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532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90 大小:19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0页
亲,该文档总共2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2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3.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

识字1

教材分析

《识字1》是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的第一组教材中的第一篇“看图学词识字”。

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具体描绘出春天的美丽。

8个词语排列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看懂图意,对照图画理解句群意思。

2.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认识“欠字旁”。

认清字型,正确书写"万、丁"等5个字。

3.通过本课学习,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了解春天给一些景物带来的变化,认识春天的特征,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主动识字,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

课前准备:

挂图;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单元学情分析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

春天在哪里呢?

今天,老师和你们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吗?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

(出示挂图)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1.语言过渡:

睁开眼睛看看四周的景色,美吗?

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

2.认识词语。

  随机学习词语。

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字音,在图上认一认,唱一唱有关小动物的歌儿,说一说花儿的颜色,有关事物的特征等。

如:

你观察得很仔细,令老师想到一个词语,出示:

柳绿花红,跟着我读一读,好吗?

3.揭示课题,巩固字音。

(1)小朋友,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词语都在我们的书本《识字1》这一课上(板书:

识字1),你们看,这些词语正排着队,急着和我们小朋友认识呢!

你可以自己读读,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自己的小伙伴帮帮忙。

(小朋友自由读、互相帮助)

(2)(出示课文投影)谁来领着大家读(跟读)。

(3)词语中的生字宝宝,你认识吗?

让我们去把它们圈出来,认一认,让它们成为你的好朋友吧!

(学生自由圈生字,认一认)

(4)哪位小朋友已经和生字宝宝们交上朋友了?

(认读生字)。

说说你能认得这么快,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结合认识“欠字旁”)。

(5)我们来玩开火车的游戏吧!

(小组四人轮读生字)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春天来了,春雨沙沙,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小溪丁冬,桃花盛开,蜜蜂嗡嗡。

春天的景色是多美呀!

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

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吗?

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四、玩玩游戏,巩固字词

(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刚才我们在柔柔的春风中,在柳树的绿叶中,在小黄莺动听的歌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美丽的春天。

你能帮文中的词语送到它的朋友边上去吗?

请拿出词语卡片,同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来贴一贴,贴好后再一起读一读,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正确。

(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

五、总结全文

小朋友,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天多美呀,难怪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希望小朋友珍惜春天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指名认读。

(1)用开火车读的方式,巩固和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2)改动词语或调换词语顺序,让学生认读。

如: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冰天雪地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二、读词想象

1.用适中的速度朗读词语。

2.读出词语的韵味。

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得紧些,读完末尾的“苏、舞、冬、鸣”后要稍作停顿,以显示韵脚。

3.出示图片(浏览),看图,听老师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

自己读词语,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4.说一说》:

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

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

三、看课件图片,照例子说句子,找词语,读生字

1.方法:

一人描述句子,一人根据意思取词语字条认读。

字条或投影出示例句:

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找词语:

万物复苏

2.课件出示照样子说句子,找词语,读生字。

句子:

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

柳绿花红(柳)莺歌燕舞(歌舞)

冰雪融化(冰)泉水丁冬(泉丁)

百花齐放(百齐)百鸟争鸣(争鸣)

(1)学生可以说出其他成语,对于精彩之处,教师及时鼓励。

(2)学生积累词语。

四、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

冬、齐

(1)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2)老师范写,让学生看清笔画的位置。

“冬、齐”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撇画和捺画要舒展开来。

2.课件出示生字:

“丁、万、百”

(1)观察字形,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

(2)老师范写,让学生看清笔画的位置。

“丁”的“竖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万”的笔顺是“横横折钩撇”,“撇”在竖中线上起笔。

“百”字的“横”要写得长一点。

3.学生先描一描,再在田字格中练一练。

4.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并点评

五、实践活动

  1.找一找:

到课外书里找或请教父母,积累四个以上描写春天的词语。

2.画一画:

美丽的春景图。

教学反思

 

胡赛娇胡灵巧

 

1柳树醒了

教材分析

 《柳树醒了》是一首诗又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叙述柳树苏醒的过程与醒来的快乐,让我们感受春天跳动的生命力。

课文的题目就散发出浓郁的诗意和纯真的儿童情趣,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思。

全诗有鲜明的形象性,赋予了春雷春风春雨等生命,符合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树在春天的生长过程,富有情趣。

在生动形象的描写中渗透了春天与柳树的有关知识,润物细无声。

最后一节诗,将孩子们溶入诗一般的春天,与柳树同成长。

全诗语言优美,韵律流畅,十分适合学生朗读。

本课需要认读的8个生字,字形都比较复杂,但大部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认读的障碍不大。

柳树在春天的生长过程,学生十分熟悉,但难免会熟视无睹。

而作者用诗的语言,让柳树的生长如童话般生动有趣,学生读了自然会爱不释手。

教学目标

 1.认识“雷、醒”等8个生字,认识“雨字旁”和“车字旁”。

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时柳树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书写合体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情感

1.复习背诵《识字1》的词语,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1》,知道了很多和春天有关的词语,会背吗?

