本病因不同而被分散到不同医学专业,使得对危重病缺乏统一的认识和理解,因而极大地影响到危重病的治疗。

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临床医疗的迫切需求,危重病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程,正在显示出越来越活跃的生命力。

近年来,我国的危重病医学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对于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来说,ICU(intensivecareunit,加强医疗单位)已经不再陌生。

危重病医学的人才梯队正在逐渐形成。

危重病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产物。

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手段的改善,医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方面也在不断地转变。

即使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过程中也不难看出这种转变的存在。

回顾对休克的认识过程可以发现,对休克的理解起源于战伤的救治。

当时,伤员的大量失血是非常直观的病因,所以,止血和补充血容量是对休克的根本治疗。

这种情况显然是外科处理的范畴。

经治疗后,一部分伤员得以存活,但仍然有一大批伤员死亡。

这就使临床工作者们不得不考虑其死亡原因所在,寻求对休克的诊断监测指标。

“沼泽与溪流”学说的出现,第一次从理论上涉及到休克时体液分布的规律性。

将这种理论用于治疗后,有更多的伤员得以存活。

但在高兴之余,人们却又发现这些伤员的大部分发生了肾衰竭。

从而,新的课题又摆在了临床工作者的面前。

这个过程的每一步都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是提高了生存率;这是临床上实际所追求的目标。

另一方面是延长了病程;也许病人最后仍然死亡,但是,疾病的全貌可以更完整地展现于临床,人们可以更完整地认识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最终治疗水平才有可能得以提高。

当人们对急性肾衰竭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后,休克又继续展示了当时被称之为“休克肺”的一面。

不难看出,这已经是“远隔器官损伤”的潜台词。

发展至今日,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研究正热衷于应激状态下的机体反应及对种种细胞因子的研究,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失血性休克的范围,也超出了某一传统专科所研究的范围。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对休克的认识过程,而且可以看出,对每一种疾病的理解和认识都有类似的发展史,从而,构成了医学的整体发展。

随着医学发展中的这种主要矛盾的转变,对危重病研究的必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这种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手段,使之具有可行性。

从而,医学上需要这样一个研究危重病的专业,需要这样一批以研究和治疗危重病为己任的专业人员。

1970年,美国在28位医师的倡导下创立了危重病医学学会(SocietyofCriticalCareMedicine),旨在建立一个有自己的临床实践方法、人员培训计划、教育系统和科学研究的、独立的临床和科研的学科。

与传统学科不同,危重病医学主要研究的是器官与器官之间、器官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传统的学科大多是以器官或系统为出发点的。

ICU的雏形可追溯到50年代初期的哥本哈根。

当时脊髓灰质炎流行,当将病人集中管理,并应用人工呼吸支持治疗后,死亡率从原来的87%下降到40%。

今天,无论是综合性还是专科性的ICU,他们的基本功能都是相同的——治疗和研究危重病。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能简单地说成“外科病人”发生了“内科问题”或是“内科疾病”合并了“外科情况”等等。

病人之所以被收入ICU是因为危重病已经成为疾病的主要矛盾方面,原发疾病或原来在专科所治疗的疾病已经转变成为危重病的原因。

这时在治疗上应该强调器官与器官之间的关系。

病人是个整体,疾病也是个整体,所以,治疗也应该具有整体性。

就如同MODS是一个综合征,而不是多个独立器官功能损害的叠加一样,治疗也不能是对每个器官进行治疗的总和。

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单位。

ICU注重疾病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和治疗的整体性,应用先进的诊断和监测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和定量的观察,通过有效地干预措施,对危重病进行积极的治疗。

ICU一般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

①训练有素的医师和护土;这是ICU的人员梯队。

这个梯队应掌握危重病医学的理论,有高度的应变能力,善于配合。

②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治疗手段;借助于这些设备和技术可进行动态、定量的监测,捕捉瞬间的变化,并可反馈于强有力的治疗措施。

③可以应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对危重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在这三个部分中,人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先进的设备是人的视听功能、双手功能的延伸和加强,为大脑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人们观察和解决过去无法得到的信息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ICU的治疗性、监测性和科研性的三大特性。

