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6290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docx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精编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控制与PLC》实验指导书

《电气控制和PLC》实验指导书

可编程控制器的实验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的分为上机练习,参照例程序的PLC应用练习实验和PLC控制系统设计的综合实验等部分。

PLC实验方法有俩种,壹种是用PLC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和应用程序的开发;另壹种是用普通PLC外加若干导线进行简易的开发和实验。

PLC实验装置具有直观,使用方便的优点,通常配有各种工业控制模板,能够形象地模拟工业现场控制,尤其是导线的插拔连接形式,适用于教学的重复使用。

若无PLC实验装置,也可直接使用PLC配以外部连接导线,给出必要的输入信号进行实验,且且能够利用PLC自身的输出指示观察PLC运行结果。

本章以PLC实验装置的应用为主,研究PLC的实验方法。

1PLC-S7-JZ型实验装置

PLC实验装置的生产厂家众多,型号各异,但基本原理和结构、设计思想大致相同。

为适合教学使用,实验装置壹般采用插头、插座连接结构,且制成各种控制模板供练习使用。

本节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PLC-S7-JZ型实验装置为例,介绍PLC实验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1.1.1实验装置的结构和原理

PLC-S7-JZ型实验装置由PLC、模拟控制板、通用器件板、工程环境等四部分组成。

本装置采用24点的小型PLC为基本单元,实验装置的结构如图1.1所示。

下面简介PLC实验装置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图1.1PLC-S7-JZ实验装置

1.通用器件板

通用器件板主要由I/O点,发光二极管指示及开关等组成。

其电源开关为PLC提供220V供电电源,且为24V/1A直流电源供电,模板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通用器件板

(1)输入点(INPUT)

INPUT部分有I0.0~I1.5共14个输入点(和PLC的输入点相连),其中1M、2M点为输入点的公共接地端,如果用户使用的输入点数不超过8点时只需1M接地,2M悬空即可,使用点数多时2M也必须接地。

另外要用到的输入点要和直流电源+24V端连接。

(2)输出点(OUTPUT)

OUTPUT部分有Q0.0~Q1.1共10个输出点(和PLC的输出点相连),其中1L、2L、3L使用时要接电源的高电平,实验时壹般接24V电源正极(实验装置提供),如果接外部负载时要结合PLC对外输出电压范围和实际负载合理的选定电源。

若用户用的输出点数不超过4点,只需1L接高电平,不超过7点只需1L、2L接高电平,超过7点时1L、2L、3L全接高电平。

(3)通用器件板中间部分为4个钮子开关和4个指示灯(发光二极管),分别为PLC提供开关量输入信号和输出状态指示。

钮子开关能够和模拟控制板配合使用,仍能够单独使用。

(4)电源部分

通用器件板右侧是电源部分,设有交流供电电源开关和24V/1A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插座。

(5)BCD码拨盘

本装置设有3位BCD码拨盘,分别对应个、十、百位数,通过插拔式连接导线,能够将BCD码拨盘的8、4、2、1端和PLC的输入端点连接起来,从PLC外部向PLC内部定时器、计数器等送入所需要3位以下十进制数。

(6)通用器件板和模拟控制板的联系

模拟控制板给出各种控制对象的示意图,安装了壹些开关、指示灯、I/O插座等器件。

通用器件板上的INPUT及OUPUT端口和模拟控制板上的输入、输出信号端口按照壹定规律连接起来,能够把控制对象板的输入信号送至PLC,也能够把PLC的输出送到控制对象板,使模拟控制板能够在PLC的控制下工作。

2.模拟控制板的工作原理

模拟控制板上的开关有点动按钮和钮子开关俩种开关形式。

模拟控制板上的开关均为双联开关,开关有效时,PLC输入有效,同时输入指示灯(发光二极管)发光。

模拟控制板上的负载均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PLC输出指示,当模拟控制板上负载端得到高电平(+24伏)时发光二极管发光,低电平时熄灭。

模拟控制板输入点结构和输出点结构工作原理如图1.3所示:

 

