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0502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详细答案版.docx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详细答案版

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一、单选题:

共20题

1.关于

-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19,电子数为9B.质子数为9,中子数为9

C.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D.中子数为10,电子数为8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该离子质量数为19,电子数为9+1=10,故A、D错误;质子数为9,中子数为19-9=10,故B错误,C正确。

 

2.下列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A.Zn与盐酸反应B.CaO与H2O反应

C.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D.消石灰与NH4Cl固体反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根据图示内容:

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

锌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氯化铵和消石灰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

 

3.下列试剂保存或盛放方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盛放在铜质器皿中B.稀硝酸盛放在铁质器皿中

C.NaOH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D.NaOH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

浓硝酸能够与铜发生反应,不能盛放在铜质器皿中,故A错误;稀硝酸能够与铁反应,不能盛放在铁质器皿中,故B错误;NaOH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合性的硅酸钠,将瓶塞和瓶口粘在一起,故不能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可以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故C正确,D错误。

 

4.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得电子能力相同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的判断。

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但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得电子能力相同,故A正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的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S2-具有还原性,而Ar不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Cl-、S2−、Ca2+、K+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所以硫离子半径最大,故C错误;同主族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未指明最高价含氧酸,故D错误。

 

5.已知原子序数为a的ⅡA族元素X和原子序数为b的ⅢA族元素Y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下列的量值关系不正确的是

A.b=a+30B.a=b-11C.b=a+25D.a=b-1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若元素为短周期,ⅡA族元素、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即a=b-1,故D正确;若元素在四、五周期,中间有10个纵行,ⅡA族元素、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1,即a=b-11,故B正确;若元素在六、七周期,中间有10个纵行,且存在镧系(14种元素)和锕系,ⅡA族元素、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5,即b=a+25,故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无论元素在短周期还是长周期,都不存在b=a+30,故A错误。

 

6.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当它作还原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A.NH3B.N2               

C.N2O3                 D.HNO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

亚硝酸作还原剂时氮元素失电子,所以生成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大于亚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小于+3价,故A错误;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小于+3价,故B错误;N2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化合价不变,故C错误;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大于+3价,故D正确。

 

7.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H、D、T表示同一种核素

B.F-离子结构示意图

C.用电子式表示HCl形成过程

D.次氯酸电子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

A.H、D、T表示氢的三种不同核素,错误;B.F-离子结构示意图

,正确;C.HCl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用电子式表示HCl形成过程

,错误;D.次氯酸电子式为

,错误,故选B。

 

8.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B.SO2是硫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SO3是硫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

C.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D.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是硫的中间价态,所以既可以从高价的硫降价得到,也可以从低价的硫升价得到,故A正确;SO2是硫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燃烧不能生成SO3,故B错误;大气中SO2主要来自含硫煤炭的燃烧,故C错误;SO2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故D错误。

 

9.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五氯化磷(PCl5)B.次氯酸(HClO)C.二氧化碳(CO2)D.三氟化硼(BF3)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核外电子的排布。

对于ABn型的共价化合物,各元素满足|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的结构,故此推断:

五氯化磷中P的化合价为+5,最外层电子数为5,5+5=10,所以P最外层电子数为10,故A错误;次氯酸中H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B错误;二氧化碳中C的化合价为+4,最外层电子数为4,4+4=8,故C最外层电子数为8,氧的化合价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2+6=8,故O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C正确;三氟化硼B的化合价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3,3+3=6,故B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D错误。

 

10.向50mL18mol·L-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A.等于0.9molB.大于0.45mol,小于0.9mol

C.等于0.45molD.小于0.45mol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与浓硫酸性质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

每2mol硫酸参加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1mol,现有0.05L×18mol·L-1=0.90mol硫酸参加反应,则被还原的硫酸为0.45mol,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小,稀硫酸不能和Cu反应,即0.90mol硫酸不能完全和Cu反应,故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应小于0.45mol,故A正确。

 

11.X、Y代表两种非金属元素,下列不能说明非金属性X比Y强的是

A.Y的阴离子Y-的还原性强于X的阴离子X-

B.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比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强

C.X的单质X2能将Y的阴离子Y-氧化成Y2

D.X、Y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产物中前者Fe为+3价,后者Fe为+2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Y的阴离子Y2-的还原性强于X的阴离子X-,则非金属性:

X>Y,故A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而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的强弱不能判断,故B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X的单质X2能将Y的阴离子Y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可说明非金属性:

X>Y,故C正确;X、Y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产物中前者Fe为+3价,后者Fe为+2价,说明X得电子能力强,非金属性强,故D正确。

