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9605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 找春天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找春天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找春天【教案】

2找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寻”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姑”等9个字,正确读写“春天、寻找、姑娘”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

3.能说出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体会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

2.能说出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体会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策略

1.识记字词

(1)归类识写生字。

“掩、探、嫩”都是前鼻音,“嫩”的声母是n,“遮、触”是翘舌音。

“冲、姑、吐、娘、桃、柳”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荡、杏、寻”都是上下结构的生字,要注意写好关键笔画,“荡”的下面是“汤”字,要写紧凑,两撇要注意左短右长,“寻”的关键笔画是下面的横,要注意写长。

(2)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借助图片和联系生活理解:

如“音符”,可以借助图片加深理解。

结合具体动作理解:

如“遮掩”“触”“探”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可以通过演一演加深理解。

2.朗读教学

教学时,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读出早春的生机,读出早春带来的希望。

如第8自然段的排比句,用“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四个动词表现孩子们感受到的春天,节奏要越来越快,音调也应该越来越高,读出孩子们发现春天的激动之情。

朗读的时候要根据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或轻快,或舒缓。

3.迁移运用

文中用了许多生动的拟人句,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拟人句式赞美春天。

春天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样子呢?

可以让学生学着写几个这样的句子,从而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能力。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脱、袄、寻”等14个生字,会写“冲、姑、娘、吐、柳、桃”6个字,正确读写“春天、姑娘、野花”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

▶教学过程

板块一歌曲导入,初识春天

1.唱歌曲,说春天。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跟唱。

(2)春天到了,谁知道有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背一背。

(3)谁能说说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4)今天,让我们跟着经绍珍爷爷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5)板书课题。

①学生和教师一起书空课题,教师提示“找”的写法(提手旁瘦一些,右边斜钩长一些,还有一点不能丢)。

教师强调“春”的写法(第四笔“撇”和第五笔“捺”不要太靠近)。

②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聆听朗读,走进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看课文,边听,边圈画不认识的字。

(2)学生交流不认识的字,教师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利用歌曲创设情境,调动各方面感官,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之中。

紧扣“春”,注重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板块二字词闯关,学知练能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自主认读。

2.随文识字,认读字词。

(1)指名读第1~3自然段。

第一关:

课件出示:

tuō脱ǎo袄xún寻xiū羞ɡū姑zhē遮yǎn掩

①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师生评议。

②开火车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教师点拨,提示学生“遮”是翘舌音。

③交流字形,加强记忆。

如,顺口溜识记:

羞——一只丑丑的小羊害羞了。

“寻”是一个朝左横躺着的“”加“寸”组成的。

(2)指名读第4~8自然段。

第二关:

课件出示:

tàn探出头nèn嫩芽音fú符jiě解冻dīnɡ叮叮咚咚chù触到dù杜juān鹃

①指名读带拼音的词语,学生互评。

②小组齐读去掉拼音的词语,教师评议。

③字谜识记:

一只虫子长了脚。

(触)

④认识杜鹃花。

3.归类呈现,理解词义。

(1)交流识记加点字的方法,并理解词义。

(课件出示“棉袄、嫩芽、音符”等词语)

(2)提示:

这是一组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袄”是衣字旁,衣字旁的字多与衣服有关,如“被、裙、衫”。

(3)观察图片,发现相似点。

把嫩芽和音符的图片放到一起,引导学生观察:

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嫩芽和音符的图片)

(4)指导朗读“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这句话。

(5)交流识记加点词的方法,并理解词义。

课件出示: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我们触到了她。

(6)提示:

这是一组动词。

教师先做慢慢“探出”的动作,再用手指轻轻地触一触自己的脸颊,感受“探”的样子和“触”的轻、快。

学生照样子做动作。

(7)指导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较多,而且字形复杂,很容易读错。

本环节的随文识字和归类解词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板块三再读课文,朗读沟通

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巩固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朗读第1、2自然段,感受找春天的“愉悦”。

(课件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你从这两个自然段读出了什么?

