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课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6102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压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压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压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压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压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电压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电压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电压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压课堂教学设计.docx

《电压课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压课堂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压课堂教学设计.docx

电压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节电压

【摘要】在本节课教授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幻灯片放映实验,教师操作实验来教授新课,目的在于以形象的实验以及生活中的例子来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并总结,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压电压表

一.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电压”一节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人教版第六章电压电阻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五章电流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压和电压表以及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的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不易理解的概念,但是对进一步学习其他电学概念和电学规律是重要的基础知识;电压表是电学实验中的重要仪表之一,学生通过用电压表测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不仅对使用电学仪表的技能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而且可以培养运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的认识。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电流的强度”这一章内容,已经具有了学习电压这一节的前提基础。

而电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压”一词听起来并不陌生,但是学生们并不知道电压是怎样形成的。

即使是这样,老师可以通过用生活中水流的形成的原因与电压形成的原因进行比喻,对学生来说形象生动,容易被学生接受,利用水压引出电压,从而是学生认识电压是电路形成电流的原因。

三.设计理念

1、通过类比法与观察实验法,使学生经历基本的学习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学习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

在“类比”和“观察实验”的过程上:

通过复习提问——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再借助实验给学生以感性认识,来理解理性知识。

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从而使学生掌握应学的只是与技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电源是提供电源的装置

(2)知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之一

(3)知道电压的符号和单位

(4)识记干电池和家用电路电压值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和实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课程的教授,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电压的作用和单位,电压表的使用

(2)难点:

电压概念的建立和电压的作用

六.教学策略

1.首先要完成教学目标,即“三维目标”。

2.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用电的地方,电压与电紧密联系着,而初中生并不理解电压的形成,那么就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它。

则教师要想方法让学生对其感兴趣,让学生有求知的欲望。

教师通过一个小实验,即将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连成一个闭合回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亮了。

问学生小灯泡为什么发光(因为是闭合回路,小灯泡上有电流通过),再问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因为有电源),那么电源是怎样产生电流的呢?

从而激起同学的求知欲望。

引出新课题电压,采取类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水流形成的过程,从水压是形成水流流动的原因过渡到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采用类比法和观察实验法,用电路与水路对比,通过复习提问——提出问——设计方案——探究实验——分析论证——应用拓展等这些程序,一步步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用具

干电池四节、开关一个、铁架台一个、小灯泡两个、导线若干、铁夹一个、两个不同的U型管连通器、抽水机一个。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师)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放在示教板上,请一位同学按所画的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当是断开的,师点名叫同学上讲台连接实物图)。

(生)连接

(师)什么叫电路?

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生)回答

(二)引入新课

(师)演示:

闭合示教板上电路的开关,灯泡亮了,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生)回答

(师)从示教板取下电池,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生)灯泡不亮,电路中没有电流。

(师)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电源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三)新课教学

1.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师)为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电流,我们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样形成的?

(师)提问:

将装有水的U型管连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钳夹住,两管内水面相平。

打开止水钳,两管内水会不会发生流动?

(生)回答:

不会

(师)演示:

用止水钳夹住U型管,再向U型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

(师)提问:

打开止水钳,两管内的水会不会发生流动,如果发生流动,水怎样流动呢?

(打开止水钳)

(生)回答:

(根据水往低处流的现象)水从左管向右管流动。

(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在连通器里的水面相平时,水不会流动,而在左管水面高时,水从左管流向右管?

U型管中的水能不能持续不断地流动呢?

(利用投影幻灯片表现出连通器水流的动态过程,反映出这一过程中水位的变化和连通器底部液片受到的压强变化。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师)由此可见,水位差(又叫水压)是使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的原因。

那么,怎样才能是水位时刻都有一定的水位差呢?

(师)现在,我们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右处抽到左处,使左处的水位总比右处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位差(水压),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的水流。

(师)现在我们来看课本图6-2的电路图的情况

电源的正极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负极聚集有大量的负电荷,在电源正、负级之间就产生了电压。

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移动,使正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或者使负电荷从负极流向正极,于是在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请同学们认真看了之后用一句话概括出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生)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师)同学们很聪明啊,概括得很好!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师)板书:

1.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师)在电路中,电源在工作时不断地使正级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师)板书:

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在水流的形成演示中,若不断的改变抽水机抽水的快慢,发现水流的快慢也不同,则可以得出结论,水压是有大小。

那么电压也是不是也有大小呢?

(生)有的。

(师)唉,对了。

电压也是有大小的。

既然电压有大小,那么我们先来确定电压的符号和单位。

3.电压的符号及单位。

(师)我们规定,电压的符号是U,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单位为伏特,简(V),我们常用到的单位还有以下几个,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同学们想一想,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呢?

(生)猜想它们的关系

(师)实际上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KV=103V、1V=103mV、1mV=103μv

(师)板书:

3.电压的符号:

U

4.电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电压单位为伏特,简(V)

常用单位:

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换算关系:

1KV=103V、1V=103mV、1mV=103μv

(师)为了方便以后的学习以及应用,我们应该记住课本给出的常见电压值表,特别要牢记的是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值为1.5伏

家庭电路的电压值为220伏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2伏

(师)板书:

5.应记住的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值为1.5伏

家庭电路的电压值为220伏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2伏

4.电压表的使用。

(师)既然电压有大小,那么应该有测量其大小的仪器。

那么我们接下来学习测量电压大小的仪器——电压表。

学生常用电压表如左图所示。

(师)请同学们观察电压表的构造。

电压表的构造:

1.表盘上标有字母“V”的就是电压表。

电压表符号应该是V。

2.①该电压表的零刻度线在表盘的最左端。

②该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一个公共的“-”接线柱和两个“+”接线柱。

③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3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1V”,每一小格表示“0.1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15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5V”,每一小格表示“0.5V”。

 ④电压表中间的旋钮可以调零。

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要测哪,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部分电路的电压,电压表就和哪部分电路并联。

▪2.注意观察电压表的量程,要使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先选用较大量程),知道最小刻度值,零刻度线。

▪3.电压表接进电路时,要使电流从其“+”接线柱接进电路,从"—"接线柱流出;

▪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池的两极上,这时它测的是电池的电压。

(师)板书:

6.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的构造

(2)电压表的使用

5.总结与拓展。

这节课我们通过水流现象和电压现象的对比,明白了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同学们在以后学习电学知识时,可以用这种对比方法去想象自由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把看不见的现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形象化,就能加深对电现象的理解。

6.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只要有电压就会有电流。

B.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必要条件。

C.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只要构成通路,导体中就会有电流。

D.通过导体的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一台晶体管收音机要求电源的电压是6V,如果用干电池作电源需要将()节干电池串联起来;如果用铅蓄电池,需()个串联。

3.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A.提供电流

B.提供电量

C.提供电压

D.既提供电压也提供电流

4.当电流通过电灯时,电灯两端一定有()。

5.电压表使用的相应练习.

7.回顾小结、布置作业。

8.个人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电压

1.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符号:

U

4.电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电压单位为伏特,简(V)

常用单位:

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换算关系:

1KV=103V、1V=103mV、1mV=103μv

5.记住的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值为1.5伏

家庭电路的电压值为220伏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2伏

6.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的构造

(2)电压表的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