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87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摄影入门常识摄影术语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景深对于好的拍摄来说非常重要。

我想每个摄影 者都不希望自己拍摄的照片看起来就象是个平面,没有一点立体感。

所以在拍摄中,就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用于显示相对性的物体。

比如说你要拍摄一个远处的山脉,你就可以在画面的前景加上人物或是一棵树。

使用广角镜头就可以夸大被摄体正常的空间和纵深感的透视关系。

七、正确的构图

一幅好的图象通常是由于它的构图非常恰当。

摄影上比较常见的构图就有三点规则。

画面被分为三个部分(水平和垂直),然后将被摄物体置于线上或是交汇处。

总是将被摄物体置于中间会让人觉得厌烦,所以不妨用用三点规则来拍摄多样性的照片。

 

八、捕获细节 

使用广角镜来将“一切”东西都囊括在画面中总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是这样的拍摄会让你丢掉很多细微的地方,有时还是一些特别有意义的细节。

所以这时候你就可以使用变焦镜头,使 画面变小,然后捕捉有趣的小画面。

九、地平线的位置应用

当地平线的位置不同时,你拍摄时强调景物的效果也不同。

比如 说想强调陆地,就使用高地平线;

如果是想强调天空,则使用低地平线。

摄影术语常识 

光圈:

  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装置,因为影像由穿过镜头的光影投射到胶片(数码相机是CCD/CMOS等图像传感器)上,为了能使光量得到控,便由开启光圈大小来进行调节。

光圈中心开口的大小代表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系数来表示。

数值愈小,孔径的开口愈大,进光量愈多,反之进光量愈少。

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开大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把光孔开大的意思,如从F5.6调大一级到f4、或二级到f2.8等。

同样,“关小光圈”,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大, 把光孔关小的意思,如从f5.6关小一级到f8、或二级到f11等。

这种习惯上的说法是和镜头上所标示的光圈数值正好相反的,注意不要弄错。

焦平面快门:

   焦平面快门位于焦平面附近,也就是胶片(或CCD/CMOS)的前面。

焦平面快门一般拥有前幕和后幕两张帘幕,它们是靠一个上紧的弹簧装置来驱动水平或垂直地通过胶片平面,以往水平走向的焦平面快门较多,现在几乎都被垂直走向的快门所取代。

当按下快门钮时,前幕开始自上往下走动,然后依照快门速度留下一定的空隙,后幕紧跟着追赶下来,光线就从前幕和后幕之间所预留的空隙投射到胶片上,使胶片感光。

空隙越宽,通过的光量会越多,空隙越窄,通过的光量便会越少。

快门速度越快,空隙便会变窄,速度越慢,空隙便会变宽,焦平面快门就是这样以时间长短来调节光量的。

在快门速度的标示序列中可以看到,如1/4、1/8、1/15、1/30、1/60、1/125等。

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是倍数关系,是指几分之一秒的曝光时间。

譬如说,1/30秒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两倍。

反过来1/30秒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倍减。

光圈与快门对曝光的控制:

光圈和快门是调整和控制曝光量的装置,它们是倍增或是倍减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得到相同的曝光量。

例如说,光圈F8、1/30秒为正确曝光值时,如果用光圈f5.6、1/60秒,或是f11、1/15秒来组合,它们所得到的曝光量也是一样的。

这样,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来选择光和快门速度。

光圈和景深的关系:

 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直接控制景深。

景深是指在镜头聚焦调节中,所能清晰成像的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

光圈的孔径最大(f值最小)时景深最小,孔径最小(f值最大)时景深最大。

当我们知道光圈不但能控制光量,而且还能控制景深时,在摄影表现中,便可以有效地利用它。

在实际拍摄中,譬如以开大光圈,选用小景深,就能从距离不同的诸多物体中突出某一物体,使它能够得到强调, 而它的前后的景物便不在清晰的焦点之内,从而避免喧宾夺主的现象。

另一方面, 如果收小光圈,选用大景深, 这时照片中的前后景物都将控制在清晰的焦点之下, 相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和细节。

在初学摄影时,可以用大光圈和小光圈来练习拍摄一些照片, 看看是否能达到同表现的内容有效地相结合,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多作这方面的练习,日积月累,便会熟能生巧,在日后的摄影创作中自然地应用自如。

  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中, 一般不论光圈的实际设置值为多少, 为了方便取景对焦, 通常镜头总是在最大光圈的情况下取景和对焦的,只是在拍摄曝光时光圈才自动处于设置值。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收小光圈有利于增加景深,但并不是拍摄时把光圈收得越小越好,如果孔径太小, 镜头会产生衍射现象,影像的细节会受到影响而变得模糊。