图1.3实验模板电路原理图

3.工程环境

工程环境的设立主要是为了驱动壹定功率的负载,工程环境部分由低压断路器、熔断器、交流接触器、指示灯、按钮、接线端子排等低压电器元件组成。

壹定功率负载的驱动,更加接近工程实际。

1.1.2通用器件板及模拟控制板的连接

1.通用器件板的连接

通用器件板使用时,向PLC的输入端点及PLC的输出负载提供24V的直流电源,参照图1.4导线连接举例,PLC输入的公共端1M、2M接24VDC的负极,PLC输出的公共端1L、2L接24VDC的正极。

开关组的COM端接24VDC的正极,通过接通开关的方式将+24V送到PLC的输入点。

负载组(发光二极管)的COM端接24VDC的负极,通过从PLC导通的Q点(输出点)得到+24V电源,使发光二极管工作。

BCD码拨盘的公共端A接24VDC的正极,8421编码端分别接到PLC的各个输入点,以实现BCD码外部数据的输入。

 

 

1.4通用器件板连接方法

2.模拟控制板的使用方法

模拟控制板使用时,需要通过通用器件板,向模拟控制板提供PLC的I/O信号及24V直流电源,模拟控制板和通用器件板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1.5所示。

 

图1.5负载板和通用器件板的连接方法

模拟控制板的24V电源端和通用器件板的直流24V电源正、负极输出连接,以保障模拟控制板电路的正常工作。

若仅用PLC的输出信号时,也能够只将模拟控制板的24V直流电源负极和通用器件板的电源负极相连接(正极无须连接)。

其它信号端子分别接至通用器件板已分配I/O端点。

完成了正确的接线后,能够进行程序的运行显示。

1.2SIMATIC使用方法和PLC的应用练习

本节首先研究SIMATIC指令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然后进行PLC的练习实验。

本节给出了PLC控制系统实验要求的例程序,参考电路等PLC练习实验所需要的所有资料,能够通过程序输入、调试、运行,逐步掌握PLC实验的基本方法。

1.2.1基本操作练习

1.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S7-200编程软件,了解PLC实验装置的组成。

(2)掌握用户程序的输入和编辑方法。

(3)熟悉基本指令的应用。

(4)熟悉语句表指令的应用及其和梯形图程序的和转仍。

2.实验内容

(1)输入图1.6所示的梯形图,且转换成对应的语句表指令(也可结合教材第5章习题练习)。

(2)为梯形图1.6中段1注释,且用符号表为I0.0、I0.1、Q0.0添加符号名(符号名可任意设定)。

(3)练习程序的编辑、修改、复制、粘贴的方法。

(4)将图1.6中程序改成图1.7,且转换成语句表程序,分析OLD、ALD语句用法。

(5)参考5.1.1例题5.5,练习栈操作指令的使用方法。

(6)参考5.1.2,练习定时器指令及参数的输入方法。

(7)练习系统块设置的方法。

 

图1.6梯形图练习1

 

图1.7梯形图练习2

3.实验步骤

(1)开机(打开计算机电源,但不接PLC电源)。

(2)进入S7-200编程软件。

(3)选择语言类型(SIMATIC或IEC)。

(4)输入CPU类型。

(5)由主菜单或快捷按钮输入、编辑程序。

(6)进行编译,且观测编译结果,修改程序,直至编译成功。

4.实验报告内容

(1)以图1.6为例,总结梯形图输入及修改的操作过程。

(2)写出梯形图添加注释及符号名的操作过程。

(3)总结OLD、ALD指令和栈操作指令的使用方法。

(4)简述系统块设置的方法。

1.2.2正次品分拣机

1.实验目的

(1)加深对定时器的理解,掌握各类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2)理解企业车间产品的分捡原理。