 

12.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烧瓶分别充满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做喷泉实验后,水都充满烧瓶,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0.45B.1∶1C.1∶0.29D.4.5∶2.9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水充满烧瓶,则所得溶液的体积相同且都等于烧瓶的容积,又因为NH3和HCl的体积相同,物质的量也相同,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l,故D正确。

 

13.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意在考查考生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结合题目描述,W、X、Y、Z之间的位置关系为

可知W位于第二周期,X、Y、Z位于第三周期,结合位置关系知:

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项正确;W与X形成的化合物如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项错误;N、O、F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均存在氢键,其沸点均比各自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高,但若W为C,则Z为Si,CH4分子间不存在氢键,由于CH4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SiH4,故CH4沸点较低,C项错误;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可能形成Mg3N2或Al2O3,D项错误。

 

14.已知2H→H2放出437.6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分子内每个氢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B.1molH2的能量比2molH的能量低

C.1molH2离解成2molH要放出437.6kJ热量

D.氢原子不如氢分子活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子、分子的相互转化的有关判断。

H应该是2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错误;H2变成H吸收能量,H的能量高,故B正确;氢气变成氢原子的过程是吸热的,故C错误;氢原子的还原性强于氢分子,所以氢原子较活泼,故D错误。

 

15.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A.SO2、O2、N2                                             

B.HCl、Cl2、CO2

C.CH4、H2、CO

D.SO2、Cl2、O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干燥。

A中二氧化硫不能用碱石灰干燥;B中三种气体都不能用碱石灰干燥;D中二氧化硫和氯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C中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

故选C。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

B.失电子难的原子其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各种离子,它们的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D.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

如果元素的化合态为负价,变为游离态时被氧化,如果为正价,变为游离态时被还原,故A错误;稀有气体原子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故B错误;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各种离子,它们的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故C正确;金属的活泼性取决于金属失电子的难易,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无关,故D错误。

 

17.X、Y、W、R、T是前17号元素中的5种,X、Y位于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T无正价,W单质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W<TB.离子半径:

X<R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

X>YD.Y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

X、Y、W、R、T是前17号元素中的5种,X、Y位于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Y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Y为Be、X为Mg;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R原子也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R为O元素;T无正价,则T为F元素;W单质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则W为Si元素。

T为F元素、W为Si元素,非金属性Si<F,故氢化物稳定性:

SiH4<HF,即:

W>T,故A正确;X为Mg、R为O元素,Mg2+与O2-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Mg2+,即离子半径:

X<R,故B正确;Y为Be、X为Mg,金属性Mg>Be,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Mg(OH)2>Be(OH)2,故C正确;Y为Be,金属性比Mg弱,镁与水的反应不剧烈,则Be与水几乎不反应,更不会剧烈反应,故D错误;

 

18.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粒子半径:

K+>Al3+>S2->Cl-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Cl>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

S2->Cl->Br->I-

④氧化性:

Cl2>S>Se>Te

⑤酸性:

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

O>N>P>Si

⑦金属性:

Be<Mg<Ca<K

A.②③⑤⑦B.②⑥⑦C.②④⑤⑥⑦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

在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条件下,原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因此粒子半径是S2->Cl->K+>Al3+,①不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F>Cl>S>P>Si,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Cl>H2S>PH3>SiH4,②正确;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Cl>Br>I>S,所以离子的还原性:

S2->I->Br->Cl-,③不正确;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氧化性:

Cl2>S>Se>Te,④正确;根据(OH)mROn可知n值越大,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强弱顺序是硫酸>磷酸>碳酸>HClO,⑤正确;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

O>N>P>Si,⑥正确;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金属性:

Be<Mg<Ca<K,⑦正确,故C正确。

 

19.14g铜银合金跟足量的某浓度HNO3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O2(标况)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A.1.6gB.3.2gC.6.4gD.9.6g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和硝酸反应的有关计算。

金属和硝酸反应,金属失去电子,硝酸被还原。

由于硝酸的还原产物和氧气反应又生成硝酸,这说明金属失去的电子相当于被氧气获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12L÷22.4L/mol=0.05mol,得到0.05mol×4=0.2mol电子,设铜的物质的量是x、银是y,则64x+108y=14g、2x+y=0.2mol,解得x=0.05mol,y=0.1mol,所以铜的质量是3.2g,故B正确。

 

20.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下列关于表中11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表中11种元素中形成的非金属单质都有非极性共价键

