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624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上期12月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的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满分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

这反映了此时儒家(  )

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B.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

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                            D.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

2.“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该书系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变革。

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3.《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故一则治,异则乱。

一则安,异则危”。

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思想或主张是(  )

A.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君主专制

4.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

这表明(  )

A.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B.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

C.佛儒道“三教合流 ”  D.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

5.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所强调的义理,表现出一种想要摈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归圣人之道的气势,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

该学者的依据是宋明理学(  )

A.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                    B.突出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

C.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                        D.束缚并压制人和人性

6.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府它深?

”等主张。

据此可知,王阳明(  )

A.主张格物致知                                        B.反对“天人合一”

C.关注人的主体地位                                D.主张克服私欲

7.顾炎武批判王阳明说:

“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这表明顾炎武(  )

A.意在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                    B.强调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

C.主张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D.推动了明清学术的巨大进步

8.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下卷残本),现存于甘肃武威市博物馆。

推测该经是宋仁宗年间(1141~1195年)印本。

“有的字体歪斜,还有的字,因字模放置不平,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有的行格歪斜,行距宽窄不一等。

据此可知(  )

A.雕版印刷已走向衰落                            B.西夏印刷技术落后

C.宋代有了活字印刷品                            D.印刷术已普遍应用

9.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书法艺术有这样的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

A.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B.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

C.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                        D.东方审美情趣的影响

10.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后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

这种演变趋势,最能说明(  )

A.城市经济日趋繁荣                                B.专制皇权逐渐加强

C.选官制度明显变化                                D.民族融合已经加深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

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A.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B.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C.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D.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12.近代有人写道:

“中国之人震「惊」于格致(自然科学)之难,共推为泰西(欧美)绝学,而政事之书,则以吾中国所固有,无待于外求者。

不知中国之患,患在政事之不立,而泰西所以治平者不专在格致也。

”对以上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

A.认为中国政治制度非常完善                B.学习西方科技困难重重

C.指出“中体西用”的局限性                D.揭露了西方制度的缺陷

13.1919年8月,商务印刷馆出版了《新体国语教科书》,该书把生字单独列出并注音,练习有语言训练,课文材料非常口语化。

经教育部审定后,成为国民学校教科书。

这表明(  )

A.文学革命推动了文化转型                    B.民主和科学已成为社会共识

C.白话文运动深入社会底层                    D.学校教育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1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

“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80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这主要是指(  )

A.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            B.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

C.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民主科学            D.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15.有学者评价孙中山的某纲领内容时认为:

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溃疡的批判和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主义的同情”。

据此判断这一纲领内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意。

下列对“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与国民革命没有关系                            B.是抗日战争的产物

C.政治立场影响历史理解                        D.历史解释毫无客观性

17.毛泽东指出:

“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

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

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

”“割据”理论形成于(  )

A.中共创立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8.“如果说,民主革命没有自己的一定任务,没有自己的一定时间,而可以把只能在另一个时间去完成的另一任务,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

”该论断出自(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19.有学者认为:

“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

”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

A.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    B.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

C.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D.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20.1956年,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指出:

“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

”这一言论体现了(  )

A.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D.“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21.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对外政策             C.世界潮流            D.科技实力

22.“霹雳蘑云上碧空,火球赤日喜相逢。

昆仑狮醒仰天吼,扬子龙腾动地风。

自古知兵非好战,而今仗剑镇枭雄。

紫烟隐约方程式,青史明标科技功。

”诗中描述的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

A.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                B.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C.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D.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科技领域的浮夸现象

23.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

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  )

A.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B.人文精神出现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智者能言善辩

24.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

A.提倡民本            B.呼唤仁爱             C.强调理性            D.倡导美德

25.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曾说,“一个奇怪的事实是:

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者是最虔诚地敬上帝的人……这些倾向的结果就是:

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  )

A.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            B.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

C.体现新旧交融,彰显人性价值            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

26.(德)马克斯·韦伯认为: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帝。

”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

A.提倡努力工作    B.宣传新教地位     C.简化宗教仪式    D.鼓励发财致富

27.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

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

A.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B.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C.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D.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28.卢梭设想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在这一社会契约中,每个人全部转让了自己的天然自由,形成所谓公意。

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

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

可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A.为权力分立制衡提供理论依据            B.与“天赋人权”思想存在对立

C.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理论基础            D.强调了集体意志对个人的尊重

29.卢梭曾经说过:

“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

“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

“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

”这说明卢梭(  )

A.带有浪漫主义的倾向                            B.彻底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运动思想

30.“他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

”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是(  )

A.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B.提出时空的变化和结构与物质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

C.其理论使力学和天文学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

D.将神从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赶了出去

31.达尔文逝世后,英国的报纸呼吁把这位“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与牛顿等人埋在一起供后人凭吊。

因为“与这位震撼世界的思想家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相比,日常政治的喧嚣大部分不过是尘土一般的贫乏”。

这主要是基于达尔文的理论(  )

A.致命地直刺封建神创理论                    B.极大地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C.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D.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诞生

32.英国诗人艾略特于1922年发表了长诗《荒原》。

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

上帝与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

他们相互隔膜,难以交流思想感情,他们处于外部世界荒芜、内心世界空虚的荒废境地。

该作品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共2小题,33题27分,34题25分,共52分。

33.(2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汉学家们称18世纪的欧洲为“中国之欧洲”。

当时欧洲的思想精英,尤其是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文字获得的。

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宗教(儒学)是一种普世性的人道的、理性的宗教。

以奎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认为中国实行的一种自然法。

德意志启蒙思想家莱布尼茨深信,中国合乎理性的道德规范是救治人类罪恶的良药,并将中国描绘为一个致治的理想国。

莱布尼茨的学生因为在大学作《关于中国人道德学的演讲》而被解除了教授职务,还被勒令在48小时内离开国境。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在马噶尔尼访华(公元1794年)后,大家了解的中国情况反过来损及了这个国家——包括它的可尊敬的古代文明……中国人生活在最卑鄙的暴政之下……他们的社会关系建立在一种愚蠢的形式主义的基础之上……在欧洲人最近进展最快的那些领域里中国人的知识是十分缺乏的,与先进的欧洲相比,古老的中国文明则日益黯淡。

——摘编自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化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关系,并分析形成这一关系的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的不同之处,试论证后一种“中国形象”更真实可信的原因。

(17分)

 

34.(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印刷品广告开始出现。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制造细针的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铜版半尺见方,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中间是月宫白兔捣药图案,右边有“认门前白”、左边有“兔儿为记”8个字,下面还有说商品质量和购买办法的7列28字,这是我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保留下来的广告铜版。

——摘编自吴凯《北宋时期汴梁的商业广告》

材料三早在殖民地时期,新大陆的人民在广告事业上就表现出一种在陈旧的欧洲所无法比拟的创新激情。

在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率先完成了对传统广告的突破。

世界上最早专业广告公司、最早的广告代理制度和现代经营模式都出现在美国。

20世纪20年代以后,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的美国,迎来了第一次决定命运的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随着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的广告事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杰克逊·李尔斯(美)《丰裕的寓言:

美国广告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11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北宋和美国广告出现和发展的背景。

(12分)

 

(3)据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2分)

 

高二12月月考答案

1-5BCBDB6-10CBCBA11-15ACADD16-20CBCAB21-25BAACC26-32DBCACAD

33、(27分)【答案】

(1)关系:

中国古代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资源,他们创造性地借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来表达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诉求。

(4分)

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有无神论、宗教宽容、崇尚德治、人道主义等理性品质;当时欧洲多数国家的宗教专制和封建君主专制仍然严重;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6分)

(2)不同:

启蒙思想家认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先进的“致治的理想国”(2分):

马噶尔尼认为中国是一个暴政下的愚昧落后的国家。

(2分)

原因:

启蒙思想家们主要是通过文字来了解中国的;他们生活的时代,大多时候仍处于农耕时期,中国在物质文明等方面仍有领先西方之处;他们对中国的描述有故意夸张的成分,而且并非所有启蒙思想家都赞赏中国古代文化。

(6分)马戛尔尼来华时间已是18世纪末,欧洲已经历了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同时英国早已开始了工业革命。

这时的中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衰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主导,人民贫穷愚味,近代自然科学几于为零,闭关锁国昧于世界大势,与先进的欧洲相比,中国确实已落伍于世界大潮。

(7分)

34、【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宋朝;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5分)【答案】

(1)关系:

宋代进士人数与印书种数呈正比关系。

(2分)

作用:

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推动了书籍的普及与发展,促进了学术的繁荣;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知识与技术的推广;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要。

(9分)

(2)背景:

北宋:

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印刷术的进步;

美国: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推动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印刷技术发展;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12分)

(3)相互作用:

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