2.揭题:

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和春天有关的课文呢。

板写课题。

3.认读“醒”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板书:

柳树)

2.学生模仿老师读儿歌。

第一遍轻声读,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拼拼读读记记。

第二遍各自大声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三遍指名几个读,一人读一小节,要求把音读准。

读得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节。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1.冬天的柳树在——睡觉(出示:

睡,认读“睡”),春天的柳树——醒了。

(出示:

醒,认读“醒”)

再读课题:

柳树/醒了。

2.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的呢?

读读第一节思考、回答。

出示词语:

春雷;读词语。

听一听春雷(媒体)。

春雷婆婆会和柳树说什么呢?

想象说话。

师:

说着,说着,小柳树醒了。

小柳树们,你们睁开眼看到什么?

启发学生结合识字1所学的词语想象说话,体会小柳树的惊喜心情。

指导读好第一节诗,特别是读好“小柳树呀,醒了”这句话,可让学生加上动作读。

四、具体学习2-5小节

1.小柳树醒来后,干了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读第2—5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反馈字词

出示词语认读:

洗澡、软、梳头、玩耍

柳枝、柳梢、柳絮

借助图片认识“柳枝、柳梢、柳絮”。

3.柳树醒来后谁跟他交了朋友?

有做了什么事?

先让学生说,再找到课文中四句话读一读。

春雨给柳树洗澡了。

春风给柳树梳头了。

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

柳树跟孩子们玩耍了。

4.再连起来读2—5小节,引导发现小柳树的变化:

板书:

柳枝软柳梢绿柳絮飞

5.指导读好2——5小节。

(1)自由练读自己喜欢的一小节

(2)指名读,师生评价

(3)齐读这一小节

(4)齐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我会读。

(课件出示:

“我会读”中的八个词语:

醒了、春雷、洗澡、柳枝、软了、梳头、柳稍、玩耍)

(1)读词语

(2)开火车抽读字卡:

醒、雷、澡、枝、软、梳、梢、耍

(3)同桌对读,互相正音,认准生字。

(4)交流:

词语娃娃中哪些生字最难记?

给大家提个醒。

(5)男女赛读生字、词语。

2.我会找。

(课件出示以下内容:

比一比,谁的朋友找得多。

说 说话 小说

二、朗读与背诵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喜欢这一小节的其他同学可以一起读。

2.借助板书中的关键词语,尝试背诵。

3.背诵比赛

小朋友们,春天里的景物总是那么的可爱。

谁把这些可爱的景物装在自己的心里了,愿意来背一背。

(1)指名背。

(2)小组比赛背。

(3)男女生比赛背。

三、拓展训练

我会说。

(出示:

请你学我的样子说一说。

  春雨给桃树洗澡了。

  洗着洗着,

  桃花哟,红了。

四、指导书写

1.认识“雨字旁”和“车字旁”。

2.(课件出示“我会写”中的6个生字)瞧,书中的小伙伴会写这六个生字,你会写吗?

3.仔细看看这六个生字,说说怎么才能写好这些字。

4.看看老师是怎么写好这些最难写的字的。

(课件演示难写字“春、高”的笔顺)

(1)“春”字的撇起笔在竖中线上,三个横不宜长,;捺撇要展开,要给下面的日字留出空来。

提醒注意“春”的底下是个“日”,“春天里太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2)言字旁的一点不能太低,横要写得斜,竖稍向左歪。

(3)指导书写“说话、朋友”两个词语,教学生注意写词语与写单个生字的区别。

(4)写“高”时,教给顺口溜: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不关门,小口里面藏。

5.学生先描再临,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及时展示学生习作。

五、课外作业

1.读一读《咏柳》这首古诗。

2.搜集有关春天的儿歌读读,找一找描写春天的词语。

板书:

柳树醒了

春雨洗澡----柳枝软

春风梳头----柳梢绿

春燕捉迷藏----柳絮飞

教学反思

 

