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23485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docx

《优化重组卷》大一轮复习精练浙江专用含答案解析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

浙江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S—32 Ca—40 Fe—56 Cu—64 Zn—65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5·云南学考模拟)在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SO2 CH4B.MgO HCl

C.CCl4 Na2OD.CaCl2 O2

2.(2014·江苏单科,1)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

的空间取向图像,模型如右图。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电解质

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

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

3.(2015·浙江萧山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相等

B.等质量14NO和13CO气体中含有的中子数相等

C.10.6gNa2CO3固体中含阴、阳离子总数约为1.806×1023

D.5.6g铁和6.4g铜分别与0.1mol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4.(2015·海南卷)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

B.石油裂解制丙烯

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

D.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

5.(2015·长郡中学)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

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分子直径比Na+的直径小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6.(2014·江苏学考,15)我国古代就有湿法炼铜的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反应为Fe+CuSO4===Cu+FeSO4。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e是氧化剂B.CuSO4是还原剂

C.Fe被氧化D.CuSO4发生氧化反应

7.(2016·浙江绍兴调研)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为0.88g/cm3)各50mL。

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

8.(2016·浙江桐乡月考)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9.(2015·江苏单科,4)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

r(Mg2+)>r(Mg)

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

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10.(2015·邯郸一中模拟)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K+、HCO

、Ca2+B.OH-、Na+、Mg2+、HCO

C.Na+、H+、Cl-、NO

D.Na+、SiO

、H+、Cl-

11.(2016·浙江绍兴月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SO2气体:

Ca2++SO2===CaSO3↓

B.过量S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SO2+OH-===HSO

C.SO2气体通入溴水中:

SO2+Br2+H2O===2H++2Br-+SO

D.H2S溶液中通入氯气:

S2-+Cl2===S↓+2Cl-

12.(2014·浙江教育考试院抽测)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

元素代号

X

W

Y

Z

Q

原子半径(×10-12m)

37

64

66

70

154

主要化合价

+1

-1

-2

+5、-3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Q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B.Z与X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C.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D.Y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Y显负价

13.(2015·浙江杭州二中月考,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常用作棉、麻、纸张和食品的漂白

B.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为提高作物产量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14.(2015·浙江温岭中学检测)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6O2与18O3互为同位素

B.氧元素与其他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均能形成酸性氧化物

C.氧与钠形成的稳定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D.O2变成O3以及16O变成18O的变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15.(2015·浙江金华统测)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

X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n-含有的中子数为a+b

B.

Xn-含有的电子数为a-n

C.X原子的质量数为a+b+n

D.X原子的质量约为

g

16.(2015·浙江宁波考试,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NaH中氢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NH4I的电子式:

C.质子数是82,中子数是122的铅原子:

Pd

D.CO2的比例模型:

17.(2014·课标Ⅱ,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18.(2014·海南会考,7)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19.(2014·浙江1月学考,27)已知:

Cu2O+2H+===Cu2++Cu+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为检验某金属铜粉末样品中是否含有Cu2O,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将足量CO通过灼热样品,冷却后称量,若固体质量减小,则含有Cu2O

B.将干燥的H2通过灼热样品,再通过无水硫酸铜,若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含有Cu2O

C.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硝酸,充分振荡后若观察到溶液呈蓝色,则含有Cu2O

D.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硫酸,充分振荡后若观察到溶液呈蓝色,则含有Cu2O

20.(2014·海南会考,13)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常用方法之一。

下图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A.浓度B.温度

C.催化剂D.固体质量

21.(2016·云南省学考模拟)高温高压下,1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H2+CO

CH3OH。

反应开始时H2的物质的量为5mol,5min时变为0.5mol,则5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单位:

mol·L-1·min-1)为(  )

A.9.0B.0.9C.0.45D.4.5

22.(2016·云南省学考模拟)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3CH===CH2+H2O

CH3CH2CH2—OH

B.CH3CH2OH

CH2===CH2↑+H2O

C.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D.C6H6+HNO3

C6H5NO2+H2O

23.(2014·浙江6月学考,30)将某CuO和铜粉的混合物样品加入到混有H2SO4的Fe2(SO4)3溶液中,样品完全溶解时,溶液中Fe3+、Fe2+、Cu2+、H+四种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4∶3∶1(不考虑盐的水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