2.实验器材

(1)实验装置(含S7-20024点CPU)壹台。

图1.8正次品分拣模拟控制板

(2)正、次品分拣模板壹块。

(3)连接导线若干。

3.模拟控制板的控制要求及参考

(1)控制要求

①用启动和停止按钮控制电动机M运行和停止。

在电动机运行时,被检测的产品(包括正、次品)在皮带上运送。

②产品(包括正、次品)在皮带上运送时,S1(检测器)检测到的次品,经过5秒传送,到达次品剔除位置时,启动电磁铁Y驱动剔除装置,剔除次品(电磁铁通电0.1秒),检测器S2检测到的次品,经过3秒传送,启动Y,剔除次品;正品继续向前输送。

正次品分拣操作流程如图1.9所示。

图1.9正次品分拣流程图

(2)参考电路和程序

PLCI/O端口分配及参考电路图:

SB1I0.0M启动按钮

SB2I0.1M停止按钮

SQ1I0.2检测站1,SQ2I0.3检测站2

MQ0.0电动机(传送带驱动),YQ0.1次品剔除

 

图1.10正次品分拣机PLC电气原理图

 

图1.11正次品分拣机参考程序

4.实验内容及要求

(1)按参考电路图完成PLC电路接线(配合通用器件板开关元器件)。

(2)输入参考程序且编辑。

(3)编译、下载、调试应用程序。

(4)通过实验模板,显示出正确运行结果。

注意:

程序上、下载时,必须给PLC上电,且将CPU置于STOP状态。

5.思考练习

(1)分析各种定时器的使用方法及不同之处。

(2)总结程序输入、调试的方法和经验。

(3)试将S1作为产品计数的检测装置,对日产量进行统计。

(4)程序要求增加皮带传送机构不工作时,检测机构不允许工作(剔除机构不动作),编写梯形图控制程序。

1.2.3交通灯自动控制

1.实验目的

(1)练习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PLC的编程和调试方法。

(3)对应用PLC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有个初步了解。

2.实验设备

(1)编程器1台(PC机)。

(2)实验装置1台(含S7-20024点CPU)。

(3)交通灯实验模板壹块。

(4)导线若干。

图1.12交通灯模拟控制板

3.控制要求及参考

交通路口红、黄、绿灯的基本控制要求如下:

路口某方向绿灯显示(另壹方向亮红灯)10秒后,黄灯以占空比为50%的壹秒周期(0.5秒脉冲宽度)闪烁3次(另壹方向亮红灯),然后变为红灯(另壹方向绿灯亮、黄灯闪烁),如此循环工作。

PLCI/O端口分配:

SB1I0.0起动按钮

SB2I0.1停止按钮

HL1(HL7)Q0.0东西红灯

HL2(HL8)Q0.1东西黄灯

HL3(HL9)Q0.2东西绿灯

HL4(HL10)Q0.4南北红灯

HL5(HL11)Q0.5南北黄灯

HL6(HL12)Q0.6南北绿灯

PLC参考电路:

 

图1.13红绿灯控制PLC电气原理图

4.实验内容及要求

(1)按参考电路图完成PLC电路接线(配合通用器件板开关元器件)。

(2)输入参考程序且编辑。

(3)编译、下载、调试应用程序。

(4)通过实验模板,显示出正确运行结果。

注意:

程序上、下载时,必须给PLC上电,且将CPU置于STOP状态。

5.思考练习

(1)要实现壹个简单的过程控制,程序编制的思路及步骤有哪些?

(2)定时器、计数器预置值如何设定输入?

如何修改?

(3)简述上机操作步骤。

(4)增设某个方向直通的功能。

6.参考程序

 

 

图1.14红绿灯控制参考程序

1.3PLC综合能力实验

本节仅给出PLC控制题目及要求,由实验者自行设计PLC外部接线和应用程序,且反复进行程序的输入、修改、调试,直至得出正确的运行结果,意在提高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及综合素质。

1.3.1工作台自动循环控制

1.实验目的

(1)掌握PLC外部输入、输出电路的设计和导线的连接方法。

(2)利用符号表对POU(S7-200的三种程序组织单位指主程序、子程序和中断程序)进行赋值。

(3)掌握应用软件的编程方法。

(4)掌握程序注释的方法。

2.实验内容及要求

(1)设计工作台自动循环的PLC控制电路。

(2)连接PLC外部电路(使用通用器件板开关元器件)。

(3)输入梯形图程序。

(4)建立符号表,对POU赋值。

 