事实上, 对于大多数照相机镜头来说,从最大光圈收2~3挡,也就是F8左右为最佳光圈孔径值,因为在这时镜头的像差和衍射会有着最佳的折衷。

快门与被摄体的清晰度的关系:

  快门除了能调整和控制曝光量之外,还能控制被摄体的清晰度。

因为快门速度越快,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在胶片上停留的时间越短, 因此能够把瞬间的动作记录下来。

如拍摄运动物体或体育比赛时,只要使用高速快门,就可以把运动中的一瞬间定格下来,这也是摄影所特有的表现语言之一。

相反,快门速度越慢时, 光线(影像)在胶片上停留的时间越长,移动中的被摄体就会留下流动的影像,这也是摄影中表现动感的一种独特方法之一。

但对于不同的运动物体, 到底用多少快门速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就得在实际拍摄中去积累经验了。

数码相机的光圈与快门:

  数码相机的快门与我们传统相机的快门有着很多理论上和应用上的不一样。

用我们已掌握的传统相机的知识已不能完全指导摄影实践了,我们有必要了解数码相机快门的知识。

  首先,数码相机快门的工作原理就有所不同。

数码相机的快门有全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两种。

全电子快门是通过对影象传感器件的光电模拟电量读取时间的控制来控制曝光时间的。

机械快门与传统相机快门的作用相似,但作用原理却不完全一样。

专业的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就是用的机械快门。

数码相机上使用机械快门的目的;

一是通过控制快门关闭的时间来达到控制曝光量的目的。

二是与电子快门配合,用机械快门做辅助器件,以提高图象的信噪比。

  其次,数码相机的快门在不工作时所处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传统相机的快门是关闭的,而数码相机的快门是打开的。

这样才能使CCD接受光产生电信号,供取景屏(LCD)使用。

数码相机的快门是在拍摄时才关闭,然后再打开进行记录曝光。

这也是数码相机快门得时滞较长的原因之一。

再其次,因为数码相机的全电子快门曝光原理与传统相机快门曝光原理的不同,对闪光同步的认识亦应当有所变化。

数码相机的闪光同步时间有很大的范围,它可以轻易的达到1/1000秒。

传统相机进行闪光摄影时,快门速度对曝光是没有影响的,影响曝光量的只是光圈的大小。

可在数码相机上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对曝光就有着明显的影响。

对于距离较近的物体进行闪光拍摄时就会出现曝光过度,表现为画面上有一些小白点。

这就是噪音强的表现。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调高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使曝光正常。

   数码相机有较大的快门控制范围,专业相机可以轻易的就达到1/16000秒。

正因为有这宽阔的可控制范围,才能适应变化万千的拍摄环境。

ISO(感光度):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

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

ISO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100胶卷的一半。

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

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100 、400、100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

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

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

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

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

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

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

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

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

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

数码相机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

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

白平衡:

  在荧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照片会显得发绿,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我想刚玩数码相机的朋友大概碰到过这种情况吧,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

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补偿的功能就是“白平衡”。

你如果不想在拍摄的时候让皮肤变得怪里怪气,就跟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白平衡为何物?

  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

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保证色彩还原的准确性。

一般而言,采用全自动方式时,我们的易用性数码相机也会采用自动白平衡,在特殊环境下很容易失误。

此时,建议大家调用数码相机中的预设白平衡值,其中包括室内白炽灯、户外晴天、酒店等多种常见的环境。

 不过白平衡还有很多另类的用法,比如不同的白平衡值会使得照片产生偏色,而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使作品产生一些特殊效果,这往往比使用滤色镜之类的小附件更加自然,而且十分方便。

利用黄色的自定义白平衡产生蓝色光,淡蓝色自定义白平衡产生暖调的橙红色光,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照片的偏色。

为了令照片更加柔和,采用淡蓝色物体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

为了令照片更加深邃,采用黄色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

    在某些拍摄环境下,数码相机预设的白平衡值可能不够用,而白平衡又是十分抽象的概念,难以用简单的数值来描述。

此外,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这也是最为准确的方式,不过使用时相对繁琐。

首先找一张你认为最标准的白色物体,一般是白纸或者白色的石膏雕塑。

随后打开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将镜头对准标准的白色物体,此时数码相机可以准确地捕获当时环境下的白平衡参数。

   掌握了白平衡,拍摄出的照片就会有准确的色彩表现。

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EV)的概念:

摄影其实就是摄影者运用自已掌握的摄影技术通过摄影器材对环境光线的计算、捕捉景物成像的过程。

这个过程与设备的光圈值(控制单位时间进入相机的光通量)、快门速度(曝光时间)以及ISO(感光度,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有关。