若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1,则原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

A.0.50B.0.15C.0.10D.0.05

24.(2015·十堰中学模拟)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25.(2015·上海中学模拟)某航空站安装了一台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提供电和水蒸气。

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

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正极反应为O2+2CO2+4e-===2CO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为H2+2OH--2e-===2H2O

B.放电时负极有CO2生成

C.该电池供应2mol水蒸气,同时转移2mol电子

D.该电池可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工作,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26.(2015·浙江杭州师大月考)(6分)甲、乙、丙、丁分别是甲烷、乙烯、丙烯(CH3—CH===CH2)、苯中的一种。

(1)甲、乙能使溴水褪色,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但乙分子不是所有原子共平面。

(2)丙既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丁既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一定条件下,1mol丁可以和3molH2完全加成。

请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下列填空:

(1)甲的结构简式________,乙的名称________,丙是________形结构;

(2)丁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015·天津市南开中学模拟)(6分)几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转化为B及气体的反应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B的化学式:

________,F的化学式:

________。

(3)写出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2014·浙江宁波镇海中学学考模拟,35)(4分)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都需要用到氯气。

(1)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采用图一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

(2)指出图一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一处即可)。

(3)为了制得干燥纯净的Cl2,请你结合图二将以上装置重新排序:

________。

29.(2015·荆州中学模拟)(4分)某液体化合物X2Y4常用作火箭燃料。

16gX2Y4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2Y4(l)+O2(g)

X2(g)+2Y2O(l),Y2O在常温下为常见液体,冷却后测得标准状况下气体生成物的体积为11.2L。

求:

(1)反应前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2)X2Y4的摩尔质量及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0.(加试题)(2014·浙江理综,27)(10分)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

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了脱硫效率。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

CaO(s)+SO2(g)+CO2(g) ΔH1=218.4kJ·mol-1(反应Ⅰ)

CaSO4(s)+4CO(g)

CaS(s)+4CO2(g)ΔH2=-175.6kJ·mol-1(反应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Ⅱ的Kp=________(用表达式表示)。

(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

(4)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可判断反应Ⅰ和Ⅱ是否同时发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1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初始体积百分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CaS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

则降低该反应体系中SO2生成量的措施有________。

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

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提高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6)恒温恒容条件下,假设反应Ⅰ和Ⅱ同时发生,且v1>v2,请在图2中画出反应体系中c(SO2)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图。

31.(加试题)(2015·浙江瓯海中学月考,24)(10分)某同学欲探究Na2S2O3的有关化学性质,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W所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通过测定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出现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设计实验表格如下:

实验

编号

实验

温度/℃

0.1mol/LNa2S2O3

溶液的体积/mL

H2O的

体积/mL

0.1mol/LH2SO4

溶液的体积/mL

所需

时间/s

25

5

5

2

/

25

5

6

1

/

35

5

5

V

/

①V=________;

②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填实验编号)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③为了准确控制反应的温度,应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32.(加试题)(2015·福建卷,32)(10分)“司乐平”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临床药物,其有效成分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molM完全水解生成2mol醇

(2)肉桂酸是合成M的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①烃A的名称为________。

步骤Ⅰ中B的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Ⅲ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肉桂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苯环上有一个甲基的酯类化合物有________种。

浙江高考选考科目模拟试题(七)

1.A [A项,SO2和CH4都只含共价键;B项,MgO只含离子键,HCl只含共价键;C项,CCl4只含共价键,Na2O只含离子键;D项,CaCl2只含离子键,O2是含有共价键的单质。

]

2.A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B项错误;氢氧两种元素除组成H2O以外,还能组成H2O2,C项错误;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的水小,D项错误。

]

3.B [14NO和13CO分子中所含的中子数相同,但等质量14NO和13CO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同,故等质量14NO和13CO气体中含有的中子数不相等。

]

4.B [A项,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属于取代反应;B项,石油裂解制丙烯,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C项,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项,油脂与浓NaOH的反应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本题选B。

]

5.C [由该物质的分子直径可知,该物质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钴酞菁”分子能透过滤纸,分子直径大于钠离子的直径。

]

