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1878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可行性报告

编制单位:

xxxx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企业概况 2

1.1企业发展状况(企业基本情况、规模、市场占有率等) 4

1.1.1基本情况 4

1.1.2经营管理与科研创新 5

1.1.3资质与综合实力 6

1.1.4经济实力 6

1.2具备的基本条件与优势(产业化程度、生产能力等) 7

1.2.1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生产优势 7

1.2.2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基础优势 7

1.2.3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技术优势 9

1.2.4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市场优势 11

1.2.5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政策优势 12

2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14

2.1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实施的目的意义 14

2.1.1基地建设目的 14

2.1.2基地建设意义 14

2.2产业化基地实施的必要性 16

2.2.1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 17

2.2.2促进“三化”发展的需要 17

2.2.3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住房品质的需要 18

2.2.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18

2.2.5巨大聚集作用和辐射作用 18

3主要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及技术水平 20

3.1国外的技术发展趋势与水平 20

3.1.1国外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现状 20

3.1.2国外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22

3.2国内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基础条件 23

3.2.1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市场基础 23

3.2.2我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24

3.2.3国内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 25

4产业化基地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和计划安排 27

4.1产业化基地实施的目标 27

4.2产业化基地实施的核心技术与主要内容 28

4.2.1产品标准化设计 28

4.2.2盒式结构、核心筒等新型结构关键技术 28

4.2.3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技术集成 31

4.3产业化基地的组织模式与生产方式 32

4.3.1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 32

4.3.2技术创新与集成体系 33

4.3.3质量安全监督 33

4.3.4建立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战略联盟 33

4.3.5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的建设 33

4.4产业化基地核心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 34

4.5产业化基地实施的进度计划安排 35

5产业化基地实施的政策措施与组织管理 36

5.1政策措施保障 36

5.1.1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6

5.1.2关于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各项支持政策 36

5.2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37

5.2.1组织管理 37

5.2.2运行机制 38

6产业化基地实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综合分析 39

6.1经济效益分析 39

6.1.1关于经济效益的说明 39

6.1.2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经济效益分析 39

6.2提高装配式建筑建设质量和产业化程度 40

6.2.1推动装配式建筑现代化发展 40

6.2.2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 40

6.2.3有效节约资源与降低能耗 40

6.2.4带动钢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40

6.3对地方和全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40

6.3.1为发展湖南建筑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40

6.3.2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综合质量和品质 40

6.3.3显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41

6.3.4延伸钢材精深加工产业链 41

7附件:

公司资质证明文件 43

8装配式建筑项目业绩 68

8.1已完工装配式建筑项目统计表 68

8.2在建装配式建筑项目统计表 72

1企业概况

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生活资料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大大增加,对居住条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我国的房地产业持续空前发展,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钢结构建筑依其自重轻,基础造价低,适用于软弱地基,安装容易,施工快,周期短,投资回收快,施工污染环境少,抗震性能好等综合优势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

作为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钢结构建筑除了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外,其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材料相比,重量比合理、抗震性能好、施工质量优、空间布局灵活及节能环保等优势十分明显。

国外如美国70%以上的高档装配式建筑都采用了钢结构,主要构件如柱梁墙板都是工厂制作现场吊装组合。

而我国由于九十年代以前钢产量低(1997年我国钢产量才突破1亿吨),国家政策的限制,钢材主要用在一些公共建筑上,在装配式建筑上应用的很少,这是我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014年我国钢材产量已达到8亿吨,占世界钢总产量15亿吨的1/2强,给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很高,美国超过40%,日本与澳洲超过60%以上是钢结构,而我国目前还不到5%,中国作为世界上建筑规模、钢材产量最大的国家,钢结构建筑发展严重滞后。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2亿平方米,按20%的建筑采用钢结构,每平方米钢结构用钢量60-100kg计算,每年钢结构用钢量可达1亿吨-1.5亿吨,对于消化我国目前钢产量过剩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随着装配式建筑市场的活跃,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在国家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房屋建筑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钢结构是最符合产业现代化的建筑形式。

今后,绿色环保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未来的生活方式,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方向。

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选择更加节能和环保的生产方式,和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模式,将成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必然。