B.②⑨处于同一周期,④⑧处于同一主族

C.上表中11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⑦号酸性最强

D.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C

【解析】考查元素推断和元素性质。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①为稀有气体元素;②⑨⑪最高正价+1价,原子半径:

②<⑨<11,则②为氢元素,⑨为锂元素,⑪为钠元素;③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为-2,③为氧元素;④和⑧最高正价为+5价,最低负价为-3价,位于第ⅤA族,原子半径:

④<⑧,则④为氮元素,⑧为磷元素;⑦最高正价+7价,最低负价-1价,⑦为氯元素;⑤最高正价+4价,最低负价-4价,位于第ⅣA族,原子半径比磷小,⑤为碳元素;⑥最高正价+3价,位于第ⅢA族,原子半径比锂小,⑥为硼元素;⑩最高正价+2价,位于第ⅡA,原子半径比锂大比钠小,⑩为镁元素。

①为稀有气体,单质为单原子分子,不含化学键,故A错误;②⑨处于同一主族,④⑧处于同一主族,故B错误;⑦为氯元素,高氯酸为最强酸,故C正确;⑥为硼元素,只有两个电子层,故D错误。

二、推断题:

共2题

21.非金属单质A经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单质,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D→B的化学方程式                                。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单质,C是红棕色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

A________;C________。

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若A在常温下为非金属气态氢化物,C是红棕色气体。

写出实验室制取A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①2SO2+O2

2SO3 ②Cu+2HSO4(浓)

CuSO4+SO2↑+2H2O(或其它合理答案)

(2)①N2 NO2 ②Cu+4H++2

Cu2++2NO2↑+2H2O

(3)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解析】本题考查了硫和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说明B是SO2,S被O2氧化生成SO2,SO2再被O2氧化生成SO3,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故A是S,C是SO3,D是硫酸;

(2)C是红棕色气体说明C是NO2,N2被O2氧化生成NO,NO再被O2氧化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A是N2,B是NO,D是硝酸;(3)C是红棕色气体说明C是NO2,A在常温下为非金属气态氢化物是NH3,B是NO,D是硝酸,实验室制取氨气用碱石灰和氯化铵。

 

2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涉及表中元素一律用对应化学符号表示):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________(填具体元素符号,下同),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元素⑩名称为________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表示①与⑦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填“极性”、“非极性”)键形成的。

(5)③、⑥、⑦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6)元素③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⑦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

(1)Ar 

 溴  第四周期第ⅦA族

(2)HClO4  

(3)

  离子

(4)

  极性

(5)S2->Cl->O2-

(6)H—O—H Cl2+H2O

HClO+HCl(用

也对)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元素⑩名称为溴,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第ⅦA族;

(2)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是高氯酸。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氢氧化钾,其电子式是

;(3)④是Na,⑥是S,Na2S是离子化合物;(4)①与⑦形成的化合物是四氯化碳,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是

;(5)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③、⑥、⑦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是S2->Cl->O2-;(6)元素③的氢化物是水,结构式为结构式为H—O—H,水常温下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

HClO+HCl。

 三、实验题:

共1题

23.实验室制取SO2的反应原理为Na2SO3+H2SO4(浓)

Na2SO4+SO2↑+H2O。

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

(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左右的方向)是         →        →       →        →        →        →       →      (填各接口的编号)。

(2)实验时甲仪器橡胶支管的作用与原理是                     。

(3)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Ⅰ处滴入浓硫酸与Ⅱ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                          。

(4)Ⅳ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在Ⅰ处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用n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Ⅲ处增重m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

【答案】

(1)a h i b c f g d

(2)作用是使浓硫酸能顺利地滴入烧瓶中;原理是维持烧瓶内压强与分液漏斗内压强相等

(3)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

(4)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

(5)减小

(6)

×100%或

×100%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探究及转化率的计算。

(1)气体的制取与性质要考虑到制气、除杂、制取反应、收集、尾气处理。

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 h i b c f g d;

(2)将分液漏斗与圆底烧瓶相连,使二者压强相等,有利于浓硫酸能顺利地滴入烧瓶中;(3)为保证二氧化硫尽可能多的转化为三氧化硫,应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4)装置Ⅳ是用来冷却三氧化硫,使之变为液态或固态,从而收集得到三氧化硫,故现象为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5)在Ⅰ处用大火加热,则二氧化硫的生成速率过快,氧化二氧化硫的效率就低,转化率就降低;(6)nmol亚硫酸钠与足量浓硫酸反应生成nmol二氧化硫,当反应结束时,Ⅲ处增重的部分为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则转化了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

64n-m,所以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