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4884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docx

高支模施工方案林发修0326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搭设方法……………………………………………2

三、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及计算书…………………………………3

四、高支模施工注意事项………………………………………5

五、梁板高支撑模板系统安全技术措施…………………………8

 

梁板模板高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J84-2001(2002版);(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J43-2001(2000版);(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4、《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

二、工程概况:

东莞林发电子有限公司厂房一,该工程位于东莞市沙田镇穗丰年

境内,占地面积2909.25㎡,建筑总面积11833.24㎡,建筑总高度20.65m,结构形式/层数:

框架结构/四层。

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结构安全等级为Ⅲ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物耐火等级Ⅰ级,屋面防水等级Ⅱ。

该厂房首层高为5.5m,二、三、四层高均为5m。

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其梁板模板支撑属于高支模体系。

为确保工程安全生产,我公司按有关规范并根据自己施工经验,针对本工程梁板模板的支撑组织专项施工方案。

柱模板在相关模板设计方案已计算过,本方案不再重复计算(只计算梁板模板支撑体系)。

三、搭设方法:

门式脚手架纵横方向满堂合理布置,门架底座垫方条作为站脚,所有门架均按最大跨距为900㎜,步距按0.915M加密布置,脚手架纵横采用钢管层层加固,不容许有松动。

局部应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布局,见简图1:

 

 

三、模板设计

(一)模板及其支架布置

本工程模板体系拟采用门式脚手架、钢管、木枋和木板组成的组合模板。

门式架搭成桁架再用钢管拉结组成模板支架;梁板模板采用木枋和胶合板。

支架支设在混凝土结构面上。

1、梁支架采用MF1219型、立杆φ42×2.5门式架交叉搭设,沿梁纵向交叉错开距离915,即跨距915。

2、楼板模板支架同样采用MF1219型、立杆φ42×2.5门式架搭设成桁架,门架按跨距915搭设成桁架,桁架平行排列拉结成满堂红架,桁架排距为915。

桁架之间采用φ48×3.5钢管剪刀连接加强其刚度。

每排立杆设两道φ48×3.5水平钢管拉结杆与混凝土柱连接。

第一道距地面300,第二道距地面3000。

3、梁底模板采用40厚松木板,梁侧模用18厚胶合板,梁模大楞采用100×100×4000松木枋@915,梁侧立档80×80松木枋@500。

               

4、楼板模板采用18厚的胶合板,大、小楞采用100×100×2000(4000)松木枋。

大楞间距@915。

小楞间距@458。

5、模板构造及模板支架见简图1。

(二)梁模板支架稳定性验算

梁支架的门架采用MF1219,钢材采用Q235,门架宽b门架=1.22m,门架高h0=1.95m,即步距1.95m,门架交叉搭设故跨距L门架=1.83/2=0.915m。

搭设高度H=5.6m。

按以下公式进行验算

N≦N₫

1、求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N₫

查GJ128-2000表B.0.4、表B.0.5和第9.1.5条,知道门架立杆钢管φ42×2.5时,立杆净截面积A=310mm²,每榀门架2根立杆,则A1=2A=2×310=620mm²;H≦45时,稳定系数φ=0.316;钢材强度设计值f=205N/mm²;荷载作用于门架立杆与加强杆范围时,取折减系数k1=0.9。

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

N₫=k1·φ·A1·f

=0.9×0.316×620×205×10ˉ³

=36.144KN

2、求N值

N=1.2(NGk1+NGk2)H+0.85×1.4(ΣNQik+2Mk/b)

如附图1,取斜线部分为门架的计算单元。

(1)求每米门架自重NGk1

查JGJ128-2000第5.2.2条知

每米高门架自重NGk1=0.276KN/m

(2)求每米高门架加固件自重NGk2

剪刀撑采用φ48×3.5钢管,钢管重为0.038KN/m,剪刀撑按2步8跨距设置,水平加固杆按2步一设,则每跨距宽度内

tgα=2×1.95/8×0.915=0.532

  cosα=0.883

钢管重为(2×1.83/0.883+1.83)×0.038=0.227

扣件每跨距内直角扣件1个,旋转扣件8个。

扣件重为2×0.0135+8×0.0145=0.143KN

每米高门架的加固件重NGk2=(0.227+0.143)/(2×1.95)=0.095KN/m

(3)求施工荷载产生传给门架轴向力Nqik

如附图1,斜线部分所示,取主、次梁交叉处1m×1m板带进行计算梁支架荷载最不利处的荷载。

主梁b×h=0.3m×0.8m,次梁b×h=0.2m×0.5m;板厚h1=0.11m。

钢筋混凝土容重γ=25KN/m³(见<<建筑施工手册>>第4册212页和213表17-79)。

新浇钢筋砼自重    

Q1=γ·V/(1×1)