图1.15工作台自动循环

(5)为程序注释。

*I/O分配、符号表及注释参考:

I0.0SB1正向起动按钮I0.5SQ3前进位置检测

I0.1SB2反向起动按钮I0.6SQ4前进位置保护

I0.2SB3停止开关Q0.0KM1正转接触器

I0.3SQ1起始位置检测Q0.1KM2反转接触器

I0.4SQ2起始位置保护

(6)编辑、编译及下载用户程序;

(7)动态调试和运行用户程序,显示运行结果。

注意:

程序上、下载时,必须给PLC上电,且将CPU置于STOP状态。

3.实验设备

(1)计算机(编程器)1台;

(2)实验装置(含S7-20024点CPU)1台;

(3)实验板1块;

(4)连接导线若干。

4.实验内容和要求

(1)画出PLC外部(输入、输出)电路,且连接外部导线;

(2)首先接通个人计算机(编程器)电源,然后,接通可编程控制器(PLC)电源;

(3)编程及调试运行。

①设计PLC控制工作台自动循环的梯形图程序;

②选择CPU的工作方式(RUN或STOP)

③输入梯形图程序;

④建立符号表;

⑤为程序添加注释;

⑥程序的编译、下载;

⑦程序的调试和运行。

5.实验报告内容

(1)根据控制要求,画出程序流程框图;

(2)总结建立符号表的优点;

(3)详细记录、分析程序下载过程及运行时出现的问题。

6.思考练习

利用工程环境的条件,按本题的要求,实现对小功率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M)的驱动,同时增加运行指示功能,画出控制原理图。

1.3.2智力竞赛抢答器

1.实验目的

(1)掌握PLC外部输入、输出电路的设计和连接方法;

(2)掌握应用软件的编程方法;

(3)掌握应用符号地址编程的方法。

2.智力竞赛抢答器的要求

利用PLC控制系统设计1个4组的智力竞赛抢答器。

3.抢答器的控制要求

(1)在主持人侧,设置抢答指示电路和启动、复位按钮。

选手侧各设置1个抢答按钮。

(2)主持人按动启动按钮,能够进行壹次抢答,黄色发光二极管作允许抢答指示。

(3)竟猜者抢答主持人所提的问题时,按动各自的抢答按钮。

(4)收到第1个抢答信号后,主持人侧红色发光二极管作抢答指示,数码管显示抢先1组的组别,主持人按下复位按钮,指示灯和数码管熄灭。

4.实验设备

(1)计算机(编程器)1台;

(2)实验装置;

(3)实验板1块;图1.16抢答器实验板

5.实验内容及要求

(1)设计PLC外部电路;

(2)使用通用器件板开关元器件和实验板连接PLC外部电路,采用符号地址、应用七段码指令编写用户程序;

(3)输入、编辑、编译、下载、调试用户程序;

(4)运行用户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6.思考练习

(1)指出影响系统响应速度的因素。

(2)利用CPU214PLC制成的抢答器,最多为几组?

试设计最多组时PLC的外部电路。

1.3.3电动机Y-△起动

1.实验目的

(1)用PLC控制电动机Y-△起动电路;

(2)通过实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设备

(1)计算机(编程器)1台;

(2)实验装置(含S7-20024点CPU)1台;图1.17Y-△启动模拟控制

(3)电动机Y-△起动实验模板1块;

(4)连接导线若干。

3.电动机Y-△起动要求

(1)电动机M能实现正、反向Y-△启动。

(2)电气操作流程说明:

按动正向启动按钮SB2,KM1和KM4闭合(Y型起动),经3秒后KM4断开,KM3闭合,实现正向△型运行;按动反向启动按钮SB3,KM2和KM4闭合(Y型起动),经3秒后KM4断开,KM3闭合,实现正向△型运行,按停车按钮SB1,电动机M停止运行。

4.实验内容及要求

(1)根据电动机Y-△起动要求,设计PLC外部电路(配合通用器件板开关元器件);

(2)连接PLC外部(输入、输出)电路,编写用户程序;

(3)输入、编辑、编译、下载、调试用户程序;

(4)运行用户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5.思考练习

(1)若电动机M直接由正向运行转入反向运行(不用停车按钮),程序如何改动?