点拨:

读出孩子们喜悦的心情,读出他们寻找春天的急切与快乐。

①指导读第1自然段。

提示:

连用两个感叹句,以欢呼起笔,饱含着惊喜。

②圈出第2自然段的动词:

脱掉、冲出、奔向、寻找。

③指导多音字“冲”。

用“冲”的两种读音组词造句,如“冲(chōnɡ)向”,下课了,孩子们冲向操场。

如“冲(chònɡ)着”,姐姐一边向我招手,一边冲着我大喊。

④指导“野”的写法:

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右边不要多加一撇写成“矛”。

(2)继续思考:

那怎么才能读出“我们”寻找春天的急切和喜悦呢?

点拨:

朗读第1自然段,语速稍快,后面一句“春天来了”要读得更响亮一些。

读第2自然段,关键要重读“脱掉、冲出、奔向”,语速要稍快,注意节奏。

(3)教师范读,学生自主练读,同桌点评。

(4)指名读,分组读,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朗读第1、2自然段,感受找春天的喜悦和急切,为第2课时的学习做铺垫。

板块四把握规律,练习写字

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冲、姑、娘、吐、柳、桃”。

1.指名说生字的笔顺,重点指导“柳、桃”右边部分的笔顺,“柳”的右边是“卯”,不是“卬”,笔顺为:

撇、竖提、竖撇、横折钩、竖;“桃”右边是“兆”,笔顺为:

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如“加一加、换偏旁、编儿歌、生字扩词”等。

(1)编儿歌:

中字旁边两点水(冲)。

(2)加一加:

女+古=姑;女+良=娘。

3.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都应写得左窄右宽。

4.老师范写,提示书写要领,学生跟着书空。

(1)姑:

左右相平。

注意“女”字作偏旁时字形的变化。

(2)娘:

女字旁的提收笔在横中线。

“良”的最后一笔在书写时要收敛一点,不宜太舒展。

(3)柳:

“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变成点。

“卯”的第三笔是撇。

(4)桃:

左窄右宽。

“兆”字先写撇再写点、提。

5.学生练写,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认写与识记相结合,观察字形,寻找规律,把握要领,然后范写、练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已学的字词,会写“寻、荡、杏”这3个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

3.能说出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体会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巩固,走进春天

1.巩固词语。

(1)听写“春天、寻找、姑娘、野花、柳枝、桃花、杏花”这7个词语,同桌互相检查。

(2)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教师点评。

(3)齐读词语。

2.填空感知。

课件出示:

春天来了!

我们了她,我们了她,我们了她,我们了她。

孩子们找到了春天吗?

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的世界吧!

【设计意图】听写词语,以便落实上节课的词语书写目标,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的词语重点。

板块二品读重点,感受美好

1.朗读第3~7自然段,感受早春的“害羞”。

(1)学习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①指名读,思考:

小朋友们是怎样找春天的?

a.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动作理解词语“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仿写训练。

课件出示:

遮掩——遮遮掩掩躲藏——躲躲藏藏

摇晃——()蹦跳——()

c.联系上下文理解“害羞”。

d.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害羞”。

说说什么时候你会害羞。

e.抓住“仔细”一词体会孩子们留心观察大自然的特点。

②指导朗读。

a.点拨:

朗读时头脑里要有“害羞的小姑娘”的画面,“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要读得轻而缓。

“找哇,找哇”,重音落到“找”上,语气词“哇”要读得气息深长,读出期待之情。

b.教师范读,学生自主练读,同桌点评。

c.指名读,分组读,师生评议。

(2)学习第4~7自然段。

①读中思。

A.学生快速默读第4~7自然段,并回答问题。

课件出示:

我们找到了(),它就像是春天的()。

B.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并板书。

课件出示:

我们找到了(探出头的小草),它就像是春天的(眉毛)。

我们找到了(早开的野花),它就像是春天的(眼睛)。

我们找到了(点点嫩芽),它就像是春天的(音符)。

我们找到了(叮咚的小溪),它就像是春天的(琴声)。

C.思考:

孩子们仔细找哇找,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D.学生交流。

“眉毛”“眼睛”“音符”“琴声”分别指的是什么?