=25×(0.3×0.8×1+0.2×0.5×0.7+0.11×1×1)/(1×1)

 =10.5KN/m²

模板附加荷载Q2=1.5KN/m²

施工荷载Q3=2KN/m²

合计荷载∑Q=10.5+1.5+2=14KN/m²

每榀门架的支承面积S=b门架×L门架跨距=1.22×0.915

∴作用于每榀门架的施工荷载

Nqik=∑Q·S=14×(1.22×0.915)=15.63KN

(4)求作用于门架风线荷载标准值Mk

查GJ128-2000说明第4.0.4条,敞开式门架风荷载体型系数μStw=0.25,风压高度系数μ2=1.62,建造地点风荷基本风压取W0=0.55KN/m²

风荷标准值为Wk=0.7μ2μStwW0

=0.7×1.62×0.25×0.55

      =0.155KN/m²

线荷载qk=Wk·L

如附图1,风荷载对门架计算单元产生的弯矩标准

Mk=qk·H1²/10

=Wk·L·H1²/10

     =(0.155×0.915)×5.6²/10=0.444KN·m

(5)求作用于一榀门架的组合荷载N

N=1.2(NGk1+NGk2)H+0.85×1.4(ΣNQik+2Mk/b)

 =1.2(0.276+0.095)×5.6+0.85×1.4(15.63+2×0.444/1.22)

=21.97KN<36.144KN 

 即N

∴梁支架安全

(三)楼板模板支架稳定性验算

板支架用MF1219门架搭桁架,桁架之间间距915mm,用钢管水平和剪刀拉结成整体满堂红架。

门架宽b=1.22m,高h0=1.95m,即步距为1.95m。

门架交叉搭设,跨距L=0.915m。

按以下公式进行验算

N≦N₫

1、求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N₫

与梁支架同理求得

N₫=k1·φ·A·f

=36.144KN

2、求N值

  N=1.2(NGk1+NGk2)H+0.85×1.4(ΣNQik+2Mk/b)

(1)求每米门架自重NGk1

与梁支架同理求得

每米高门架自重NGk1=0.276KN/m

(2)求每米高门架加固件自重NGk2

与梁支架同理求得

每米高门架的加固件重NGk2=0.095KN/m

(3)求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NQik

取平板1m×1m板带进行计算梁支架荷载最不利处的荷载。

板厚h1=0.11m。

钢筋混凝土容重γ=25KN/m³。

新浇钢筋砼自重   

 Q1=γ·h1

=25×0.11

 =2.75KN/m²

模板附加荷载Q2=1.5KN/m²

施工荷载Q3=2KN/m²

合计荷载∑Q=2.75+1.5+2=6.25KN/m²

如附图1所示,每榀门架的支承楼板的面积

S=b×L=(0.915/2+1.2+0.915/2)×0.915=1.95m²

∴作用于每榀门架的施工荷载

Nqik=∑Q·S=6.25×1.95=12.19KN

(4)求作用于门架风线荷载标准值Mk

与梁支架同理求得

Mk=0.444KN·m

(5)求作用于一榀门架的组合荷载N

N=1.2(NGk1+NGk2)H+0.85×1.4(ΣNQik+2Mk/b)

 =1.2(0.276+0.095)×5.6+0.85×1.4(12.19+2×0.444/1.22)

=17.86KN<36.144KN 

 即N

∴板支架安全

(四)验算支承梁的小楞的强度和刚度

1、梁小楞强度验算

取主、次梁叉处1m×1m板带进行计算梁支架荷载最不利处的荷载。

由本节第

(二)-2-(3)项求得作用于小楞的荷载∑Q=23.89KN/m²,由于按@350设置一道。

故梁作用在小楞的集中荷载为P=∑Q·1·@=23.89×1×0.35=KN=8.36×10³N;小楞b楞=100mm,h楞=100mm,支于大楞的跨距L=1220mm;主梁b梁=400mm;红松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m]=13×1.15=14.95N/mm²(见<<建筑施工手册>>第1册,第223页表2-54、2-55)。

小楞受力弯矩

M=1/8·P·L(2-b梁/L)《建筑施工手册》

=1/8×8.36×10³×1220(2-400/1220)

=2131.8×10³N·mm

截面抵抗矩

W=1/6b楞h²楞  <<建筑施工手册>>

=1/6×100×100²

=166.7×10³N·mm

抗弯强度

б=M/W

=2131.8×10³/166.7×10³

=12.79N/mm²<[fm]=14.95N/mm²

∴支承梁的小楞选用b×h=100×100的松木,按@350设置一道时,其强度满足要求.