如今的传统设备以及数码相机都会通过自己的内部程序,对环境光线进行计算,自动调整光圈、快门甚至ISO值。

但在复杂的光线及强对比高反差环境下,P(程序自动曝光)挡拍出的照片往往差强人意,效果不是最佳。

这时就需要拍摄者手工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曝光参数调整,这就是曝光补偿EV(expose value)。

  光的补偿、调整的手段很多,一般的有闪光灯、摄影灯、反光板的外源光线补偿;

调整光圈值、曝光时间的光通量参数补偿。

上面这几种补偿的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分类到“光线补偿或曝光控制”的概念中去。

还有就是数码相机特有的EV的调整补偿。

 外源光线类的闪光灯光线补偿,在缺乏其他补光光源情况下补光偏硬,往往会在被摄对象的背景上留下明显的阴影,同时会使被摄主体高反射部分失去层次,失真严重,所以一般很少采用。

 摄影灯可以营造出很好的拍摄效果,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局限于摄影棚之内。

补光效果柔和的反光板对于小场景人像类摄影应用广泛,常用于主体面部补光,其局限性不言而喻。

 光圈以及快门的光通量参数调整,往往由于拍摄过程中需要考虑景深,以及运动物体因素影响,实际运用中会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对于现在普及的数码相机来说,最常用到的手法是进行EV的调整,以期达到曝光补偿的目的。

 消费级数码相机大多具备±

2.0EV调节范围,高档些的DC可达可达±

3.0EV。

考验一台DC的指标之一就是它的手动调节功能,而在EV调整中调整精度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般的以0.3或0.5为级别。

级差越小越能满足拍摄者的创作意图。

  对于初学者来讲,曝光补偿一般用于静物、景物拍摄的场合。

这个场合适合你从容进行参数调整,用不同的补偿值拍摄多张片子,从中选择最佳作品出来。

  正确调整EV值:

在典型欠曝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如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场景等)使用EV+,在典型过曝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如密林、阴影中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使用EV-。

简单通俗地说就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

  需要注意的是数码相机无论在P挡还是S或A挡下,当对EV值进行调整时,相机的光圈/快门参数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P挡下EV调整时,相机光圈、快门都会做出自动调整;

A挡下光圈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快门的速度变化;

S挡下快门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光圈大小变化。

但是这些光圈、快门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最终成像后的曝光补偿效果。

如果掌握好了曝光补偿的调节,那么数码相机使用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了。

玩熟了数码相机,接着我们就该来看看如果拍摄照片才会好看了。

色温:

自然界的光线不总是相同的。

可感知到的一个物体颜色依赖于照射到他的光源。

人类的大脑可以很好地“校正”这些颜色变化,但是我们所使用的胶片或CCD/CMOS感光器却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不同的光源发出光的色调是不同的。

不同光的色调是用色温来描述的,单位是开尔文(K)它是这样定义的:

在常温下把一块理想的纯黑色金属物质加热,随着温度不断上升物体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人们把不同颜色下的温度叫色温。

开氏温标用K(kelvin的缩写)单位来表示温度,越低的数值表示越“红”,越高的数值表示越“蓝”。

红和蓝并不是光线本身颜色,只是表明光谱中的红或蓝成分较多。

下面看看开氏温标中的常见标准:

“绝对零度”在开试温标中表示为0K,对应的是-273.16摄氏度或-459华氏度,在这个温度下物质的热活性完全停止。

蜡烛的色温一般在1800K

白炽灯在3000K

晴天为5200K 

阳光直射下5000K

阴天下6500-9000K

深蓝的天空本身可以到20000K!

  在各种不同的光线状况下,目标物的色彩会产生变化。

在这方面,人们对白色物体的变化最为敏感:

在室内钨丝灯光下,白色物体看起来会带有橘黄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

但如果是在蔚蓝天空下,则会带有蓝色色调。

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会偏蓝。

为了尽可能减少外来光线对目标颜色造成的影响,在不同的色温条件下都能还原出被摄目标本来的色彩,这就需要数码相机进行色彩校正,以达到正确的色彩平衡。

白色物体因反射了全部的可见光谱,所以数码相机把它作为调定的标准,在进行手动白平衡调整时,白平衡机构会试图把一定范围内除了纯白色以外的其它色调调制成纯白色,如果这个部分是黄色,它会加强蓝色来减少画面中的黄色色彩,以求得更为自然的色彩。

数码相机只要在拍摄白色物体时正确还原物体的白色,就可以在同样的照明条件下正确还原物体的其他色彩。

因此称为白平衡调整。

它分为自动和手动调整,手动更准确一些且调整范围更大。

传统相机是*使用不同的胶片(日光型、灯光型)或不同滤色片来实现正确的色彩平衡的。

 要想得到色彩还原正确的PP,就要在拍摄现场光源下进行手动白平衡调整,具体操作:

如果拍摄现场有纯白色物体(如纯白色墙体),那么用镜头对准它充满相机取景器,调整手动白平衡(一般是按住手动白平衡钮1-2秒),就可以了。

看看屏幕有什么变化?

