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8386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2课.docx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第2课

第2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程标准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学习要求

1.知道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代表人物。

2.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4.了解五四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文章和组织。

5.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政治领域:

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②阶级基础:

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

③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2)兴起

①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②代表人物:

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

③指导思想:

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④中心:

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深化理解

蔡元培的“八字方针”

蔡元培主张“思想自由”的主要目的是在北大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兼容并包”则是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北大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进步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①李大钊指出,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就是反对复辟帝制。

②陈独秀从历史进化的观点出发,说明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

问题思考

材料 陈独秀等倡导“民主”的直接目的,并非立即创建民主政治制度,而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观念,进行民主自由观念的启蒙,为民主政治营造社会基础,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主义的根基。

——聂家华、刘洪森《中国近代史纲》

思考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陈独秀等人的政治理想。

提示 为民主政治营造社会基础,建立完美的民主政治。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①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新文化运动批判的重点对象。

②陈独秀指出,“三纲五常”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潮流、民主共和不相容。

③鲁迅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①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②陈独秀则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③“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积极影响

①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的进攻,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③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消极影响:

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文化。

易混易错

无论是维新变法时期的借用孔子,还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其意图是一致的,即为了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为发展资本主义服务,都是为了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其不同的态度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领导者决定的。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背景

①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

③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2)主要内容

①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②1919年5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③李大钊还在北京开设相关课程,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判断正误

(1)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 × )

(2)李大钊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 √ )

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背景:

新思潮竞相争鸣,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论战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2)表现

①三大论战

1919年,围绕“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等分歧,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

1920年,围绕“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

围绕“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②其他方式

组织研究会:

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举行演讲,宣传马克思主义。

问题思考

材料 “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一点一滴地解决问题。

”——胡适

“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李大钊

思考 据材料指出胡适和李大钊的分歧。

提示 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

3.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理论指南

(1)思想转变

①特点:

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

②表现

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

陈独秀则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战斗色彩。

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2)组织宣传

①1920年9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把《新青年》改为公开理论刊物,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传。

②随后,创办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介绍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共产国际与俄共组织情况。

(3)历史意义

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

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应用1 材料中陈独秀通过“不得不反对”的内容,反推民主与科学的具体内涵。

这印证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和专制,反对旧道德,反对旧传统和旧文学,主张用民主与科学重新评估传统文化。

材料二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应用2 材料二中鲁迅用小说的形式对传统道德进行了有力的声讨,点名“仁义道德”的本质是“吃人”。

这印证了新文化运动以新文学为武器批判旧礼教、旧道德。

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一 “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一度汇成涌流之潮……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应用1 据材料一分析新文化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材料一显示,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应用2 材料二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有什么问题?

提示 问题:

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片面性。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钱玄同曾在文章中写道: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

解读 钱玄同认为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封建思想,摒弃“三纲五伦”,打破传统精神枷锁。

在思想上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绝对化与简单化的倾向。

针对练 (2019·连云港高二检测)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指出,“孔子论知识注重‘一以贯之’,注重推论,本来很好。

只可惜他把‘学’字看作读书的学问”,因而造成某些“流弊”。

这体现了胡适(  )

A.反孔批儒的态度很坚决

B.肯定了孔子的教育方法

C.认为儒家学说的弊端多

D.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答案 D

解析 材料表明胡适对孔子的评价是辩证的,认为儒家学说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故D项正确。

一群教育救国的先生

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他高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旗,让北大的气象焕然一新。

那时的先生们,不擅评职称,擅长教好书;不独守三尺讲台,更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大国民风范;学贯中西,更想学以致用;热心时政,更愿为国家担当。

他们对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充满期待,“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

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拥护和争取这两位先生,就是想让这个国家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德先生”和“赛先生”,真正的享受这个国家的美好、这个世界的尊重。

针对练 “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

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

”这场“激烈变革”是指(  )

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是在辛亥革命后,需要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即思想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故C项符合题意。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必然性

(1)理论条件:

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征服了中国广大进步青年。

(2)阶级条件: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

(3)外部条件: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出路,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4)思想条件: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5)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

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针对练 “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

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

”这是老革命家吴玉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主要是指李大钊(  )

A.是《新青年》的撰稿人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C.发表了《文学革命论》D.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答案 B

解析 李大钊是继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之后,又一位“登高一呼”,各方响应,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人物,B项最符合题干对他的高度评价,答案为B项。

1.(2018·盐城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吾苟偷庸懦之国民,畏革命如蛇蝎,故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

其原因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

”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

A.《海国图志》B.《新学伪经考》

C.《民报》D.《新青年》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主张对传统文化彻底批判。

A项向国人介绍西方地理,故A项错误;B项主要论证变法的合理性,故B项错误;C项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故C项错误;《新青年》主张对传统文化彻底批判,推动民众思想解放,故D项正确。

2.(2019·连云港学业水平模拟)“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明确阐述这一思想的是(  )

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蔡元培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各家学说”“听他们自由发展”等信息可知是兼容并包的思想,这是蔡元培在北大推行的教育思想,故正确答案为D项。

3.(2018·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二)“(20世纪初)他们在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孔教会’‘尊孔会’‘孔道会’等。

康有为还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

针对该现象,先进的中国人打出的旗号是(  )

A.师夷长技B.变法图存

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国尊孔复古现象严重,针对此现象,先进知识分子打出民主科学的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故正确答案为D项。

4.(2018·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有学者指出:

“这场运动是鸦片战争后最为深刻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对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塑造作用。

”“这场运动”最大的历史意义是(  )