设计者:

李咏之胡灵巧

 

2春雨的色彩

教材简析:

  《春雨的色彩》是一个童话故事,它通过一群小鸟的争论,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春天,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神奇。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六自然段描写了春雨的声、形,二至五自然段是小鸟们各自发表自己的建议。

文章内容浅显,语言生动,充满了童趣。

学习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认识“又字旁”。

会写“红、绿”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喜爱春天,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

教学准备:

 1.学生在下春雨的日子里观察春雨及大自然的变化。

 2.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课件。

(1)下春雨的情景图(或flash)。

(2)第一段话。

(3)生字(带拼音,去拼音)。

(4)《小雨沙沙》音乐。

(5)2-5小节每节课文一张。

(6)句式:

春雨是(),你瞧,春雨落在(),()就()了。

(7)春雨姐姐的话:

亲爱的小朋友,我本身是无色的、透明的,但能给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3.生字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1.导语:

春天到了,校园里各种各样的花开了,小草探出了小脑袋,小树发芽了,多美啊!

咦,下雨了!

听——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雨,并配上春雨声。

3.说说春雨声是怎样的?

二、以境助读,品读第一自然段

1.师激语:

是啊,春雨在小朋友的眼中是那么美。

有一段描写春雨的句子,你们能不能也读得很美呢?

2.利用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句子告诉我们春雨像什么?

借助雨的图片,理解比喻句。

知道把春雨比作春姑娘纺出的线是因为雨丝的细小。

3.引导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读好“沙沙沙,沙沙沙”的韵味。

三、初读课文,感知2~5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要求:

①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看看拼音多读几遍。

②看看我们的小鸟朋友叫什么名字?

用---划出来③边读边想:

它们在干什么?

2.交流:

①我们的小鸟朋友叫什么名字?

学生答,师在黑板上贴出小燕子、麻雀、小黄莺的图片。

②它们唧唧喳喳地在干什么?

四、学习生字

1.我们的小鸟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几位生字宝宝。

看,这些生字宝宝都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等着我们去跟它们交朋友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不仅记住它们的名字,还记住它们长什么样?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线 论 趣 题 底 颜 淋 洒 滴 油 欢

(1)学生自由拼读。

(2)带拼音齐读后去拼音齐读。

(3)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互读,并介绍识字的方法认识“又字旁”。

(4)认识“又”字旁,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5)开小火车读生字,用“欢”“题”“滴”组词。

3.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

例:

“淋、洒、滴、油”都有三点水;“线、论、颜、淋、洒、滴、油、欢”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等等。

4.游戏猜字。

(1)春雨落在树林前。

(淋)

(2)动作表演:

滴管滴水(滴);洒水壶浇水(洒)。

5.检查巩固:

全班快速读字词卡片。

五、指导书写:

你、们、红、绿、花、草。

第二课时

 一、表演唱导入

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是一首优美的歌,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

春姑娘带着春雨娃娃来了。

上节课我们跟春雨娃娃交了朋友,它邀请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呢!

跟课件表演唱《小雨沙沙》

二、复习生字,组词

师:

春雨娃娃还带来了美丽的春花,让我们摘一摘。

1、出示:

线 论 趣 题 底 颜 淋 洒 滴 油 欢

读生字。

(个别读—小老师带读—集体读)

2.出示生字卡片“滴”“欢”“题”,学生组词。

比比谁是“组词大王”。

3.读一读书上“读读说说”中的词语。

三、读好2~5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美

1.在春雨的滋润下,大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不知什么原因,田野里飞来一群小鸟。

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1)读好问句: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2)在生活中你和爸爸、妈妈、同学争论过问题吗?

怎么争论的?

结合日常生活体验:

大家为了一件事情,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句,我一句,谁都想说服别人,这就叫“争论”。

(3)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对春雨是什么颜色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呢?

2.自由读3~5自然段。

(教师随堂巡视,指导读书的方法,并及时鼓励、表扬会读的小朋友。

3.集体交流小燕子、麻雀、小黄莺的不同看法: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理解小鸟眼中春雨的色彩。

你喜欢哪只小鸟?

你最喜欢谁,就把谁说的话多读几遍。

绿色

A.你能把小燕子的话读一读吗?

为什么这么读啊?

(出示:

春雨是绿色的……柳枝也绿了。

)其他的小朋友能试试吗?

B.自由读感悟。

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C.你们觉得这情景怎么样?