危重病医学是ICU工作的理论基础,医生是ICU的主体。

没有医生的类似单位最多也只能称之为“专科监护室”,而不是ICU。

ICU的病人来源可分为四个方面。

①急性可逆行疾病:

对于这类病人,ICU可以明确有效地降低死亡率,疗效肯定。

②高危病人:

这类病人以患有潜在危险的基础疾病,但又因其他原因需要进行创伤性治疗的病人为代表。

ICU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有一定效益。

③慢性疾病的急性加重期:

ICU可以帮助这类病人渡过急性期,以期望病人回到原来慢性疾病状态。

对于这类病人,ICU可能有一定的效益。

④急慢性疾病的不可逆性恶化:

如大出血但无法有效止血、恶性肿瘤病人的临终状态等等。

ICU无法给予这类病人有效的帮助。

这类病人不是ICU的收治对象。

危重病的治疗要与原发病因的控制相结合。

ICU的医疗工作要与相应的专科治疗相互配合。

ICU对危重病的治疗为原发病的治疗创造了时机和可能性,使原来一些不可能治疗或不可能根治的疾病得到彻底的治疗。

与此同时,其他专业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又是危重病根本好转的基础。

这种有机的结合所表现的危重病医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相得益彰。

这一点也是ICU在综合医院中得以发展的关键之一。

我国的危重病医学发展起步较晚。

60年代,一些站在医学发展前沿的学科带头人提出相应的建议。

70年代,天津、北京的一些医院创建了“三衰病房”、“集中观察室”等单位,已经开始实现了将危重病人集中在专门设立的区域或病房内集中管理的发展模式。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些医疗单位开始了ICU的人员培训及硬件设施的准备工作,一批派出去学习的医师陆续回国,强化了危重病医学的基础建设。

在此基础上,一些大型的地方及军队医院开始建立了一定规模的ICU。

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开始成为现代化医院建设的总趋势。

80年代可以说是ICU创业的年代,主要表现为危重病医学专业人员的出现和ICU基础工作的展开。

ICU逐步展现出自己的活力及在专业领域中的重要性。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应用于临床,使得对危重病人循环功能的改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对外科休克的认识更具体地涉及到了休克的内涵因素。

循环功能支持性治疗不但可以根据血压、心率等常规指标,而且可以直接面对心输出量、前负荷、后负荷等基本因素,并将这些原本孤立的参数变成连续动态的、定量的指标。

从而使得“血压下降是休克较晚期表现”的观点更具有临床可行性。

同时,由于反馈性监测指标的应用,“滴定式”治疗真正地成为临床工作现实,大大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

对低容量性休克的监测从中心静脉压走向肺动脉嵌顿压,从整体心脏的认识转向左右心室的不同。

对感染性休克的认识在归纳其血流动力学特点为体循环阻力下降、心输出量升高、肺循环阻力增加和心率改变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在休克早期即出现的心脏功能的损伤。

根据血流动力学对休克进行分类,即低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分布性休克和梗阻性休克,更显示出临床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机械通气的普遍应用使临床医生对呼吸机的恐惧心理逐渐消失。

呼气未正压(PEEP)、压力支持通气(PSV)等通气模式从书本走进临床,增加了机械通气的实用性。

新的通气模式被广泛接受,使创伤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形式的呼吸功能衰竭不再成为影响外科手术的主要障碍。

持续动脉(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AVH、CVVH)的临床应用一改以往血液透析间断性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的不足,对肾脏以外器官的功能改变更具有针对性,促使血液净化治疗走出肾脏替代性治疗的局限而向多器官功能支持发展。

其他诸如对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的认识水平提高和临床技能改善,构成了ICU工作的基础,为ICU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90年代是ICU发展的年代,主要表现在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的共同发展。

临床医疗方面开始摆脱单一器官概念的束缚,病人的整体性和器官之间的相关性在实际工作中更为具体化。

氧输送概念的提出及临床应用使对危重病人多器官或系统功能的支持成为统一,为不同器官的功能改变的相互影响及不同治疗的相互作用制定了临床可行的标准。

同时,也为休克的定义增加了新的内涵,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标准转变为提高氧输送的概念。