!

如果拍摄现场没有纯白色物体,带一张白纸调白平衡效果更好,但一定要注意在被摄现场光线下进行。

当然,也可以利用手动白平衡原理来设置我们需要偏色的效果。

如:

把相机对准蓝色物体(如蓝天)调整白平衡拍日出、日落等。

注意:

一般消费级数码相机没有手动调节白平衡或色温的功能。

焦距:

 焦点与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如果你在相机的英文规格书上看过"

f="

,那么后面接的数码通常就是它的焦长,即焦距长度。

如"

f=8-24mm,38-115mm(35mmequivalent)"

就是指这台相机的焦距长度为8-24mm,同时对角线的视角换算后相当于传统35mm相机的38-115mm焦长。

一般而言,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焦长约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长高于70mm就代表支持望远效果,若是低于28mm就表示有广角拍摄能力。

 "

可对焦范围"则是焦长的延伸,通常分为一般拍摄距离与近拍距离,相机的一般拍摄距离通常都标示为"

从某公分到无限远",而进阶级设计的产品则往往还会提供近距离拍摄功能(macro),以弥补一般拍摄模式下无法对焦的问题。

有些相机就非常强调具有支持1公分近拍的神奇能力,适合用来拍摄精细的物体。

景深:

  从原理来讲,在远焦点和近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个范围之间就叫景深,也就是说在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而被摄体的前后纵深,控制了在感光元件上的影像的模糊度。

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

为了要凸显被拍物,很多人会选择小的景深。

当然如果你要拍风景,我们就会建议选择大的景深。

测光:

 摄影是光影结合的艺术,但是如何将光运用好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现在大多数相机都是自动测光、自动对焦相机,所以相机的自动测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么究竟什么是测光呢?

简单的说,相机的光圈是控制相机通光量的元件,而快门则控制着曝光长短,只有正确的控制通光亮,才能保证相机正常曝光,胶片或者数码相机的CCD传感器能清晰的成象而不会出现欠曝或者过曝的情况。

虽然现在大多数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都可以通过后期数字暗房处理来调节曝光,但是对于过曝过渡的图片,暗部细节和层次已经全部丢失,如果要想调节回来也比较困难,而如果是欠曝严重的照片,修正曝光后则会出现较多的噪点,细节也会有所损失,所以尽量让拍摄的照片拥有正确的曝光,是我们拍摄数码照片的前提之一。

数码相机大多提供了多种测光方法可供选择,如何选择又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这里我们就分析目前常见的几种在数码相机中出现的测光方式,希望能对您日后的拍摄带来一定的帮助。

1、相机自动测光的原理

  相机自动测光是如何实现的呢?

其实原理非常简单,相机自动架设所测光区域的反光率都是18%,通过这个比例进行测光随后确定光圈和快门的数值,光圈和快门是有相关联系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光圈值越大,则快门值越小,而如果光圈值越小,快门值则越大。

18%这个数值来源是根据自然景物中中间调(灰色调)的反光表现而定,如果取景画面中白色调居多,那么反射光线将超过18%,如果是全白场景,可以反射大约90%的入射光,而如果是黑色场景,可能反射率只有百分之几。

标准灰卡是一张8×

10英寸的卡片,将这张灰卡放在被摄主体同一测光源,所得到的测光区域整体反光率就是标准的8%,随后只需要按照相机给出的光圈快门值去拍摄,拍摄出来的照片就会是曝光准确的。

如果整个测光区域的整体反射率大约18%,就像我们上面说的背景以白色调为主,这时如果之按照相机自动测光测定的光圈快门值来拍摄的话,拍摄得到的照片将会是一张欠曝的照片,白色的背景看起来会显得发灰,如果是一张白纸的话拍摄出来的就会变成一张黑纸了。

所以,拍摄反光率大于18%的场景,需要增加相机的EV曝光补偿值,具体补偿的EV值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再分析了,此时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反之,如果拍摄反光率低于18%的场景,例如黑色的背景,拍出的照片往往会过曝,黑色的背景也会变成灰色。

所以,拍摄反光率低于18%的场景,需要减少EV曝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加黑减”的原理。

  如果相机支持手动设置曝光补偿,则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解决,如果相机不支持这个功能,那么可以设置在相机的手动档,记录下相机用自动档第一次测光得到的光圈快门数值,随后切换到M档,通过适当增减快门速度来实现曝光补偿的目的。

2、什么是TTL测光?

在许多相机的规格表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个常见的名词“TTL测光”,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