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90%的材料可回收利用,能有效减少垃圾排放和环境污染。

可以说,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体系正逢其时。

身兼建筑产业化和绿色建筑“双重身份”,“轻、快、好、省”的钢结构建筑已受到国家各级部门的重视。

“为推动绿色施工和建筑节能减排,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落实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高发地区推广轻钢结构集成房屋等抗震型建筑;稳步扩大钢材、铝型材等市场需求等任务。

2014年住建部发布“建市[2014]45号文”,批准部分钢结构企业开展房建总承包试点工作,其意义拓宽了企业以钢结构为主体工程的市场准入和承揽范围,并有利于行业开拓绿色集成建筑市场,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

住建部发布的《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作为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之一。

国务院办公厅〔2014〕23号文《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

要求“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2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同时,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建筑开始进入2.0时代。

近期一系列政府减政放权措施密集出台,围绕“两个100年”目标,一大批着眼2020年、2025年的产业规划和政策举措也在陆续出台或正在加紧制定中。

加之,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重点战略的实施。

这一切,都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自2015年以来,国家已经把大力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作为国家战略,2015年8月31日,住建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方案要求:

发展钢结构建筑和金属建材。

在文化体育、教育医疗、交通枢纽、商业仓储等公共建筑中积极采用钢结构,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工业建筑和基础设施大量采用钢结构。

在大跨度工业厂房中全面采用钢结构。

推进轻钢结构农房建设。

鼓励生产和使用轻型铝合金模板和彩铝板。

2015年1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结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等,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扩大绿色建材等使用。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发布,意见要求大力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结合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实施,开展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试点,大幅提高钢结构应用比例。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

2016年7月1日,交通部印发《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决定推进钢箱梁、钢桁梁、钢混组合梁等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提升公路桥梁品质,发挥钢结构桥梁性能优势,助推公路建设转型升级。

2016年9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会议认为,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具有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一举多得之效。

会议决定,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重点,加快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

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6〕71号《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本项目拟以申请xxxx钢结构“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为背景,构建完整的现代建筑产业化生产链。

基地整体规划和建设遵循绿色、低碳、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基地内建筑全部采用钢结构装配建筑模式。

同时,依托xxxx钢结构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资源整合与研发优势,充分发挥产业化基地的研发、设计、综合管理和示范引领作用,在周边原材料产地与部品生产企业较集中的区域建设分基地。

基地由xxxx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建设,规划用地面积为1210亩,建设期为5.5年,完成总投资额约32亿元,产业化基地的最终目标是建立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研发和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展示、集散、经营、服务为一体,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

1.1企业发展状况(企业基本情况、规模、市场占有率等)

1.1.1基本情况

xxxx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xxxx年xx月,位于xxxx市xxxx经开区xxxx,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类钢结构生产设备及生产线15条,可年产各类型钢结构产品20万吨。

公司主营业务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主要从事标志性高层钢结构、民用建筑钢结构;铁路站场、机场候机楼、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大跨度及空间扭曲建筑钢结构;各类工业厂房、高炉、转炉等冶金工业建筑钢结构;设备钢构、钻井平台、桥梁钢构、港口设备、铁塔等非标设备,集建筑钢结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及其配套产品于一体。

多年来,公司秉承“用诚信铸就金字品牌,以品质服务海阔市场”的经营理念,努力优化产品结构,先后承建了1000多个工程项目,其中:

武陵机械、xxxx重工、中冶长天、xxxx创新创业大楼、泰富重工等多个项目荣获国家钢结构金奖。

公司肩负着“创建绿色健康安居环境,福佑人类持续和谐发展”的历史使命,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在院士工作站的科研平台上,致力于在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中大力推广应用钢结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推行产业升级、产品提质、市场扩容的发展战略,打造成技术创新、管理先进、科技领先的一流企业,逐步实现“成为全球最伟大的钢结构企业”的公司愿景。

1.1.2经营管理与科研创新

公司自成立起就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

一是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由公司董事会招聘产生,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制;二是公司中层干部均由公司总经理择优聘任,最大限度实现人员优化组合;三是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分配制度,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由于运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大大加快了公司的发展。

目前,公司构建了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设置行政中心、技术中心、制造中心、物资中心、运营中心、财务中心等六个中心和经营管理部等14个部门,为公司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队伍。