继而,在提高整体氧输送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组织细胞缺氧引入临床问题进行探讨。

对胃肠道粘膜pH值(pHi)的监测虽然尚存有一些不足,但可以被认为是将组织缺氧概念具体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先导,是一个概念的更新,促进了氧输送概念从“高于正常”到“最佳水平”的转变。

90年代对ARDS的认识更加具体更具有临床实用性,临床医师对ARDS不再闻而生畏。

ARDS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个综合征,是一个常伴随在大手术创伤或感染之后的临床表现过程。

ARDS的肺是“小肺”而不“硬肺”以及肺内不均匀性实变的发现导致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认识的深入,也改变了机械通气的应用策略。

感染是外科危重病人常见的,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问题。

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促使医院获得性感染更具有复杂性和难治性。

临床医师在充分引流病灶的基础上更注重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从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到目标性应用,从依赖细菌的药物敏感检验到根据致病菌的耐药特性应用抗生素是对专业技能提出的新挑战。

对损伤后机体反应的重新认识可以说是90年代基础医学发展的特点。

当机体受到诸如大手术、多发性创伤、感染等一定程度的损伤(insult)侵袭后,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损伤因素通过刺激炎性细胞,释放出过多的细胞因子,使机体出现过度反应,形成一种自身损伤性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syndrome,SIRS)。

与此同时,机体亦可

产生抗炎性介质,形成代偿性抗炎性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anti-inflammatoryrespones

syndrome,CARS)。

这时,SIRS和CARS之间的平衡决定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如果这种平衡不能被维持,导致一方面的介质相对过多。

这些介质相互作用,使反应过程进行性发展,形成一个呈失控状态并逐级放大的连锁反应过程,并通过直接损伤细胞膜,影响细胞代谢及造成器官功能的损害。

从而可见,机体在损伤过程中已经不仅仅是受害者,而且是积极的参加者。

这种理论上的发展明显地更新了原有的创伤及感染等损伤因素对手术后病人机体影响的理解,也明显影响到所谓“手术后并发症”的内涵。

急性重症胰腺炎通常是以典型的SIRS开始,并在病程的早期导致多个器官的功能损害。

以往的早期手术引流不仅使炎症发生的局部更易于感染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手术也给机体带来严重的创伤,加剧了SIRS的发展过程,可能使器官功能的损伤更为恶化。

199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进一步修订了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明确了手术的适应证,将器官功能支持及控制炎性反应作为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的基本原则。

从中不难看出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的统一性和危重病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相互的促进。

MODS是在1991年8月美国胸病医师学会(ACCP)和危重病医学会(SCCM)举行的联席会议上正式提出的。

应该认为,MODS的提出是对危重病理解的进一步深入,是对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概念的进一步完善。

MODS是指急性疾病时出现器官功能的改变,机体的内环境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够维持。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MODS强调了危重病人的主要致死原因不再是原发疾病或某个单一的并发症,而是因为发生了多个远隔器官进行性的从功能损害到衰竭的过程。

器官功能不全一词是指器官功能发生改变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从而更加突出了这个损伤过程的连续性。

器官功能的改变实际上是一个生理功能紊乱进行性发展演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器官功能的不全可以是绝对的,也可以是相对的。

而MODS则应当是表达整个过程随时间演变的连续体(continuum)。

这是一个‘线”的概念。

以往习惯于把这个过程称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然而,“衰竭”的本身却强调了病情的终末状态,是一个回顾性的定义。

所谓“衰竭”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这是一个“点”的概念。

为了确定这个点的位置,近年来不同的研究者为“衰竭”制定了不同的、甚至是武断的诊断标准,试图回答“衰竭”的是与否。

这实际上忽略了其本意所要表达的连续性的、进行性发展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

所以,应用MODS更为合适。

MODS的提出是对机体受损伤过程更加深入理解的结果。

近些年来,对机体炎性反应的认识及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概念的提出,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对MODS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将对MODS的认识进展过程归纳如下:

70年代:

损伤→感染→全身性感染→MOF

90年代:

损伤→机体应激反应→SIRS→MODS→MOF

MODS是危重病人的主要致死原因,也是危重病医学研究的热点。

在对血浆中多种炎性介质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之后,基础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

如损伤的信息是如何传递到基因水平?