(2)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1.3.4自动送料装车系统

1.实验目的:

(1)了解工业生产过程中PLC控制方法;

(2)学会熟练使用PLC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实验设备

(1)计算机(编程器)1台;

(2)实验装置(含S7-20024点CPU)1台;

(3)自动送料装车系统实验模板1块;

(4)连接导线若干。

3.自动送料装车系统的控制要求

初始状态:

绿灯(L1)亮,红灯(L2)灭,表示图1.18自动装车模拟控制板

允许汽车开进装料,此时,进料阀门(k1),料斗阀门(k2),电动机(M1,M2,M3)皆为OFF状态。

当汽车到来时,检测开关S3接通(负载板上未设,可从通用器件板选取),红色信号灯L2亮,绿色L1灭,传送带驱动电动机M3运行;2秒后,电动机M2运行;再经过2秒钟M1运行,依次顺序起动送料系统。

电动机M3运行后,进料阀门K1打开料斗进料,料斗装满时,检测开关S1=1,进料阀门K1关闭(设1料斗物料足够装满1车);料斗出料阀门K2在M1运行及料满(S1=1)后,打开放料,物料通过传送带的传送,装入汽车。

当装满汽车后,称重开关S2动作,料斗出料阀门K2关闭,同时电动机M3断电停止,2秒后M2停止,再过2秒M1停止,L1亮,L2灭,表示汽车能够开走。

4.实验内容及要求

(1)根据自动送料装车系统的控制要求,设计PLC外部电路,;

(2)连接PLC外部(输入、输出)电路(配合通用器件板开关元器件),编写用户程序;

(3)输入、编辑、编译、下载、调试用户程序;

(4)运行用户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5.思考练习

(1)在原试验基础上,增加每日装车次数统计功能。

(2)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1.3.5多种液体自动混合

1.实验目的

(1)结合多种液体自动混合系统,应用PLC技术对化工生产过程实施控制;

(2)学会熟练使用PLC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实验设备

(1)计算机(编程器)1台;

(2)实验装置(含S7-20024点CPU)1台;

(3)多种液体自动混合实验模板1块;

(4)连接导线若干。

3.液体自动混合系统的控制要求

(1)液体自动混合系统的初始状态:

图1.19多种液体混合模拟控制板

在初始状态,容器为空,电磁阀Y1,Y2,Y3,Y4和搅拌机M以及加热元件R均为OFF,液面传感器L1,L2,L3和温度检测T均为OFF。

(2)液体混合操作过程:

按动启动按钮,电磁阀Y1闭合(Y1为ON),开始注入液体A,当液面高度达到L3时(L3为ON)→关闭电磁阀Y1(Y1为OFF),液体A停止注入,同时,开启电磁阀门Y2(Y2为ON)注入液体B,当液面升至L2时(L2为ON)→关闭电磁阀Y2(Y2为OFF),液体B停止注入,同时,开启电磁阀Y3(Y3为ON),注入液体C,当液面升至L1时(L1为ON)→关闭电磁阀Y3(Y3为OFF),液体C停止注入,然后开启搅拌电动机M,搅拌10秒→停止搅拌,加热(启动电炉R)→当温度(检测器T动作)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加热(R为OFF),且放出混合液体(Y4为ON),至液体高度降为L3后,再经5秒延时,液体能够全部放完→停止放出(Y4为OFF)。

液体混合过程结束。

按动停止按钮,液体混合操作停止。

4.实验内容及要求

(1)按液体混合要求,设计PLC外部电路(配合使用通用器件板开关元器件);

(2)连接PLC外部(输入、输出)电路,编写用户程序;