A.动摇了旧思想统治地位B.弘扬了科学民主精神

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D.开启了思想解放潮流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鸦片战争后最为深刻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最大的意义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故正确选项为A项。

5.(2018·常州学业水平一模)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指出:

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李大钊通过这些文章(  )

A.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B.宣传民主思想与科学精神

C.肯定了苏联的建设成就

D.提倡学习俄国,改造中国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社会主义”“劳工的世界”等信息可知李大钊主张学习俄国,实行社会主义,故正确选项为D项。

6.(2018·扬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在新文化运动中,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是(  )

A.陈独秀B.胡适

C.蔡元培D.李大钊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赤旗的世界”,可知与社会主义有关。

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故正确答案为D项。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1~9题基础达标,10~14题能力提升)

1.(2018·宿迁高二学业水平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梁启超说:

“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

无新政府?

无新国家?

……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何也?

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

”为了塑造“新民”,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新民”“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可知此后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以塑造“新民”,故正确答案为D项。

2.陈独秀在《孔教研究》一文中说道:

“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

”这表明他(  )

A.转变成马列主义者B.彻底否定传统思想

C.理性认识孔子本人D.全面认同传统文化

答案 C

解析 根据“陈独秀在《孔教研究》”可知这一文章中,没有阐述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内容,故A项错误;根据“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可见他对古代的思想文化还是有肯定的地方,故B项错误;陈独秀反对孔教是为了宣扬民主与科学,同时又对孔子正确对待,说明其理性的一面,故C项正确;由于其反对孔教可知D项错误。

3.(2018·扬州高二期末)国际环境的巨变,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

下列说法符合这个逻辑的是(  )

①洋务运动为富国强兵,“师夷之长技”

②戊戌变法为救亡图存,吸取西学以变政

③辛亥革命为推翻清政府,借鉴西方以民主共和

④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进攻,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两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认识到西方先进科技,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故①正确;甲午战争后,维新派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主张仿行君主立宪制,故②正确;革命派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主张仿行民主共和制,故③正确;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文化的先进,主张以民主科学救中国,故④正确。

选择D项符合题意。

4.(2018·无锡高二期末)1919年“整理国故、国粹”运动中,胡适提出“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这段话表明胡适旨在(  )

A.深入透彻地研究传统文化

B.改变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

C.推动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

D.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 C

解析 材料“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表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推动传统文化的转型,故C项正确。

5.(2018·泰兴高二期末)李大钊曾说:

“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种文明之崛起……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

”此时李大钊(  )

A.认为俄罗斯文明优于东西文明

B.赞扬俄国十月革命

C.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做充分准备

D.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答案 B

解析 题目中李大钊指出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西洋文明“疲命于物质之下”,说明东西方文明都有其弊端,“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说明俄罗斯文明可以融汇贯通东西方文明,并非认为俄罗斯文明优于东西文明,故A项错误;此言论发表于1918年,李大钊此时对俄国革命所持赞扬、欣赏的态度,并不能说明其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做充分准备,故B项正确,C项错误;同样材料中李大钊此时对俄国革命所持赞扬、欣赏的态度并不能说明他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故D项错误。

6.“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

”材料中“世界的新潮流”是指(  )

A.实现民主共和B.发展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D

解析 民主共和是指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其最早出现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出现于新航路开辟前后的西欧,故B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出现于西欧,故C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新纪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正确。

7.“为主义而来,为主义而去”,这是李大钊走过的革命人生路。

这里的“主义”是指(  )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D.自由主义

答案 C

解析 李大钊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李大钊的人生过程用“主义”而定,这里“主义”显然是指马克思主义,故选C项。

8.(2018·盐城三模)《新青年》自第2卷刊登通告:

“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

”同时,《新青年》第1到3卷每一号的封三都刊有《投稿简章》,明确提出“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

”此举(  )

A.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

B.体现了兼容并收的原则

C.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D.大力弘扬了“五四精神”

答案 B

解析 “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和“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体现了包容原则,故B项正确。

9.(2018·南京、盐城二模)1916年,陈独秀发表文章:

“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

”由此表明他(  )

A.否定党派运动B.主张国共合作

C.倡导国民运动D.厌恶政权更迭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可知陈独秀认为只有民众参与到政治运动中才能使各种运动发挥其改变社会状况的作用,故C项正确。

10.(2018·南通、扬州、泰州、淮安、宿迁五市二模)“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

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

”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

A.主张维新变法B.坚持“中体西用”

C.提倡民主科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 C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学习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材料跟民主有关,故不是洋务派,故B项错误;强调“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不是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

11.李大钊是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先进知识分子,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中高举的是(  )

A.民主共和大旗B.民主科学大旗

C.社会主义大旗D.资本主义大旗

答案 C

解析 李大钊在十月革命后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首举社会主义大旗。

1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先进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有(  )

①发表有关的宣传文章 ②翻译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 ③成立专门组织进行有计划的宣传 ④宣传民主和科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民主和科学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救国方案,排除④,故选A。

13.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 C

解析 C对: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及材料中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结合所学可知是反对胡适提出的改良主义,主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说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且其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强。

14.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

“过火”的思想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D.民主和科学思想

答案 A

解析 注意“1929年”这一时间信息,这一时期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国民党宣传部门利用五四运动十周年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攻击,称之为“过火”,故本题选A项。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  )

答案 B

解析 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故题目说法错误。

16.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

(  )

答案 A

解析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果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效果,促进中国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故题目说法正确。

三、材料题

17.(2018·泰州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