2、小楞挠度验算

按下公式验算ω=PL³/48EI≤L/250《建筑施工手册》

查表木材的弹性模量取E=9×10³N/mm²《建筑施工手册》

梁作用在小楞的集中荷载为

P=∑Q·1·@=23.89×1×0.35=8.36KN=8.36×10³N;小楞跨距

L=1220;

 L/250=1220/250=4.88mm

截面惯性矩

I=1/12bh³           《建筑施工手册》

 =1/12×100×100³

 =8330×10³mm4

ω=PL³/48EI

=(8.36×10³)×1220³/[48×(9×10³)×8330×10³]

=4.21mm<4.88mm

即ω

∴支承梁的小楞选用b×h=100×100的松木,按@350设置一道时,其挠度满足要求.

(五)验算支承梁的大楞的强度和刚度

1、支承梁的大楞的强度验算

小楞传给大楞的梁集中荷载,为筒化计算,转换为均布荷载,大楞受力按连续梁计算。

由于小楞的间距@350,且由2大楞支承。

∴大楞承受小楞传来的均布荷载为Pˊ=P/350/2=8.36×10³/350/2=11.94N/mm;大楞支承于门架的跨距为L=915mm。

M=PˊL²/10

=11.94×915²/10

=999.6×10³N·mm

W=1/6bh²

=1/6×100×100²

=166.7×10³mm³

б=M/W

=999.6×10³/166.7×10³

=6.0N/mm²<[fm]=14.95N/mm²

∴支承小楞的大楞选用b×h=100×100的松木,按@915设置一道时,其强度满足要求.

2、支承小楞的大楞挠度验算

按下公式验算ω=Pˊ·L·L³/150EI≤L/250

查表木材的弹性模量取E=9×10³N/mm²

L/250=915/250=3.66mm

截面惯性矩

I=1/12bh³   

 =1/12×100×100³

 =8330×10³mm4

ω=Pˊ·L·L³/150EI

=11.94×915×915³/[150×(9×10³)×8330×10³]

=0.74mm<3.66mm

即ω

∴支承梁的大楞选用b×h=100×100的松木,按@915设置一道时,其挠度满足要求.

由于楼板及楼梯间区域的荷载比梁的荷载小,用与梁同样配置的大、小楞支承板模板时。

其强度和挠度同样能满足要求。

计算从略

(六)由于楼梯间顶层楼梯平台与楼梯间顶高度为7.2m,需重新验算支架。

按以下公式进行验算

N≦N₫

1、求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N₫

查GJ128-2000表B.0.4、表B.0.5和第9.1.5条,知道门架立杆钢管φ42×2.5时,立杆净截面积A=310mm²,每榀门架2根立杆,则A1=2A=2×310=620mm²;H≦45时,稳定系数φ=0.316;钢材强度设计值f=205N/mm²;荷载作用于门架立杆与加强杆范围时,取折减系数k1=0.9。

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

N₫=k1·φ·A1·f

=0.9×0.316×620×205×10ˉ³

=36.144KN

2、求N值

N=1.2(NGk1+NGk2)H+0.85×1.4(ΣNQik+2Mk/b)

如附图1,取斜线部分为门架的计算单元。

(1)求每米门架自重NGk1

查JGJ128-2000第5.2.2条知

每米高门架自重NGk1=0.276KN/m

(2)求每米高门架加固件自重NGk2

剪刀撑采用φ48×3.5钢管,钢管重为0.038KN/m,剪刀撑按2步8跨距设置,水平加固杆按2步一设,则每跨距宽度内

tgα=2×1.95/8×0.915=0.532

  cosα=0.883

钢管重为(2×1.83/0.883+1.83)×0.038=0.227

扣件每跨距内直角扣件1个,旋转扣件8个。

扣件重为2×0.0135+8×0.0145=0.143KN

每米高门架的加固件重NGk2=(0.227+0.143)/(2×1.95)=0.095KN/m

(3)求施工荷载产生传给门架轴向力Nqik

按上述方法,取主、次梁交叉处1m×1m板带进行计算梁支架荷载最不利处的荷载。

主梁b×h=0.25m×0.7m,次梁b×h=0.25m×0.40m;板厚h1=0.11m。

钢筋混凝土容重γ=25KN/m³(见<<建筑施工手册>>第4册212页和213表17-79)。

新浇钢筋砼自重    

Q1=γ·V/(1×1)