核转录因子如何影响了炎性介质生成的调节?

对基因的相同刺激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炎性介质?

这些分子水平的挑战正在激励着一批研究者去开拓,去探索。

在我国,危重病医学的发展仍然需要靠一大批有志者的努力和奋斗。

ICU的工作将必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正是这些挑战带来了机遇,这些挑战带来了发展。

 

第二章心肺脑复苏

(cardiac-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

概述

一、心肺脑复苏的研究对象及发展简述

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以致病人处于“临床死亡”,心肺脑复苏就是针对这一临床上最危急的状态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而脑复苏是关键。

从有人类历史开始,人们就不断地在同死亡作斗争,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研究,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尽管经历了数千年的努力,心肺脑复苏并没有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直至本世纪初,心肺脑复苏的研究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36年,前苏联神经外科医师Negovsky首先提出了“复生”这个名词,并对终末状态、濒死状态和临床死亡进行了重要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心肺复苏起始的里程碑,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电击除颤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

二、心跳骤停的定义

心肺脑复苏主要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措施。

抢救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心跳呼吸骤停。

从不同的临床角度出发,心跳骤停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注意依据以下几条标准:

1.意识突然丧失呈深昏迷状态,GlasgowComaScale(GCS)总评分3分;2.大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或抽搐样呼吸;4.心电图表现为:

室颤、心电-机械分离或心室停搏;4.瞳孔固定及发绀。

以上标准以前两条为最重要。

任何慢性病患者在终末时,多数也表现为先心脏停搏,少数为呼吸先停止。

如晚期癌症病人消耗殆尽,终至死亡,心脏停搏是必然的结果,属“生物学死亡”,无法挽救。

三、ICU心肺脑复苏特点:

ICU各种危重病人多,心搏、呼吸停止或窒息的发生率高于一般病房。

但不同的是这些病人通常在各种监护下,常带有多条静脉输液管道,同时可能有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并进行机械通气。

所以,ICU患者的心跳、呼吸骤停易于及时发现并及时抢救,CPCR成功率较高。

ICU心肺复苏最常见的对象是急诊初步复苏后输送到ICU的患者,继续予以持续性生命支持,主要是脑复苏和对其它脏器功能的支持;稀有情况是在家属探视时,患者因感情激动诱发心搏停止,同样也应按CPCR常规进行抢救。

心搏、呼吸停止后缺氧引起的严重生理紊乱

一、心搏、呼吸骤停后体内的严重生理紊乱

1、细胞代谢紊乱

心跳骤停后,细胞损伤的进程主要取决于最低氧供的供给程度。

如心跳呼吸骤停后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予以标准的复苏操作手法,使组织的血液灌注量能维持正常血供的25%~30%左右,大多数组织细胞和器官,包括神经细胞可以通过严重缺氧时的葡萄糖酵解,获得接近正常的三磷酸腺苷(ATP),如在此时恢复正常的血供,心肺复苏即可成功,脑功能亦不致受损。

如心脏停搏时间过长,复苏操作手法不当,血液灌注不能达到最低需要量,则ATP就会耗竭,细胞钠泵功能产生障碍,无法维持膜电位,不能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使细胞功能丧失,同时脑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导致组织酸中毒,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又进一步限制细胞生命的恢复,此时如加大组织灌流量,反而会促使组织细胞损伤,达到不可逆的程度,即所谓“再灌注损伤”。

如组织灌注量降至正常的10%以下,即所谓的“涓细血流”,此时ATP迅速耗竭,合成和分解代谢活动全部停顿,即所谓的“缺血性冻结”。

2、混合型酸中毒

心肺骤停后逐渐加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可造成以下情况:

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抑制;血管内红细胞聚集,血沉加快;线粒体分解和细胞死亡;周围血管张力降低,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作用减弱。

