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3455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

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考情分析]

命题点

高考题

析考情

效率与公平

2016·全国卷Ⅰ,38

(2)

2016·全国卷Ⅲ,38

(2)

从命题内容上看,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有:

效率与公平、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税收的作用等。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着重考查怎样实现社会公平与财政、税收的作用。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

(1)个人的收入分配方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要注意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方面的计算题。

(2)结合国家在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新举措,考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3)财政的作用是高考选择题和主观题常考的内容。

尤其是财政在关注“三农”、就业、居民消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及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4)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及依法纳税,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财政与税收

2018·全国卷Ⅱ,13

2018·全国卷Ⅱ,14

2018·全国卷Ⅱ,38

2017·全国卷Ⅰ,16

2016·全国卷Ⅲ,12

2015·全国卷Ⅰ,38

(2)

2014·全国卷Ⅰ,16

2014·全国卷Ⅱ,13

[知识体系]

考点1 效率与公平

(对应学生用书第17页)

■真题再做——感悟考向考法

考向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2018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

这一举措(  )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B [题中“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体现了①③;②错在“消除”二字上;让流动人口共享医疗、教育等权益,会加大城市管理支出,④错误。

]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32736元。

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1、图2所示。

我国政府、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

图1

我国政府、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占比

图2

——摘编自2011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最低工资与世界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对我国政府、企业、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横向、纵向比较,就可以轻松回答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配政策、财政、税收等写出解决收入分配中的问题的对策即可。

[答案] 

(1)问题: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

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2)对策: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知识储备——核心要点精讲

1.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

分配方式

公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按要素(除劳动要素)分配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按要素分配

劳动所得

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非劳动所得

主要来自按要素(除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注意:

公有制范畴内的分配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按资本、技术、管理要素参与分配同样属于按要素分配,其中福利还是一种平均分配方式。

但按劳分配一定是在公有制、按劳动要素分配一定是在非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

2.正确认识按要素分配

(1)积极意义

资源配置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转变方式

体现国家对知识、人才、劳动、创造的尊重,促进科技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

经济制度

保证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中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

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消极影响:

由于不同主体掌握的生产要素不平均,从而导致收入差距拉大。

3.两种方法区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图示理解(以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为例)

(2)表格区分

初次分配

再分配

范围

物质生产部门内部,主要为工业企业

全社会

主体

主要是企业

主要是国家、政府

手段

多由市场机制决定

政府调控机制,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

目的

提高效率,体现公平

更加体现公平

举例

企业职工工资、按劳分配收入和按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都属于初次分配,企业纳税也多为初次分配

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障制度等转移支付,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

[易误辨析]

1.按土地要素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  )

提示:

×。

按劳分配仍然是我国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2.各类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方式,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  )

提示:

×。

股权激励方式是按要素分配的体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

(  )

提示:

×。

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而非同步富裕。

4.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可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

提示:

×。

财政转移支付属于再分配。

[主观题命题点答题公式及术语整理]

有关“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命题方向

(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答题公式及术语

(1)原因

[记公式] 社会主义本质+公平与效率+收入与消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背术语]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维护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⑤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

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能够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措施

[记公式] 发展经济+完善分配制度+实现“两个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发挥财政作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背术语] ①从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重要制度保证。

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⑤要发挥好财政的作用,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到全覆盖。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模拟尝鲜——高考类题集训

考法1 收入分配方式

1.农民张某一家年收入23000元,其中承包耕地获得收入10200元,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4000元,其妻子在村办企业中一年劳动收入为7000元,张某本人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1800元。

材料中张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

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 ④张某妻子在村办企业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B [承包耕地所得的收入是在集体经济下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①正确;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②不选;在私企打零工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③正确;张某妻子所在村办企业属于集体经济,其劳动收入应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④错误。

]

考法2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2.“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而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关口,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下图是关于收入分配改革话题网民聚焦观点的分析,据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出台相关政策,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②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限制高收入者收入 ③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 ④通过财税政策调整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B [①中“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的说法既不现实,也不应该,故排除;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可以充分保障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对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影响不大,限制高收入者收入的说法也不科学,故②排除;③中的措施回应了网民对“弱势群体较多”的关切,符合题意;④回应了网民对“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关切,符合题意。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收入分配不公是产生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健全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之间的合理分配关系,调节行业间的薪酬差距,建立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专家解读提出,形成合理的收入差距,要通过政策的、市场的手段来同步引导和调节,建立与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新机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结合材料,从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角度,说明国家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就如何建立企业薪酬分配新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解析] 解答第

(1)问,要明确国企负责人属于高薪收入者,相关改革旨在公平,所以应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入手回答。

(2)问要求回答促进公平的措施,应从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再分配等角度进行说明。

[答案] 

(1)①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③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符合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有助于使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解决不同行业间、企业内部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不公提供制度保证。

②促使企业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使企业薪酬分配新机制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③国家要科学进行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和整顿收入分配秩序,特别是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缩小行业间、企业内部收入差距。

考点2 财政与税收

(对应学生用书第20页)