(3)输入、编辑、编译、下载、调试用户程序;

(4)运行用户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5.思考练习

(1)分析程序运行结果。

(2)试编写出搅拌和加热同时进行的程序,要求加热和搅拌条件同时满足后顺序向下执行,观测运行结果。

(3)简述液位传感器L1,L2,L3的工作原理及实验时的操作方法。

(4)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1.3.6循环显示电路

1.实验目的

(1)熟悉PLC循环程序的编程;

(2)了解工业顺序控制的基本原理;

(3)学会熟练使用PLC解决动态显示问题。

2.实验器材

(1)计算机(编程器)1台;图1.20循环显示模拟控制板

(2)实验装置(含S7-20024点CPU)1台;

(3)循环显示实验模板1块;

(4)连接导线若干。

1.5秒

3.循环显示要求

模板中心的黄灯L1亮红灯L2.L3.L4.L5间隔0.5秒依次点亮绿灯L6、L7、L8、L9间隔0.5秒依次点亮黄灯L1熄灭L2、L3、L4、L5同时熄灭L6、L7、L8、L9同时熄灭返回初始步,循环显示。

4.实验内容及要求

(1)按循环显示实验模板的要求,设计PLC外部电路(配合使用通用器件板开关元器件);

(2)连接PLC外部(输入、输出)电路,编写用户程序;

(3)输入、编辑、编译、下载、调试用户程序;

(4)运行用户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5.思考练习

(1)请重新设计1套循环显示程序流程,利用本控制模板,显示出不同的动态结果。

(2)结合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1.3.7水塔水位系统

1.实验目的

(1)利用PLC构成水塔水位(液位)控制系统;

(2)了解自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及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水塔水位的控制要求

(1)初始状态:

水箱没有水,液位开关S4断开(S4为OFF)。

(2)控制要求:

本装置上电后,按动启动按钮,电动阀Y通电(Y为ON)水箱开始注水,水箱水位达到S4高度后,液位开关S4闭合(S4为ON),水箱水位达到S3高度(水满)时,液位开关S3闭合(S3为ON)→注水电动阀Y断电(Y为OFF),水箱停止注水。

此后,随着水塔水泵抽水过程的进行,水箱液面逐渐降低,液位开关S3(S3=OFF)复位,随着抽水过程的继续进行,水箱液面继续降低,当液面低于开关S4时,液位开关S4复位(S4为OFF)→电动阀Y再次通电(Y为ON)水箱(自动)注水,水位达到S3时再次停止注水。

如此循环,使水箱水位保持在S3~S4之间。

当水箱水位高于S4液位,且且水塔水位低于水塔最低允许液面开关S2时(液位开关S2为OFF)→水泵电动机M开始运行,向水塔抽水。

当液面达到最高液位开关S1时→水塔电机M停止抽水(M为OFF);循环控制使得水塔水位自动保持在S1~S2之间变化。

3.实验设备

(1)计算机(编程器)1台;

(2)实验装置(含S7-20024点CPU)1台;

(3)水塔水位实验模板1块;

(4)连接导线若干。

4.实验内容及要求

(1)按水塔水位的控制要求,设计PLC外部电路;

(2)连接PLC外部(输入、输出)电路,编写用户程序;图1.21水塔水位模拟控制板

(3)输入、编辑、编译、下载、调试用户程序;

(4)运行用户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5.思考练习

(1)联系抽水马桶和水塔水位系统,比较俩者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过程的异同,进壹步理解水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

(2)结合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1.3.8电梯控制

1.实验目的

(1)掌握PLC的基本指令、功能指令的综合应用。

(2)掌握PLC和外围控制电路的实际接线方法。

(3)掌握随机逻辑程序的设计方法。

2.实验器材

(1)编程器1台(PC机);

(2)可编程序控制实验装置1台;

(3)四层电梯自动控制演示板1块;

(4)连接导线若干。

3.实验内容和步骤

电梯实验动作要求如下:

图1.22电梯模拟控制板

(1)电梯上行设计要求

当电梯停于1楼(1F)或2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