3、电解质分布紊乱

1由于细胞钠泵功能障碍,使Na+、H+向细胞内移动,K+向细胞外弥散,高K+对心肌有抑制作用,细胞外低Na+、Ca2+更加重这种危害。

同时也破坏了细胞膜内外Na+×Ca2+×OH--(应激离子)/K+×mg2+×H+(瘫痪性离子)的比例。

4、体液分布紊乱

主要引起细胞水肿及血液浓缩。

二、缺氧对脑组织的损害

人体重要脏器对缺氧敏感度的顺序为:

脑、心、肾、肝。

复苏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能否恢复有密切关系。

1985年第四届全美复苏会议特别提出了脑复苏的概念,从而诞生了CPCR。

进而发展为复苏学(resuscitalogy)。

脑组织具有耗氧量高;乏氧代谢能力很有限;对缺氧敏感;维持脑功能的临界血流量低的生理特点。

缺氧对脑组织造成的损害主要有:

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的丧失;微血管和微循环的变化;脑细胞代谢的紊乱。

当脑循环中断10秒,脑氧储备耗尽;20~30秒,脑电活动消失;4分钟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缺氧4~6分钟脑神经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脑组织各部分的无氧缺血耐受能力也各不相同:

大脑为4~6分钟;小脑10~15分钟;延髓20~25分钟;交感神经节为45~60分钟。

心肺脑复苏的步骤和方法

基础生命支持阶段(basiclifesupport,BLS)

一、保持气道通畅(Airwayopened)

(1)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

最常见的完全性气道阻塞原因为舌后坠。

另一常见原因为上呼吸道有异物存在。

外源性异物如经口误入:

鱼骨、豆果、金属类等;内源性异物如:

牙齿、血液、脓血、呕吐物等。

异物嵌顿后可引起呼吸困难,并可继发感染,造成化脓性炎症。

其它阻塞气道的原因还有急性会厌炎、特殊感染性肉芽肿、喉部及气管内肿瘤、外伤、声带瘫痪、支气管哮喘等。

(2)气道阻塞的判断

临床上根据气道阻塞的程度,将气道阻塞分为完全性阻塞和部分性阻塞两种。

完全性阻塞时,如不立即予以纠正,在5~10分钟内即可引起呼吸停止和心跳骤停。

部分性阻塞应立即查明阻塞部位和阻塞原因,及时进行纠正,避免导致脑水肿或肺水肿,进而引起心跳呼吸骤停。

气道阻塞原因可通过间接喉镜、支气管镜检查,以及咽部、气管、胸部X钱摄片、断层扫描及CT辅助检查等确定。

与成人不同,引起儿童呼吸道梗阻最常见为异物,以不完全性梗阻较为多见。

(3)徒手开放气道方法

昏迷病人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为舌后坠,所以要使呼吸道畅通,关键是解除舌肌对呼吸道的堵塞。

其具体做法是:

首先,将病人置于合适的体位,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病人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①仰头举颏法(headtilt-chinlift):

抢救者左手掌根放在病员前额处,用力下压使头部后仰,右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伤病员下颏骨处,向上抬起下颏。

操作时要注意手指不要压迫病人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免压迫气管。

②仰头抬颈法(headtilt-necktilt):

病员仰卧,撤除枕头,抢救者一手放在伤病员前额,向后向下按压,使头后仰,另一手托住伤病员颈部向上抬颈。

以上两法均不适用于有可疑颈椎骨折的患者。

③仰头拉颌法(mandibularjawthrust):

抢救者在病员头侧,双肘位于伤病员背部同一水平上,用双手抓住伤病员两侧下颌角,向上牵拉,使下颌向前。

同时,使头部后仰,两手拇指可将下唇下推,使口腔打开。

头部后仰的程度要求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

在儿童呼吸道梗阻急救时,若患儿不能咳嗽或无效咳嗽,可采用Heimlich手法(膈下腹部冲击法)来帮助患儿排除异物。

其具体操作方法是:

抢救者站在患儿背后,用手臂绕其腰部,一手握拳,另一手将拳握住,将拳的拇指侧顶在患儿腹部正中线脐上,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腹部,直至异物咳出。

(4)吸引器清理气道

在有条件时,可用吸引器帮助清除呼吸道异物。

前大部分医院均装备有可控式的壁式吸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