■真题再做——感悟考向考法·

考向1 财政政策

1.(2018·全国卷Ⅲ,14)近三年来,某国财政赤字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年份

指标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财政赤字率

3%

4.2%

6.7%

通货膨胀率

5%

7.5%

13%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该国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

①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②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

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④压缩政府开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D [央行出售拥有的债券会增加货币回笼,从而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②正确;压缩政府开支,会降低财政赤字率,同时也会减少社会总需求,从而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④正确;由于该国赤字率攀升且过高,不应再降税,排除①;该国膨胀严重,应提高准备金率,排除③。

]

2.(2018·全国卷Ⅱ,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2013~2017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

资料来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17年)

材料二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截至2017年底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

2018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8000亿元。

近年来,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

2016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4.8%,2017年比上年增长7.4%(同口径)。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

[解析] 第

(1)问属于“是什么”的问题,要求考生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对图表题的理解首先要看标题,材料一中“2013~2017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的标题说明该图主要反映的是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两方面的内容,其次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解读图的信息,就本题来说从纵向可以看出2013~2017年全国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从横向可以看出每一年的税收收入都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最后对分析出来的各要点进行整合,得出答案。

(2)问属于“是什么”与“为什么”结合的问题,既要回答企业税负下降和财政收入增长的联系是什么,又要对此联系做出科学分析。

分析时既要结合教材中关于财政和税收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解,也要联系降税减负的时政背景进行分析,对企业降税减负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最终扩大税收的来源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

[答案] 

(1)近5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较大比重。

(2)降低税负,能增加企业所得,扩大生产规模;能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能激励创新创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

考向2 税收的种类及其作用

3.(2018·全国卷Ⅱ,13)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

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

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路径是(  )

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 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 ③钢铁制成品价格上涨 ④钢铁企业利润增加 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⑥消费者的利益增加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②→④D.②→③→④

A [题目要求我们分析短期内上调进口钢铁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而C、D都以钢铁企业利润增加为结尾,明显不符合对消费的影响的要求;进口钢铁关税上调,会直接导致该国钢铁进口成本上升,钢铁制成品的价格会上涨,价格上涨会增加钢铁制成品消费的支出,从而使消费者利益受损,A正确;短期内上调关税,有利于增加关税收入,但与钢铁企业利润增加无必然关系,B排除。

]

4.(2015·全国卷Ⅱ,38)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首先是由小微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有利于安置就业,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次要考虑小微企业税负重、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最后结合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

[答案]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能吸纳大量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税负较重、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税收优惠可降低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其生存与发展;引导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知识储备——核心要点精讲

1.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制定者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手段

财政预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

货币发行、货币回笼、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信贷规模等

目标

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通过专项收支调节某行业、某地区、某群体利益

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

相同点

①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

③都有扩张性和紧缩性之分,我国当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2)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原因: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

(3)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

[深化拓展]

(1)财政与消费:

通过财政补贴等形式,促进消费,扩大内需;通过消费税调整,调节居民消费。

(2)财政与社会公平:

通过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维护社会公平。

(3)财政与宏观调控: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4)财政与协调发展:

通过财政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和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支出,从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2.全面理解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

作用

表现

调节

经济

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增加税收、减少支出,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发展滞缓,可以减少税收、增加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引导

消费

通过调节税收,如对奢侈品消费征税、提高烟酒消费税等,可以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维护社

会公平

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民生支出,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引导贯

彻新发

展理念

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易误辨析]

1.政府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  )

提示:

×。

政府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税收收入。

2.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相关。

(  )

提示:

×。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财政收支规模,二者有正相关的一面。

但财政收支政策是依据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确定的,并不总是与经济总量相关。

3.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  )

提示:

×。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根据情况,既可能是增加支出也可能是减少支出。

4.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提高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

(  )

提示:

×。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大幅提高,会减少企业自身收入,不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

5.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

(  )

提示:

×。

生产总值增长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基础。

6.增值税的征收不受企业盈亏影响,税源广且便于征收。

(  )

提示:

×。

营业税的征收不受企业盈亏影响,税源广且便于征收。

增值额是增值税的征收对象,增值税的征收受企业盈亏影响。

7.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  )

提示:

×。

个人所得税属于再分配范畴。

■模拟尝鲜——高考类题集训

考法1 结合中央财政收支,考查财政的作用

1.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列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容之一。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其中对新安江流域转移支付规模已达5.6亿元。

这(  )

①体现了财政具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②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④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C [中央财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系不直接,①不选;中央财政对新安江流域转移支付规模已达5.6亿元,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正确;中央财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这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③正确;中央财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与促进社会公平无关,④不选。

]

[规律总结] 判断财政作用的具体方法

凡是看到国家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如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基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区域发展、新兴产业类的材料,基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类的材料,基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公布了“国家账本”。

2018年我国政府加大财政支出规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聚力增效”。

全年用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地方专项债券比上年增加5500亿元;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比上年增加200亿元;中央财政共安排大气、水、土壤三项污染防治资金比上年增加64.65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49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