=25×(0.25×0.6×1+0.25×0.30×0.6+0.11×1×1)/(1×1)

 =8.375KN/m²

模板附加荷载Q2=1.5KN/m²

施工荷载Q3=2KN/m²

合计荷载∑Q=8.375+1.5+2=11.875KN/m²

每榀门架的支承面积S=b门架×L门架跨距=1.22×0.915

∴作用于每榀门架的施工荷载

Nqik=∑Q·S=11.875×(1.22×0.915)=13.26KN

(4)求作用于门架风线荷载标准值Mk

查GJ128-2000说明第4.0.4条,敞开式门架风荷载体型系数μStw=0.25,风压高度系数μ2=1.62,建造地点风荷基本风压取W0=0.55KN/m²

风荷标准值为Wk=0.7μ2μStwW0

=0.7×1.62×0.25×0.55

      =0.155KN/m²

线荷载qk=Wk·L

如附图1,风荷载对门架计算单元产生的弯矩标准

Mk=qk·H1²/10

=Wk·L·H1²/10

     =(0.155×0.915)×7.2²/10=0.735KN·m

(5)求作用于一榀门架的组合荷载N

N=1.2(NGk1+NGk2)H+0.85×1.4(ΣNQik+2Mk/b)

 =1.2(0.276+0.095)×7.2+0.85×1.4(13.26+2×0.735/1.22)

=20.42KN<36.144KN 

 即N

∴梁支架安全

(七)楼板模板支架稳定性验算

板支架用MF1219门架搭桁架,桁架之间间距915mm,用钢管水平和剪刀拉结成整体满堂红架。

门架宽b=1.22m,高h0=1.95m,即步距为1.95m。

门架交叉搭设,跨距L=0.915m。

按以下公式进行验算

N≦N₫

1、求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N₫

与梁支架同理求得

N₫=k1·φ·A·f

=36.144KN

2、求N值

  N=1.2(NGk1+NGk2)H+0.85×1.4(ΣNQik+2Mk/b)

(1)求每米门架自重NGk1

与梁支架同理求得

每米高门架自重NGk1=0.276KN/m

(2)求每米高门架加固件自重NGk2

与梁支架同理求得

每米高门架的加固件重NGk2=0.095KN/m

(3)求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NQik

取平板1m×1m板带进行计算梁支架荷载最不利处的荷载。

板厚h1=0.11m。

钢筋混凝土容重γ=25KN/m³。

新浇钢筋砼自重   

 Q1=γ·h1

=25×0.11

 =2.75KN/m²

模板附加荷载Q2=1.5KN/m²

施工荷载Q3=2KN/m²

合计荷载∑Q=2.75+1.5+2=6.25KN/m²

如附图1所示,每榀门架的支承楼板的面积

S=b×L=(0.915/2+1.2+0.915/2)×0.915=1.95m²

∴作用于每榀门架的施工荷载

Nqik=∑Q·S=6.25×1.95=12.19KN

(4)求作用于门架风线荷载标准值Mk

与梁支架同理求得

Mk=0.735KN·m

(5)求作用于一榀门架的组合荷载N

N=1.2(NGk1+NGk2)H+0.85×1.4(ΣNQik+2Mk/b)

 =1.2(0.276+0.095)×7.2+0.85×1.4(12.19+2×0.735/1.22)

=19.15KN<36.144KN 

 即N

∴板支架安全

四、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及计算书

由于本工程梁最大截面300×800㎜,所以取300×800㎜进行计算,其它参照执行。

计算高支模时,梁板宽度计算单元按800㎜,板厚按120㎜进行荷载计算。

模板设计应根据其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类型、施工设备和先用的材料等条件所决定,故模板设计应按以下要求执行:

1、钢模板设计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2、木模板设计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3、模板设计应考虑下列荷载:

⑴恒荷载标准值:

a、模板结构的自重标准值为:

500N/m2

b、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为:

24KN/m3

c、钢筋自重标准值为:

梁:

1.5KN/m2

板:

1.5KN/m3

⑵a、施工人员及其设备的自重

q=2.5KN/m2,再以集中力q=2.5KN进行验算,取两者中弯较大的。

b、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对水平模板产生的垂直荷载取2.5KN/m2

以垂直模板取4KN/m2

c、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采用泵送混凝土按2.0KN/m2

模板支撑体系采用MF1219门型脚手架支撑,立管为Φ48×3.5m。

钢材采用Q235,门架宽b=1.22M,门架高h0=1.93m,步距1.2m,跨距按加密L=0.915m。

(一)现浇板支撑系统计算。

1、立杆强度验算:

不组合风载时:

N=1.2(NGK1H+NGK2+NGK3)+1.4×∑NQik

NGK1为门架每米高标准值查规范为355N/M,H为门架搭设高度,NGK2为混凝土标准值,NGK3为模板标准值,∑NQik为活荷载标准值。

q=1.2×(355×7.2+25500×0.12+500)+1.4×2500

=10839.2N/㎜2

N=10839.2×1.2×0.915=11901.44N

σ=N/An=11904.44÷489=24.34N/㎜2

2、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验算

查规范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为41KN

Nd=41KN>N=11.9KN

故此门架稳定性符合要求.

(二)梁支撑系统计算。

1、立杆强度验算:

不组合风载时:

N=1.2(NGK1H+NGK2+NGK3)+1.4×∑NQik

NGK1为门架每米高标准值查规范为355N/M,H为门架搭设高度,NGK2为混凝土标准值,NGK3为模板标准值,∑NQik为活荷载标准值。

q=1.2×【355×6.4+25500×(0.3×0.8+1×0.12)】+1.4×2500

=17242.4㎡

N=17242.4×1.2×0.915=18932.16N

σ=N/An=18932.16÷489=38.72N/㎜2

σ=38.72N/㎜2

2、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验算

查规范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为41KN

Nd=41KN>N=18.9KN

故此门架稳定性符合要求。

五、高支模施工注意事项

(一)支模立柱的要求

1、立柱基础必须坚固,本工程门架支撑于地面夯实了的石渣垫层上,查规范能已满足立柱上部荷载传递的承载力的要求。

2、柱底部应用模板及方条铺设垫块,使柱底部的受力面积加大。

3、间距必须按施工方案搭设,上下层立杆应同在一坚向中心线上,垂直度在1/1000,间距误差绝对值不得大于是100mm。

4、下层立杆接头应牢固可靠,接头宜采用穿心套接驳扣式臂扣锁紧,接头在水平位置宜错开不小于是15cm。

5、立柱与支承模板的木枋或钢枋要有可靠的连接,以防止滑脱移位。

(二)平拉杆与剪刀撑要求

(1)立杆4.5米以下部分宜设置不少于2道的纵横水平拉杆,水平拉杆采用φ48钢管。

(2)在立柱4.5米以上部分每增高1.5米,应相应增加设一道水平拉杆,水平拉杆与立柱要有可靠的连接。

(3)剪刀撑与地楼面一般成45°角,由地楼面一直接驳到顶部,与立柱连接牢固。

(4)支撑主梁的立柱必须用施工方案中确定的加密间距(密搭法)搭设,并在立柱的两侧边设置剪刀撑,当结构跨度大于或等于10米时,剪刀撑设间距不得超过5米。

(三)质量、安全措施的要求

(1)梁支座地节点部位要认真处理,剔除下层砼软弱层,并用水湿润,浇灌混凝土时对节点处垫付5CM厚同等级砂浆,以保证砼的接搓质量。

(2)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3)高支撑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模上下。

(4)高支模上高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作业人员必须系扣好安全带和戴好安全帽。

(5)撑搭设、拆除和砼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应在适当位置搭投警示标志牌,并指定专人进行监护。

(6)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砼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

在任何情况下模板立柱承受的荷载均不得超过荷载设计值。

(7)在砼筑时,应设有专人经常察看模板、支顶有无变形,下沉、胀模、有无漏浆等,发现总是及时报告,采取妥善的措施,必要时停止浇混凝土,待处理后再继续浇注混凝土。

(8)不准架设探头板来固定的立柱。

(四)工序完工验收

(1)高支模分段式整体搭设安装完毕,工程项目经理要组织架子工长,质安人员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由本公司技术和安全负责人复查合格签字确认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不合格的绝对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