E.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

a.引导学生发现“小草”和“眉毛”的共同点。

b.出示春天野花图,启发学生理解“野花”是春天的“眼睛”。

c.出示音符图片,观察“嫩芽”和“音符”。

d.出示流水声,引导学生想象。

②读中品。

A.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B.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根据疑问句句式的特点,这四句话的重音分别落在“眉毛”“眼睛”“音符”和“琴声”上,要读出孩子们找到春天后又惊奇又喜悦的心情。

a.用温柔绵长的声音把“眉毛”轻读、轻吐出来,“眉”的读音拖长,“毛”读得轻而短,表现出小草稀稀疏疏的样子,给人美好、亲切的感受。

b.“眼睛”的“眼”读音拖长,“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突出找到野花的喜悦之情。

c.“符”的读音可拉长,尾音上扬。

d.“声”的读音拉长,尾音上扬,表现小溪的欢快。

C.师生对读、男女生合作读、配乐齐读。

D.思考品味: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点拨: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多媒体动画,以体现“探、开、吐”的动态美,以及“叮叮咚咚”的音乐美。

(板书:

美)

③读中说。

a.比较句子,学习句式。

b.课件出示第4~7自然段,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用春风、柳枝、春雨等春天的景物,仿照这种句式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

(什么事物)(干什么),那是春天的(什么)吧?

示例:

柳枝在河边随风起舞,那是春天婀娜的腰肢吧?

迎春花在阳光下灿烂地开放,那是春天的笑脸吧?

燕子在空中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2.朗读第8自然段,感受春天的“顽皮”。

(1)自由读,思考:

“我们”是怎么找到春天的?

点拨:

“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四个动词告诉我们寻春的时候不光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

要读得越来越快,音量越来越高,表现不断地发现春的美好的喜悦之情。

(2)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3)继续思考:

看着、听着、闻着、触摸着,孩子们又找到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四幅图)

提示:

找到了“柳枝”“风筝”“鸟儿”“花儿”。

(课件出示: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①“她”是谁?

读了课文,你觉得她是什么样子的呢?

点拨:

她是春天。

她像个小孩子,调皮、可爱、活泼、美丽……

②这些句子把春天当成了人来写,你能把春的活泼读出来吗?

点拨:

朗读时,要根据文字内容变化节奏与音调。

“荡秋千”要读得轻快,“摇哇摇”要读得舒缓。

③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

试着用“她在……”的句式说一说。

示例:

她在小溪、池塘里游哇游;她在柳枝上荡哇荡。

3.自由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中与作者一起走进春的美妙世界,读说结合,让学生读进去又跳出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块三书写指导,拓展延伸

1.出示生字“寻、杏、荡”。

(1)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异同。

点拨:

都是上下结构。

但是,“寻”是上窄下宽,“杏”是上宽下窄,“荡”是上扁下宽。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寻”,第四笔是长横,下面的“寸”要托得住上面的“ヨ”;“杏”,上面“木”的竖画要稍短,撇捺要舒展,包住下面的“口”;“荡”,上下结构,第七笔要一气呵成。

(3)学生练习,师生评议。

2.以“春天的校园”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仔细观察春天的校园,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处春景说出来。

(2)同桌互评,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本环节一方面落实了生字书写的目标,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融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找春天》一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

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

1.歌曲导入,奠定情感。

上课伊始,我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让学生跟唱,在学生熟悉的旋律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接着,结合第一课学习的古诗,再让学生说说有关春天的古诗,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2.指导朗读,强化要点。

朗读课文,侧重引导学生掌握要点,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

如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如“脱掉”“冲出”“奔向”“寻找”。

这时适时引导:

该怎么读?

为什么这样读?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中孩子们找春天的那份无比急切、激动、兴奋的心情。

3.积累运用,提升语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我让学生模仿第4~7自然段的句式说话。

有的说:

“细长的柳枝轻轻地摆动,那是春天的头发吧?

”有的说:

“可爱的小燕子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使者吧?

”没想到学生那么富有想象力,没想到他们的语言那么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