公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追求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管理上以实现“企业学校化,领导导师化”,最终拥有一支“懂管理、精技术、重感情、听指挥”的员工队伍为目标,实施科学的人才战略,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

技术上先后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兰州大学、贵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建立了联合研发机构,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和xxxx市首家企业“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周绪红都是工作站的专家院士。

与贵州大学共同成立了钢结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方建立了“新兴钢结构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课题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13年公司技术中心被批准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现有科研技术人员150余人,其中院士2人、教授5人、博士5人,中高级职称技术骨干40余人。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0项、新型实用专利16项,申报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参编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3项,各项技术和标准已经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1.3资质与综合实力

目前,公司已取得了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专项设计甲级资质、钢结构制造特级资质等多项资质和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通过了IS0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

2004、GB/T24001-2004环境体系、OHSAS18001:

2007、GB/T28001-2011职业健康体系的认证。

公司是中国建筑钢结构定点制作与安装企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分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全国行业综合实力排名前50强的第14位。

是湖南省第一批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之一,且为唯一一家以钢结构为主的综合型基地。

公司优势产品“箱型柱”、“管桁架”两类产品入选为湖南省首批钢结构类“名牌产品”,“xxxx重科”成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1.1.4经济实力

近年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上缴国家税收、企业实现净利润、企业资产总额持续增长,公司总体经济实力雄厚,为建设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公司近三年财务情况

项目

单位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资产总额

万元

58,261.63

62,484.00

74,293.00

营业收入

万元

60,780.00

71,784.00

80,123.00

营业收入增长比例

%

10.45%

18.10%

11.60%

上缴税金

万元

1,069.00

677.00

813.00

净利润

万元

4,694.00

5,658.00

6,606.00

利润增长比例

%

11.36%

20.54%

16.75%

1.2具备的基本条件与优势(产业化程度、生产能力等)

1.2.1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生产优势

公司自成立就立足打造国内颇具影响力的钢结构研发与生产、施工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标志性高层钢结构、民用装配式建筑。

通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已拥有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类钢结构生产设备及生产线15条,可年产各类型钢结构产品20万吨。

承建了1000多个工程项目,工程质量得到有关部门与广大用户的充分认可。

公司主要从事标志性高层钢结构、民用装配式建筑钢结构;铁路站场、机场候机楼、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大跨度及空间扭曲建筑钢结构;各类工业厂房、高炉、转炉等冶金工业建筑钢结构;设备钢构、桥梁钢构、港口设备、铁塔等非标设备,集建筑钢结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及其配套产品于一体。

多年来,公司秉承“用诚信铸就金字品牌,以品质服务海阔市场”的经营理念,努力优化产品结构,先后承建广东湛江喜来登大酒店、xxxxxxxx创新创业大厦、德思勤广场、长沙擎天广场、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广东英德火车站、米塔尔汽车板、江陵汽车、陕汽集团、日立电梯、康明斯、柳工集团、兴业太阳能、重庆江森等工程建设项目。

并与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联重科、博思格(巴特勒)、中建、中铁、中冶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截至目前,公司承建1000多个工程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其中:

武陵机械、xxxx重工、中冶长天、xxxx创新创业大楼、泰富重工等多个项目荣获国家钢结构金奖。

1.2.2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基础优势

1)公司已建成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工程案例

xxxx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生产车间、办公楼、科研检测楼(多层装配式建筑钢结构)等22万平方米建筑物全部采用钢结构,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完全可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

公司承建的示范工程项目——xxxxxxxx创新创业大楼,总建筑面积72631平方米,是湖南省优质钢结构工程项目的典范。

该项目位于湖南省xxxx市xxxx工业园内,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整体项目由xxxx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并获得国家钢结构金奖。

项目为钢结构框架体系,主楼二十二层,其中裙房六层,主体建筑高度为89.7米,总长度为126.2m,总宽度为67.2m。

钢柱地下一层为钢骨混凝土柱,地上一层至六层为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地上七层至22层为焊接箱型柱,钢梁采用H型钢实腹梁、焊接箱型梁、热轧型钢梁以及H型钢支撑。