(美)那你们能把这种美表现出来吗?

(自己试读,指名读,评议)喜欢做小燕子的站起来齐读并表演。

红色 黄色

A.你最喜欢谁说的?

说说理由,用上“因为……所以……”。

B.指导朗读。

(美、争论)

5.表演朗读,感受春雨的美。

过渡:

同学们,你们想争论一下吗?

现在,你们都是可爱的鸟儿,“小燕子”“小麻雀”“黄莺”赶快飞到你的好伙伴身边,告诉他们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组成四人小组,请你在小组内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读一读。

(2)指名小组练习,评价,再指名表演。

(3)请小组内的同学们分角色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四、美读第六自然段

  雨不停地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春雨是怎样说的。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

思考:

春雨为什么下得更欢了?

3.体会“沙沙沙”的读法。

引导学生体会,读“沙沙沙”时,语气要逐渐加强有力,注意与开头一段的区别。

五、小结拓展

植物的生长与春雨有关,在春雨的滋润下,树叶吐绿,花儿盛开,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所以,春雨的色彩是美丽的。

1.想象说话,激发对春雨、对大自然的爱。

(1)春雨真美!

给大地披上了彩衣。

在小动物的眼中,春雨还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会落到什么地方呢?

(2)按句式说一说。

春雨是( )。

你们瞧,春雨落在( ),( )就( )了。

(3)小朋友,让我们睁开明亮的眼睛去观察春雨吧!

那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课件出示春雨姐姐的话: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本身是无色的,透明的,但能给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2.从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读读记记。

 回到学校读给小朋友听。

板书设计

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图)  绿色

麻雀(图)   红色

小黄莺(图)   黄色

教学反思

 

设计者:

董赛琴

 

3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材分析

本课课文浅显易懂,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能力,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认识“立字旁”。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有关事迹。

教学时间:

2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图片资料介绍邓小平爷爷。

  2.看图揭题。

(投影仪出示)板书:

邓爷爷植树

  二.自主识字。

  导语:

想知道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吗?

打开书,看课文。

说说在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1.借助拼音,试读课文。

(自由读)

  2.自学生字。

  

(1)找出藏在课文中的认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字,纠正字音。

  (3)出示所有生字,齐读。

  (4)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5)去掉拼音,再打乱秩序读。

  (6)汇报识字方法。

  3.检测自学情况。

  三.指导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不断句,重点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1)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中,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

(2)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3)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第二自然段可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

如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做“登山看日出”游戏,复习本课生字词。

由低到高依次认读生字,一步步登上山顶。

  2.读词语,看看是否有不认识的字。

如:

  种植春节岁数年龄已经

  经常行走扶手栽树亲人

  3.导入:

小朋友识记生字真是太棒了,那么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呢?

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三、四、五自然段,并思考:

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

  

学生自由朗读,再小组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评价总结。

2.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3.朗读全文。

(自由读、齐读、个别读)要读出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三.书写生字。

  1.学生先观察,再说说如何记住这6个字。

  2.学写“爷、节、岁、亲、的、行”。

  a.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b.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3.学生练习,强调笔顺。

  4.展示学生写字本,指各学生点评。

  四.布置作业:

  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一起去植树吧!

教学反思

 

实验小学刘晓花

 

4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春晓》和《村居》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比较熟悉。

尤其是《春晓》,很多孩子都会背诵,孩子们借助课文插图,易于理解诗意。

这两首诗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不觉晓、闻啼鸟、拂、醉、春烟、纸鸢”等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两首诗都很有韵味适合孩子们诵读,课堂上,要把诵读贯穿始终。

教学目标

1.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等识字方法认识“古、诗”等生字,认识“夂、酉”字旁,工整地书写“古、声”等6个生字。

2.通过看图、反复朗读诗句了解古诗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流利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2.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情入境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

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1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准“古、诗、首”。

3说一说运用那种方法把它们记住。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准、读通。

1.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

(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读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认记生字。

(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从分析“眠”的字型来理解“眠”就是睡觉的意思,组词:

冬眠、睡眠。

“闻”,教师作耳朵贴近门倾听的动作,帮助学生记住“闻”的字型,理解字义。

4.指名朗读。

教师适当地给予朗读停顿指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是多少。

      

(二)理解感悟。

引入:

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请小朋友们再轻轻地读这首诗,看看课文的插图,你能读懂哪一句或哪一个词?

1.学生自学反馈。

(学生可能会说到的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