6.C [反应中Fe是还原剂,被氧化;CuSO4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

7.D [钠的密度比水小,比苯大,所以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同时钠与水反应在钠的表面产生氢气,受浮力作用,钠浮到苯层而与水脱离,反应停止,钠又回到界面处;因此,可看到钠上下跳动,且最终消失。

]

8.C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为:

Ca(ClO)2+CO2+H2O===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

]

9.C [A项,C的单质还有C60、C70等多种同素异形体;B项,Mg2+、Mg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故r(Mg2+)<r(Mg);D项,该反应中化学能还可转化为光能等其他能量。

]

10.C [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氢氧根离子与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所给离子可以大量共存,C项正确;H+与SiO

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

11.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SO2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SO2===CaSO3↓+H2O,A项不正确;过量S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NaOH===NaHSO3,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OH-===HSO

,B项正确;SO2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2HBr+H2SO4,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2Br-+SO

,C项不正确;H2S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Cl2===S↓+2HCl,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S+Cl2===S↓+2H++2Cl-,D项不正确。

]

12.B [分析可知:

X为H,W为F,Y为O,Z为N,Q为Na。

由Q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氧化钠,也可以是过氧化钠,氧化钠中只存在离子键,但在过氧化钠中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A错误;B正确;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NH4NO3,也可以是HNO3,硝酸铵是离子晶体,硝酸是分子晶体,C错误;Y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F非金属性强于O,因此F显负价,D错误。

]

13.C [A项,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作食物的漂白,错误;B项,水玻璃不是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错误;D项,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会造成农药残留等危害,错误。

]

14.C [16O与18O互为同位素,故A错;氧元素与氢元素不能形成酸性氧化物,故B错;Na2O和Na2O2(其阴离子为O

)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故C正确;O2变成O3是化学变化,16O变成18O的变化属于核反应,不是化学反应,故D错。

]

15.D [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为b-a,A选项错误;该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a+n,B选项错误;质量数与核外电子数无关,所以X原子的质量数为b,C选项错误。

]

16.A [B项,NH4I的电子式为:

,故B错误;C项,质子数是82,中子数是122的铅原子:

Pb,故C错误;D项,碳元素和氧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碳原子的半径较大,CO2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故D错误。

]

17.D [A项,过滤时,玻璃棒下端应靠在三层滤纸一侧,且漏斗下端尖口应紧贴烧杯内壁口朝外,错误;B项,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错误;C项,气体通过洗气瓶时应“长管进,短管出”,错误;D项正确。

]

18.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等,不需要使用烧瓶。

]

19.C [A方案,Cu2O+CO

2Cu+CO2,Cu与CO不反应,若金属铜粉末样品中含有Cu2O,反应后固体质量必然减小,A方案合理;B方案,Cu2O+H2

2Cu+H2O,若金属铜粉末样品中含有Cu2O,因水的生成,无水硫酸铜必然变蓝,B方案合理;C方案,由题给信息知,Cu、Cu2O均可被硝酸氧化生成Cu2+而使溶液呈蓝色,故无法判断金属铜粉末样品中是否含有Cu2O,C方案不合理;D方案,因Cu2O+2H+===Cu2++Cu+H2O,但Cu与稀硫酸不反应,若金属铜粉末样品中含有Cu2O,反应后溶液必然变蓝,D方案合理。

]

20.B [观察示意图可知,两个实验中反应物的浓度及用量均相同,均未使用催化剂,反应的温度不同,故选B。

]

21.B [5min内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少:

5mol-0.5mol=4.5mol,则5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0.9mol·L-1·min-1。

]

22.A [A项,丙烯中的双键断裂,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氢原子,另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羟基,生成1丙醇,属于加成反应;B项,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和水,不属于加成反应;C项,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属于取代反应;D项,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属于取代反应。

]

23.B [依题意知反应后c(H+)=0.1mol·L-1,c(Fe2+)=0.4mol·L-1,c(Cu2+)=0.3mol·L-1,设溶液体积为1L,根据2Fe3++Cu===2Fe2++Cu2+和CuO+2H+===Cu2++H2O知与CuO反应的H+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原溶液中n(H2SO4)=

(0.2mol+0.1mol·L-1×1L)=0.15mol,c(H2SO4)=

=0.15mol·L-1。

]

24.B [煤燃烧的过程不涉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且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A项错误;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最终均来源于太阳能,B项正确;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