整体结构采用全钢体系,采用Q345B、Q345C、Q345GJC,钢板厚度大于40mm的采用Q345GJC-Z15材料。

钢柱GZ5为最大截面,截面尺寸为直径600×50mm,分布在F1-F4层;钢梁GKL4为最大截面,截面尺寸为H1200×400×14×30,主要分布在第3、4层,其中第3层7-10/F轴的GKL4为最长构件,长度25.2m。

钢柱对接采用全熔透焊接连接,钢梁与钢柱采用腹板高强螺栓、翼缘板全熔透焊接的组合连接方式,楼板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结构总体用钢梁约10679.5吨。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同时,为推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进程,xxxx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工程已于2016年6月完成项目可研、立项、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该项目建筑用地27860.19m2,计划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总部与科研用房6万m2,三栋装配式建筑共计2万m2,2015年下半年启动设计工作,2016年10月开始动工。

xxxx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工程项目

为推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进程,拟选址xxxx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约910亩土地,建设年产各类型钢结构产品50万吨的生产装置,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楼板、幕墙、门窗、整体厨房、厨柜、部品部件等各类配套产品与材料的生产基地,以及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相关的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中心与检测中心。

目前,xxxx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已全资注册子公司“湖南京鼎建筑工业有限公司”进行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2)上中下游协同配套优势

xxxx市内拥有xxxx钢铁有限公司、胜利湘钢钢管有限公司等钢铁生产企业,xxxx钢铁有限公司经过多年不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形成了以结构用钢为主的产业格局。

以xxxx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构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以充分发挥“xxxx钢铁基地”的原材料供应优势,xxxx钢材物流园的物流配套体系,兴业太阳能等企业的外墙太阳能发电系统;公司已有的生产实力,能够促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以研发、设计、制造、施工、检测和服务为产业链,相互合作,形成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上中下游协同发展的格局。

3)钢结构生产企业之间配套优势

目前,xxxx市构建了以xxxx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湖南金钢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江南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华韧钢结构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湖南韶峰钢结构有限公司等5家专业钢结构企业配套。

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同时,除上述钢结构专业承包企业外,全市另有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一级资质)、湖南晨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级资质)、湖南兴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一级资质)、湖南湘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级资质)、五矿二十三冶一公司(一级资质)、xxxx市益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一级资质)将钢结构承包作为企业的增项业务。

1.2.3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技术优势

1)科研实力

xxxx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实力雄厚,创新成果显著,具备装配式建筑产业化人才高地的潜力。

公司先后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兰州大学、贵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建立了联合研发机构,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和xxxx市首家企业“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周绪红都是工作站的专家院士。

2013年公司技术中心被批准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现有科研技术人员150余人,其中院士2人、教授5人、博士5人,中高级职称技术骨干40余人。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0项、新型实用专利16项,新申报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参编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3项,各项技术和标准已经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2)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技术体系

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装配式组合墙体材料已成功申报发明专利,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

公司院士工作站自主研发的装配整体式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技术(盒式结构技术)革新了传统的剪力墙结构体系,减少大梁大柱的结构,提高自由分区度,能够实现多层大跨度的厂房格局,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xxxx钢构科研检测中心(多层装配式建筑钢结构)、xxxxxxxx创新创业园的标准两栋厂房。

实践表明,盒式结构技术比同等面积的门式结构能够降低25%以上的钢材用量,从而有效降低钢结构建筑的单位面积成本,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公司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主要技术体系主要由

(1)钢结构;

(2)墙体材料;(3)楼层板等组成。

(1)钢结构主体

公司在设计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主体时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别,主要采用普通钢框架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钢盒式结构体系及轻钢结构体系。

其中普通钢框架体系是成熟度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结构体系。

主要用于高层、多层装配式建筑,以及少数超高层。

具有自重轻、形成较大空间、平面布置灵活、结构各部分刚度较均匀、构造简单、易于施工等优点;框筒结构体系多用于超高层的一种结构体系,由密排柱和墙下裙梁组成,筒体结构是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结构体系,受力特点是,整个建筑犹如一个固定于基础之上的封闭空心的筒式悬臂梁来抵抗水平力,筒体结构适用于30~50层的房屋建筑;钢盒式结构体系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网格空腹夹层板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楼盖体系,主要网格间距一般为1800-2500mm,横向双层空腹网格及竖向单层钢网格外墙及分户墙多而密,横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